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详解】
(1)由图像可知,反应结束时消耗的盐酸为50.0g,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 设原NaOH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x, 则由原子守恒可得 :
NaCl~HCl36.550.0g?18.25%~NaOH40x
36.550.0g?18.25%= ,解得x=10g, 40x则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10g?100%=20.00%。 50.0g答: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00%;
(2)由图像可知产生二氧化碳消耗的盐酸的质量大于没有产生二氧化碳消耗的盐酸的质量,所以溶液中溶质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x、y,生成的碳酸氢钠为z,则
Na2CO3+HCl=NaCl+NaHCO310636.584 x12.5g×18.25%z106x= x=6.63g; 36.512.5g?18.25?z= z=5.25g; 36.512.5g?18.25%NaHCO384y+HCl36.5(50﹣12.5)g?18.25%=NaCl+CO2?+H2O
84y= y=15.75g,原溶液中碳酸氢钠的质量=15.75g-5.25g=10.5g。 36.5(50﹣12.5)g?18.25%答: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质量分别为6.63g、10.50g。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蓝色 溶液中的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铜离子被消耗 CuSO4+2NaOH=Cu(OH)2↓+Na2SO4 【解析】 【详解】
(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2)从微观层面分析,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因为溶液中的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铜离子被消耗;
(3)上述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14.H2O 氧化物 常见的溶剂 【解析】 【详解】
生活中最常见使用最多的物质有很多种,比如水(H2O),它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水的用途很多,如维持生命活动,作溶剂,冷却物体等。 故答案为H2O;氧化物;常见的溶剂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问题讨论】(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由红色变为黑色 (2)③ (3)隔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Fe2O3+3CO(4)E (5)未进行尾气处理
【数据处理】66.7% 【数据处理】偏小 【解析】
试题分析:【问题讨论】(1)有气体参加、生成的反应,为了防止漏气,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中E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色
(2)干燥气体应放在最后一步,氢氧化钠溶液是吸收二氧化碳,而石灰水是检验二氧化碳,所以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B、C、D中依次是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浓硫酸,选③
(3)G的作用是:隔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到装置F中,从而使二氧化碳质量偏大,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
2Fe+3CO2
2Fe+3CO2,观察到现象是:固体颜色由红色变为黑
2Fe+3CO2
(4)当E中固体完全反应后,还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防止灼热的铁又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实验失败,且装置E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还有部分没有进入到装置F中,所以E处应先停止加热 (5)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上述实验装置的一处明显缺陷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数据处理】充分反应后称量F装置增重4.4g,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4.4g,再根据反应方程式:Fe2O3+3CO铁质量分数
解:设Fe2O3的质量为x Fe2O3+3CO
2Fe+3CO2
2Fe+3CO2中Fe2O3与CO2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Fe2O3的质量,进而计算样品中氧化
160 132 x 4.4g
160:132=x:4.4g X=5.33g
∴样品中氧化铁质量分数=5.33g/8.0g×100%=66.7%
【数据处理】当观察到E中固体全部变黑后,若立即停止通CO,装置E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还有部分没有进入到装置F中,使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小,则测得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也偏小
考点:铁的冶炼原理及反应现象,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气体的除杂、干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6.2H2O2
MnO22H2O+O2↑ Ca(OH)2微溶于水,白色沉淀可能是Ca(OH)2 有气泡产生
Na2CO3+2HCl=2NaCl+H2O+CO2↑ 酚酞溶液 石灰水与Na2CO3反应会生成NaOH,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 【解析】 【详解】
小明向过碳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时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产物中有氧气,结合资料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MnO22H2O+O2?。由于Ca(OH)2 微溶于水,白色
Na2CO3沉淀可能是Ca(OH)2。若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那么加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时有气泡产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在排出了碳酸钠的影响后,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存在,可用酚酞溶液。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能用石灰水,原因是石灰水与Na2CO3反应会生成NaOH,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 (1). 2H2O2故答案:
MnO22H2O+O2? (2). Ca(OH)2微溶于水,白色沉淀可能是Ca(OH)2 (3). 有
气泡产生 (4). Na2CO3+2HCl=2NaCl+H2O+CO2? (5). 酚酞溶液 (6). 石灰水与Na2CO3反应会生成NaOH,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从海水(含氯化镁)中提取镁的步骤有:①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淀、过滤、洗涤;⑧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④电解无水氯化镁可得到金属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步骤①、②、③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
C.步骤②中沉淀、过滤、洗涤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以上反应中包含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合理的是( )
A.用KMnO4制O2﹣﹣①② 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 C.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②③④⑤ D.收集CO2气体﹣﹣⑥⑦
3.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溶液中滴入石蕊仍为紫色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4.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5.发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称龙葵碱,它对人体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并有溶血及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发芽土豆的芽眼芽根和变绿的部位含量更高,人吃了会有咽喉痒、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者会死亡。龙葵碱的化学式为C45H73O15N,下列有关龙葵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龙葵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67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