国际贸易习题 下载本文

国际贸易习题

导论与国际分工 单项选择题:

1.商品贸易条件的计算公式是:( )

A.N = Pm / Px〃100 B.N = Px / Pm〃Qx C.N = Px / Px〃Zx D.N = Px / Pm〃100

2.某国某年的出口额为170亿美元,进口额为120亿美元,则该国该年的贸易差额为:( )

A.净出口为50亿美元 B.贸易顺差50亿美元 C.贸易逆差50亿美元 D.入超50亿美元 3.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各种社会经济条件 D.国家的政策 4.国际价值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 A.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B.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C.各国生产同一商品的科技含量不同 D.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5.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于香港而言称为( ) A.间接进口 B.间接出口 C.转口贸易 D.易货贸易

5.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 ) A.海关结关 B.货物通过国境 C.交纳税费 D.订立合同 7.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的是:( ) A. 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依赖程度

1 / 43

B.一国国民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C.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D.一国国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

8、通过下列哪一种分析,可以了解一国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实力地位( )

A、出口商品结构 B、进口商品结构 C、进出口商品数量 D、引进外资的规模 9、贸易顺差是指( )。

A、商品进口大于商品出口 B、商品出口额大于商品进口额 C、商品出口量大于商品进口量 D、资本流入超过资本流出

10.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称为( )。 A.世界贸易 B.服务贸易 C.货物贸易 D.对外贸易

11.专门贸易体系是指以( )作为统计界限。

A、关境 B、国境 C、货物进出口 D、服务进出口 12.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 ) A.国际收支逆差 B.国际收支顺差 C.对外贸易逆差 D.对外贸易顺差

13.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是( ) A.过境贸易 B.转口贸易 C.直接贸易 D.多边贸易 14、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15.单因素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基础上,考虑_____________。 A.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B.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C.出口商品贸易增加或减少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D.进口商品贸易增加或减少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16.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是

2 / 43

________。

A.过境贸易 B.转口贸易 C.直接贸易 D.多边贸易

17.当一国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可称之为________。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赤字 D.入超

18.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1990年为基础是100,2000年时出口价格指数下降10%,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那么2000年与1990年相比,这个国家的净贸易条件是( ).

A.122.2 B.81.8 C.改善了22.2 D.没有改变

19、世界出口总额与世界进口总额之间的关系是( )

A、前者等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不能确定 20、关于外贸统计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贸易以国境为界,专门贸易以关境为界 B、总贸易以关境为界,专门贸易以国境为界 C、均以国境为界 D、均以关境为界

21、为避免重复计算,世界贸易总值以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出口商品( )价计算之和。

A、FOB B、CFR C、CIF D、FOR或CIF都行

22.一国在其国境内设有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时,其关境_______A.大于国境 B.小于国境 C.等于国境 D.与国境概念无关 23.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___A.自然条件 B.

C.各种社会经济条件 D.

24.一国一定时期的出口价格指数与同期进口价格指数的比率反映该国的________。

A.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B.单项因素贸易条件 C.收入贸易条件 D.净贸易条件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是__________。

3 / 43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26.对外贸易量是指___________。

A.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B.按协议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C.按浮动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D.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27、我国纺织品经过日本转卖到美国、这种交易行为是( )。 A.转口贸易 B.直接贸易 C.边境贸易 D.总贸易

28、某国2004年粮食出口317.8万吨,进口873.3万吨,则该国是( ) A.粮食净进口国 B.粮食专门贸易国 C.粮食专门进口国 D.粮食贸易逆差国 判断正误题:

1. 无论从劳动力,从资本、或是从市场来看,对外贸易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2. 以1990年为基础,1999年,某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为120 ,出口价格指数为144,由此可以看出,该国的贸易条件比之过去是明显第恶化了。 3. 在国际贸易统计中,对外贸易值是一国的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和,国际贸易值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对外贸易值之和。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很小,且呈下降趋势。

5.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最基本变化是: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明显地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 7. 专门贸易体系都是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 ) 8. 货物贸易又称有形贸易,服务贸易则称无形贸易。( ) 9. 净贸易条件是指进口价格指数与出口价格指数之比。( ) 10.

技术贸易是技术供应方在一定条件下,将技术贸易的标的物的所有权与

使用权有偿转让给技术接受方的交易行为( )

4 / 43

11.

世界国际贸物贸易额是世界各国进口商品额与出口商品额之和( )

计算题:

已知以1980年为基准年,某国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为100,而2000年的出口平均价格指数上升了15%,进口平均价格指数下跌了10%,请计算该国的贸易条件指数,并说明其经济意义。

贸易条件指数=(PX/PM)×100%=(115%/90%)×100%=128%﹥100%(5分)

说明该国的贸易条件有所改善,该国贸易获利程度提高,出口竞争力增强。(5分) 简答题

1、什么是收入贸易条件?其公式是什么? 2、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1、收入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把贸易量加进来。反映了一国进口能力的变化与出口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3分)计算公式是:I=(PX/PM) ×QX×100%(2分)

2、(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是研究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国际贸易的成因、结构、数量,国际贸易的利益及分配,国际贸易政策及措施的成因及其影响等问题的一门学问。(3分) (2)国际贸易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重大现实问题(2分)

古典贸易理论 单项选择题:

1、 在国际市场严重供不应求时,可以卖高价的商品是( )

5 / 43

A、需求弹性小,替代性大的商品 B、需求弹性大,替代性也大的商品 C、需求弹性和替代性均小的商品 D、生产供应周期很短的商品

2、重商主义者、亚当〃斯密、李斯特分别认为一国增加财富的途径是( )。 A、金银、劳动、生产力 B、保持贸易顺差、参加分工、发展生产力 C、多卖少买、参加分工、降低工业成本 D、多卖少买、劳动及一切劳动产品、生产力 3.晚期重商主义理论被称为________。

A.货币价值论 B.贸易差额论 C.财富价值论 D.货币差额论

4、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的思想是由( )创立。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凯恩斯 D、托马斯〃孟

5、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 )。 A B国同时生产X、Y产品 ,A国不生产 B A国生产Y产品 ,B国生产X产品 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 D A国同时生产X、Y产品 ,B国不生产 6.韩国生产手表需6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劳动日,马来西亚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12和15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说________。 A.韩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B.韩国宜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C.马来西亚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D.马来西亚不宜参加国际分工

判断正误题:

1.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臵。 2.由于各国的气候条件不同,自然资源丰缺不一,因而各国都尽量生产适合于本国自然条件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这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体现的是 绝对优势理论 的核心思想。( )

