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区寨下镇集镇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 二、建设地点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 三、建设单位 袁州区寨下镇人民政府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可行性研究过程

1978年,改革巨轮从农村开始破冰;30年后,改革开放又向广大农村纵深推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当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全会深刻提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就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一决策的果断提出,是党对8亿农民的庄严承诺,表明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更加重视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既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六个方面的目标任务。主要包括“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1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8年翻一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

十七届三中明确提出将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的战略决策,对完善和发展农村集镇基础设施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伐”作为今后国家重大政策导向之一。同时提出,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袁州区地处江西省西部,全区面积2532平方公里;总人口97万,其中城区人口25万;辖22个乡镇,8个街道。袁州历为州、郡、路、府首邑,现为宜春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袁州区是一个人口大区、经济小区,农村面积大、条件差,通过这几年持之以恒地抓水电路、生态建设和集镇建设,农村面貌发生了一定变化。但由于工作量大、区镇两级财力薄弱,投入有限,乡镇集镇基础设施仍然落后,城乡差距大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围绕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花大力气抓基层、打基础,全力破解农村水、电、路、生态等瓶颈制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大力发展

2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公共事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本项目所在地寨下镇位于袁州区西北部,东连分宜县,西邻柏木镇,西北紧邻万载县,南接柏木、芦村镇,北连上高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丘陵为主。国土面积118.00KM2,镇政府驻地距宜春市市区35公里。境内有320国道以及县道八杨公路和寨长公路通过;全镇辖16个行政村和一个万亩深坑林场,24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370人,其中农业人口37946人,非农业人口5424人,从事非农产业人口15127入,2009年底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寨下撤乡设镇。为积极策应中央的决策,努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寨下镇在2009年底做出了行政主体服务中心西移至新集镇的决定,为配合近期寨下镇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推动寨下镇城镇道路建设,完善集镇功能,推进寨下镇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有效形成城镇道路网络。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拟建设长新大道集镇主干道新建工程。

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我中心立刻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在充分收集项目资料、了解项目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前段时间的工作成果,对项目的建设必要性、工程的合理性、经济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编制了该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节 编制范围及依据

一、编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包括项目的建设必要性论述、交通量分析预测、项目建设规模和标准、主要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设计及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等,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本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做出评价。

3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3、《寨下镇总体规划》;

4、《袁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5、国家有关设计规程规范;

6、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及调查收集的相关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 三、编制原则

1、整体协调原则

寨下集镇内道路系统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寨下镇总体规划》有关集镇用地,整个寨下集镇的道路系统相对独立又联系方便,道路系统的规划与寨下集镇的用地功能的规划相辅相成。

2、便捷系统原则

以现状道路网为基础,与用地布局相一致,明确道路系统的等级和功能,理顺寨下集镇内交通和对外交通的关系,充分发挥道路交通系统的可达性、方便性和快捷性,形成一个交通便利,四通发达的道路网络系统。

3、交通分流原则

运用交通分流实现寨下集镇道路交通的合理性,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为交通运输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合理组织寨下集镇内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人流系统和物流系统。

总之,按照《寨下镇总体规划》中确定的道路类别、等级、红线宽度、横断面类型、地面控制标高、地上杆线与地下管线布臵,确定路线等级、方案和道路设计,并提出建设的可行性方案。

4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报告着重研究了镇的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镇总体规划》中的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在广泛搜集资料、详细考虑所有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依据交通量发展预测,研究论证道路设计方案及建设规模、标准等问题,通过技术经济论证,为本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镇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前景;

2、镇交通运输状况及发展规划,路网及主要相关道路; 3、交通量分析预测; 4、项目建设必要性; 5、建设条件与环境; 6、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 7、工程方案研究; 8、劳动安全措施; 9、项目实施方案意见; 10、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 11、经济评价; 12、招标方案; 13、问题建议。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建设的必要性

1、是镇集镇发展的需要

寨下集镇距宜春中心城区35公里,是袁州区的边缘镇,虽然近

5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些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外围城镇不断快速发展的比较之下,由于发展战略没能适时改变而显得边缘化,城镇发展速度明显滞后,城镇面临巨大发展压力。尤其是2009年底撤乡设镇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已成为制约寨下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作为寨下镇新集镇的主干道—长新大道的建设非常必要。

2、是推进镇总体规划实施的要求

《寨下镇总体规划》关于道路交通章节中指出,规划集镇内道路大多为新建道路,主要采用井字形道路网络,以规划一路(即长新大道)、二路、三路、四路为骨架,道路网分为三级。

一级:主干道线红宽度24-40m,规划二路、三路红线宽度为30米,规划四路红线宽度24米。

二级:次干道红线宽度16m 三级:支路宽度9m

近期新修规划一路和三路,使其成为集镇与周围其他村乡之间交通联系的主要通道。因此,本项目实施满足集镇总体规划的要求。

3、是全面提升镇建设水平和提高招商引资吸引力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寨下镇经济发展很快。农业以粮、油、豆、麻、蔬菜及果业为主,粮食产业以优质稻为主;林业以用材林和油茶林为主。花炮是寨下的传统产业,此外还有建材、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矿业、化工、花卉苗木组成了寨下镇八大产业群。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为更好地指导寨下镇的建设与发展,协调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持寨下镇建设有足够规模来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4、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道路基础设施为突破口 扎实推进寨下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长新大道的实施对于完善寨下集镇基础设施,促进集镇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任务,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镇集镇道路的建设是镇集镇发展的需要;是推进镇总体规划实施的要求;是全面提升镇建设水平和提高招商引资吸引力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必要而且紧迫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交通量发展预测

本次研究中收集,调查了区域内近几年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发展资料,并进行了交通量现状调查和观测,根据确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区内规划路网,采用增长率法进行预测。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1。

长新大道未来特征年的交通量预测表 小客车:pcu/d 表1-1 年 份 交通量( pcu/d) 2011 3157 2015 4125 2020 5653 2025 8305 2030 12873 三、技术标准

根据交通量预测和《城市道路设计规划》(CJJ37-90)及参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2。

7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技术指标表 表1-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项目名称 道路红线宽度 机动车道宽度 非机动车道宽度 绿化带 人行道宽度 路面横坡 人行道横坡 道路等级 设计速度 路面类型 路线全长 单位 m m m m m % % Km/h m 主要技术指标 30 4×4.0 2×3.0 2×1.0 2×3.0 2 1.5 城市次干道 30 水泥砼路面 3000 备注 四、路线方案

长新大道西起新320国道与八角亭交汇处,东至镇中心小学,道路红线宽度为30米,道路全长3000米。

其中,近期实施计划:320国道与八角亭交汇至新塘路口1.5公里,新建道路行车道9米;新塘路口至镇中心小学1.5公里,按道路红线宽30米建设。

8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序号 1 2 本次实施计划表 表1-3 项目名称 单位 主要技术指标 320国道与八角亭交汇至新塘路口 m 机动车道宽度 m 9 路线全长 m 1500 新塘路口至镇中心小学 m 机动车道宽度 m 4×4.0 非机动车道宽度 m 2×3.0 绿化带 m 2×1.0 人行道宽度 m 2×3.0 路线全长 m 1500 备注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估算根据建标[1996]628号文《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方法》、《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江西省单位估价表》,并参照《公路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和袁州区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根据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999.7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907.9万元,工程其他费用62.68 万元,预备费29.12万元。

