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提纲 下载本文

医学微生物学

概述

一、微生物与医学微生物

1、微生物的概念: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见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的特点

1)个体微小:一般的细菌直径:1um

(1)最小的细菌:芬兰科学家发现纳米细菌,50nm;目前所知最小的具有细菌壁的细菌;可引起尿结石 (2)最大的细菌:德国科学家发现纳米比亚海底沉积物,硫细菌,0.1-0.3mm 最大o.75mm 2)结构简单

3)种类多、分布广

4)多数无害而有益,少数致病

二、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1、正常菌群:在人体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寄居着不同种类、数量的微生物,一般情况下,它们对人体无害

而有益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1)生物拮抗作用:1产生化学物质,抑菌;2组成生物膜;3营养竞争

2)营养作用:参与营养物质的代谢、转化、合成,协助消化和吸收 3)免疫作用: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应答,获得免疫力 4)抗衰老作用:例如双歧杆菌

2、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一定条件影响下而引起疾病的细菌

1)菌群失调 是指正常菌群中各菌种的比例失调。 2)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3)定位转移

三、微生物的分类:三个类型八大类

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es

1)细胞结构特点: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染色体胞质中有完整细胞器 2)举例:真菌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细胞结构特点: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核仁,胞质中细胞器少 2)举例: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 3、非细胞型微生物

1)细胞结构特点: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与蛋白质,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2)举例:病毒

四、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有利:参与N、C交换; 2、有害:传染病、超敏反应性疾病、肿瘤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形态

1、细菌的大小:常以微米UM作为计量单位(1UM=1/1000MM) 2、形态

1)球菌:球形、近球形;排列方式: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2)杆菌:

3)螺形菌:弧菌、螺菌、弯曲菌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1)位置:细胞膜外,坚韧而有弹性

2)作用:(1)参与胞内外物质交换;(2)承受胞内渗透压;(3)维持细菌一定形态

(4)与细菌某些特性有关(抗原性、染色性)

3)化学组成与结构:因菌而异 革兰阳性 革兰阴性 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连桥 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较厚 较薄 磷壁酸 无磷壁酸

1

无外膜 外膜:脂多糖LPS 青霉素敏感 对青霉素不敏感 2、 细胞膜 1) 位置:细胞壁内侧,紧包在细胞质外

2) 性质:质地柔韧并富有弹性的液性膜状结构 3) 组成:脂质双层、蛋白质(丰富的酶) 4) 作用:(1)参与细胞内外物质的转运交换;(2)能量产生、储存和利用

(3)菌体一些成分(如肽聚糖、磷壁酸等)生物合成

5)中介体:增大细胞膜面积

3、细胞质: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胞质含有多种内含物: 1)核糖体

(1)位置:游离于胞质中的小颗粒 (2)组成:蛋白质、核酸

(3)作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4)常是抗菌药物选择作用的部位: 2)胞质颗粒

(1)作用:暂时储存的营养物质 (2)常见嗜碱性较强的异染颗粒 (3)成分:核糖核酸、多偏磷酸盐 (4)染色:美蓝染色,颗粒着色较深

(5)多见于白喉杆菌(异染颗粒在两端,有鉴别意义)

3)质粒:是细菌核质外的环状DNA双链

(1)作用:控制非细菌生存所必需的某些遗传性状,如耐药因子、性菌毛的产生

(2)特点:①自我复制,传给子代,自然丢失;②通过接合而转移至受体菌,以传递所编码的性状

4、核质:1)组成:环状DNA双链;2)作用:控制细菌的遗传和变异性状 三、细菌的特殊结构:仅在某些种类的细菌才出现的结构

1、荚膜:1)形态: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合成,并向细胞壁外分泌一层疏松透明的粘液状物质,

厚者为荚膜;薄者微荚膜

2) 染色:一般染色法不易着色,光镜下呈透明圈

3) 荚膜的形成条件:与所处的环境有关:在机体内或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易生成。 4) 作用:(1)抗吞噬和消化;(2)抗干燥:荚膜含较多水分

(3)抗有害物质的损伤,如溶菌酶、补体等因素的侵害

2、鞭毛:1)形态:伸出于菌体表面细长弯曲的丝状物

2)四种类型:单鞭毛、双鞭毛、丛鞭毛、周鞭毛

3)组成:蛋白质

4)例菌:所有弧菌、螺菌,约半数的杆菌,少数球菌 5)作用:(1)运动器官;(2)近来认为:与致病有关

3、菌毛:1)分类:(1)普通菌毛:较鞭毛更细、短、直、数目多(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粘附器官

(2)性菌毛:中空的管道,传递遗传物质(DNA片段或质粒)

2)组成:蛋白质

4、芽孢:1)形态:折光性强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2)例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肉毒杆菌

3)组成:完整细菌核质、酶系及合成菌体成分的各种结构 4)形成:由芽胞基因决定,一般营养物质缺乏时易生成

形成规律:1个细菌—1个芽胞—1个细菌—大量繁殖

5)繁殖体: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6)意义:(1)抵抗力强(干燥、高温、化学消毒剂、辐射)

例:繁殖体80。C 迅速死亡;芽胞100。C 耐受数小时 注意:彻底灭菌的指标:杀灭芽胞 (2)休眠状态(保存物种):是细菌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殊存活形式 (3)鉴别细菌(根据芽胞的位置、形态)

2

小结:

1、 形态:区别菌毛与鞭毛;2、成分:菌毛、鞭毛、蛋白质、荚膜(因菌而异);芽胞(细菌生存所必需的成分) 2、 作用:荚膜可抗生物性侵害;芽胞可抗物理或化学性侵害与致病性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一、细菌的营养:1、水:各种生物所必需的

2、碳源:合成菌体成分;能量的主要来源 3、氮源:合成菌体蛋白质、酶、核酸 4、无机盐类:生长代谢必需

5、生长因子:B族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

二、细菌的营养类型

1、自营菌:合成能力强,能以无机物合成菌体成分,多为非致病菌 2、异营菌:合成能力差,必须供给多种有机物,多为致病菌 三、根据细菌对氧气需要的不同,细菌可分为

1、专性需氧菌:需要氧气,无氧不能生长。如:结核杆菌、霍乱弧菌 2、专性厌氧菌:只能生长在厌氧环境。如: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 3、兼性厌氧菌:有氧或无氧都能生长,多数病原菌属此类 四、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实际意义

1、分解性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1)糖发酵试验: 乳糖 葡萄糖

大肠杆菌 产酸又产气 产酸又产气 伤寒杆菌 无反应 产酸 意义:鉴别细菌

2)吲哚试验: 大肠杆菌

色氨酸 吲哚+试剂→玫瑰吲哚

2、合成性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1)热原质:是由一些细菌产生的,注入人体或动物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产生菌:大多为革兰阴性菌 化学本质:脂多糖LPS