6 / 43

计算题: 1.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都生产两种产品大米和小麦,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两国拥有的劳动量相同,均为100单位,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见下表:

中 国 美 国

⒈求两国的大米和小麦的劳动生产率各为多少? ⒉求两国的大米和小麦的生产成本各为多少? ⒊求在封闭条件下,各国小麦与大米的交换比例? ⒋问两国各自生产的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

⒌问在开放条件下,小麦与大米的交换比例在何种范围之内? 解

⒈大米劳动生产率:美国=1.5中国=1 小麦劳动生产率:美国=1中国=0.5 ⒉大米生产成本:美国=2/3 中国=1 小麦生产成本:美国=1 中国=2 ⒊在封闭条件下,美国小麦与大米的交换比例1小麦=1.5大米, 中国小麦与大米的交换比例1小麦=2大米

⒋中国生产的比较优势在大米, 美国生产的比较优势在小麦 ⒌在开放条件下,小麦与大米的交换比例在(1.5,2) 2

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一单位计算机和一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7 / 43

大 米(吨)

100 150

小 麦(吨)

50 100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0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5.问国际商品贸易条件越接近本国国内交换比例,则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对本国是有利还是不利?

中国 加拿大 解

1.计算机的机会成本∶加拿大 1计算机=10小麦, 中国1计算机=25小麦, 2.加拿大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中国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0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30H,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20H

4.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42H,H

5.国际商品贸易条件越接近本国国内交换比例,则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对本国不利 3.

假设有甲、乙两国生产小麦和布匹,在国际分工前各国的投入产出如下: 甲 乙 8 / 43

计算机 100小时 30小时 小麦 4小时 3小时 小麦 劳动投入量 15 10 产出量 120 120 布匹 劳动投入量 5 10 产出量 100 100

问:甲、乙两国分别在哪种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解:

甲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120/15=8,(2分)

生产布匹的劳动生产率=100/5=20,(2分) 乙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120/10=12,(2分) 生产布匹的劳动生产率=100/10=10,(2分)

所以,甲国在生产布匹上具有绝对优势,乙国在生产小麦上具有绝对优势。(2分) 4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解:

通过两国大米的劳动生产率可判断出:

A国大米人均产量=10 < B国大米人均产量=16, 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又:大米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棉花的劳动生产率/大米的劳动生产率 所以:A国大米的相对劳动生产率=10/2=5 B国大米的相对劳动生产率=16/2=8

A国大米相对劳动生产率< B国大米相对劳动生产率 即: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相对优势 简答题

1、绝对优势论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9 / 43

1、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是国际分工的基础。 2、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2、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对于交易的双方都会有利。因此斯密这个理论也称为绝对成本理论。(2分)(1)斯密认为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1分)(2)绝对优势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1分)(3)绝对成本优势来源于自然禀赋优势或后天有利条件(1分)

3.简述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3.简述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1分)李嘉图认为,各国应根据自己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国际交换,就能保证各国发挥生产中的比较优势而获得贸易利益;(2分)生产成本相对差异的存在,是国际贸易与分工的基础与原因。(2分) 论述题

1. “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出口。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不用谈资本,也不用说土地,有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请对这段话进行经济学评价。

这句话从贸易理论上来讲是不对的。(3分)根据大卫.李嘉图的理论,不论这个国家有多么贫困,它的资源劣势多么大,在这个国家里必定能找到一种相对劣势较小的产品或要素。(4分)这样仍然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利益。(3分) 2、绝对优势论和比较优势论在阐述国际贸易分工的前提和结论方面有何不同? (1)在分析的前提上,绝对优势论假定每一个国家都会在某些特定的产品生产方面拥有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从而使这些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他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比较优势论从各国产品的比较成本着手,只要各国间的产品生产成

10 / 43

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就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活动;(5分)(2)在得出的结论上,绝对优势轮主张每一个国家都应专门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轮则主张每一个国家都应根据“两优择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专门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5分)

新古典贸易理论 单项选择题:

1.一国拥有的劳动要素充裕,就应该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 自:( )

A、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B、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C、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D、凯恩斯的新重商主义贸易理论

2.“劳动丰裕的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该结论源于( )

A.比较成本说 B.人力资本说 C.要素禀赋说 D.产业内贸易说 3.比较成本理论的提出者是( ) A.亚当〃斯密 C.赫克歇尔

B.大卫〃李嘉图 D.俄林

4.以下学说中( )不是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 A.劳动熟练说 B.人力资本说 C.相互需求说 D.技术差距说 5、里昂惕夫之谜是针对( )所提出的反论。 A、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 B、赫-俄的要素禀赋论 C、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D、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6、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展中国家在生产( )方面具有优势。 A、新产品 B、标准化产品 C、成熟产品 D、新产品与成熟产品

11 / 43

7.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A.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B.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 C.各国技术水平不同 D.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

8、中国是一个劳动要素丰裕而资本要素稀缺的国家,所以应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国这种进出口贸易格局可用( )来解释。 A、比较优势论 B、要素禀赋论 C、技术差距论 D、产品生命周期说

9、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的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 )。

A 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B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C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D引进资本要素,输出劳动要素 10、里昂惕夫之谜说明了( )存在着矛盾。

A、绝对优势论与比较优势论 B、比较优势论与要素禀赋论

C、实践的验证结果与要素禀赋论的结论 D、实践的验证结果与比较优势论的结论

1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的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 )。

A 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B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C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D引进资本要素,输出劳动要素

12.在分析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列不是其假设条件的__________。

A.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B.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

C.生产要素充分利用 D.不存在贸易障碍和运输费用 13、要素禀赋论中2×2×2模型表示的是( )

A、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 B、两种商品,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素

C、两种生产要素,两个国家,两种商品 D、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素,两种商品

14、里昂惕夫之谜是针对( )所提出的反论。

12 / 43

A、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B、赫-俄的要素禀赋论 C、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D、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15、一国拥有的资本要素充裕,故应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

A、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B、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C、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 D、赫-俄的要素禀赋论

16、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为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 )。

A. 生产并出口资本资本密集型产品 B. 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C.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D. 引进资本要素,输出劳动要素

判断正误题:

1、 要素价格均等化意味着两国同一种要素的价格将会完全相同。( ) 2、 里昂惕夫之谜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完全否定。( )

3、 按照要素禀赋论的观点,原先较为稀缺的要素在分工后变得更为稀缺,导致要素相对价格上升。( )