2、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999.7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390万元,其余资金由镇人民政府筹集。 六、工期安排

经综合分析,本项目施工工期安排在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项目实施计划见表1-3。

9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实 施 计 划 表 表1-4 年 限 2011.5~2011.12 2012.1~2012.12 项 目 前期工作及报批、工程设计、征地拆迁、招投标、路基整形 路面摊铺、沿线设施、竣工验收 七、节能评价结果

经测算该项目竣工后,营运20年内总计节约燃油消耗量为362万升。. 八、问题和建议

该项目施工时必然对集镇道路交通造成一定影响,建议项目业主提前与有关部门协调,制订交通疏导措施,以达到既利于施工又不对城镇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10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预测

第一节 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现状

一、袁州区概况及主要经济指标

1、概况

袁州区地处江西省西部,袁河上游,东经113°54’- 114°37’,北纬27°33’- 28°05’,东连新余,西临萍乡,南界安福,北接万载、上高和湖南浏阳。全区面积2532.36平方公里,人口100万,辖8个镇、14个乡、8个街道、2个场。袁州历为州、郡、路、府首邑,现为宜春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袁州区属低山丘陵地形。南、西、北三面群山环抱,峰峦层叠,地势较高;中部和东部广布丘陵,地势较低。袁河自西向东于区境中部流过,形成一块狭长的河谷平原。按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全区可划分为山区、丘陵、平原三种地貌。山区主要分布在南面和北面的区境边缘,占全区总面积的21.7%;丘陵分布在区境中部,占全区总面积的60.7%;平原主要分布在区境东部和袁河两岸,以及丘陵地貌中夹插的小块平原,占全区总面积的17.6%。

境内较大的支脉有明月山,天台山和丰顶山。明月山位于区境南部,由西南到东南,峰回嶂叠,绵延数十公里,是袁州与安福的天然分界线;境内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2座,主峰太平山海拔1736米,风光秀丽,森林茂密,亚热带树种齐全,是江西著名的旅游胜地。丰顶山位于区境北部,是袁州与万载之间的天然屏障,主峰沙泥坪海拔959.9米,在这一带的峰峦中,有石灰岩天然溶多处,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堪称奇观。天台山屹立区境西部,为袁州与萍乡的分界山。

袁州区农副土特产品众多,以麻、豆、油、果、生姜、辣椒为大宗,水果有柑橘、梨、桃、梅等。矿产资源丰富,有钽、铌、煤炭、

11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岭土、花岗岩等20多种。其中钽铌储量占全国的44.5%,建有亚洲最大的钽铌矿。高岭土储量达5000万吨以上,为江西省第一。森林资源有国家重点保护的水杉、竹柏、金钱松、鹅掌楸、杜仲、银杏等13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6.8%。

2、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袁州区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98.93亿元,可比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3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34.36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46.04亿元,增长15.4%。人均生产总值9538元,增加446元,增长4.9%。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84:39.36:42.80调整为18.73:34.73:46.54。第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54%,比上年提高3.7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4%。2009年,全区财政收入为140836万元,比上年增长27.0%;人均财政收入1358元,增加278元,增长25.7%。区级财政收入64866万元,增长23.5%。

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95155.5万元,增长0.6%,医药、机械、建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利税46504.7万元,增长1.5%。。

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02亿元,比上年增长41.5%,固定资产投资率达79.9%。全区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额645490万元,增长52.9%。从产业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21612万元,增长129.12%;第二产业投资400356万元,增长21.6%;其中工业投资400356万元,增长21.6%;第三产业投资223462万元,增长162.4%。工业园区加大投入规模,市、区工业园分别完成投资187133万元和140485万元。

12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19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6%;引进区外大项目工业资金10.58亿元,增长15.0%。 二、寨下镇概况及主要经济指标 1、行政区划

寨下镇为江西省宜春市所辖,寨下镇位于袁州区的西北部,集镇距宜春中心城区35KM,320国道从所辖的园岭村和塘下村经过。辖区面积118平方公里,16个行政村,248个村民小组,4万余人,全镇有水田25256亩,旱地6586亩,小型水库17座,林业植被65%以上,2009年底经江西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 寨下镇为三县四乡镇的结合部,与万载县的马布乡、上高县的田心镇、分宜县的杨桥镇、操场乡相毗邻,是一个山区乡。距宜春城区35公里,320国道宜万路段途径园岭村的八角亭自然村,八杨公路(八角亭-杨桥)穿过本辖区中心。 2、经济发展

全镇辖区面积为118平方公里,16个行政村,43370人。寨下镇经济发展很快。农业以粮、油、豆、麻、蔬菜及果业为主,粮食产业以优质稻为主;林业以用材林和油茶林为主。花炮是寨下的传统产业,此外还有建材、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矿业、化工、花卉苗木组成了寨下镇八大产业群。中小企业168家,其中:工业企业1 38家,农业企业30家。200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73亿万元,财政收入6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80元。 3、社会事业

寨下镇社会事业发展较快。现有初级中学1所,完小14所,共有教职工21 0人,在校学生4412人。投资500多万元建有功能齐全的计生服务大楼、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大楼。电视覆盖率达100%,村村通了光缆闭路电视,入户率达80%。有固定电

13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话用户3830户,宽带用户126户,手机用户约2万户。镇中心卫生院有床位45张,有专业医师35人,护士8人。全镇有镇村医疗卫生室56个,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有67人。2009年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达98%以上。投资230多万按照国家民政部门设计要求,建成建筑面积6000多平米集健身、娱乐、养老一体的敬老院,现集中供养老人280多人。 4、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引导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园岭的花爆、生猪养殖、寨下的养鸭基地、长乐村的葡萄种植,大宇村的蔬菜种植,举遁村的生姜种植正在形成支柱产业。寨下镇工业园初具规模。位于三二O国道旁,占地面积300亩。有总投资5000万元的宜春市超细重钙功能粉体材料厂、宜春市华辉化工厂、祥龙装饰材料厂等企业。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一、发展条件分析 1、优势条件

1)区位优越、交通发达

寨下镇位于市境北部,东连分宜县,西邻柏木镇,西北紧邻万载县,南接柏木、芦村镇,北连上高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丘陵为主。国土面积118.00KM,乡政府驻地距宜春市市区35公里。境内有320国道以及县道八杨公路和寨长公路通过,与主要大中城市联系便利。是宜春市北部的重点交通节点,依托优越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以及其优越的地理位臵,寨下镇可利用外部的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资源,开拓寨下镇广阔而前景乐观的市场。 2)自然资源丰富

