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和感悟作文指导 下载本文

感受和感悟作文指导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引导学生产生创作的欲望;

2、指导学生学生有意识地培养思考生活的好习惯;

3、指导学生写出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感悟。

教学重点:

1、培养感受和感悟生活的意识。

2、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之一叫“战胜脆弱”。当年的《文汇报》有一则消息说:“据估计,约有20%的安徽考生在作文中开了自己和父母的玩笑,以父母双亡来写自己如何战胜脆弱,微笑着走出考场。一位书法很好的考生写自己失

去双手后如何战胜脆弱,学会用脚写字,用脚答卷。而省招办表示:今年没有用脚答卷的考生。”这种千腔一调的文章早有人将其概括为“写自己不真,写家庭不亲,写学校不新,写社会不深”的“四不”现象。究其根源,正是应试作文模式扼杀了学生对生活个性的感受和深入的思考,使学生把严肃的作文当成随意涂抹的玩物,以致我们的记叙文、叙事流水帐、写人干瘪、

绘景枯燥,毫无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气息。

如何改变上面的现状?这是个问题。

我们今天的作文任务就是:让写作建立在生活之上,感受和思考,“原来生活可以更好”!

二、入微的感知: 先看一反例:《我的烦恼》

爸妈常在晚上出门,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非常害怕。晚上看家,实在可

怕,非常非常的可怕。这种可怕是文章所写不出来的。啊!晚上看家,太可怕了,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可怕,可怕,真是可怕。

所谓感知,就是通过五种感官对生活的观察,它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得外界信息。感知是感受的基础。

*我们在作文中是如何感知生活的?(简单例说:由学生找出例中描写种类)

1、通过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通感、直觉。[写事件]

例: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精彩一段:

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打在“眼眶际眉梢”,“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上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

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馨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昨夜风和雨》 :在这个冬日的午后,我推开了古铜色的家门,迎接我的先是扑鼻的饭菜香,随后是父亲、母亲关切的话语。拍拍一路的征尘,谈笑着,议论着,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尽显出祥和与团圆的气氛。??

2、通过各种细节: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景

物 [写人物]

例:《爸爸明天就走》 夜深了,我们家的灯还亮着。

屋里静悄悄的,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滴答响个不停。爸爸默默地点上一支烟,抽着,是回首往事,还是向往明天?我无从知晓,我只知道爸爸明天就走。爸爸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为了支撑起这个家,为了我们兄妹俩能安心读书,他要去打工。“勇

子,你过来。明天,我就要走了,”爸爸顿了顿,“以后你放学早些回家,帮你妈干些家务活。听妈妈的话,好好学,要争气。”“嗯,爸爸。”我心里难受极了。

“你给我找一张照片,让我带上。我放不下你们娘儿几个。”

爸爸接过“全家福”,用袖子使劲地擦了擦,仔细地端详了起来。“爸,我??去写字了??”我鼻子发酸,想进屋去,这时爸

好像在擦眼泪。??

3、通过声、光、色、态各方面 [绘景物]

例文: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黑孩的眼睛原本大而亮,这时更更变得如同电光源。他看到了一幅奇特的图画:光滑的铁砧子。泛着青幽幽蓝幽幽的光。泛着青幽幽蓝幽幽光的铁砧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像一个大个太阳梨,还拖着一条长尾

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像金色的羊毛。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苞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光芒有长有短,长的如麦芒,短的如睫毛,全是金色??

*自我盘点:我以前在叙事、写人、绘景时有意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生活现象体现入微的感知吗?

你能够对《我的烦恼》作出具体描写吗?

今后在这方面还有方法性困难吗?(如果答“没有”,就可继续——)

三、个性的感受: 有了入微的感知,才能有个性的感受。所谓感受,就是由客观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越是突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种个性化的东西越能打动人。有意识捕

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是展示个性感受的关键。

例:《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胡娟) [找一个学生读一遍,略作点评]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做作业总是不安心,猛听到什么响声总是“唰”地回过头,多么渴望再见到父亲端着茶杯含笑进我的房门,可是回过头去,依然是冷清清的屋子。这时,我突

然感觉到家变大了,做作业的时间格外长。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总要把家中所有的灯都打开,还要煞有其事地咳几声,那不大的回声老在耳边回旋。有时,突然感到一丝寒意,便冲进爸妈的房间里找到一件爸爸的外衣,披在身上。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多想打开电视看一看,却不知今天怎么克制得住。若在平时,哪天晚上不总是

往电视机旁一凑,虽不想看什么,但总想调一下节目。也不想跟同学打电话闲扯,却担心爸爸、妈妈的同事来了电话怎么办,家里的虚实是不能让外人探知的啊!于是,干脆把电话搁断了。

*怎样获得个性化感受? ——理解以下两种感受:

1、情感性的感受——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感情上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憎恶等,