特性:耐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不破坏;180度 4小时,250度45分钟,可破坏

2) 色素:水溶性、脂溶性(鉴别意义) 3)抗生素:治疗作用

4)细菌素:抗菌作用范围狭窄 5)维生素:治疗作用

6)毒素和侵袭性酶:与致病有关

五、细菌的生长繁殖

1、条件:1)营养物质

2)酸碱度PH:大多菌最适PH 6.8—7.4;

个别特殊:霍乱弧菌8.4—9.2;结核杆菌6.5—6.8;乳酸杆菌5.5

3)温度:低温菌10—20度;中温菌 37度(大多);高温菌50—55度 4)气体:CO2 、O2

2、细菌的繁殖方式与速度

1)方式:二分裂(中间形成横隔)

2)速度:大多快(20-30min)分裂一次 (一代);个别例外,如:结核杆菌18-20h一代 3)细菌生长曲线:迟缓期——分裂繁殖准备期

对数生长期——繁殖最快,生机最旺盛 稳定期——速度减慢,死亡数逐渐上升 衰退期——死菌数大于活菌数

六、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1、在医学中的应用:诊断、预防、治疗和科学研究

2、在制药工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制抗生素、维生素、酒、味精等 3、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外源性基因转染给受体菌

3

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

1、消毒: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2、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孢) 3、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4、无菌:物体(或环境)中没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存在 5、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上的方法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杀菌法:利用高温杀菌的方法。使蛋白质变性、电解质浓缩 1、干热灭菌:1)焚烧法;2)烧灼法;3)干烤法;4)红外线法

2、湿热灭菌:1)煮沸法;2)间歇灭菌法;3)巴氏消毒法;4)高压蒸汽灭菌法;5)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法 二、辐射杀菌法

1、日光与紫外线

原理:紫外线可使DNA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成二聚体,从而干扰了DNA的复制和转录 应用:无菌操作室、外科换药室、病房、手术室、实验室的空气消毒(穿透力弱) 2、电离辐射(冷灭菌):特殊设备产生的高速电子,γ射线或χ射线等,杀菌力强,穿透力强 机制:产生自由基,破坏DNA分子的共价键

应用: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灭菌,食物的消毒不破坏其营养成分 3、微波 三、超声杀菌法

四、滤过法:物理方法阻留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不包括病毒 五、干燥与低温法

1、干燥;

2、低温(常用冷冻真空干燥法在低温状态下真空抽去水分长期保存菌种和病毒) 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及作用时间; 2、细菌的种类与数量; 3、温度及酸碱度; 4、环境

第四章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螺旋体、放线菌等微生物细胞中的病毒 噬菌体在医学上的应用 1、细菌鉴定和分型

1)原理:高度特异性,一种噬菌体只能裂解与其相对应的一种细菌 2)方法:可疑细菌+已知噬菌体——查噬菌体效价 2、分子生物学研究工具(目的基因的载体):核酸的复制、转录、重组、基因表达调节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遗传:子代与亲代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 变异:子代与亲代生物学性状差异 第一节 细菌的遗传物质基础 一、染色体:裸露环状双螺旋DNA

1、功能:控制细菌所有性状

2、基因:DNA片段,决定细菌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每个基因含若干碱基对

二、质粒:细菌染色体外能自由复制的遗传物质,是一种寄生于细菌细胞内的亚细胞有机体。含20-30基因

1、功能:1)携带遗传物质,控制细菌的某些性状。例:R质粒,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F质粒,编码性菌毛

2)可在细菌间转移

第二节 细菌变异类型及其发生机制 一、细菌变异类型

1、表型变异:主要由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可逆的。获得的新性状不稳定

机制:没有基因改变,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例: 持续乳糖

4

大肠杆菌 ————→ 诱导酶 → 分解乳糖

2、基因变异:细菌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不可逆、新性状稳定 二、细菌变异机制

1、基因突变:是微生物某些遗传物质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DNA碱基对的变化

经常发生:每分裂102—109,突变一次

1)点突变:核苷酸序列的改变仅为一个或几个碱基的置换、插入或丢失,出现的突变只影响到一个或几个基

因,引起较少的性状变异

2)染色体畸变:涉及大段的DNA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 2、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1)转化:受菌在环境中直接摄取供菌游离的DNA 片段

2)转导:以噬菌体为载体,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物质。

3)溶原性转换:噬菌体不携带供菌的任何基因,只将其本身的DNA与受染菌基因重组

举例:棒状杆菌噬菌体感染白喉杆菌

4)接合:供菌和受菌由完整细胞相互直接接触而传递大片段DNA。通过性菌毛的传递 5)原生质体融合:指经处理使两种失去细菌细胞壁后进行融合,使遗传物质交换

三、基因的转移与重组总结(比较)

方式 遗传物质来源 接合 性菌毛 质粒或大片DNA 转化 直接摄取 供体菌的DNA 转导 溶原性噬菌体 供体菌的DNA 溶原性转换 溶原性噬菌体 噬菌体的DNA 原生质体融合 融合 遗传物质交换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一、细菌毒力变异与疾病预防

变异:毒力增强或减弱

意义:制备减毒活疫苗,预防疾病,如卡介苗 二、细菌形态、结构、菌落等的变异与细菌鉴定

意义:给细菌的鉴定带来困难

三、细菌L型变异与感染性疾病:细菌受菌体外环境因素(如抗生素、溶菌酶、抗体 补体等)影响,阻断了细菌细胞

壁主要成分肽聚糖的合成,转变成一种细胞壁缺失的变异型

特点:1、仍保持生命力,可导致疾病;2、可过细菌滤器;3、不易着色,革兰阴性;4、高渗固体培养基中缓慢

生长菌落;5、“荷包蛋”样、颗粒样;6、对原敏感的药物转为耐药性;7、与男性不育;8、与肿瘤发生有关

四、在测定致癌物质方面的应用

凡是能诱导细菌基因突变的物质都可能是致癌物质。 五、在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

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抗菌免疫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机制

致病性:细菌引起感染的性能 细菌的毒力:半数致死量LD50

感染: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繁殖、释放毒性物质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的过程

一、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1、粘附素:引起感染的首要条件

2、荚膜及荚膜类物质:抗吞噬和阻碍体液中杀菌物质中的作用 3、侵袭素:利于细菌扩散

1)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

产生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气性坏疽杆菌等

作用: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被水解,导致结缔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细菌和毒素易扩散

2)血浆凝固酶。产生菌:病原性葡萄球菌 二、毒素

区别点 内毒素 外毒素

5

来源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位 细胞壁、菌体裂解 由活菌直接分泌、细胞溶解后释放

化学成分 脂多糖LPS 蛋白质(亚基A决定毒性效应、B与特殊受体结合) 毒性作用 大致相同:脂质A 较强,有选择性

抗原性 弱 强(刺激机体可产生抗毒素)