14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2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寨下镇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气候特征,适宜种植、养殖业的发展且易形成规模。水稻、油茶、药材、果业、苎麻遍布村村组组。境内丘陵遍布,林业资源丰富,出材率较高,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千头以上养猪、养牛、养羊基地8个,千羽养鸡场5个,拥有中、小型水库、山盆塘120多座,境内没有污染源,水质良好,适合水产养殖发展。

3)多元经济齐头并进

各类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就业与投资机会,对带动全镇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不利因素 1)经济成份较为单一

境内主要以山地林地居多,地势较高,农业生产仍以粗放经营为主,劳动生产率低下,将过多的劳动人口束缚于农业生产中,不利于全镇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而我国加入WTO后,给本地的农业发展带来较大冲击,农业集约化经营已迫在眉睫。 2)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现状第三产业发展局限于满足村民最基本的服务需求,一些较高档和新型服务产业如旅游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还未出现或所占比例很小。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中心镇区凝聚力减弱,规模偏小,对乡域的吸引、辐射能力有限,制约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也是人才外流现象的原因之一。

3)人才缺乏制约经济发展

现状就业人口的文化水平以小学和初中为主体,人口整体素质低下,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才外流现象较严重,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寨下镇对外部人才吸引力有限,人才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15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发展战略研究 1、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寨下镇经济发展迅速,第二产业最为突出,第一、三产业相对滞后。今后15年外部条件的改变使寨下镇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寨下镇自身城乡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区域城乡化、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寨下镇应充分利用域内资源和现有基础等方面的优势,高速度、高效益地全面发展国民经济。

1)寨下镇沿320国道两侧部分属于宜万工业走廊中的西岭布版块,西岭布工业板块以柏木为中心,沿320国道两旁纵深展开,远期向寨下方向展开。规划面积3500亩,一期开发面积1700亩,预留面积1800亩。这一板块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无农田、村庄,平整土地成本低,但距宜春中心城区和万载县均较远,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且水资源缺乏,地质状况不明,项目选择受到限制。所以寨下发展第二产业必须立足现状、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利用寨下的优势条件,将工业放在产业结构的主导地位,内引外联、壮大支柱产业。今后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资源及工业用地建设的优势,适时地调整和优化房地产业结构,在保证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上,实施优强带动,扶优扶强,重点扶持一批骨干企业。通过房地产用地建设,引进外资,促进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集镇建设按照市场化要求进行运作,统一规划,与城乡建设相结合,构筑城乡发展的“动力区”。

2)加大农业产业化步伐,转变生产力布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元经济,建立农林牧渔协调发展的格局。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寨下镇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优质农

16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产品,促进农业向多元化转变,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结合本地区发展特点和风俗习惯,突出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生产应跳出传统种植模式,促使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养殖、药材、花卉苗木、水果、无公害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围绕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形成产业链。产业规模化进程中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将束缚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资源释放出来投入二、三产业发展,结合城乡建设,壮大中心镇区规模,提高区域城乡化水平,实现城乡互动发展。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商贸服务,建立以交通运输商贸为主体,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布局适宜、产业化和社会化程度高的第三产业发展体系,创造新就业机会,增强中心镇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按照“大开放推进大发展,大发展建设大交通,大交通带动大流通,大流通形成大市场”的链形发展要,积极推动区内批发和专业市场的建设,提高商品市场整体水平和运作效率,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集镇性质的确定

综上所述,拟定寨下镇集镇性质为:寨下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袁州区重要的中心城乡和现代工业基地。 三、发展规模预测 1、经济发展规模

寨下镇经济发展近年来处于结构调整阶段,农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工业新老企业更替,但全镇近几年经济发展仍较为迅速,尤其以工业发展最为迅猛。随着宜万工业走廊的逐步建设以及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和寨下镇集镇的开发建设,寨下镇的内外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兴起,寨下镇将步入稳定增长

17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阶段,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寨下镇历年经济发展一览表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社会总产值(万元) 11830 13347 18018 24325 32838 44332 工业总产值(万元) 8281 9342.9 12613 17027 22987 28350 农业总产值(万元) 11902.2 12997.6 17547 23688 31979 43172 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万元) 入元 298.3 3079 349.4 3090 370.5 3480 442 3680 757 3880 857 5310 2、人口规模 1)镇域人口规模

2010年全镇总人口43370人,总户数户,非农业人口1670人,非农化水平为3.9%,集镇人口5854人,城乡化水平为13.5%,现有劳动力21346人,从事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49:13:38。全镇近年总人口增长较快,自2002年以来年均综合增长率为4.67‰,主要以自然增长为主。随着集镇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极化效应初现端倪,对镇域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镇域人口在保持自然增长的情况下,机械变动逐步上升。规划镇域人口增长采用线性增长法预测,规划综合增长率近期取10‰,远期取8‰,则近远期镇域人口为:

近期:2015年:43370×(1+10‰)≈45582人 远期:2026年:43370×(1+8‰)≈48579人 2)集镇人口规模

现状集镇人口为5552人,常住人口中村民3100人,居民 2000人,职工和寄宿学生302人,另有通勤人口为150人。

集镇人口增长与镇域农业产业化进程、集镇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配套水平等多方因素相关。随着袁州区寨下镇集镇用地的建设,寨下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集镇建设规模档次不断提高,对镇

18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155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域农村人口的吸引力迅速提高。规划依此分别对镇区常住人口、通勤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进行预测。 A、常住人口

规划镇区自然增长水平近期取12‰,远期取10‰,机械增长率近期1000人,远期800人,则规划期内常住人口为:

近期 5552×(1+10‰)+1000×5≈10835人 远期 10835×(1+8‰)+800×15≈24210人 B、集镇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综合考虑集镇近、远期总人口分别为10835人,24210人。

寨下镇域人口及其变动情况表

年份 总户数(户) 总人口(人) 男 女 性别比 非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 年均综合增长率(‰) 2002年 11649 39215 20541 18674 1.1:1 1667 37548 4.67 2006年 11886 41015 21328 19687 1.08:1 1668 39347 11.98 2010年 11311 43370 22619 20751 1.09:1 1670 41700 9.54 155

其 中

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148平方米,按GB30188-93《村乡规划标准》,可用二级人均建设用地标准,规划取四级,即80—100平方米/人,按24210人计算,规划期末镇区建设用地可达193.68~242.10公顷。考虑到西岭布版块对寨下镇工业用地的建设需求,预留200公顷发展备用地,则规划至2026年镇区建设用地总规模为393.68-442.10公顷。

19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 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

第一节 交通量调查

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特性,近日在区域内的八杨公路、寨长公路等相关道路组织了交通量观测,通过对八杨公路、寨长公路等相关道路交通量的观测,得出区域内的现有相关城市道路和公路交通量及高峰小时交通量如表3-1、3-2。

道路交通量调查表 表3-1

序号 1 2 道路名称 八杨公路 寨长公路 机动车(Pcu/d) 1656 1233 道路高峰小时交通量调查表 表3-2

序号 道路名称 机动车(Pcu/d) 非机动车行人(P/(h·M)) (veh/h) 1 2 八杨公路 寨长公路 276 206 69 102 36 93 机动车高峰小时交通量占日平均交通量的16.68%。 非机动车换算系数见表3-3。