多通过叙述、抒情方式表达。

2、[打印成篇]学校有一门实验分析的选修课,老师说这门课以实验报告的分数来计成绩,共十个实验,每次满分为10分。有一个学生每次操作都很认真,报告也写得很规范,可每次分数都只是四分或五分,最后统计的得分无论她怎样算都只有47分。老师

公布成绩时,说到:“几乎所有同学实验误差小,因此分数很理想,只有一个同学分数不太高。然而根据我们学校的仪器设备,实验误差应该比较大,我做了三十年的实验从没得到你们那么精确的答案,你们的答案很显然是根据课本编出来的,我都判了及格,只有那位同学一直坚持使用原始数据,我想给她满分。

这位同学因自己付出努力而不能及格,在老师宣

布结果之前她的心情是如何委屈,如何沉重,在这沉重的深渊老师突然宣布给她满分,她的感受又如何呢?

如果你是她,你的感受如何?请先独立想一想,然后写出你自己的设身处地的真实感受。 [5分钟独立写出150字的感受;朗读;点评]

( K:请听听这位同学的感受:听这番话时,我先是惊诧,后来逐渐有些震

惊了,等老师说完最后那句话,我脑海有过片刻的空白,接着心中就被一股很汹涌的情感激荡着。我微微抬起头,两眼满含感激地望着李老师,李老师也在看我,那温暖的眼眸中充满了理解、信任和支持。不知何时,泪水已模糊了我的双眼,只是,我知道,虽然我眼中有泪,但我已不必再低着头。 )

感悟能深入到哪里?

——

哲理:人生感悟、生活事理(如:《我的小狗》、《拐弯处的美丽》、《月光手帕》等。)

例文1、由此及彼式 《我的小狗》:

??一会儿,打狗的人真的到了。小狗呀,小狗!你千万不要叫!你要一叫,命就保不住了!正在我暗暗祈祷的时候,只听一阵汪汪汪的叫声从缸里传出,

我的心堵在嗓子眼里,气都透不过来了。打狗的人跑近大缸,掀开盖,一棒打下去。小狗口吐鲜血,只见它呆呆地望着我,才慢慢的歪倒下去。它仿佛想说什么,可来不及了。

(感悟)小狗就这样离我而去了。我怜悯它,又恨它不该叫那几声。仔细思量,小狗听见有生人进院能不叫吗?它是在恪尽职守啊!于是,我原谅了它,又迁怒于打狗的人。可又一琢

磨,他们不也在履行职责吗?我也理解了他们。(深入)是呀,人们活在世上,都应该尽职尽责,哪怕是死,也应该死在自己的岗位上。

由点及面式 《走进生活》:

小时候住在乡下,随外婆到菜园收拾菜蔬,发现她总是把菜苗中间长出的粗茎掐掉,无论木瓜、扁豆尽皆如此。我迷惑不解,

外婆告诉我说:“这是摘心哪,要摘去中间的心,才会在旁边长出更多更好的芽,这样木瓜才会变聪明呀!”那时我仍不太懂,只是对木瓜变聪明颇有兴趣,便乐得帮外婆“摘心”。

近来母亲在楼下的空地种了一些牵牛花,她竟然也要时常掐下中间的芽,我猛然忆起儿时的“摘心”之说,原来木瓜会变聪明是假的,摘心会让植物长得更茂盛更茁壮才是真的。

(深入的感悟)“摘心”!——原来最平凡最普通的耕者农夫,我的祖母、母亲,推而广之即那些踏踏实实经营生活、打理生活的人才是最懂得生命哲学的人啊!他们早就懂得生命的力量原本在于愈挫愈勇,在承受了摘心之痛之后,能于伤口处绽放更美更强壮的新生,生命就是以最委婉的方式求得其存在与飞扬。

*模仿操练: 请就上篇“选修课

满分”的感受,进行深入地思考,然后写出你的感悟,力求深入到某种精神、品质,或生活哲理。 [5分钟思考写作100字;学生朗读;适当点评]

四、小结

感受与思考生活,建立在你对生活的入微的感知基础上。我们必须要能把心灵感知的生活形象用文字入微地描绘。

当然,光是入微的感知是不能打动读者的,要能让

读者陪你笑,陪你愁;你必须写下你自己深深的伤感、痛苦、喜悦和兴奋等个性化的感受。

如果能在感受中追问几个“为什么”,让你的思维能够在横的纵的和抽象化的维度上前进一两步,那么,你的文章能让读者不是心动,而是震动!

请相信我,更要相信你自己!

六、课下作业及延伸 1、将你课堂上的练习

在课后按“入微的感知——个性的感受——深入的感悟”程式整理、完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写在作文本上,明天交。

2、请在你所能及的视野(如《读者》《青年文摘》《读写月报》等)找出两三篇符合“入微的感知——个性的感受——深入的感悟”这一程式的文章,摘抄在周记本上,以供体会、揣摩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