内毒素毒性作用:各细菌内毒素毒性大致相同可引起发热、白细胞反应(先减后增)、中毒性休克(内毒素血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三、细菌感染的途径和类型

1、感染的来源

1)外源性感染:患者、带菌者、带菌动物;2)内源性感染;3)医院获得性感染 2、传播方式与途径

1)呼吸道感染:吸入飞沫或灰尘;2)消化道感染;3)创伤感染;4)接触感染;5)节肢动物叮咬感染 3、感染的类型

1)隐性感染:指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力强,或侵入的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

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获得一定免疫力,重要传染源。

2) 显性感染:(1)毒血症:毒素入血,病原菌不进入血流

(2)内毒素血症:病原菌入血,并在血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大量内毒素

(3)菌血症:病原菌入血,但在血中一般不繁殖

(4)败血症:病原菌入血,在血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的严重全身中毒症状

(5)脓毒血症:化脓性病原菌进入血流,在血中大量繁殖,并随血流转移到其他器官引起化脓

性病灶。

第七章 细菌微生物学检查

一、充分认识病原检查对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性。

虽然临床上许多感染性疾病可以通过经验性治疗获得治愈,但在不同时间、不同感染、不同医疗单位,致病菌的种类、构成、药物敏感性有很大差别,实际上每次常规检查也就是为下一次经验治疗积累经验。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1、根据不同疾病以及疾病的不同时期、感染部位采集不同标本 2、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3、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病程,采集不同标本。例如,伤寒病人在病程1~2周内取血液,2~3周取粪便。

4、尽可能在疾病早期及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如肺结核病人取干酪样痰液 5、对血培养则更希望在患者寒战体温上升前采血为佳 6、每次采血量不应低于10ml

7、为提高培养阳性率并鉴别污染,连续两次以上的培养非常必要 二、及时追踪检查结果

三、客观分析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

阳性病原检查结果的临床价值至少可分为三类:

1、 第一类对临床有确诊价值,包括特殊病原体与生理无菌标本中分离菌,如志贺菌、伤寒沙门菌、霍乱弧菌、结

核分支杆菌等,或血、脑脊液、胸水、关节液等阳性培养

2、 第二类对临床仅有参考价值,需结合患者情况加以判断,如呼吸道常有多种细菌定植,即或阳性痰培养结果也

不能肯定为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金葡菌、不动杆菌等

3、 第三类结果与临床无关,大多为污染菌,如呼吸道奈瑟菌、血培养单次表皮葡萄球菌等。

第八章 球菌

病原性球菌(化脓性球菌):G+,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G-,脑膜炎奈瑟球菌、淋病耐瑟菌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体,医务人员带菌率70%,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来源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球形,排列成堆,似葡萄状,无芽孢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产脂溶性色素、耐盐性强

3、对热、干燥的抵抗力强于一般无芽胞细菌:1)60℃ 1h或80℃ 30min才被杀死;

2)干燥的脓汁、痰液存活2-3个月;

3)对碱性染料敏感(1/10~1/20万单位龙胆紫);

6

4)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高度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一酶、二素、三毒素)

1)凝固酶:使人血浆凝固,是鉴定致病菌株的重要指标

引起化脓局部特点:有局限侵向、脓汁粘稠,易形成血栓。

2)葡萄球菌溶素:溶解红细胞,对白细胞、血小板有损伤 3)杀白细胞素:损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4)肠毒素:引起以喷射性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 5)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毒性休克综合症

6)表皮溶解毒素:引起人表皮剥脱性病变,烫伤样皮肤综合症,主要由噬菌体?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 2、所致疾病

1)化脓性炎症

(1)局部:毛囊炎、疖、痈;(2)内脏:气管炎、肺炎、中耳炎;(3)全身:败血症、脓毒血症 2)毒素性疾病

(1)食物中毒:1—6小时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痛、继以腹泻,呕吐最为突出 (2)假膜性肠炎:临床症状——顽固性腹泻

本质——菌群失调

病理特点——肠粘膜被一层炎性假膜覆盖

假膜组成——炎性渗出物、肠粘膜坏死块、细菌

(3)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4)毒性休克综合征

三、微生物学检查:1、标本:脓汁、血、剩余食物;2、直接涂片染色镜检;3、分离培养与鉴定 第二节 链球菌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的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

大多数不致病;少数致病:例:化脓性炎症、猩红热、风湿病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球形或卵园形,呈链状排列;G+;幼龄菌有荚膜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含血培养基)

3、抗原构造:C抗原:多糖抗原(细胞壁多糖),群特异性抗原,分A-V共20群

M抗原:蛋白质抗原,型特异性抗原

4、分类: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的溶血现象

甲型(α)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溶血环,正常及条件致病菌

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较宽透明溶血环,致病力强 丙型链球菌(γ)无溶血环

5、 抵抗力:不强;60℃,30min;对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敏感;干燥尘埃中生存数月;干燥脓汁生存数周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1)溶血素:有SLO、SLS两种,比较如下:

溶血素O 溶血素S

化学结构 含—SH蛋白质 小分子多肽 对氧 敏感 稳定 作用 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

抗原性 强 无 2)致热外毒素,由温和噬菌体感染

作用:引起猩红热(发热、小儿急性传染病、呼吸道传染、咽炎、全身弥漫性鲜红皮疹,草莓舌) 作用部位:下丘脑

抗原性:强,抗体可中和该毒素

3)黏附素:M蛋白+Fn,利于定居与繁殖;抗吞噬

7

4)侵袭性酶类: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利于细菌在组织中扩散

局部感染特点:脓液稀薄,易于向周围组织扩散

2、所致疾病

1)A群链球菌所致疾病

①化脓性感染: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淋巴管炎、丹毒、蜂窝组织炎

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咽喉炎、中耳炎、产褥热

②猩红热

致病物质:致热外毒素 传播方式:呼吸道 传染源:病人或带菌者

③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由ⅡⅢ型超敏反应引起) 2)甲型链球菌所致疾病(正常菌群之一):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免疫性:感染后,可获一定免疫能力,但因型别多,各型之间无交叉,故可反复感染 三、微检

1、标本:脓汁、炎性渗出物;2、直接涂片染色镜检;3、分离培养与鉴定 4、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测定

简称:抗“O”试验

有诊断意义的效价:Ab>1:400

辅助诊断: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九章 肠杆菌科:一大群寄居在人或动物肠道中的G-无芽胞杆菌

大多数参与正常菌群;其中有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少数致病(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一、形态与结构:中等大小、两端钝园、G-、无芽胞,多数有菌毛 二、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液体培养基中混浊生长