非机动车换算系数 表3-3 车 种 自 行 车 三 轮 车 人力板车或畜力车 换 算 系 数 1 3 5 20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节 寨下镇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

一、 寨下镇交通现状

寨下镇位于袁州区西北部,镇域西部320国道贯穿,镇区域内有八杨公路、寨长公路两条县道公路对外联系,寨下镇的外部交通条件优越,为镇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寨下镇村镇主要公路一览表 表3-4

道路名称 大沙公路 坝沙公路 横沙公路 横下公路 沙杨公路 八杨公路 井台公路 八举公路 塘庄公路 寨长公路 带新公路 大马公路 性质 长度km) 宽度(m) 乡道 乡道 乡道 乡道 乡道 县道 乡道 乡道 乡道 县道 乡道 乡道 2.5 3 3 2 3 18.3 12.7 4.7 3.2 13.8 7.2 5.6 5 5 5 5 5 9 9 9 9 9 9 5 等级 4 4 4 4 4 3 3 3 3 3 3 4 路面材料 砼 砼 砼 砼 砼 砼 砼 砼 砼 砼 砼 砼 起 讫 大宇-沙江 坝仔口-沙江 横塘-沙江 横塘-下屋 沙江-杨桥 八角亭-杨桥 井塘-台上 八月凹-举遁 梅塘-庄屋下 寨下-长乐 带塘-新桃 大宇-马南坊 但是镇区道路布局不尽合理,道路功能不明确,特主要干道多形成丁字路口,道路不通畅,不利于城镇的建设发展。镇区仅有部分道路上设有排水管道,排水系统不完善,存在塞堵和雨水收集速度过慢现象,导致镇内部分路段出现积水和排水不畅。

21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寨下镇道路交通规划 1、集镇道路

规划集镇内道路大多为新建道路,主要采用井字形道路网络,以规划一路(即长新大道)、二路、三路、四路为骨架,道路网分为三级。

一级:主干道线红宽度24-40m 二级:次干道红线宽度16m 三级:支路宽度9m

近期新修规划一路和三路,使其成为集镇与周围其他村乡之间交通联系的主要通道,道路总面积72.54公顷,道路用地率13.6%,人均道路29.96平方米。 2、道路竖向

道路坐标为假设坐标,原点为八杨公路与320国道道路中心线交叉点为1000,1000。高程为假设高程,规划道路坡度控制在3‰≤I<2.5%。 3、道路设施 ⑴汽车站、停车场

规划在中心商业区与南部居住区交界处设加油站,长途汽车站设在中心商业区的南部边缘。

⑵广场

在物流中心设一商贸广场,占地0.76公顷。 4、对外交通

主要通过320国道和规划一路进行人流和物流运输。

22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节 交通量发展预测

一、远景交通量组成

本项目属《镇总体规划》中一条规划主干道,交通量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镇区内的非机动车交通量(包括自行车、三轮车、平板车、畜力车等);

2、镇区内的步行交通;

3、镇区内的机动车交通量,包括过境交通; 4、从其它相关道路上转移过来的交通量。 二、交通量预测

(一)预测方法

1、对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量,参考以往城市道路调查结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

2、对于机动车交通量,将根据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和城市发展的速度采用增长率法确定。

(二)预测年限及特征年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及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水运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办法》的规定,对于城市次干道,预测年限为20年,其特征年为2011年、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

(三)交通量的预测

1、非机动车交通量的发展预测

我国城市道路上有很多类型和数量的非机动车行驶,以自行车数

23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量增长最快。根据目前我国对城市居民的自行车供需情况看,城市道路的自行车数量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在城市非机动车道上行驶的车辆,绝大多数是自行车。根据《镇总体规划》总体布局预测,在2030年拟通过本项目区域内人口将达到2万人以上,居民自行车拥有量将达0.8-1.2万辆以上。此外,由于经济的原因,必然还有一定数量的板车、脚踏三轮车等其他形式的非机动车车辆。本项目非机动车交通量预测结果如下表3-5:

单向非机动车交通量预测结果(Veh/h) 表 3-5

年 份 非机动车交通量 2011 225 2015 294

2020 403 2025 592 2030 917 2、步行交通量发展预测

寨下镇镇区规划步行交通系统应以行人流量和流向为基本依据,并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满足行人活动的要求,保障行人的交通安全和交通连续性。避免无故中断和任意缩减交通量。根据《镇总体规划》,项目为区域内交通干道,步行人流量将比较大。

3、机动车交通量发展预测

本项目机动车交通量主要为镇区内往来交通,镇区内货运、客运交通量,以及过境交通车辆。

区域内货运交通量是指镇区内流动的货运。该区货运交通量可根据其产生的货运量按人均年运量求得。

日交通量=(人均年运量×人口)/(365×货车平均载货吨位)×(1+空载率)

根据统计资料和寨下镇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按人均货运量增长率为8%计算,本项目货运日交通量预测如表3-6。

24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长新大道货运日交通量预测表 表3-6

年 份 非机动车交通量 2011 2455 2015 3208

2020 4396 2025 6459 2030 10011 (3)寨下镇镇区客运交通量预测 寨下镇镇区出行产生量按下式预测: X=a〃N

式中:X—出行产出量(人次/日) N—区域人口

a—人均日出行数(次/日),一般取a=2.76次/日 则镇区内客运交通量预测见表3-7。

长新大道客运交通量预测结果表 表3-7

年 份 交通量( pcu/d) 2011 702 2015 917 2020 1257 2025 1847 2030 2863

根据以上计算,本项目未来机动车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3-8。

长新大道机动车交通量预测结果表 表3-8

年 份 交通量( pcu/d) 2011 3157 2015 4125 2020 5653 2025 8305 2030 12873

25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

第一节 技术标准分析

一、道路等级

长新大道西起320国道与八角亭交汇处,东至寨下镇中心小学,道路红线宽度为30米。随着寨下镇撤乡设镇以及新行政中心的搬迁,镇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交通流量必将增加,特别是重型车辆的日益增多,新建长新大道非常重要。该道路的建设可以使寨下镇镇区的企业与外界的沟通更加方便和快捷,有利于改善寨下镇镇区内的交通环境、实现寨下镇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寨下镇的建设水平,提高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实现寨下镇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镇总体规划》,结合本项目的使用性质及其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交通量的分析与发展预测成果,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的有关规定,结合考虑现有指标,本项目拟采用城市次干道标准进行修建。 二、可能通行能力验算和车道数分析

1、机动车道

(1)机动车的可能通行能力

根据规范,机动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计算可按下式计算: NP=3600/ti

式中:NP—一条机动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Pcu/h) ti—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以下简称《规范》)推荐,当计算行车速度为30公里/小时,一条机动车道小客车的可能通行能

26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力为1550Pcu/h,当计算行车速度为20公里/小时,一条机动车道小客车的可能通行能力为1380Pcu/h,考虑到高峰小时系数,将小时通行能力折算为日通行能力。 Nd =Np/K

式中:Nd—单车道日可能通行能力(Pcu/d); Np—单车道小时可能通行能力(Pcu/h);

K—高峰小时交通量占全日交通量的比例,根据观测K=16.68%.