4、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质量。( )

5、 要素丰裕, 是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高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 6、 H-O理论提出之初假定有三种生产要素,即劳动、资本和技术( ) 简答题

13 / 43

1、简述里昂惕夫之谜及对谜的不同解释。

1、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认为,一国出口的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是密集使用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美国是个资本丰富而劳动力稀缺的国家,按照要素禀赋论,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验证发现,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验证结果刚好和要素禀赋论对美国贸易结构的预测结论相反,因此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2分)对谜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五种:(1)劳动效率的差异;(2)人力资本的差异;(3)贸易壁垒的存在;(4)自然资源因素被忽略;(5)要素密集型逆转发生。(3分)

2、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俄林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而得出的著名结论。俄林认为,在开放经济中,国际间因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不同而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将通过两条途径而逐步缩小,即要素价格将趋于均等。第一条途径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直接均等化;第二条途径是商品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间接均等化。

结论:国际贸易最终会使所有生产要素在所有地区都趋于相等。同时,俄林认为生产要素价格完全相同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只是一种趋势。 3、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容。

3、要素禀赋论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并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14 / 43

论述题

1.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2.试述要素禀赋理论对指导我国外贸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1.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美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资本最丰富的国家,根据H-O理论的推断,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用用投入产出方法计算了美国200个行业情况,证实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刚好与H-O理论的推断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Leontif Paradox)。各国科学家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成因。(3分)劳动力不同质论。人力资本论。需求偏好论。要素密集转化论。自然资源论。(每种解释2分,至少3种解释)

2.试述要素禀赋理论对指导我国外贸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要素供给比率的国别差异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原因。一国比较优势的源泉是其拥有某种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一国应分工生产并出口本国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本国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3分) 中国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丰富廉价,按要素禀赋理论,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因此,今后我国应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大就业,增加外汇收入。(3分)

但是,世界产业结构正在向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调整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市场容量日趋饱和,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因此,我国不能完全按照要素禀赋理论来指导我国的外贸实践。(2分)

我国应在外贸实践中同时运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一方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抢占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2分)

15 / 43

现代贸易理论 单项选择题:

1、凯恩斯主义的贸易理论是( )

A、自由贸易理论 B、内部化理论 C、关税同盟理论 D、超保护贸易理论 2.“劳动丰裕的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该结论源于________。

A.比较成本说 B.人力资本说 C.要素禀赋说 D.产业内贸易说

3.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新产品通常是( ) A.劳动密集型产品 B.资本密集型产品 C.技术密集型产品 D.资源密集型产品 4、里昂惕夫之谜论说明了( )与( )存在的矛盾。

A、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 B、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论

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 D、实践的验证结果,比较优势论理论结论

5、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

A、规模经济论 B、技术差距论 C、人力资本说 D、偏好相似论 6、在投资驱动阶段,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来源是( )

A、自然资源要素的优势 B、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C、资本优势 D、技术优势 7、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品通常是( )。 A 技术密集型产品 B劳动密集型产品 C 资本密集型产品 D资源密集型产品

8、( )认为,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高。

A、新要素理论 B、偏好相似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9、当新产品在创新国已经标准化,创新厂商开始授权外国厂商生产这种产品时,该产品就进入了生命周期的( )阶段。 A 新产品阶段 B 产品成长阶段

16 / 43

C 产品成熟阶段 D 其他发达国家参与新产品的出口市场竞争阶段 10、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按照绝对优势分工,且美国专门生产小麦,英国专门生产棉布 B、按照绝对优势分工,且美国专门生产棉布,英国专门生产小麦 C、按照比较优势分工,且美国专门生产小麦,英国专门生产棉布 D、按照比较优势分工,且美国专门生产棉布,英国专门生产小麦 11、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

A、规模经济论 B、技术差距论 C、人力资本说 D、偏好相似论 12、林德的()较好地解释了二战后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现象。

A、相互需求理论 B、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C、比较优势论 D、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13、需求偏好相似说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 )贸易发展的理论。 A.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 B.工业制成品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发达国家

14、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提出并发展完善了( )理论。 A.内部化 B.国际生产折衷 C.产品生命周期 D.垄断优势

判断正误题:

1、 需求滞后越短,反应滞后越长,技术差距维持的时间越长,国际贸易开始的越早。( )

2、 偏好相似理论主要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认为产业内贸易是由需求偏好相似导致的。 ( ) 计算题:

1. 给定玫瑰国某些行业的进出口数据如下,请计算该国各行业的行业内贸易指

数IIT。

(单位:万美元)

17 / 43

向其他国家的出从其他国家的进口

口额

新鲜水果 玩具 微型面包车 电影电视 根据IIT?1?X?MX?M额 54 680 200 97

65 56 700 300

,可以求得:

(1) 新鲜水果行业IIT?1?65?5411?1??90.76%

65?54119(2) 玩具行业IIT?1?680?56624?1??15.22%

56?680736700?200500?1??44.44%

700?200900(3) 微型面包车行业IIT?1?(4) 电影电视行业IIT?1? 简答题

1.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00?97203?1??48.87%

300?97397维农(R.Vernon)的“产品周期论”认为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创新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衰退阶段。(2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产品要素密集度特性、生产格局、成本价格特征、进出口格局各不相同(2分)解释(1分)

2.简述林德的偏好相似论

2.从需求的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1分)

基本观点:出口最初为满足国内需求,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2分)

18 / 43

结论: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相近,其需求偏好就越相似,两国产业内贸易范围越大。(2分)

3、简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内容。

3、产业内贸易,亦即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的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综合了产品差异论、规模经济和偏好相似理论。包括产品差异论、规模经济论、偏好相似理论。

4、简要阐述战略性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对该理论予以评价。

4、其一,战略性贸易政策下所保护的行业应是正面临巨大或潜在的国外竞争的行业,它有着与国外竞争行业同样好的集中度,而且其生产过程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或学习效应的特征;其二,政府在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必须是一个尽可能信息完备、决策独立和干预有力的政府,这样就能提供一种分散社会风险的机制,纠正市场机制的失衡,增强企业家的创新能力。 战略性贸易论作为新理论的一部分,有其积极的方面:第一,是国际贸易新理论在贸易领域的反映和体现。第二,战略性贸易论是从现实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状况中提炼出来的,试图设计出适宜于产业内贸易的干预政策,以改善扭曲的竞争环境。第三,战略性贸易论广泛借鉴和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与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但另一方面,战略性贸易论也有许多不完善甚至消极的方面:一是战略性贸易论未就政府的贸易干预的补贴给出任何通用的解决方法。二是战略性贸易论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严格、苛刻的限制条件。三是战略性贸易论背弃传统的自由贸易,采取进攻性的保护措施,恶化全球贸易环境。

5、新贸易理论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相比较,在贸易的商品模式方面有什么不同?

