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第4节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教学案 教科版必修2 下载本文

图3-4-5

A.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 B.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 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D.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解析:选C 飞船在同一轨道上加速追赶空间实验室时,速度增大,所需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飞船将做离心运动,不能实现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选项A错误;同理,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减速等待飞船时,速度减小,所需向心力小于万有引力,空间实验室做近心运动,也不能实现对接,选项B错误;当飞船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时,飞船做离心运动,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可实现对接,选项C正确;当飞船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时,飞船将做近心运动,远离空间实验室,不能实现对接,选项D错误。

2.如图3-4-6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4-6

A.不论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速度都相同 B.不论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 C.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速度

解析:选B 在P点,沿轨道1运行时,地球对人造卫星的引力大于人造卫星做圆周运

mv12

动需要的向心力,即F引>,沿轨道2运行时,地球对人造卫星的引力刚好能提供人造卫

rmv22

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F引=,故v1<v2,选项A错误;在P点,人造卫星在轨道1

r和轨道2运行时,地球对人造卫星的引力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人造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相同,选项B正确;在轨道1的不同位置,地球对人造卫星引力大小不同,故加速度也不同,选项C错误;在轨道2上不同位置速度方向不同,选项D错误。

9

1. (多选)如图1中的圆a、b、c,其圆心均位于地球的自转轴线上,对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卫星的轨道可能为a B.卫星的轨道可能为b C.卫星的轨道可能为c D.同步卫星的轨道只可能为b

解析:选BCD 由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力一定是指向圆心的,所以地球卫星的圆心应与地球球心重合,A错误,B、C正确。同步卫星的轨道必须在赤道上方,选项D正确。

2.如图2所示,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牛顿曾设想在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若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点就一次比一次远。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而成为人造卫星了,这个足够大的速度至少为(不计空气阻力)( )

图2

A.340 m/s C.11.2 km/s

B.7.9 km/s D.3.0×10 m/s

8

解析:选B 当物体的速度大到向心力恰好等于地球的万有引力时,物体就能成为地球的卫星而不落到地球上,这个足够大的速度是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是7.9 km/s,B正确。

3.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在飞船进入圆形轨道环绕地球飞行时,它的线速度大小( )

A.等于7.9 km/s

10

B.介于7.9 km/s和11.2 km/s之间 C.小于7.9 km/s

D.介于7.9 km/s和16.7 km/s之间

解析:选C 卫星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速度v= 7.9 km/s,C正确。

4.(多选)假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公式v=ωr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GM。由于r>R,所以v< rGM=Rmv21

B.根据公式F=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r2Mm1

C.根据公式F=G2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减小到原来的 r4

D.根据上述B和C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减小到原来的2

2

解析:选CD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故F向=GMmr2

mv2Mm2

==mωr,得F=G2,v=rrGM,ω=rGM2

,ω减小到原来的3,故v减小到原来的r2

21

,F减小到原来的,C、D正确。 44

5.使物体脱离星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星球运行,从星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v2=2v1。已知某星1

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

6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A. C. 1

gr 61gr 2

B.

1gr 3

D.gr

解析:选B 设某星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绕其飞行的卫星质量m,由万有引力提供

GMmmv12

向心力得:2=

rr解得:v1=

GM① r1

又因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

6

11

得:

GMmg=m② r26

v2=2v1③

由①②③解得:v2=

gr3

,故选B。

6.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

G。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3GMT2

A.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2 4πB.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G2

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3GMT2

GMmm·4π2r解析:选B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r=R+h,解得h=2-

rT24π

MmRR,故A错误;第一宇宙速度为v1= GMmR+hGM,故B正确;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是RGMR2

,故C错误;地表重力加速度为g=2,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D错误。

7. (多选)2013年12月2日,肩负着“落月”和“勘察”重任的“嫦娥三号”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100 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第二次“刹车制动”,进入距月球表面100 km的圆形工作轨道Ⅱ,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经过P点时会再一次“刹车制动”进入近月点距月球15公里的椭圆轨道Ⅲ,然后择机在近月点下降进行软着陆,如图3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嫦娥三号”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最长 B.“嫦娥三号”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最长

C.“嫦娥三号”经过P点时在轨道Ⅱ上运动的线速度最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