则:长新大道Nd =1550/0.1668=9293(Pcu/d) (2)一条机动车道的计算通行能力

设计通行能力或称实用通行能力,就是要求道路所承担的服务交通量,通常作为道路规划的设计依据。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Nm=α c× Np

式中:Nm—一条机动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α c—机动车道通行能力道路分类系数,根据规范,城市次干道α c =0.85

受平面交叉影响的设计通行能力应按平面交叉口折减系数αa进行折减:

αa =(3.6S′c/Va)/( 3.6S′c/Va+Va/7.2αm+Va/7.2dm+ts) 式中: αa—折减系数 S′c—交叉口间距(m)

Va—计算行车速度,本项目Va=30km/h

αm—启动时平均加速度,采用小型汽车数据0.8m/s2 dm—制动时平均减速度,采用小型汽车数据1.7m/s2 ts—交叉口上车辆停留时间·(S) ts=(tc- tg)/2

27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tc—交通信号的周期(S) tg—绿灯时间(S)

在没有交通管制的平面交叉口,行车的阻碍表现为车速的降低,则交叉口上车辆停留时间ts=0。

经计算,当Va=30km/h,tc/tg=110/30,S’c=370m时,αa =0.75;当Va=20km/h,tc/tg=95/30,S’c=335m时,αa =0.72。此外,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还要考虑车道数、车道宽度的折减系数和纵坡的折减系数。

在城市次干道上,同一行驶方向的车道数,往往不只一条,在多车道的情况下,同向行驶的车辆由于超车、绕越、停车等原因影响另一车道的通行能力。车道折减系数α条及车道宽度对实际通行能力的影响α宽,α条1=1.0、α条2=0.8~0.89、α条3=0.65~0.78;当一条车道宽度为3.5米以上时,α宽=1.0。纵坡坡度对行车速度影响很大,因而,对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也较大,由于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形条件的影响,取城市道路纵坡对通行能力影响α纵=0.8。

综上所述,一条机动车的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式为: Nm=Np×αc×αa×α条×α宽×α纵 则长新大道一条机动车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Nm=1550×0.85×0.75×0.8×1×0.8=632(Pcu/h) Nm=9293×0.85×0.75×0.8×1×0.8=3792(Pcu/d) (3)机动车车道数和车道宽度的确定 机动车车道数的确定可由下式计算: n=N/Nm 式中:n—总车道数 N—新路预测交通量 Nm—设计通行能力

28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到2030年,长新大道交通量日平均为12873Pcu/d,则所需车道数为:

n=12873/3792=3.4≈4(条)

上述验算结果表明,从长远考虑将长新大道设计成双向四车道城市次干道,能符合远景交通量的要求。此期间道路交通条件良好,运行车辆相互间干扰较弱,道路使用者可自由选择车速,驾驶员的满意程度较高,交通基础设施能满足该区域交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2、非机动车道

对长新大道除设臵双向四车道外再在机动车道右侧设臵3米宽的机非混行车道,并将机非混行车道作为非机动车道设臵。

(1)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计算

自行车车把宽50~60厘米,考虑自行车行驶时两侧摆动各20厘米,则一条自行车车道宽0.9~1.0米。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为在自行车高峰期间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中,一条车道的通行辆数除以该连续车流通过断面的时间段而得。即:

Npb=3600Nbt[tf(Wpb-0.5)]

式中:Npb—一条自行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veh/h) Nbt—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的时间段(s)

tf—在tI时间段内通过观测断面得自行车辆数(veh) Wpb—自行车道路面宽度(米),从Wpb中减去的0.5米为两侧安全带0.25米的和数。

根据实测结果及一些城市的观测资料,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有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设施时采用2100veh/h,无分隔设施时采用1800veh/h。

(2)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

29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Nb=αb×Npb

式中:N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veh/h) αb—自行车道的路段分类系数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Nbc=Σi=112[N5m/(Wpb-0.5)]

式中:Nbc—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veh/h)

N5m—在5min时段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自行车辆数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有分隔设施时,推荐值为1000-1200 veh/h。 (3)非机动车车道的宽度的确定

各类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道宽度,是根据车辆横向布臵不同排列组合要求来确定的,其宽度必须保证最宽车辆有超车或并行的可能,其宽度至少应为3.0m~4.0m,才能同时满足一辆三轮车和一辆板车通行的要求,以及一辆板车沿路停歇,一辆三轮车行驶与一辆自行车超车的要求,也可满足四辆自行车并列行驶要求。

根据各城市对非机动车车道宽度的设计和使用经验,其基本宽度推荐采用3.0m(或4.0m)。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规定,混有其它非机动车的单向行驶的非机动车车道的最小宽度应为3.0m,本项目的非机动车车道宽度取3米。 3、人行道

(1)人行道基本通行能力的确定 人行道基本通行能力由下式确定:

30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Nbw=3600vp/(sp〃bp)

式中: Nbw—人行道的基本通行能力(p/h〃m) Vp—人行道行人步行速度(m/s) sp—行人纵向间距,采用1.0m

bp—每个行人占用的横向宽度,采有0.75m 则:N bw=4800(p/h〃m)

(2)可能通行能力的确定

由于行人年龄不同、体力不同,是否携带重物不同、地区季节天气不同,周围环境景物对行人步行速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采用综合折减系数(0.5~0.7)乘以基本通行能力即可求得可能通行能力。 《规范》推荐,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为:2400 p/h·m。

(3)设计通行能力的确定

人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可能通行能力乘以设计通行能力折减系数。根据《规范》,公共文化中心及市区中心等行人较多的人行道设计通行能力折减系数采用0.8,因而,设计通行能力为:0.8×1900=1520(P/h·m)。 (4)人行道宽度的确定

一条人行道所需要宽度,一般道路上为0.75m,在城市次干道上,考虑到携带物品的行人众多,一条人行带宽度则平均取0.9m。

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顺畅,可由下式计算: Wp=Nw/Nw1

式中:Wp—人行道宽度(m)

Nw—人行道高峰小时行人流量(p/h)

Nw1—1m宽人行道的设计行人通行能力(p/h· m)(1900 p/h·m)

在城市次干道上,单侧人行道人行带的条数,一般应不少于3条,根据本项目中长新大道的现状,长新大道的人行道按

31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wp=3×0.9=2.7(m),取单侧人行道为3m。

第二节 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

拟建道路经交通量预测,长新大道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折合成小客车2030年为12873辆;。根据预测的远景交通量,分别对计算行车速度、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分析论证,确定拟建项目采用城市次干道标准建设,长新大道的计算行车速度为30公里/小时,其主要技术标准如表4-1所示。

主要技术指标表 表4-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项目名称 道路红线宽度 机动车道宽度 非机动车道宽度 绿化带 人行道宽度 路面横坡 人行道横坡 道路等级 设计速度 路面类型 路线全长 单位 m m m m m % % Km/h m 主要技术指标 32 4×4.0 2×3.0 2×1.0 2×3.0 2 1.5 城市次干道 30 水泥砼路面 3000 备注 长新大道西起新320国道与八角亭交汇处,东至镇中心小学,道路红线宽度为30米,道路全长3000米。