三、抗原构造复杂: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表面或包膜(K)抗原、菌毛(F)抗原四、生化反应:乳糖发酵试验初步区分 致病菌 非致病菌

乳糖发酵 - + SS培养基 白色 红色 第一节 埃希菌属

代表菌: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E coli)。一般不致病

致病特点:一定条件下肠道外感染;有些菌株引起肠道内感染(如腹泻) 意义:卫生细菌学指示菌(粪便污染程度) 一、生物学性状

1、抗原构造与分类

①O抗原(细胞壁脂多糖):已发现171种,是分群的基础 ②H抗原:60多种

③K抗原:103种,L、B、A型别

血清型表示方式: O:K:H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1)粘附因子:特殊菌毛 2)肠毒素(外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LT 耐热肠毒素ST 对热不稳定 对热稳定 具免疫原性 抗原性弱

A、B亚群 STa STb 亚单位 CAMP↑ CGMP↑

肠腺体分泌↑(腹泻) 体液平衡失调(腹泻)

2、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化脓性炎症):泌尿系统最常见

2)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肠道内感染

8

肠产毒性ETEC:水泻;肠致病性EPEC:水泻;肠侵袭性EIEC:脓血便;肠出血性EHEC:血便 三、微生物学检查

1、标本:血液、脓液、脑脊液、粪便、中段尿(确定为大肠杆菌,含菌量≥10万/ml尿泌感) 2、卫生细菌学检查:1)细菌总数:检测每ml或每g样品中所含细菌总数。

2)大肠菌群指数:每1000ml饮水或每g其他样品中大肠菌群数 3)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1985年):大肠杆菌〈3个/升;细菌总数〈100个/ml

第二节 志贺菌属

代表细菌:痢疾杆菌;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 一、分类: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我国为主)、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 二、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G-杆菌,无荚膜、芽胞、鞭毛、有菌毛 2、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V-P试验-、乳糖-

三、致病性

1、致病物质

1)侵袭力:菌毛 2)内毒素(主)

作用于肠壁:通透性↑、吸收↑。发热、神志障碍、中毒性休克 破坏肠粘膜:炎症、溃疡(脓血便)

破坏肠壁植物神经: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3)肠毒素

(1)神经毒性:中枢神经,四肢麻木; (2)细胞毒性:肝细胞破坏; (3)肠毒性:肠粘膜出血、水样泻

2、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菌痢)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 传染方式:消化道

1)急性菌痢:全身中毒症状+肠道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 2)慢性菌痢:病程>2个月,迁延不愈、时愈时发 3)中毒性痢疾:中毒症状

四、微生物学检查

1、标本:取粪便注意挑选脓血、粘液部分。立即送检或30%甘油缓冲盐水中保存 2、中毒性菌痢——肛拭

第三节 沙门菌属:是一大群形态、生化性状及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一、种类:1、多数 对动物致病(动物病原菌);

2、少数 对人类致病(如伤寒杆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 3、有些对人和动物均致病(如猪霍乱杆菌)

二、生物学性状

1、具肠道杆菌的共性

2、抗原构造和分类:抗原结构复杂,主要有三种。 1)菌体抗原(O抗原):脂多糖,稳定、耐热,特异性低,为沙门菌共有。O抗体,IgM,早现早退 2)鞭毛抗原(H抗原):蛋白质,不稳定,不耐热,特异性高,可鉴别伤寒杆菌与副伤寒杆菌及副伤寒杆菌的

分型。H抗体,IgG,迟现迟退

3)表面抗原(Vi抗原)

①与毒性有关:抗吞噬作用,与致病性有关 ②新分离菌才有。

Vi抗体:体内有菌时产生,无菌时消失,可作为伤寒带菌者指标

三、致病性

1、致病物质

1)侵袭力:Vi抗原、菌毛(粘附) 2)内毒素:(可引起体温↑,WBC↓血压↓)

9

3)肠毒素:(个别)

2、所致疾病(对人类致病的只有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 1)肠热症

致病菌:伤寒杆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

传染源:病人或带菌者(大约3%的伤寒病人发展成慢性带菌者) 传染途径:粪-口途径 2)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

鼠伤寒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杆菌等污染食物引起 主要症状:发热、呕吐、腹痛、腹泻

3)败血症:猪霍乱杆菌、丙型副伤寒杆菌、鼠伤寒杆菌 4)慢性肠炎主要由鼠伤寒杆菌引起 症状似菌痢:粪中带有粘液或脓液 多见于婴幼儿和老年人

四、微生物学检查

1、病原菌检查

标本:伤寒、副伤寒

1—2周→血;2—3周→粪(尿意义不大);全病程→骨髓(非常规)

食物中毒、慢性肠炎取粪便、呕吐物、粘液 分离鉴定:实验课介绍 2、血清学诊断(肥达试验):定量凝集反应,测定病人血清中相应抗体及其含量,以辅助诊断肠热症 原理:用已知的伤寒杆菌H抗原、O抗原、副伤寒杆菌H抗原+患者血清

诊断标准:因为隐性感染者或接种过菌苗的正常人伤寒血清中一定量的抗体,所以肥达试验的凝集效价应超过

正常范围才有诊断意义。

五、防治原则:特异性预防——接种伤寒、甲、乙型副伤寒三联菌苗。

第十章 弧菌属

第一节 霍乱弧菌(霍乱):所致霍乱为烈性传染病,被列为国境检疫的传染病 两生物型:古典生物型、ELTOR生物型(目前主要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新分离菌,弧状,一条鞭毛,逗点状,运动极活泼,似“鱼群”穿梭 2、培养特点:耐碱性,在PH8.5~9.5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二、致病物质:1、鞭毛、菌毛;2、粘多糖酶:利于细菌通过肠粘液屏障;3、霍乱肠毒素:(外毒素)致病重要物质 三、传染方式:粪-口途径

主要的动物传染源:海产品(贝壳类),泥鳅、鳝鱼是保存宿主

四、霍乱症状:1、水样腹泻;2、呕吐;3、排泄“米泔水”样便;4、体液平衡失调;5、休克

五、微生物学检查与预防:1、取米泔水样粪便或呕吐物为标本;2、特异性预防:接种霍乱死疫苗

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

分类:1、有芽胞厌氧菌:代表菌破伤风杆菌;2、无芽胞厌氧菌:肠道优势菌

厌氧菌感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1、普遍性:口腔、阴道和泌尿生殖道20-28%;创伤感染88%;败血症20%

2、 重要性:过去忽略厌氧菌的检验,目前发生厌氧菌是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感染的原因:1、组织氧张力或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2、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消耗O2、提供营养物质 3、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第一节 厌氧芽孢梭菌 破伤风梭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呈杆状,有周身鞭毛。芽孢呈球形,位于菌体顶端,直径比菌体宽,使菌体呈鼓槌状,