5、(1)传统的贸易理论根据2×2×2模型得出:一个国家将出口的商品是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该国相对丰饶和便宜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商品是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相对稀缺和昂贵要素的产品。(3分)(2)新贸易理论突破了2×2×2模型的限制,指出,当贸易商品数量大于要素数目时,两国商品生产和商品贸易中存在着不确定性。一国在一个生产模式下可以出口一种商品,在另一个生产模式下则可能进口该商品。(2分)

19 / 43

6、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贸易是如何发生的?

6、(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结合起来而形成,其将国际贸易中的新产品生命历程,以模仿国和创新国的特点划分为五个阶段,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国际贸易的利益。(2分)

(2)按照这一理论,从创新国和模仿国的角度,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产品阶段。第二阶段产品成长阶段。第三阶段产品成熟阶段。第四阶段其他发达国家参与新产品的出口市场竞争。第五阶段创新国退出阶段。(3分)一种产品在它生命周期的运动过程中,比较优势是从一种类型的国家转向另一种类型的国家。

7.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主要思想。

7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利用生产补贴、出口补贴以及保护国内市场的各种措施来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占领他国市场,获取规模报酬和垄断利润的贸易政策。

8、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内容。

8、产业内贸易是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它综合了产品差异论、规模经济和偏好相似理论。(1分)

(1)产品异质性及其贸易(1分) 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产品的异质性可以使不同生产都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消费偏好的需求,从而形成不同生产者的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上产生产业内贸易。 (2)规模经济论(2分)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规模的扩大,产出的增加超过投入的增加,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递增。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 (3)偏好相似理论:主要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认为产业内贸易是由需求偏好相似导致的。(1分)

20 / 43

论述题

1、美国的一家计算机公司设计出了一种新的产品,其功能比现有的产品稍有改进,但是外观作了很大的改动,其实际成本并不比现有产品高,而公司却决定将现有产品转移到新加坡和韩国等地生产,而在美国当地工厂生产这种新的产品。

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公司的这一决策进行分析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结合起来而形成,其将国际贸易中的新产品生命历程,以模仿国和创新国的特点划分为五个阶段,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国际贸易的利益。(3分)(2)按照这一理论,从创新国和模仿国的角度,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5个阶段。(3分)第一阶段新产品阶段。在创新国(如美国)生产和消费。第二阶段产品成长阶段。产量迅速提高。创新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拥有完全垄断地位。第三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开始标准化生产,模仿国开始自行生产但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还需进口。第四阶段其他发达国家参与新产品的出口市场竞争。第五阶段创新国退出阶段。创新国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3) 美国起到创新国角色。所以美国公司将现有产品转移到新加坡和韩国等地生产,而美国当地工厂生产新的产品。(4分)

2. 新古典贸易理论与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是在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取代了传统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两者的区别是:

首先,从解释对象上看,它们分别解释的是不同的贸易现象,前者主要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而后者则着重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

其次,从理论基础上看,前者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而后者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

因此,两者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它们共同丰富和发展了国际贸易理

21 / 43

论体系。

3、 如果两国的资源配臵比例与生产技术完全相同,这两国有无发生贸易的可能?这种贸易的基础是什么?

3、(1)两国有发生贸易的可能,这种贸易的基础是产业内贸易(3分)。(2)产业内贸易是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它综合了产品差异论、规模经济和偏好相似理论。①产品异质性及其贸易(4分)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产品的异质性可以使不同生产都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消费偏好的需求,从而形成不同生产者的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上产生产业内贸易。 ②规模经济论(4分)规模经济是指随着规模的扩大,产出的增加超过投入的增加,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递增。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 ③偏好相似理论:主要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认为产业内贸易是由需求偏好相似导致的。如果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相近,则需求偏好就相似,两国之间的贸易范围就很大。(4分)

保护贸易的理论 单项选择题:

4.国际贸易中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是在:( )

A.战后初期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7.最早提出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的学者是( )。 A.李嘉图 B.汉米尔顿 C.李斯特 D.凯恩斯

3.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又称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它主张对幼稚工业应当无条件地进行保护,以发展本国的工业生产能力。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是__________。

22 / 43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7、李斯特认为,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首先考虑( )问题。( ) A、提高福利水平 B、发展生产力 C、增加社会财富 D、获取交换价值 10、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的措施是( )。 A 关税 B 配额 C 进口许可证 D 产品技术标准 23、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是( )。

A、自由贸易 B、保护贸易 C、超贸易保护 D、区域贸易一体化

25、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判断当时美国和德国处于( )。 A、畜牧业阶段 B、农业阶段 C、农工业阶段 D、农工商业阶段 26、凯恩斯主义的贸易理论是( )。

A、自由贸易理论 B、内部化理论 C、关税同盟理论 D、超保护贸易理论 28、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 )。

A、禁止货币出口 B、保护幼稚工业 C、保持贸易顺差 D、保护成熟的垄断工业 29、强调贸易保护对促进就业积极作用的是( )。

A、重商主义 B、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C、贸易乘数理论 D、战略性贸易理论 24、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 )

A.禁止货币出口 B.保持贸易顺差 C.保护幼稚工业 D.保护成熟的垄断工业 27、李斯特认为,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首先考虑的问题是( ) A. 提高福利水平 B. 发展生产力 C. 增加社会财富 D. 获取交换价值 28、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一种( )。

A.一般保护理论 B. 超保护贸易理论 C. 战略性贸易理论 D.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29、以下哪些内容不属于早期重商主义:( ) A. 主张多卖少买 B. 主张国家应该严禁金银流出 C. 认为货币闲臵是不会增值的 D. 代表人物有孟克列钦 14、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欧洲国家盛行的是( )

A、超保护贸易理论 B、内部化理论 C、关税同盟理论 D、重商主义

26、晚期重商主义认为增加一国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遵循的原

23 / 43

则是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 )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从而通过每年的贸易顺差来增加货币流入量。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等于

27、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倡保护主义,他认为一国处于( )。

A.农业阶段,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B.农工阶段,应实行保护农业与工业政策 C.农工阶段,应实行保护幼稚工业政策 D.农工商阶段,应实行保护工商业政策

