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差试卷 下载本文

测试试卷五

一、问答题(共20分)

1、衡量精度指标有哪些?相对中误差在何种情况下使用?(4分) 2、何谓观测条件?观测条件与观测质量有何关系?(4分)

3、何谓多余观测?何谓必要观测?二者和总观测数有何关系?(3分)

4、已知观测向量L??L12T?2?2?2,单位权方差L2?的权阵PL????4,则观?0??23???测值L1的方差?L等于多少?(6分)

15、已知观测值向量L的权阵为PLL??21?40?,则观测值的权PL1和PL2为多少?(3??02?分)

二、下图所示的测边网中,A、B、C为已知点,P为待定点,观测边长S1、S2、S3,PB边方位角为已知。问(1)按照哪种平差方法平差为宜?(2)列出所提平差方法的函数模型。(20分)

三、如下图所示三角网,等精度独立观测了三个角L1,L2,L3,观测值为:

。L1?63019?40??,L3?5815'42'',L3?58023?56??,试按条件平差法求角度的平差值及

其协因数。(20分)

9

四、如下图水准网中,P为待定点,A、B、C、为已知水准点,已测得水准网 中各段高差以及公里数见下表: 编号 1 2 3 +3.552 +2.605 -1.425 hi(m) Si(km) 1 1 1 且HA?22.910m,HB?23.870m,HC?27.890m。

试按间接平差方法,求:

(1)P点高程平差值;

(2)平差后P点高程的权(当c=1时)。(本题共25分)

五、何谓误差椭圆?并说明误差椭圆的三要素计算方法以及用途。(15分)

10

测试试卷六

一、问答题(共20分)

1、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中误差分别为300.465m±4.5cm及660.894m±4.5cm,试说明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他们的精度是否相等?为何?(3分) 2、何谓多余观测?测量中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3分) 3、设有观测向量L??L131L2L3?,其协方差阵为:

T?400??,现有两函数为:

DLL??030(1)F1?L1?3L3;(2)F2?3L2L3

????002??则函数的方差分别为多少?(5分)

4、在水准测量中,设每站观测高差的中误差均为1mm,今要求从已知点推算待定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5mm,问可以设多少站?(3分) 5、已知观测值向量L的方差阵为DLL??21?5?2?,则观测值的权PL1和PL2为多少?(3分) ???24?6、某平差问题有15个同精度观测值,必要观测数等于8,现取8个参数,且参数之间有两个限制条件。若按附有限制条件的的条件平差法进行平差,应列出多少个条件方程和限制条件方程?其法方程有几个?(3分)

二、在下图的三角网中,A,B,C为已知点,P1,P2,P3为待定点,观测值为L1,L2?L13。 试说明按条件平差时条件式的个数以及类型;并建立全部条件式(非线性需线性化)。(15

分)

?与参数X?的相关性。三、试证明间接平差中平差值L(本题15分)

四、如下图三水准网中,P为待定点,A、B、C、为已知水准点,已测得水准网

11

中各段高差以及公里数见下表:

编号 1 +3.552 2 2 +2.605 6 3 -1.425 3 hi(m) Si(km) 且HA?21.910m,HB?22.870m,HC?26.890m。

试任选一种平差方法,求:(1)P点高程平差值;

(2)平差后P点高程的权(当c=1时)。(本题共20分)

?的协因数为五、由A、B、C三点确定P点坐标,角度为同精度观测值,平差后得到X?1.50?22?0?1.0cm。已知AP边边长约为300m,方??,且单位权中误差?QXX?(cm/()???02.0???0位角?AB?90。试求:

(1)P点误差椭圆参数;

(2)AP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以及方位角中误差。(共20分)

六、分组平差的目的是什么?简述间接分组平差的中心思想。(本题10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