是本菌的典型形态特征。G+

2、培养特性:专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

10

葡萄糖培养基

疱肉培养基(不饱和脂肪酸吸收氧,氨基酸还原作用,氧化还原电势低)

二、传染方式:伤口(缺血或坏死组织多者)

局部伤口

致病机制:外毒素—————→末梢神经轴索→脊髓前角和延髓脑干组织→封闭抑制性突触→

阻止了上、下神经元之间的正常抑制性冲动的传递→伸、屈肌同时强烈收缩

三、破伤风特有症状:1、苦笑面容;2、牙关紧闭;3、角弓反张;4、呼吸肌痉挛、窒息、死亡 四、防治原则:1、人工自动免疫:类毒素——白百破

2、人工被动免疫:抗毒素(T.A.T)

第十三章 棒状杆菌属 白喉棒状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异染颗粒

白喉杆菌排列方式:珊栏样排列,字母型

二、培养特性:黑色菌落。0.03%-0.04%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

三、致病物质:白喉外毒素(带毒素基因的溶原性?噬菌体的菌株才产生毒素)

作用:抑制蛋白质合成,引起组织变性与坏死。 症状:假膜

特点:不易剥离;扩展至喉、气管、支气管阻塞呼吸道可窒息

四、预防:白、百、破混合疫苗(活疫苗)

免疫力可维持3-5年;6-8个月儿童接种

第十四章 分枝杆菌属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细长稍弯杆菌,有分支生长的趋势;染色:抗酸染色阳性,红色(抗酸杆菌) 2、抵抗力:耐干燥,尘埃中传染性持续8~10天;干痰中6~8月 3、培养特性:专性需氧,生长缓慢(约18h/一代),营养要求高(蛋黄、甘油、马铃薯等)

生化反应:不发酵糖类;触酶试验阳性,而热触酶试验阴性 4、抵抗力

1)四怕:乙醇、湿热、紫外线、抗痨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

2)四不怕:干燥、酸(3% HCl或6% H2SO4)或碱(4% NaOH)有抵抗力、碱性染料、青霉素等抗生素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不产生内、外毒素和侵袭酶

1)脂质:磷脂、脂肪酸、蜡质D、硫酸脑苷质 2)蛋白质 3)荚膜

2、入侵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皮肤 3、所致疾病

1)原发感染——首次侵入人体

特点:各类结核病均发生在原发感染后自然自愈侵向大,潜伏期长(结核感染与发病分离) 2)继发性结核病:多发于成年人

(1)原发感染后遗留的潜在病灶复燃;(2)可发于全身各种组织器官,肺结核多见; (3)伴IV型变态反应;(4)病灶易发生干酪样坏死、空洞 4、临床症状:全身症状——发热(低热),疲倦、乏力、夜间盗汗,消瘦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急

5、免疫特点:有菌免疫(菌体或成分消失,免疫也消失)

细胞免疫(致敏T细胞、淋巴因子) 细胞免疫与Ⅳ型变态反应并存

6、结核菌素试验:是应用结核菌素tuberculin来测定机体是否有Ⅳ型变态反应的一种皮肤试验 原理:迟发型(传染性)变态反应

11

结核菌素种类:旧结核菌素(OT),是结核菌肉汤培养物加热灭菌后的浓缩滤液,实质:结核分支杆菌蛋白 方法:取1:2000 OT,注射于左前臂掌侧中部中央皮内,观察48-72h

结果判断:局部红肿或硬结直径<0.5 cm,阴性。局部红肿或硬结直径0.5-1.5cm,阳性。>1.5cm,强阳性 意义:阴性反应:未受感染(无免疫力)或机体敏感性较低

阳性反应:曾感染过或已接种卡介苗,有一定免疫力,但并不表示发病 强阳性:有活动性感染

应用:1)用于卡介苗接种前后检查结核免疫的转变

2) 作为婴幼儿结核病诊断的参考 3) 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4) 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三、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涂片检查:根据感染部位取痰、胸腹水等 2、细菌培养 3、聚合酶链反应

四、防治原则:接种卡介苗(BCG)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接种方法:1、新生儿可直接接种;2、1岁以上须先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接种

3、接种后2~3个月做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表示接种成功;阴性者需补种

第十六章 其他细菌

第二节 螺杆菌属: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有关 一、重要特性:“S”形,G-;尿素酶阳性;有鞭毛 二、致病性:尿素酶

三、临床症状:1、上腹部的反复疼痛;2、胃肠道出血;3、没有菌血症 四、实验室诊断:1、胃粘膜涂片;2、培养(金指标);3、IgG;4、尿素酶呼吸检测 第三节 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为假单胞菌属的代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土壤中最普遍的细菌之一。 人的皮肤、肠道和呼吸道均存在;为条件致病菌;蓝绿色水溶性色素 所致疾病:条件致病菌。

术后伤口感染、烧伤感染、脓肿、中耳炎、尿路感染、肺炎、角膜炎、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胃肠炎

第四节 嗜血杆菌属 军团菌属

所致疾病:肺炎型、流感型 细胞免疫

治疗: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利福平

致病物质:菌毛、微荚膜、酶类、内毒素、外毒素

第三篇 病毒学

第二十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主要特征:属非细胞型微生物。

1、体积极小:一般20~300nm;2、结构简单:核酸+蛋白质;3、严格寄生性: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增殖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化学组成

一、病毒的形态:球形、蝌蚪状、杆状 二、病毒的基本结构

1、核心:主要成分——核酸(DNA或RNA);作用——决定病毒的 遗传特性 2、衣壳:成分——包裹在核心外的蛋白质,组成壳微粒

作用——1)保护病毒核酸免受破坏;2)辅助病毒对易感细胞的传染;3)具有抗原性

3、包膜(有些病毒有特殊结构):包绕在核衣壳外的一层膜样结构,由特殊蛋白+类脂、多糖,保护作用、吸附、

致热。有些病毒包膜表面有呈放射性排列的刺突,如流感病毒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和培养 病毒的增殖方式——复制

步骤:1、吸附:病毒吸附点+相应受体。吸附是特异性的 2、传入:包膜病毒→非包膜病毒 3、脱壳

12

4、生物合成

5、装配释放

第三节 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1、灭活:病毒受到不利理化因素的影响,失去感染性,不一定失去抗原性或其他性质如血凝性

2、理化条件:耐冷怕热。对热敏感,加热60。C30min被灭活;耐低温,20。C可保存数月。对紫外线、氧化消毒剂敏

感(如过氧乙酸用于乙型肝炎病毒)

3、至今未发现对病毒有特异性抑杀作用的抗生素、磺胺

细菌与病毒生物学性状比较 细菌 病毒 核酸 DNA and RNA DNA or RNA 观察 光镜 电镜 繁殖方式 二分裂 复制 细菌滤器 不过 可过 抗生素 有效 无效 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一、感染方式

