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建设方案 下载本文

附:

七台河职业学院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

调研报告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煤炭生产基地,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233.5亿吨,可开采储量179.9亿吨,现已探明保有储量的92%分别在七台河、双鸭山、鹤岗、鸡西4市。近年来,黑龙江省煤炭行业初步形成了煤、焦、电、油、气一体化煤化工产业链,随着煤炭产业链的延伸发展,煤炭深加工行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逐步呈现短缺趋势。

七台河职业学院作为七台河市唯一一所以涉煤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自07年以来,已向黑龙江省特别是七台河本土输送选煤、煤炭深加工、煤化工专业毕业生600余人。为了能更深入的了解当前煤炭深加工企业人才需求状况,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所需人才规格,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现对黑龙江省特别是七台河市煤炭深加工企业用人情况进行调查,以便为学院未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培养出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

(一)七台河市煤炭深加工行业现状

七台河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随着黑龙江省煤炭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七台河市近年来也在加快发展以煤化工为代表的煤炭精深加工产业,2010年煤化工产业转化煤炭能力达到230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761万吨/年,苯加氢10万吨/年,焦油加氢10万吨/年,焦油5万吨/年,甲醇28万吨/年,形成了一条以煤为依托,煤、电、焦、油等一

32

体化的煤化工产业链。

(二)七台河市煤炭深加工企业现状 1)七台河市四大煤焦化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宝泰隆 煤焦化公司 隆鹏煤 焦化公司 吉伟 煤焦化公司 亿达信 焦化能源公司 1、选煤厂四座 250万吨/年 1、选煤厂两座 2、焦化厂四座 180万吨/年 173万吨/年 2、焦化厂两座 已有项目 158万吨/年一座 3、粗笨项目 (煤炭加工) 3、甲醇厂一座 10万吨/年 4、粗笨 5、煤焦油加氢 1、选煤厂一座 1、选煤厂三座 120万吨/年 260万吨/年 2、焦化厂一座 2、焦化厂一座 60万吨/年 80万吨/年 3、甲醇厂一座 10万吨/年 30~60万吨/年的拟建项目 煤焦油深加工 (煤炭加工) 20万吨/年甲醇醇厂 急需人数(人) 需要人数(人) 备注 100 300 煤气置换液化气 151 251 60 100 75 120 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会为我院煤炭加工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七台河市其它煤炭深加工核心项目

企业名称 凯博达煤焦化公司 普能煤焦化公司 美华煤焦化公司 万昌煤焦化公司 恒煤焦化公司 清华煤矿选煤厂 如意选煤厂 33

涉及煤炭加工方面主要项目 选煤 焦化 煤焦油 苯加氢等 煤炭洗选 (三)煤炭深加工行业现有专业人才数量情况

我们调查了几组近两年发表的数据,充分说明煤炭深加工行业急需更多的大、中专毕业生为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中国煤炭教育协会调查显示,2010年,煤炭行业共需各类人才约12万人,人才的补充数量不足需求的50%,供给严重不足,缺口巨大。

2)1999~2002年,共有毕业生3.79万人,到煤炭行业仅3538人,除去到机关、院校、科研院所外,真正到煤炭企业工作的不足500人,由于人们对煤炭行业的偏见,目前报考煤炭类专业的学生人数在逐年递减,投入煤炭行业工作的毕业生也是有减无增。

3)当前,煤炭企业员工初中文化程度占近一半,比全国平均值高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16.3%,没有达到全国17.2%的平均水平。

4)七台河市煤炭企业目前从业人员约26000多人,但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仅为550人,约占从业人数的2%%,出现了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现象。

(四)煤炭深加工企业人才结构现状

目前,七台河市的煤炭深加工企业人才结构出现了“倒金字塔”现象,即:领导层面的多是既是院校出身,又有一线工作经验,而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技术人员却少之又少,这说明技术人员已经出现严重断层。大多数的技术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不懂科学的操作管理,遇到问题很难化解,技术力量的不足也给新设备、新技术的推广增添了很大难度,解决这一矛盾成为当务之急。

(五)未来几年煤炭加工专业类人才需求

34

在未来五年,黑龙江省将加大煤炭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大力推进煤炭深加工项目,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将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源。

就七台河地区而言,也将继续推进“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在2007年下发的《七台河市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框架》文件中明确指出:“2011~2015年,我市依托现有焦化企业,规划实施一批煤炭深加工项目。预计到2015年,实现煤化工产业转化煤炭能力达到2600万吨,实现煤化工的精深加工,沿着煤炭、焦化、副产品→甲醇及下游产品→石油替代产品→精细化工产品路径走下去,建成国内规模较大的新型煤化工多联产基地。”

七台河市的几大煤炭深加工企业现已形成规模,正在积极运作扩展产业地域,计划在内蒙新疆交界处筹建新的煤炭生产加工基地,创建龙江第五局。这一计划促进了域外涉煤产业的兴起,这也必然进一步拉动煤炭深加工专业人才的就业市场,预计在未来的几年,我院涉煤专业毕业生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1、行业指导作用

依据煤化工行业的需求,明确了我校的办学定位,完善管理模式,促进学历教育与培训有机衔接;通过整合行业内职业教育资源,引导和鼓励本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发挥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估、职业技能鉴定及相关管理工作,并帮助和指导职业学校开展教学改革,推动校企合作。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