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1 “恨”和“怨”二词在词义发展中意义的轻重起了变化。
“恨”的古义轻,今义重,古义为遗憾,不满。如例句(1)“亡所恨”,即无所遗
憾。例句(2)“私恨”,即内心的遗憾。今义“恨”为怨恨,仇恨,较之古义加重了很多。 “怨”的古义重,今义轻,今义为埋怨,不满,而古义为怨恨,仇恨。如例句(3)
“怨此三人入于骨髓”,可见“怨”的程度之深。例句(4)“甚怨”,用程度副词“甚”来修饰“怨”,也说明“怨”的语气之重。
2 所举例句说明古今词义在褒贬意义上起了变化,有的从原来的中性词义发展
为贬义词,也有的从原来的贬义词变为中性词或是褒义词。 例句(1)(2)的“谣言”意义均为民间的歌谣谚语,感情色彩是中性的,而
现代“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并且具有贬义。 例句(3)(4)的“下流”在古代指地位低下或处境低下,没有包含贬义,而
今义则指品德恶劣,并且有明显的贬义。 例句(5)(6)的“吹嘘”在古代用于人事或言语多指替人宣扬,称扬,为中
性词。而今义“吹嘘”指说大话,并且含有贬义。 例句(7)的“爪牙”在古代用于人指得力助手,今义则只具贬义,相当于说“走
狗”、“帮凶”了。 以上四例都是由中性变贬义的情况。 也有由贬义而变为中性或褒义的。
如例句(8)(9)的“锻炼”,指的是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为贬义词。而现在“锻
炼”一词不但没有贬义,在“锻炼意志”等场合还含有褒义。 五 1 虽然:虽然这样(或“即使这样“),是连词“虽”和代词“然”的连用。现代“虽
然”已经成为一个双音连词。
2 死亡:一个死了,一个逃了,是两个词。现代“死亡”已经成为一个复音词,
仅指死掉。
3 自己:从自己。“自”是介词,“己”指自己。现代“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复音词,
指本人。
4 以为:把......作为,是两个词。今义指认为。
5 夫人:那人,是两个词。“夫”是指示代词,那。今义指一般人的妻子。 6 颜色:颜面之色,即脸色。后来成为一个复音词,指色彩。
六 1 险:地势不平难走的路。今义指危险。 2 北:败逃。今义只指方向。
3 后:国君。今义指方位。 4 去:离开。今义指到、往。 5 贼:杀。今义指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