1、水平感染:个体之间的感染,即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或粘膜接触从某一个体传给另一易感者的感染 2、垂直感染:指某些病毒经胎盘或产道由孕妇传给新生儿或胎儿的感染 二、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

1、杀细胞效应: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的溶解死亡的作用 2、引起细胞膜变化:出现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3、感染细胞出现包涵体: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内可出现一定形态学特征的,经染色后光学显微镜可见的斑快 4、引起细胞染色体变化或基因表达异常 三、病毒感染引起宿主的免疫病理损伤

1、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损伤

2、有些病毒感染后,呈稳定状态感染,使细胞失去某些功能或出现新抗原 3、免疫复合物引起损伤

4、抗体增强病毒感染作用: Fab+病毒 抗体 ↓

Fc+单核巨噬细胞 四、感染类型

1、隐性感染:指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短暂病毒感染

2、显性感染:病毒感染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病程较短,病毒常随疾病的痊愈而被消灭或自体内排除 3、持续感染

1)慢性感染:有一定的临床症状,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体内持续存在病毒,并可不断排出体外的慢性进行

性感染

2)潜伏感染:某些病毒在急性感染后,病毒潜伏于机体某些细胞内,以后在一定诱因下可引起复发,呈急性

过程

3)慢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潜伏期长达数年、数十年,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缓慢发病,一旦出现症状多

为亚急性、进行性。

第三节 机体对病毒的免疫性 一、免疫分子因素

1、干扰素:个体出生后,机体受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等多种细胞所

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作用:1、广谱抗病毒作用:由某一种属细胞产生的干扰素一般只能保护相同种属的其他细胞对抗病

毒的感染;2、抗肿瘤作用;3、调节免疫作用 种类:?干扰素、?干扰素、r 干扰素

13

2、抗体 3、补体

二、免疫细胞因素:1、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PS);2、NK细胞、K细胞;3、T细胞

第二十三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球形

构造:1)核心:RNA分节段核蛋白、RNA多聚糖;

2)衣壳:M1蛋白

2、抗原性与分型

1)内部抗原(核蛋白和内膜蛋白):抗原性稳定,分甲A、乙B、丙C三型 2)表面抗原:HA、NA(分亚型依据:易变异) 流感病毒的变异 病A型 B型 C型 毒类别 特性比较 变异性 变异较快 变异较慢 未见变异 流行性 世界性流行 局部流行 散发流行 3、变异性与流感流行:抗原性易变异是流感V最突出的特性

1)抗原漂移:抗原变异幅度小,属于量变,中小型流行,每年有发生。

变异机理:编码血凝素基因发生一系列点突变,(某一核苷酸的碱基发生改变)导致氨基酸序列改变。2)抗原性转变:变异幅度大,质变,大流行。每10-40年出现一次。

变异机理:基因重组(交换核酸片断) 二、致病性

1、传染源:急性感染者 2、传播方式:飞沫或污染物 3、潜伏期:1-3 days.

4、常见症状:全身症状(重):发热、头痛、肌肉酸痛

局部症状(轻):鼻塞、咽痛、咳嗽

四、并发症:1、肺炎(合并细菌感染,常见的有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其他病毒的双重感染(腺病毒)

五、免疫性:感染后获得对同型V免疫力 六、预防与治疗

1、建立流感检测站,及时发现与隔离病人。不要讳疾忌医,或逃脱责任,或怀着侥幸的心理而潜伏在人群里! 2、预防接种:亚单位疫苗,70% 3、治疗: 第二节 副黏病毒

流感病毒与麻疹病毒的比较 流感病毒 麻疹病毒 RNA,分段 RNA,不分节段 包膜:HA、NA HA、脂蛋白、融合因子

抗原性复杂,易变异 抗原单一,稳定

不入血 两次病毒血症

细胞脱落、坏死 多核巨细胞、嗜酸性包涵体

鼻塞、流涕、咳嗽 KOPLIK斑、皮疹

亚单位疫苗 麻疹减毒活疫苗 第二十四章 肠道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一、病毒抵抗力:在污水和粪便中可活数月;食品中可保存数周;不易被胃酸或胆汁灭活;对氧化剂敏感;

14

56。C30min被灭活

二、致病性:传染源:病人或无症状携带者

传染方式:粪-口途径

三、感染类型:人群中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或轻型感染

显性感染:引起麻痹者仅为显性感染的0.1%-1% 顿挫感染

四、免疫性:1、SIgA:清除肠道内病毒,阻止病毒入血

2、IgM,IgG:阻断血流中病毒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 3、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较牢固的免疫力

五、预防: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

第二十五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轮状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核心为dsRNA,外有双层衣壳,内外两层呈放射状排列

2、分组:A、B、C组:可引起人、动物腹泻,最常见A组(有称为小儿轮状病毒);D-G组:仅引起动物腹泻 3、A组抵抗力:耐乙醚、弱酸,室温中传染性可保持7个月,-20。C长期保存 B组轮状病毒:引起成人腹泻 4、特异性预防:尚无疫苗接种

第二十六章 肝炎病毒:指侵犯人体肝细胞为主,并引起肝炎的病毒,有甲、乙、丙、丁、戊等种类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HAV)——人类甲型肝炎 一、生物学性状

1、病毒形态:球形,直径27~29nm,核心为RNA

2、抵抗力:-20。C可存活多年,25。C至少活1个月,毛蚶体内60。C耐受10h

漂白粉和次氯酸钠可消除传染性

二、致病性

主要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 传染方式:粪-口(fecal-oral)

致病机理:病毒进入机体→肠粘膜和局部淋巴结增殖→入血形成病毒血症→入肝并在内增殖,引起肝细胞病变 三、 免疫性:相应抗体IgM、IgG,都对HAV的再感染有免疫作用。IgM持续2个月左右,IgG可持续多年 四、症状:通常有近1个月的潜伏期。

1、病人起病急骤。开始有畏寒、发热、腹泻、腹痛、咽痛、关节痛等症状。接着出现厌食,特别是厌油腻,全身无力、恶心、呕吐,右上腹部的肝区,感到疼痛。

检查时,可以发现病人肝肿大。化验检查肝功能,可有血清“谷丙转氨酶”(简称ALT)升高。

2、几天以后,多数病人会出现黄疸,眼睛的巩膜(即“白眼珠”)和皮肤发黄,尿为浓茶色,大便颜色变

浅,皮肤瘙痒。这个时期称为“黄疸期”。黄疸持续大约1个月后逐渐消退,其他症状也逐渐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五、微生物学检查:测定HAV-AbIgM有助于早期诊断 六、特异性预防:甲肝活疫苗,获得免疫力持久

甲肝预后:预后良好,一般不转为慢性。但需防止肝功能衰竭出现!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乙肝患者血清中发现3种相关颗粒 1)小球形颗粒:HBsAg,不含核酸 2)管形颗粒:小球形颗粒串连成

