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建设方案 下载本文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就业与企业无缝对接

建立校企合作框架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为有效实现工学结合,与企业订单式培养,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工作岗位“无缝对接”,最终实现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采用在校学习和企业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相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工作岗位(群)工作任务对人才培养所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素质和职业素养的要求,系统规划和设计三年的教学内容。

(2)根据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育人环境及教学规律,将三年的教学内容分成“2”和“1”的教学内容。

(3)根据“2”和“1”的教学内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4)基于真实的生产过程或工作导向,以任务驱动、项目化形式开发配套教材和教学资料。

(5)建立基于真实工作环境和生产过程相配套的校内外教学实训设施。

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基于真实工作环境和生产过程科学地组织教学和组织考核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通过实际操作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手段,是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煤炭深加工的全部工艺过程,再经过一年的生产顶岗实习,使学生上岗后很快就能适应岗位工作并独立进行操作。

进一步加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与宝泰隆煤焦化有限公司、隆鹏

36

煤焦化有限公司、吉伟煤焦化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培养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与企业合作的范围和规模;通过建设使订单培养率达到55%以上,根据企业对岗位素质和技能要求,与企业深度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企业培养适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4、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课程组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依据煤化工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课程组逐渐完成技能训练和岗位职业能力认证等工作,利用我校设立的职业技能鉴定点,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职业能力证书,职业证书通过率达80%以上。(主要工种有:重选工、浮选工、化验工、蒸馏工、吸收工)

5、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我们将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改革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的入学方式和学习形式,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指导职工在职接受职业教育工作,接受企业的委托对职工进行培训,有计划地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满足在职职工继续学习、终身发展的需求。

6、人才成长途径

(1)积极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通过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都想成才。鼓励和支持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考取本科学位,提高学生的学历层次。

(2)定期召开座谈会

37

通过定期召开不同层次学生的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尽可能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难。

(3)对毕业学生跟踪调研

学生毕业后,根据学校跟踪调研,了解工作情况,并根据终身学习的原则,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并帮助学生解决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企业高度认可,积极参与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由于校企合作环节抓得实,位置摆的正,服务意识强,队伍作风过硬。赢得了每一个合作企业的高度认可,企业与学校间建立良好的互信基础。合作企业从关注眼前的合作项目开始探讨长期合作,开始关注学校的人才培养。今年以来,企业以捐赠设备形式资助学校,这都成为今后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和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展开校企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校领导班子理念先进、决策科学、积极支持

学院领导班子结构合理,求真务实,具有极强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党委书记具有丰富的教育行政管理经验,具备较强的领导力,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具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先进办学理念,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具有很强的筹资能力和团结创新能力。

(四)学生普遍受到社会和企业欢迎

在校企合作中,由于作业队伍作风过硬,工作严谨,学生普遍受到作业驻地群众和合作企业的欢迎。部分学生还与合作企业的就业达成初步意向。

38

三、调查中反映出的几点问题 1、学生自身问题

(1)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对岗位期望值过高。

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业考虑更多的是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没有制订现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当面临实际工作岗位与内心完美想法之间的落差时无法承受,不能脚踏实地的从基层做起,在调查过程中就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工作了一两个月后就放弃了工作机会。

(2)缺乏胜任力,往往纸上谈兵。

(3)基础素质较差,经常以自我感受为中心,缺乏人际沟通能力。 (4)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安于本职,思想浮躁。

涉煤工作都是比较脏和累的,有的还存在一定危险,属于艰苦行业。然而很多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环境都是非常优越的,导致学生不能顺利的实现人生角色的转换,影响了工作兴趣的培养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2、学校方面的问题

(1)专业教育面偏窄,应该根据市场方向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专业知识及时更新,专业教育面进一步拓宽。

(2)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有待加强,积极引导学生端正就业态度。 (3)进一步调整教学模式,在如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技能强”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上下功夫。

3、企业存在主要问题

(1)女生就业困难。性别歧视在煤炭行业表现突出,即使没有性别要求的岗位也很少提供给女生,这给涉煤专业的女同学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