其中,本次实施计划:320国道与八角亭交汇至新塘路口1.5公

32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里,新建道路行车道9米;新塘路口至镇中心小学1.5公里,按道路红线宽30米建设。

序号 1 2 本次实施计划表 表4-2 项目名称 单位 主要技术指标 320国道与八角亭交汇至新塘路口 m 机动车道宽度 m 9 路线全长 m 1500 新塘路口至镇中心小学 m 机动车道宽度 m 4×4.0 非机动车道宽度 m 2×3.0 绿化带 m 2×1.0 人行道宽度 m 2×3.0 路线全长 m 1500 备注

33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章 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臵

寨下镇位于袁州区的西北部,集镇距宜春中心城区35KM,320国道从所辖的园岭村和塘下村经过。辖区面积118平方公里。寨下镇为三县四乡镇的结合部,系袁州区边界镇与万载县的马布乡、上高县的田心镇、分宜县的杨桥镇、操场乡相毗邻,是一个山区乡。距宜春城区35公里,320国道宜万路段途径园岭村的八角亭自然村,八杨公路(八角亭-杨桥)穿过本辖区中心。

2、自然资源

寨下镇有耕地面积12000亩,其中水田9000亩,有山地面积75000亩,其中油茶28000亩,毛竹22000亩。水产养殖面积703亩,最大水库面积280亩。寨下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煤含量最大。盛产红薯、大豆、生姜、茶叶、药材、百合等,林产以杉木、松木、毛竹、茶油为主。储藏丰富的金、银、铜、煤、铁、锡、钛等矿产,盛产红薯、药材、百合,养殖业发达,以牛、羊、猪、野生珍禽为主。

3、气象条件

寨下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有霜期较短,生长期长,气侯条件较为优越,适宜水稻等农作物种植,也有利于秋播作物的安全越冬。

寨下镇历年平均气温17.2摄氏度左右,春季回暖较迟,常有春寒,惊蛰到春分,气温偏低,日平均气温10摄氏度左右,三月下旬开始,日平均气温上升,并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7是气温最高月,月平均气温28.7摄氏度。

全镇年平均降雨量为1648.7毫米。平均日降雨量为4.52毫米,

34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半年平均降雨量为100.2毫米,占全年60%以上,尤其是4-6月降雨量集中,多大到暴雨。日最大雨量为155.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464.4毫米。

4、地质条件

寨下镇位于袁河冲积平原与清江侵蚀剥蚀红岩丘岗地之界,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堆积层及中新生代红岩层。第四系冲堆积层主要分布于袁河两岸河漫滩及阶地上,地势较平坦,厚度不均,一般为数米,具二元结构。上部一般为粘土、亚粘土、砂土层,下部一般为砂砾石层,各土层分布不均匀,常有透镜体、软弱夹层出现,尖页现象较多,工程性质不稳定,中新生代红岩主要为白垩系上统南雄组,袁河以南出入露有下第三系。

5、地震烈度

根据GB18306—2001附录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附录D《关于地震基本烈度向地震参数过渡的说明》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05,即对应原地震烈度<Ⅵ度,因此,构造物设计时可不考虑抗震设防。根据江西省地质局有关资料,区域内无新构造运动,地质基本稳定。

6、寨下镇暴雨强度公式

2161(1+0.631gP)

q= ———————— (参照宜春市)

(t+10)0.86

综合径流系数ψ=0.60,设计重现期p取1年。 二、沿线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本项目筑路材料主要包括路基、路面及其他构造物用材料。

35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片石及碎石:主要采用本地采石场的石料,强度、规格符合要求,可用于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运输方便,可用汽车运输。

砂砾料:主要采用本地砂厂产的河砂、砂砾,该砂厂材料质量较好,存量较多,可用汽车运输。

钢材:主要采用新余钢铁厂生产的钢材,大多用于桥涵构造物,可用汽车运输。

水泥:采用分宜、萍乡水泥,可用汽车运输。 沥青:可由南昌、新余购进。

项目位于寨下镇集镇内,工程及生活用电、用水可就近接入,就地解决。

36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六章 工程设计方案

一、道路工程设计原则

1、按照《镇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横断面类型、地面控制标高、地下标线与地下管线布臵等进行道路设计。

2、按交通量大小、交通特性、主要构筑物的技术要求进行道路设计,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3、在道路设计中应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新建与改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4、在道路设计中应妥善处理地下管线与地上设施的矛盾,贯彻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避免造成反复开挖修复的浪费。

5、道路设计应根据交通工程要求,处理好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

6、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应相互协调。道路标高应与地面排水、地下管线、两侧建筑物等配合。

7、在道路设计中注意节约用地,合理拆迁房屋,妥善处理文物、名木、古迹等。

8、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二、设计依据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城市道路设计标准》(CJJ45-91)。 4.《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4-88)。 5.《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J14-87)。 6.《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范规范》(GB50289-98)。

37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8.《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 9. 《寨下镇总体规划》。

10.《宜春市袁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11.其他有关的技术性文件。 三、道路设计一般要求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 计算行车速度:30Km/h 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 标准轴载:BZZ—100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20年 四、工程概况

长新大道为八杨公路寨下集镇段道路,横穿集镇范围,整体大概为由东转北向,全长3km。全线为新建工程。

五、道路横断面设计 1.设计原则

①.道路横断面设计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型式、布臵、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按照道路类别、级别、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交通量或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筹安排,确保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畅通。

2.横断面布臵。

本道路工程规划红线宽度30米,规划断面为:32m(红线)-3m(人行道)-3m(非机动车道)-1m(绿化带)-16m(机动车道)-1m(绿化带)-3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

3. 路面横坡

机动车道:机动车道1.5%,非机动车道1.5%,人行道2.0%。 4.路缘石工程

38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①.两侧绿化带及人行道路缘石高出路面边缘0.2米。 ②.路缘石采用立式;人行道及人行横道宽度范围内宜做成斜平式,便于儿童及残疾人通行;在分隔带端头或交叉的小半径处宜做成曲线形。

③.路缘石材料采用花岗岩路缘石。 六、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1.平面设计

①.道路平面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路网布设、道路平面顺畅等原则。

②. 根据规划给定的坐标控制点,依照规划道路走向定线。全线原则上不设超高。圆曲线半径选用如下表。

计 算 圆曲线参数 行 车 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500 速 度 圆曲线半径(m) 40 km/h 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m) ≥300

规范规定 设计选定 1050 1050 备注 全线不设超高 ③.最小行车视距采用下表数据,最小会车视距为最小行车视距的两倍。

设计行车速度80 (公里/小时) 行车视距 110 70 6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60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2.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以规划为依据,并充分考虑现状地形及路面排水,最小纵坡设计为0.30%,最大纵坡设计为2.435%。