3)大球形颗粒:为完整的病毒颗粒,具传染性 (DANE颗粒):DNA、逆转录酶

2、HBV的抗原组成

1)表面抗原HBsAg:存在于三型颗粒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15

分亚型(a, d/y, w/r, adr)

产生抗-HBs: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疫苗接种成功

2) 核心抗原HBcAg :主要存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内或DANE颗粒核心中,到血液中即被降解为HBeAg。

一般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HBcAg,而只能检测到抗-HBc

3) e抗原HBeAg:仅存在于Dane颗粒中;游离存在于血液中;为病毒复制及强传染性的指标;

产生抗-HBe,是预后良好的征象

二、培养:黑猩猩动物模型、鸭动物模型,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细胞培养成功

三、抵抗力:抵抗力强于HAV,对低温、干燥、紫外线耐受,不被70%乙醇灭活,100℃ 10分钟可灭活 四、致病性(以细胞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HBV本身无细胞致病性)

传染源:病人和HBV携带者

传染性强:10-6——10-7ml含病毒的血液 传染方式多样:血源性传播(输血、注射);垂直传染(是我国HBV感染的主要模式) 致病机制:1、免疫低下:HBsAg无症状携带者

2、 病毒变异:逃逸免疫

3、 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为主

4、 免疫复合物性的免疫损伤:肝外损伤

5、 自身免疫反应的免疫损伤: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

免疫性:细胞免疫为主;保护性抗体——HBsAb(清除体液中的病毒) 五、临床类型:无症状携带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

临床特点:1、潜伏期:2~6个月

2、预后:1)婴幼儿期感染:近90%转为慢性;2)成年人感染:85%以上可痊愈,10%左右转为慢性 六、微生物学检查: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的检测;血清HBV-DNA检测(核酸杂交法) 七、治疗:干扰素

第十七章 其他原核细胞微生物

第一节 支原体:无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活细胞外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

1)大小不一,形态多样:球状、球杆状、长丝状 2)内外蛋白质,中夹胆固醇:(1)细胞膜三层:内、外层:蛋白质;中层:脂质(胆固醇)

(2)染色:G- (不易着色),Giemsa染色为浅紫

2、培养特性

1)营养要求高于一般细菌,必须补充血清、腹水或卵黄等;2)生长缓慢;3)“荷包蛋”样菌落 3、抵抗力:1)对热敏感(45℃,30min);2)对石炭酸等敏感;3)对青霉素不敏感 4、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区别 支原体 L型 在遗传上与细菌无关 在遗传上与原菌相关 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变成细菌 在无诱因下,易回复为原菌 生长慢,菌落小 菌落稍大 液体培养时混浊度极低 混浊度低,可贴壁或沉低 生长大多需要胆固醇 不一定需要胆固醇 二、致病性 原体 致病性 肺炎支原体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支气管炎 表面感染 人型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 表面感染 生殖器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 表面感染 穿透支原体 多见于艾滋病 入血 溶脲脲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 表面感染

1、肺炎支原体——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1)多症状轻(头痛、发热、咳嗽) 2)青少年多发

16

3)传播方式:飞沫感染 4)微检:冷凝集试验 2、解脲脲原体

1)特征:分解尿素(区别于其他支原体) 2)所致疾病:(1)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2)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3)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早产、死胎、新生儿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 立克次体: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生物学性状

1、类似细菌,多形态,细胞壁组成似革兰阴性菌 2、二分裂繁殖

3、天然寄生在一些节肢动物体(寄生宿主、储存宿主、传播媒介)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

1、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病理损伤:血管内皮炎) 普氏立克次体 莫氏立克次体 传播媒介:人虱(虱粪中的立克次体从抓破的小伤口进入人体) 鼠蚤(叮咬人) 传染源:病人 鼠 流行性斑疹伤寒 地方性斑疹伤寒 2、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病 1)传播媒介:恙螨(叮咬人) 2)常见症状:(1)体温迅速上升;

(2)焦痂(叮咬处周围皮肤红晕溃疡,上盖黑色痂皮)

四、立克次体微生物学检查——外-斐反应:用已知变形杆菌的某些菌株代替立克次体作抗原,与病人血清作定量凝集

反应,测定病人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及其含量,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

第三节 衣原体:体积微小、活组织细胞内寄生 分类:1)沙眼衣原体:(1)沙眼::A、B、Ba、C血清型。通过眼-眼或眼-手-眼传播

(2)性病:D-K血清型。通过性接触传播 (3)咽炎:20%咽炎与之有关

2)肺炎衣原体 3)鹦鹉热衣原体 第四节 螺旋体

一、钩端螺旋体——钩体病

1、形态与染色:螺旋致密,一端或两端有钩呈“C”或“S”状,镀银染色(棕褐色) 2、抵抗力:较其他螺旋体强,湿泥土中存活半年,水中数月不死 3、致病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野生动物感染钩体,在肾小管生长,从尿排出→污染环境→皮肤小创伤、鼻、眼、口腔粘膜、消化道→入血→肝、肾、肺、脑膜

4、钩体病常见症状:高热、乏力、头痛、腰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疼痛、淋巴结肿大、黄疸、休克、微循环障

碍、心肾功能不全、脑膜炎

5、预防:多价钩体死疫苗(必须含当地血清型)

6、治疗原则:\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抢救。 二、梅毒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梅毒

1、形态与染色:两端尖直,螺旋致密 2、培养:较困难(易失去毒力)

3、抵抗力;较弱(离体后1-2h死亡) 4、传染方式:性接触;孕妇→胎儿 5、传染源:人(唯一)

6、机理:典型迟发型变态反应

1)Ⅰ期(初期)梅毒:感染性极强,破坏性小

感染后3周左右局部出现无痛性硬下疳,多见于外生殖器,一般4~8周后,常自愈。渗出液中有大量苍白

17

亚种螺旋体。

2)Ⅱ期梅毒:感染性强,破坏性小

发生于硬下疳出现后2~8周。苍白亚种螺旋体血症,全身皮肤、粘膜常有梅毒疹(扁平湿疣),全身淋巴结肿大,有时亦累及骨、关节、眼及其他脏器。在梅毒疹和淋巴结中,存在有大量苍白亚种螺旋体。 3)Ⅲ期(晚期)梅毒:感染性小,破坏性大

发生于感染2年以后,亦可长达10~15年的。病变可波及全身组织和器官。基本损害为慢性肉芽肿,局部因动脉内膜炎所引起的缺血而使组织坏死。Ⅲ期梅毒损害也常进展和消退交替出现。皮肤、肝、脾和骨骼常被累及。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可危及生命。 先天性梅毒(胎传梅毒)