判断正误题:

2、李斯特认为贸易保护政策保护的对象应是一国所有的幼稚工业,而不是农业。( )

3、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高质量劳动力的比重越大的部门,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越强,出口比率也越高。( )

4、重商主义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史上最早的学说,也是自由贸易理论的开拓者。( )

5、幼稚工业保护理论保护的是刚刚起步的工业。( ) 简答题

4.简述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 4.简述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

在批评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国家经济学、生产力理论和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等三大观点和理论。(2分)关于保护制度保护对象,幼稚工业,保护时间,以30年为限,保护手段,主张建立以关税为核心手段的保护制度,包括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保护的调整,先高后低直至取消的办法。(3分)

24 / 43

论述题

1、试论述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进入21世纪后,国际贸易呈现出一些新特点:(1)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具体趋势体现在:传统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持续上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其中,办公和通讯设备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部门;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2分)(2)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推动力:与国际直接投资超过贸易的增长相对应,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实行大规模的行业内平行分工和内部贸易,大大扩大了国际贸易。(2分)(3)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成为贸易方式的主流: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电子信息,包括电话、传真机、电视、自动提款机、互联网等方式进行的商业贸易。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大大简化了贸易的中间环节,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3分)(4)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贸易保护手段不断翻新。在全球贸易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各国逐步取消或减少关税壁垒,配额、许可证等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也大为减少,自愿出口限制等“灰色措施”的实施也受到限制。但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如发达国家依然通过高关税和配额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服装等的出口;发达国家运用高技术标准的“绿色壁垒”大行其道;某些发达国家加大了对外国商品反倾销的力度,以限制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进入。(3分)

2、试述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的主要内容,该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有何指导意义?。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论是在批判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他的保护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二是提出了保护贸易政策。

(一)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2分) 李斯特 他认为,经济落后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目的是发展本国生产力。 他批评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只看重财富本身的增长而忽视了一国生产财富能力的增长。李斯特批评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李斯特指出,各国经济的发展必须经历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

25 / 43

期。他认为,在不同时期应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李斯特反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李斯特认为,一国经济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必须借助于国家的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

(二)保护贸易政策(3分)李斯特提出了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和对象。他提出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应是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的发展,增加国内生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保护对象的几个条件:一是幼稚工业才需保护。 二是保护有一定的条件和时间。 李斯特主张以30年为限;三是工业虽然幼稚,但尚无强有力的国外竞争者时,不需要保护;四是农业不需要保护。

(三)保护手段的运用(5分)李斯特认为,保护本国的工业发展,有许多的手段可以选择,但关税制度是最为重要的政策选择。 具体的关税手段是:第一,采用递增关税的方法。第二,采用差别税率的方法。对不同性质的幼稚工业实行不同程度的税率。

李斯特提出,在利用关税政策发展本国工业时,应当对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关税税率:1、对机器制造业的产品输入,应当采取免税或减税政策。 2、对于生产高贵奢侈品的工业,政府应采取最低程度的保护。3、国家应当重点保护制造一般生活消费品的工业,对这类产品的进口要采取高额关税措施。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及政策不仅对德国当时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指定了一条比较切合实际的国际贸易发展道路。 李斯特主张保护的对象是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利益也予以承认。而且,他主张保护贸易是过渡手段,自由贸易是最终目的。这种观点对于今天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试述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的主要内容,该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有何指导意义?

1、 (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5分)①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论的理论基础是生产力理论。李斯特指出古典自由贸易理论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认为财富的生产力与财富本身相比要重要的多。②经济发展阶段论是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论的理论依据。李斯特批评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经济发展的阶

26 / 43

段。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其贸易政策也应有所不同③李斯特反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经济。(2)保护贸易政策(5分)①他提出保护贸易政策的对象幼稚产业;②目的是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的发展,增加国内生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保护手段的运用:保护的手段:关税、实行产品差别税率、采用递增关税的方法。(3)李斯特主张保护的对象是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利益也予以承认。而且,他主张保护贸易是过渡手段,自由贸易是最终目的。这种观点对于今天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分)

对外贸易政策 单项选择题:

5、进口差价税的征收方法是( )

A、按商品的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向本国进口商征收 B、按商品的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之差向进口商征收 C、按从价税额与从量税额之间的差额向外国出口商征收 D、按商品的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向本国进口商征收

6、日本进口手表300只,单价5,000日元,每只征收从价税15%并加征从量税150日元。则征收的税额为( )

A、45,000日元 B、180,000日元 C、225,000日元 D、270,000日元

2.假定一种产品的名义关税率为30%,增加价值占产品全部价值的50%,则该产品的有效保护率为:( )

A.20% B.60% C.80% D.40% 3.各种国内税,作为一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他的特点是:( )

A.高于关税 B.比关税更灵活、更隐蔽 C.低于关税 D.可重复征税 7.按照关贸总协定的有关规定,反倾销税的征收:( ) A.应大于倾销差额 B.不得超过倾销差额

27 / 43

C.应根据结构价格开确定 D.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8.普惠制中的减税幅度是指:( )

A.最高税率与普惠制税率的差幅 B.普通税率与普惠制税率的差幅 C.特惠税率与普惠制税率的差幅 D.最惠国税率与普惠制税率的差幅 1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特点是( ) A.进一步强化关税的征收 B.强化关税征收的同时削减非关税措施 C.强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

D.在关税水平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不断强化种种非关税壁垒

13.国家对商品进口的绝对额不加限制,但对在规定数额以内的商品征收较低的关税,对超过规定数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货罚金,这种措施称为:( )

A.滑动关税 B.进口附加税 C.关税配额 D.进口罚款

16.某国对某种进口水平征收10%,另加每公吨15美元,从征税的方法看,这种叫做:(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19.以倾销方式在国外市场上抛售在国内市场上较难出售的“剩余物资”,这种倾销属于( )

A、掠夺性倾销 B、偶然性倾销 C、隐蔽性倾销 D、长期性倾销

21、出口补贴作为一种鼓励出口的措施就是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 )优惠待遇。

A、在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 B、仅在现金补贴上的 C、仅在财政上的 D、仅在退还进口税上的

22、出口加工区与自由贸易区这两种经济特区有所不同。出口加工区( ) A、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取得工业方面的收益为主 B、以发展转口贸易,取得商业收益为主。

28 / 43

C、由海关设臵或批准注册 D、不享受关税优惠

23、《洛美协定》规定欧盟对参加协定的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进口关税是( ) A、最惠国税 B、差价税 C、特惠税 D、普惠税 28、完税价格是( )