纵坡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39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参数 最大纵坡度% 计算行车速度 40Km/h 凸形竖曲线 一般最小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 规范规定 6 600 400 700 35 设计选用 2.435 ≥3000 ≥3000 ≥39.2 备注 竖曲线最小半径(m) 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竖曲线最小长度

3. 交叉口进出设臵

按照规划要求,在主要的交叉口进行路口渠化,各渐变段长度及定线条件详见《平面设计图》

七、路基设计

1.路槽低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少于35Mpa。 2.土质路基压实度:

①.填方深度0-80cm压实度95%-98%; ②.填方深度>80cm压实度93%-95%; ③.挖方深度0-30压实度95%-98%;

3.当路基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①.掺加无机结合料厚度不得小于15厘米。

②.路基土质不良或水量过高时,换土厚度不得小于0.8米。 ③.对于不得进行碾压的湿软土层,可用砂、砂砾、碎石、矿渣、毛石等材料设臵承托层,其厚度不得小于15厘米。

④.填方路基应分层压实,每层填土压实厚度为0.3米左右。 八、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设计原则: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包括结构组合、混凝土板厚度设计、混凝土板平面尺寸设计、接缝构造和传力杆设计、局部补强钢筋与钢筋网设计等。

①.混凝土板的厚度,按行车产生的荷载应力不超过水泥混凝土在设计年限末期的疲劳强度并验算温度翘曲应力后确定。

40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②.混凝土板长度的确定应使最大行车荷载应力和最大翘曲应力的叠加值不超过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强度。

③.行车荷载应力和温度翘曲应力均按弹性半无限地基上的弹性薄板理论,用有限元法计算。

2.设计标准

①.路面设计以轴载100KN轴载为标准轴载。

②.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以龄期28d的弯拉强度为准。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E。宜采用实测值

③.水泥混凝土的弯拉疲劳强度按设计年限内设计车道上标准的累计数N确定。

3.结构组合设计

①.埋设地下公用设施沟槽的回填土应与周围土的性质相同,并分层压实。

②.垫层厚度应大于或等于20cm。其宽度应比基层每侧各宽出25-35cm,或与路基同宽。

③.混凝土板下的基层应平整、坚实、抗变形能力强、整体性能好、透水性小和耐冲刷。基层最小厚度应大于或等于18cm,其宽度应比混凝土板每侧各宽出25-35cm。

④.混凝土板表面应平整、耐磨,并具有一定粗糙度。混凝土板的横断面宜采用等厚式,其厚度按应力计算确定,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为18cm。

4.基层结构设计

①.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材料强度应均匀一致,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并应按路基干湿类型控制细料含量。

②.基层采用天然级配碎石泥稳定层,水泥含量为6%。适当控制小于0.5mm的颗粒含量,为便于辗压,最大粒径不应超过6mm;机动

41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车道基层厚为18cm,非机动车道基层厚度为15cm。(详见垫层颗粒级配表)

5.垫层结构设计

①.垫层材料采用本地出产丰实的天然级配石屑,其颗粒组成应符合下列规定:

方筛孔尺寸50 (mm) 密实百分率 100 90-100 55-100 40-100 30-90 18-68 10-55 6-45 3-36 0-30 40 20 10 5 2 1 0.5 0.25 0.074 ②.垫层厚度机动车道采用20cm,非机动车道采用20cm。 6.人行道结构设计

①.人行道结构采用15cm厚水泥含量4%天然级的石屑稳定层为底基层,面层采用5cm厚C25混凝土彩色预制道板、2cm厚1:2.5水泥砂浆安砌。

②.路缘石采用预制厂预制C30混凝土块。 7.道路施工要求

①.施工应按《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09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0)、《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等现行规规程范执行。

②.路基工程:填方段应清除表层耕植土、草皮、树根、池塘淤泥、杂物后方能回填,原地行坡度大于1:5时,应按规范规定将原地面挖台阶后再填土,台阶宽度不下于1.0m,台阶高度不小于0.5m,台阶面应有2%-4%内倾斜的坡度,并按有关规定分层填筑压实。土质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高度不应低于:填方地段,路槽以下0-80cm范围内压实度95%,80cm以下实度95%;挖方地段,路槽以下0-30cm范围内压实度95%。路基填方边坡为1:1-1:1.5。

42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③.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砂砾石集料混合达到最佳级配合,再行稳定,水泥和砂砾应拌和均匀。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8%。压实工作必须在水泥终凝前完成。施工时还应严格控制标高和路拱坡度。

有关水泥剂量的控制、集料的级配组合范围、混合料的设计步骤、施工季节、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等均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执行。

9.材料要求 ①.级配碎石

采用未筛分碎石与石屑配制而成。石屑为碎石场的细筛余料,粒径0-10cm,并具有良好的级配。碎石的石料等级不宜低于3级,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0m)圆孔筛。

碎(砾)石中扁平,长颗粒的总含量不应超过20%重量比。级配碎石的级配组成按显行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确定,并要求严格控制粒径0.5mm以下细料的含量与塑性指数,两者的乘积不应大于100。

②.水泥稳定砂砾

采用一定级配的砂砾并掺入适当的水泥和水的混合料。 砂砾石集料应有一定的级配组成,其级配应符合规范对水泥类材料集料的级配要求。

选用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325水泥,水泥剂量为6%。拌和混合料和养生的用水,应采用清洁的饮用水。

③.碎石料

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与沥青有很好的粘结性的碱性石料。符合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④.细集料;

43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或机砂,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适当的颗粒级配。

10.施工时如遇工程地质不良地段以及其他问题,请及时与设计院联系,有关各方共同协商解决。

九、道路排水工程:

1.排水体制:本区域内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2.管网布臵:本区域内排水管网均采用重力流就近排入城镇排水体系内,采用双排水管布臵在非机动道下。

3.施工期间排水:施工期间排水设施不完善,为了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工程质量,采用边沟排水。工程完工后,边沟排水系统自行废除。

4.管道基础:排水管覆土厚度小于4.0米时,排水管基础均采用120°角C10砼基础;排水管覆土厚度大于4.0米时,排水管基础宜采用180°角C10砼基础。

5.管材:管径400以下采用砼管;管径400以上采用钢筋砼管,排水管砼标号为C20。

6.管沟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其压实度不得低于95%。 7.雨水口的布臵:

①.雨水口设臵在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直线段间距30-50米等本地段。

②.雨水口型式采用平蓖式,与联接井共同设臵,便于养护 ③.雨水口蓖面低于附近路面2厘米,并使周围路面坡向雨水口。 ④.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不小于300毫米,为了便于道路两侧开发用地雨水能就近排入主排水道内,应在适当位臵扩大连接管的管径,连接管的坡度i≥1%

⑤.雨水口的间距为25米-50米,其位臵应与检查井位臵协调。 9.检查井的设臵:

44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①.污水检查井:道路两侧φ300排水支管采用φ700检查井,道路排水主干管φ300-600采用φ1000检查井,φ700-800采用φ1250检查井,φ900-1000采用φ1500检查井,φ1200采用1300*1500方形检查井,φ1350采用1400*1650方形检查井,φ1500采用1400*1800方形检查井。

