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南开哲学考研历年真题 下载本文

这是初试同学参考资料

1. 袁贵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生笔记 2. 赵敦华 《西方哲学简史》学生笔记 3 韩震 《西方哲学概论》 学生 4 马克思主义哲学 试题和参考答案5 西方哲学概论 试题这是复试参考资料 6 黄楠森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生笔记7 黄楠森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后思考题 8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案讲义 经典参考 9 . 北师大历年马哲复试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简答题(共60分,每题1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物质与时空的关系 3、怎样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5、社会意识的功能 6、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 1、“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 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 来构造。”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试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就环境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简答题(共60分,每题10分)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2、意识的能动作用 3、辩证的否定 4、“规律就是关系” 5、人犯错误的认识论根源 6、阶级的实质 二、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 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 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 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 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 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的内容,并据此论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 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一、简答题(共60分,每题12分) 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2、相对静止 3、人是社会动物 4、可能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5、价值与评价 二、材料分析题(共20分) “每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目的是为自己服务;每一个人都是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的手 段互相利用。这两种情况在两个个人的意识中是这样出现的;(1)每个人只有作为另 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2)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自为的存在)才 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3)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 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6页)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 解。 三、论述题(共70分,每题35分) 1、试述“解放思想、事实求实、与时俱进”的哲学基础。 2、试述人们社会历史活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关系。 马哲:

名词(每题12分共5题)

1 哲学范畴的世界 2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3杰出人物的重要作用

材料分析(1题30分) 是关于辩证法的一句原著中的话(实在想不起来,哪天想起来我就写上去) 论述(每题30分共两题) 1.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为什么马哲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复试 书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北师大本校的教学大纲 2001北京师范大学

1.仁2.不忍人之心3.和而不同4.《坛经》5.《封建论》6.张载7.王阳明8.民生史观

1. 董仲舒哲学的特点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2.试论朱熹知行观理论价值3.论述中国历史上的形神观

200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选答5题,带*号者佛教方向必答,共20分): 四端 齐物 *一念三千 *法界缘起 本体 质力相推

二.简述题(选答4题,带*号者佛教方向必答,共60分):

1.试述孔子的“以政为德”思想。2.试比较王充与郭象的“自生”理论。3.*唯识“四分”的构成及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 4.什么是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 5.试分析康有为天人学说的主要特色。

三.给下列原著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20分)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夫理有至极外内相冥未有极游外之致而不冥于内者也未有能冥于内而不游于外者也故圣人常游外以冥内无心以顺有故虽终日见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见形而不及神着天下之常累也是故睹其与群物行则莫能谓之遗物而离人矣睹其体化而应务则莫能谓只坐忘而自得矣岂直谓圣人不然哉乃必谓至理之无此是故庄子将明流统之所宗以释天下之可悟若直就称仲尼之如此或者将据所见以排之故超圣人之内迹而方外于数子宜忘其所寄以寻述作之大意(注:标点直接在试题上做,不用另抄题)

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 一、简答题1,《道德经》2,公孙龙3,天命之谓性4,斗莦之性5,裴頠6,天人交相胜7,四法界8,《传习录》9,严复10,《虺书》 二、论述题

1,试分析孔子“仁”和墨子“兼爱”思想的同异。

2,具体说明宋儒“理一分殊”的思想。 3,王夫之人性论的具体内容。 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试题 一.简释 1.《齐物论》2.无行相克3.一阴一阳之谓道4.形质神用5.得意忘象6.血气心知7.八识8.般若9.《仁学》 10.《新理学》 二.问答

1.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思想评述.2.试述郭象"独化论"3.张载"太虚即气"思想评析 马哲

一.1.哲学的反思性2.辨证的否定观3.真理的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4.价值观及其功能5.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论述

1.论物质和实践的关系2.论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2001南开中国哲学

一,名词解释 1、为仁由己。2、道法自然。3、言必立仪。4、言尽意论 5、物不迁论。6、格物至知。7、知行合一。8、知难行易 二,简答题 1、《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 2、《齐物论》的逻辑理路 3、《神灭论》的理论贡献 三、论述题(中哲答1、2题。其他答2、3题) 1、《明儒学案》中的学术史观对研治中国哲学的借鉴意义 2、中国哲学史上几种典型的矛盾观评析 3、从荀子的《天论》到刘禹锡的《天论》 2002年 一,名词解释 1、论六家要旨。2、明儒学案。3、贞元六书。4、论衡。5、坛经 6、正蒙 7、东西均 8、天演论 二,简答题 1、张载的朴素辨证法思想述要 2、范缜神灭论的理论贡献 3、章太炎的学术史观 三、论述题(中哲答1、2题。其他答2、3题) 1、先秦道家源流及哲学思想评诉 2、先秦儒家源流及哲学思想评诉 3、评孙文学说 2003年一、 基本范畴释义(选做8题,共56分) 1、孔子的仁 2、老子的道 3、墨子的义 4、荀子的虚一而静 5、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6、王充的疾虚妄 7、王弼的贵无 8、僧肇的物不迁 9、方以智的合二而一 10、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二、 哲学命题解析(共56分) 1、和与同异,可否相继 2、知己知彼,胜乃不殆 3、三代相因,损益可知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5、人之性恶,化性起伪 6、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7、神形相即,形质神用 8、静者静动,动静皆动三、 论述题(共38分) 1、 张载的辩证法思想述评 2、 孙中山的知行观述评 2002年

一,名词解释 1、论六家要旨。2、明儒学案。3、贞元六书。4、论衡。5、坛经 6、正蒙 7、东西均 8、天演论 二,简答题

1、张载的朴素辨证法思想述要 2、范缜神灭论的理论贡献 3、章太炎的学术史观 三、论述题(中哲答1、2题。其他答2、3题)

1、先秦道家源流及哲学思想评诉 2、先秦儒家源流及哲学思想评诉 3、评孙文学说 2003年

一、 基本范畴释义(选做8题,共56分)

1、孔子的仁 2、老子的道 3、墨子的义

4、荀子的虚一而静 5、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6、王充的疾虚妄 7、王弼的贵无 8、僧肇的物不迁 9、方以智的合二而一 10、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二、 哲学命题解析(共56分)

1、和与同异,可否相继 2、知己知彼,胜乃不殆 3、三代相因,损益可知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5、人之性恶,化性起伪 6、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7、神形相即,形质神用 8、静者静动,动静皆动 三、 论述题(共38分)

1、 张载的辩证法思想述评2、 孙中山的知行观述评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01年

一、简释概念、命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一般与个别 2、肯定与否定 3、生产关系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二、 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马哲专业答第一题并选答3、4、5中一题,其他 专业答第二题并选答3、4、5中一题) 1、 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 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3、 论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4、 论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辨证关系5、 论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02年

一、 简释概念、命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偶然与必然 2、形式与内容 3、政治上层建筑4、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马哲专业答第一题并选答3、4、5中一题,其他 专业答第二题并选答3、4、5中一题)

1、论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3、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5、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