A、商品计征关税额 B、商品征关税后的价格

C、商品计征关税所依据的价格 D、商品征税所依据的数量 5.关税壁垒通常是指:( )

A、高额的进口税 B、高额的出口税 C、高额的国境税 D、高额的附加税 6.各种国内税,作为一种限制进口的措施,它的特点是:( ) A、高于关税 B、比关税更灵活、更隐蔽 C、低于关税 D、可重复征税

14.某国对某种进口水平征收10%,另加每公吨15美元,从征税的方法看,这种叫做:(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21、当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可起到的双重作用是( ) A.促进出口和促进进口 B.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 C.限制出口和限制进口 D.限制出口和促进进口 22、我国于( )年首次对外国商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A、1979 B、1981 C、1993 D、1997 5.从量税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A. 税额=C.税额=

B.税额=

D.税额=

6.某国对某种商品规定全年进口额在200万美元以内者征税10%,超过200万美元以上的部分,除原征关税外,再加征60%的关税,这种措施称为________A.混合税 B.进口附加税 C.关税配额 D.罚款 7.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________。

29 / 43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 D.国内最低限价

8.关税壁垒通常是指________

A.高额进口税 B.高额出口税 C.高额过境税 D.高额附加税

12.与复式税则相比,单式税则________。

A.又称二栏税则 B.只适用于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 C.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 D.不利于实行差别待遇 18.按照征税的目的,关税可分为________。

A.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B.进口税、进口附加税 C.最惠国税、特惠税、普遍优惠税 D.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30、假定:某国规定1996年从中国进口纺织品不得超过2万立方米,这是:( ) A、全球配额 B、国别配额 C、关税配额 D、以上都不是

12、一个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正常进口税外,往往还根据某种目的加征额外的进口税。这种加征的额外关税叫附加税。其中包括( )。 A差价税 B反倾销税 C特惠税 D 选择税 30、进口关税的税收主体是( )。

A、本国进口商 B、外国出口商 C、外国进口商 D、进口商品 1.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___________。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 D.国内最低限价

3.与复式税则相比,单式税则________。

A.又称二栏税则 B.只适用于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 C.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 D.不利于实行差别待遇 8.在物价上涨时,征收从量税,和从价税相比其保护作用____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前三种情况都可能 9.由出口国家直接控制某些商品对特定国家出口的贸易限制行为称为___________。

A.绝对进口配额制 B.绝对出口配额制

30 / 43

C.“自动”出口配额制 D.“自动”进口配额制 13.洛美协定国家之间的特惠税是欧盟向______________ 单方面提供的特惠税。

A.所有发展中国家 B.所有社会主义国家

C.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D.太平洋地区的发达国家

14.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小于所用的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时,有效关税保护率_____________。

A.大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B.等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C.小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D.小于零 16.出口直接补贴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 A.提供给厂商比其在国内销售货物时更优惠的运费 B.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的直接税 C.超额退还间接税 D.给予厂商现金补贴

17.在一定条件下,货币贬值可以起到_____________的双重作用。 A.促进进口和限制出口

B.提高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质量 C.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

D.提高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资水平 19.买方信贷是指_____________。 A.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 B.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C.进口方银行向外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 D.进口方银行向本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9、下列各种关税中,税率平均水平最高的是( ) A、普通税 B、普惠税 C、最惠国税 D、特惠税

10、日本进口手表300只,单价5,000日元,每只征收从价税15%并加征从量税150日元。则征收的税额为 ( )

31 / 43

A、45,000日元 B、180,000日元 C、225,000日元 D、270,000日元 11、进口附加税是一种( ) #i2JM2j8$

A、特定的临时性措施 B、普遍采用的措施 C、经常性的措施 D、非关税措施 12、与从价税相比,从量税( )。

A、在商品价格上涨时保护作用更强 B、能够体现公平税负原则 C、在商品价格下降时保护作用更强 D、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

判断正误题: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主要国际关税税率的增减程度或非关税壁垒的加强程度与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成反比。

5.全球配额是对一种商品规定一个进口限额,只要不超过规定的限额,可以从任何国家进口。

8.“自动”出口配额制也称“自动”限制出口,它是出口国为了实行出口管制政策而自动采取的一种限制出口的措施。

差价税是按国际市场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征收的一种关税。 7.“自动”出口限制是出口国自愿实行的限制本国某些商品出口的措施。 5、“自动”出口配额制是一种限制出口的手段。( )

8、《洛美协定》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承诺的单方面特惠税。 ( ) 9、任何补贴都会使未得到补贴的竞争对手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因此都应被禁止。( )

10、关税措施比非关税措施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

6、关税配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进口。( )

7、倾销政策主要包括商品倾销和外汇倾销两个方面。( )

9、国际贸易要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参照系来认识和评价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

6、以货物的计量单位作为征收的标准,以每一计量单位应纳的关税金额作为税率的关税称为从价税。 ( )

32 / 43

7、只有当禁止性补贴和可申诉补贴对进口成员方的工业造成损害时,才可采用反补贴措施,而对不可申诉补贴则不允许进行反补贴措施。 ( )

8、出口税 是进口国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的进口商征收的关税。 ( )

9、在进口押金制下,其进口押金比率愈大,该项商品进口限制愈大( ) 简答题

.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有哪些不同? 5.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有哪些不同?

非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1分)非关税壁垒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2分)

非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2分)。 2.简述关税的特征与作用 2.简述关税的特征与作用

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强制性,是指纳税人对于关税由海关依法强制征收必须无条件服从;无偿性,是指海关依法向纳税人征收关税而一般无须给予任何补偿;预定性,是指国家事先规定征税比例或数额,征、纳双方都必须共同遵守,不得随意更改;(3分)关税的作用:增加财政收入;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调节进出口商品结构。(2分) 5.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5.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列举至少五种:非关税壁垒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 直接的关税壁垒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数量和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出口,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和自动出口限制等。 间接的关税壁垒是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进口最低限价、繁苛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检验和包装、标签规定等 5、关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3 / 43

5、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关税的纳税人既包括贸易性商品的纳税人,也包括物品的纳税人;关税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5、关税的含义及其主要特点

(1)关税是进出口商品或个人自用物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海关向进出口商或个人自用物品所有者征收的税。(2分)(2)关税作为独特的税种,除了具有一般税收的特点外,还有以下特点:(3分) ①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 ②关税的纳税人的范围 关税的纳税人包括贸易性商品的纳税人,还包括物品的纳税人, ③关税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4、简要说明名义关税和有效关税的差别?