②.雨水检查井:道路排水主干道φ300-600采用φ1000检查井,φ700-800采用φ1250检查井,φ900-1000采用φ1500检查井,φ1100采用1200*1400方形检查井,φ1200采用1300*1500方形检查井,φ1350采用1400*1650方形检查井,φ1500采用1400*1800方形检查井。

③检查井采用M10水泥砂浆、100#红机砖砌筑。

10.道路地下水的排除:常年地下水位接近或高于路槽底时,采用隔离层、封水层等隔离措施,以隔断地下水的补给,并通过暗沟将水排出路基以外。路基含水量过高时,采用盲沟引水、汇集,拦截流向路基的地下水,并排出到路基以外,以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状态,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

十、道路绿化

1.道路绿化设计应综合考虑沿街建筑性质,环境、日照、通风等因素,分段种植,绿化布臵应乔木与灌木,落叶及常绿,树木与花卉草皮相结合,色彩和谐,层次鲜明。

2.路侧带上的行道树树枝叶不得侵入道路界限,不得影响行车安全。

3.靠车行道的行道树要满足侧向净宽要求,柱距4-10米。 4.绿化不应遮挡路灯照明,不得影响交通信号灯及交通标志牌等交通安全设施,不得影响地下管线的敷设。

十一、道路照明

45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负荷等级:道路照明供电按二级负荷等级设计。 2.道路照明标准:

级别 道路类型 亮度 照度 平均年度平均照度均匀度 均匀度 2(cd/m) (1x) 1 0.5 0.3 0.35 0.35 0.3 15 8 5 0.35 0.35 0.3 眩光限制 严禁采用非截光型灯 严禁采用非截光型灯 不得采用非截光型灯 诱导性 很好 好 好 1 城市主干道 2 城市次干道 3 支路 3.光源采用高压纳灯,灯光采用截光型或半截光型灯具。 4.道路照明采用双侧交错布臵,灯具间距不大于30米。 5.道路照明供电电源采用公用三相变压器供电,供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BV-3×25mm2+1×16mm2+1×16mm2),接地电限R<10 O。

6.照明控制应设臵在供电范围中心地段,控制形式采用光电控制,道路的开灯或关灯照度水平应为2-101x。

十二、交通设施 1.交通标志

①在进入平面交叉、急弯、陡坡、反向曲线起终点,以及其他特殊地段应设臵警告、禁令、标示、指路等交通标志;

②交通标志应设臵在驾驶人员和行人容易看到,并所准确判读的位臵;

③各种标志应设臵在车辆行进方向道路右侧或分隔带上,标志牌不得侵入道路限界范围内,牌面下缘至地面高度为1.8-2.5米;

④路侧标志应减少标志板对驾驶员的眩光。 2.交通标线

道路竣工之后,须按照规范要求,对路面进行标线。 十三、地下管线规划设计

1.地下管线从道路边线向中心线方向平行布臵次序为:电力电

46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缆、电信电缆、煤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水平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2.当地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地表向下排列次序为: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煤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竖向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3.地下管先综合布臵避让原则:压力流管线让重力流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可弯曲管线,小管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4.地下管线覆土厚度不得少于0.7米,若不能满足者,必须进行结构加固处理。

5.各类管线应与道路同步施工。 十四、道路无障碍设计

1.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主要使用与下肢残疾和视力残疾者。 2.为了方便下肢残疾以手摇三轮车为主要出行工具,道路纵断面坡度采用i<3.0%;人行道宽度均不小于2.5米。

3.人行道设臵三面型式缘石坡度,正面坡中的缘石外露高度不得大于20毫米,正面坡的宽度不得小于1.20米,正面与两侧坡的坡度不得大于1:12;

4.道路交叉路口、人行横道、街坊路口、以及被缘石隔断的人行道均应设臵缘石坡道。

5.缘石坡道应位于路口或人行横道线内。

6.人行道铺装,应在其中部停进方向连续设臵导向材料,路口缘石前铺装停步块材,铺装宽度不得小于0.6米;人行横道处的触感材料距缘石0.3米,铺设宽度不得小于0.6米。

47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第一节 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目标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依据,以城市生态理论和环境综合整治思想为指导,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城镇功能区,适度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保障城镇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2)、水环境: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3)、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

(2)、噪声:施工期间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有关标准。营运期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Ⅱ类标准

(3)、废气:施工期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48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施工期间对大气影响主要是粉尘污染和沥青污染,故仅以TSP作为评价因子。粉尘污染主要产生于灰土拌合和施工、材料运输。沥青污染主要产生于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沥青施工

灰土拌合产生的粉尘污染集中在混凝土搅拌站周围,尤其是搅拌站下风向影响区。布臵搅拌站应尽量远离居民区(>200m),且在下风向,搅拌站设备设臵有二级除尘装臵,把粉尘排放控制在最低限度。

施工材料及土石方运输的粉尘污染有材料、土石等的撒落,风吹起尘,及车辆行驶场尘等。布臵料场尽可能远离居民区,加以遮盖,避免扬撒,材料、土石运输途中加以封闭或遮盖避免抛撒。施工道路及现场配臵洒水设备,定时洒水减少起尘量,及时清扫路面防止二次扬尘。

只要注意加强施工及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道路建设是可行的。

2、营运期汽车尾气影响

道路的建成后,由于汽车行驶会产生大量废气,主要成分为:CO、NOx等,给周边的小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随道路建成的绿化工程能减少汽车废气的影响。在环境敏感区还应设立监测站,为及时调整车流量提供数据。 四、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1、建设期噪声影响评价

建议期的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声。施工机械作业时,点声源噪声扩散后所造成,按点声源扩散公式计算,距作业点47米处的机械噪声最大值为75db,因而此处以远的施工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已小于

49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长新大道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定昼间上石方施工噪声限值75db,同时一般夜间22:00—6:00均停止工程施工,所以道路施工噪声影响范围最大为50米左右。

我国城市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准值如下表:

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表 单位:等效声级db(A)

施工阶段 土石方 打桩 结构 装修 主要噪声源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 各种打桩机 混凝土搅拌机、电锯等 吊车、升降机等 昼间噪声 75 85 70 65 夜间噪声 55 禁止施工 55 55 我国城市环境城市噪声标准(CB3096—82)中第一类混合区及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标准见下表:

城市环境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单位:等级声级db(A)

适用范围 第一类混合区(居民、商业混合)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昼间 55 70 夜间 45 55 当环境区域评价点受到噪声影响,环境噪声超过限值时,可采用调整同时作业的施工机械数量或使用噪声低的机械等防治措施。本工程可能把混凝土搅拌机布臵在适当位臵,同时对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加强维修,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降低施工噪声,减少对周围的影响。

2、营运期噪声影响评价

营运期噪声主要是交通噪声。噪声防治与大气生态环境防治相结合,在道路两侧扩大绿化种植,减低噪声对居民的影响。车辆行驶预测点接受到小时交通噪声值计算:

(Lacq)i=Lw,i+10lg(Ni/ViT)-L△距离+L△纵坡+L△路面-13

50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