4、征收名义关税是从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的角度出发,发挥它对本国同类商品的生产、销售的保护作用;而有效关税则是代表着征收关税对这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给予净增值的影响,也就是由于关税政策的实施对于加工工业所产生的真正有效的保护程度,其反映出整个税率与加工工业之间的关系。 6、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6、(1)绿色关税制度(2)环境配额制度(3)环境许可证制度(4)禁止进口与环境贸易制裁 (5)绿色补贴制度(6)环境成本内在化制度 (7)繁杂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8)复杂苛刻的绿色检验检疫措施(9)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10)绿色环境标志和认证制度。 论述题

2、论述中国企业如何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1)含义: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0 Trade,TBT)是指一国或区域组织为了限制商品进口所规定的复杂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2分) (2)主要表现:第一,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第二,商品检验检疫制度;第三,商品包装与标签要求;第四,信息技术壁垒;第五,绿色壁垒。(2分) (3)特点:第一,名义上的合理性;第二,形式上的合法性;第三,保护内容具有广泛性;第四,保护方式的巧妙性

34 / 43

和隐蔽性;第五,保护技术上的歧视性。(2分)(4)对策: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遭遇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跨越技术贸易壁垒方面,我国政府、企业以及行业组织等应做好一系列的工作。(2分)第一,政府。应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研究对外贸易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状况,建立技术贸易壁垒数据库。应以环保产业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应尽快建立有效完善的国内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应积极倡导和扶植建立我国的电子商务平台,并制定相关法规。要加大科技投入,加速高新技术发展,采取得力措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各级标准的技术水平。应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有关条款,特别要用好用足该协定的“例外条款”。第二,企业。应树立清洁生产观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应高度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优化贸易商品结构。应积极推行绿色管理。应实行绿色营销策略。应积极推行 IS014000 环境管理新体系。第三,行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专业性行业协会的作用与职能,即立足于国际市场,针对各行业的生产规模、供求关系、价格水平、创新能力、技术标准、产品结构等一系列情况进行研究和对外交流,建立良好的贸易预警机制,及时向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国内外市场的动态数据和分析报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协助政府在 WTO 规则范围内与其他成员国协商解决各种贸易争端。(2分)

国际资本流动与跨国公司 单项选择题:

6.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提供者和接受者始终是:( )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极不发达国家

4.完全可以脱离世界“自由市场”价格,由跨国公司自行决定的价格是:( ) A、垄断价格 B、管理价格 C、协定价格 D、转移价格

35 / 43

判断正误题:

9. 买外国企业的股票是对外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如果购买外国企业股票达到一定比例从而取得了经营管理直接控制权的,就成为对外直接投资。 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世界绝大部分国际直接投资的提供者,发展中国家则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接受者。 简答题

简述邓宁的三优势模式(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邓宁对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区位优势则是充分条件。(2分)三种优势的组合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决定了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的方式:若公司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应选择技术转让;若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则应选择出口贸易;只有当公司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并且有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可供利用时,才可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邓宁的三优势模式可以兼顾解释商品出口、无形资产转让、对外直接投资三种方式。(3分) 3.简述麦克杜格尔的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3.简述麦克杜格尔的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麦克杜格尔运用新古典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给出两个国家的福利效应模型,以证明资本流入的最佳规模及其效应。(2分)他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是各国利率和预期利润之间存在差异。在各国市场处于完全竞争时,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金充裕国流向资本短缺国。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将使各国的资本边际产出率趋于一致,从而提高世界的总产量和各国的福利。(3分)

6.跨国公司利用调拨价格的目的是什么? 6.跨国公司利用调拨价格的目的是什么?

利用调拨价格达到避税目的。套取关税上的好处。逃避外汇管制和汇率风险。

(每要点1分,共5分)

36 / 43

区域经济一体化 单项选择题:

18.世界上第一个由最富裕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洛美协定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环太平洋经济合作 11.经济一体化程度最低级、组织最松散的一种形式是( )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经济同盟 D.关税同盟 18.在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之间( ) A.人员自由流动 B.资金自由流动 C.对区外进口的关税统一 D.商品自由流动 20.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其关境:( )

A.大于国境 B.小于国境 C.等于国境 D.关境与国境无关

4.世界上第一个由最富裕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________

A.欧共体 B.加勒比共同体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安弟斯集团

10.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_____________。 A.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B.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

C.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D.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

27、目前世界上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

A、共同市场 B、经济同盟 C、关税同盟 D、完全经济一体化 5、成员国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 A、关税同盟 B、共同市场 C、经济同盟 D、完全经济一体化

37 / 43

13、西托夫斯基和德纽是( )的主要代表人物。

A 规模经济论 B 关税同盟理论 C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D 大市场理论 14、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区别在于( )。

A商品在区内是否可以自由流动 B 成员国之间是否有共同的对外关税 C 是否实施原产地规则 D是否有单一的货币 15、欧盟现有( )个成员国。 A 15 B 20 C 25 D 30

21、自由贸易区的社会福利与关税同盟相比( )。

A 前者优于后者 B 后者优于前者 C 两者相同 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2、“东盟”属于(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 关税同盟 D 经济同盟

2、普雷维什选择( )作为突破口,来对贸易自由主义进行抨击。 A、进口 B、出口 C、贸易条件 D、国际劳动分工

3、成员国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 A、关税同盟 B、共同市场 C、经济同盟 D、完全经济一体化 简答题

什么是贸易创造效应?

6.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哪几种形式? 4.什么是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由生产所得和消费所得构成。(2分)关税同盟成立以后,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使生产更加专门化,各成员国的一些国内产品将被其他成员国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所取代,使资源使用效率提高,扩大生产利益;同时该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减少,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3分) 6.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哪几种形式?

特惠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1分,至少写5种形式)

3、简述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38 / 43

3、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关税同盟形成后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共同构成的效应。关税同盟成立后,生产在比较优势基础上更加专门化,同盟内某个成员方的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品将被生产成本更低的同盟国进口产品取代,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总水平得以提高。(2分)贸易转移效应是指在关税同盟成立以前,A国自己不生产X产品,而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关税同盟成立后,A国X产品的进口转向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B。若同盟国内该产品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其结果会增加进口成本,扩大消费开支,从而使A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3分) 5、简述关税对贸易小国的经济效应。

5、(1)价格效应:征税导致进口商品价格提高,全部表现为小国国内价格的上升,关税全部由该国消费者负担。(1分)(2)消费效应:征税使进口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提高,价格提高导致了需求量的减少。需求量减少对消费者产生不利的影响,消费者剩余减少。(1分)(3)贸易效应:由于国内市场价格提高,国内的需求量缩减,而国内的供给量增加。相应地,进口数量减少。(1分)(4)关税的生产效应:征税后,国内价格提高,国内生产增加,生产者剩余增加。(1分)(5)财政收入效应:政府由于征收关税而增加的财政收入。(1分)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财政收入=a—(a+b+c+d)+c= - (b+d)。(1分)综合上述分析,关税对小国整体福利的影响表现为:征税引起国内价格上涨,使消费者剩余减少了a+b+c+d的面积;国内产业由于受到保护,使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的面积;同时政府也从征税中获得了面积为c的财政收入。其中,生产者和政府收入的增加部分(a和c)正是消费者剩余损失的一部分,这是关税引起的国内收入重新分配的结果,而并非是社会福利真正的损失或增加。但是,消费者剩余减少的另外两个部分b和d则不同,它们没有被任何社会成员所获得而白白损失掉了,因而是社会福利的净损失,或者可以说是关税带来的保护成本。(1分)

6、简述协议性分工理论及其分工条件。

6、提出者是日本学者小岛清。(1分)(1)在一体化内部仅靠比较成本优势形成国际分工,并通过竞争机制实现规模经济是有害无益的。(2)必须引进共同市场的内部分工原理,并在其指导下通过两国的协议实现国际专业化分工(3)协议性分

39 / 43

工不能指望通过价格机制来自动实现,必须通过协议来实现。(2分)分工条件:(1)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似(2)分工的产品必须能产生规模效益(3)利益所得均等(2分)

1、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某一地理区域内或区域之间,某些国家或政治实体为实现彼此之间在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经济发展中各种要素的合理配臵,促进相互间的经济与发展,而达成的取消有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起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过程。 5、试举例说明什么是贸易转移效果?

5、假定X产品在A国的价格为250美元,在B国的价格为150美元,在C国的价格为100美元。未结盟前A国对X征收100%的进口税(从价税)。结盟前:X产品A国价格为250,如进口则B国产品进入A国后应为300元,C国应为200元,因此A国选择从C国进口;与B国结盟后:A、B取消关税,所以B国产品如进入A国那么价格将为150元,C国仍为200元,因此A国会选择从B国进口;结盟以后A国进口产品价格降低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福利增加,但从全世界来看它使得资源利用的效率降低,同时降低了全世界的福利水平。 论述题

1.试分析关税同盟效应 1.试分析关税同盟效应

静态效应。指假定经济资源总量不变、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经济一体化对集团内国家贸易、经济发展及物质福利的影响。(2分)

贸易创造:当关税同盟中某成员国的一些产品被来自另一成员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品所替代时,便发生了贸易创造。(2分)

贸易转移:如果一国因参加关税同盟,使得原先的贸易关系由区外转向区内,甚至由原来从外部世界进口价格低廉的商品,变为向同盟内成员国购买高价商品,便发生了贸易转移。(2分)

40 / 43

无论是贸易转移还是贸易创造,对一体化集团成员都有利。但对成员外国家影响不同。

动态效应。指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贸易及经济增长的间接推动作用。(2分) 组建共同市场之类的一体化经济集团,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形成共同市场以后,使各成员国厂商面临空前激烈的竞争,从而刺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并刺激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一体化经济集团内各企业为了应付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必然千方百计增加投资,以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也会吸引集团外国家在一体化区域经济内的投资。(2分)

判断正误题:

7、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 )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是小岛清提出的( )

世界贸易组织 单项选择题:

17.下列陈述中哪一条不正确:( )

A.国民待遇是在签定贸易条约时所依据的重要法律原则之一 B.国民待遇一般不包括沿海贸易权

C.国民待遇一般不包括外国公民的私人经济权利 D.领海捕鱼权通常不适用国民待遇原则 24、国民待遇条款一般不适用于( )

A、 外国产品所应交纳的国内税捐 B、船舶在港口的待遇 C、 商标注册、著作权保护 D、沿海航行权 9.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于( )。

A、1992年12月31日 B、2000年1月1日 C、1995年1月1日 D、1994年12月31日

16.在中国某些风景点上,外国旅游者的门票价格高于国内旅游者,这种政策

41 / 43

不符合...WTO的( )

A.普惠制待遇原则 B.特惠制待遇原则 C.最惠国待遇原则 D.国民待遇原则

23、《洛美协定》规定欧盟对参加协定的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进口关税是( ) A、最惠国税 B、差价税 C、特惠税 D、普惠税 24、世界贸易组织最新一轮谈判称为( )谈判

A、巴拉圭回合 B、多哈回合 C、乌拉圭回合 D、东京回合 13、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区别为 _____________。

A. 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涉及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等内容

B. 世界贸易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C.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临时性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没有建立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17.普惠制的主要原则不包括________。

A.非互惠原则 B.公平竞争原则 C.非歧视原则 D.普遍优惠原则 26、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是 ( ) A、总理事会 B、专门委员会 C、部长会议 D、秘书处 8、世界贸易组织宣告正式成立的日期为 ( )

A、1994年4月 B、1993年11月 C、1995年1月1日 D、1995年12月31日 9、普惠税是指( )。

A 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进口关税 B发展中国家给予发达国家的优惠进口关税 C WTO成员方之间相互给予的优惠进口关税 D自由贸易区成员方之间相互给予的优惠进口关税

2.世贸组织的非歧视贸易原则,主要依靠以下内容体现:_________。 A.不断地扩大成员国之间的市场准入; B.各项贸易政策与法规要有透明度;

C.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应贯彻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

42 / 43

D.各国逐步减让关税

判断正误题:

缔约国一方给予邻国有关边境贸易的特惠待遇或缔结关税同盟国家之间的特惠待遇,均不适用最惠国待遇原则。 简答题

4、简述普惠制的基本原则及实施方案。

4、普遍优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简称普惠制,是工业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制度。(1分)(1)普惠制的基本原则:“普遍的”即发达工业国应当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关税待遇;“非歧视的”即应使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无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惠制的优惠待遇;“非互惠的”即工业发达国家应当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以关税优惠待遇,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提供反向优惠。(2分)(2)普惠制实施方案:对受惠国家和地区、受惠商品范围、受惠商品减税幅度、给惠国保护措施、原产地进行了规定。(2分)

43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