1、 多发生于妊娠4个月之后。

2、 苍白亚种螺旋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流,并扩散至肝、脾、肾上腺等大量繁殖,引起胎儿的全身性感染,导致流

产、早产或死胎;

3、 出生梅毒儿,呈现马鞍鼻、锯齿形牙、间质性角膜炎、先天性耳聋等特殊体征。 三、微生物学检查

1、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

VDRL:提纯的心脂质、卵磷脂、胆固醇 USR(改良的VDRL)

RPR:牛心脂质抗原标记活性炭颗粒 2、特异性血清试验(螺旋体为抗原)

第二篇 真菌学

第十八章 真菌学概论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1、形态多样、结构复杂

2、组成:菌丝——营养器官(气中、营养);

孢子——繁殖器官

二、培养特性

1、营养要求较低,常用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 2、湿度大

3、最适合温度:22-28。C(浅部真菌)37。C(深部真菌) 4、最适酸碱度:PH4.0-6.0(浅部真菌) 5、生长缓慢 三、菌落三类型

1、酵母型:菌落光滑、柔软、湿润,无菌丝,单细胞 2、类酵母型:与上同,但显微镜下见假菌丝,单细胞 3、丝状型:菌丝一部分向空中生长,呈丝状,多细胞 四、所致疾病

1、感染性疾病:浅部感染、深部感染 2、超敏反应性疾病

3、中毒性疾病(菌、毒素)

第十九章 常见病原性真菌

第一节 皮肤感染真菌:侵犯人或动物体表角质组织的真菌(皮肤癣病,角层癣菌) 侵犯角化的皮肤、毛发、指(趾)甲;所致疾病:癣 浅部真菌致病特点:1、途径:接触传染;

2、一种癣病可由多种癣菌引起; 3、一种癣菌可引起多种癣病;

4、一般无疤痕(除黄癣菌所致头癣)

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多为内源性;多侵犯皮肤深层、深部组织、内脏;多继发慢性、消耗性疾病。(致死原因) 一、新生隐球菌

1、半数继发于白血病、何杰金病、艾滋病

18

2、在自然界广泛,如土、鸽粪 3、单细胞,圆形

4、传染方式:吸入孢子、内源性

5、所致疾病:肺隐球菌病、隐球菌脑膜炎 6、微生物学检查:1)直接镜检;2)荚膜多糖抗原 二、白色念珠菌

1、单细胞,革兰阳性,属条件致病菌

2、健康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阴道有此菌 3、致病条件:免疫功能下降、菌群失调

4、所致疾病:1)粘膜:鹅口疮、口角炎、外阴、阴道炎

2)皮肤:指间糜烂症 3)内脏:(1)支气管肺念珠菌病;(2)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感染;(3)肠炎、脑膜炎

5、微检:直接镜检

真菌中毒

有毒真菌:如磨菇类

真菌毒素中毒:无传染性,一般药物与抗生素治疗无效,与特定食物、饲料、农作物有关

主要侵害肝、肾、神经系统

致癌性真菌(如黄曲霉素)

第二十七和二十八章 黄病毒

?黄病毒(虫媒病毒)是以节肢动物作为储存宿主,并以此为媒介在脊椎动物间传播的一大群RNA病毒,又称节

肢动物媒介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球形,RNA病毒。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传染源:带病毒的家禽、家畜(幼猪) ?传播媒介:蚊(库蚊、伊蚊)

?免疫性:多经隐性感染获免疫力。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罕有二次发病者

乙脑V?蚊?动物? 蚊 ?叮咬

进入人体?毛细血管内皮/淋巴细胞内增殖 ?第一次V血症 ?肝、脾等增殖 ?第二次V血症 ?多数:顿挫感染 ?

极少数(0.1%):突破血脑屏障 ?脑组织炎症,坏死

?高热,昏迷,惊厥及头痛,呕吐等. ?可有失语,痴呆、偏瘫等后遗症

乙脑的预防

?灭蚊防蚊

?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传染源:病人、猴 ?传播媒介:伊蚊

19

?流行:东南亚、我国南方 ?流行季节:夏秋季

?初次感染多为登革热:发热、肌肉关节酸痛、皮疹

?再次感染为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高热、头痛、皮肤、内脏出血→休克、DIC

出血热病毒

?定义:节肢动物、野生动物为媒介、引起以发热、出血为主要症状 ?种类:

?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新疆出血热病毒 ?登革病毒

?主要传染源:鼠 ?传染途径:多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

?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致病机理: 病毒毒素直接损伤全身小血管

皮肤和多器官出血、变性、坏死, 肾、肾上腺、骨髓、垂体、右心房最明显 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 一、单纯疱疹病毒(HSV):可能与唇癌、外阴癌、子宫颈癌有关

1、疱疹病毒的共同特性 1)两包:包膜,包涵体 2)两链:双链DNA

3)可垂直:多可垂直传播感染胎儿或新生儿。 4)可潜伏:潜伏感染

2、结构:核心双链DNA、衣壳20面立体对称、有包膜 3、两种类型比较

HSV-1 HSV-2

直接接触分泌物,经口腔、呼吸道、破损的皮肤感染 性接触 急性疱疹性口腔炎、唇疱疹、疱疹性角膜炎、肝炎、脑炎 生殖道感染

潜伏三叉神经节 潜伏骶神经节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一个血清型、嗜酸性包涵体、多核巨细胞 2、所致疾病:儿童初次感染——水痘

3、水痘愈后,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和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至成年或老年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或某些理化

因素的刺激——带状疱疹

三、人乳头瘤病毒HPV

1、性接触传播

2、引起:生殖道癌前病变,恶性肿瘤。在患宫颈癌的妇女中,HPV感染的比例接近80%。

3、人类疫苗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世界首个癌症疫苗,可有效预防(91%)24至45岁女性感染上人乳头状瘤病毒 四、EB病毒

1、传染方式:唾液传播、输血传染

2、致病过程:病毒→鼻咽部粘膜增殖→B细胞上有受体(通过B细胞)→播散至血液、骨髓→全身感染→潜伏少

数B细胞→持续感染

20

3、与EB病毒感染有关的疾病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典型T细胞:更嗜碱性、有空泡、核呈卵形或肾形、锯齿状) 2)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3)鼻咽癌

4)多克隆B细胞淋巴瘤 4、微生物学诊断

1)原发感染:EBV-IgM,有诊断意义 2)鼻咽癌:EBV的衣壳抗原、早期抗原

第三十章 反转录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一、生物学性状

1、球形,直径100nm 2、三层,二R,一反酶

二、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不耐热,56C10分钟被灭活,室温保存活力7天

0.2%次氯酸钠、70%酒精处理10min,均有灭活作用

三、致病性

1、传播方式

1)性接触:是重要的性传播疾病,同性性行为是危险因素,异性性接触占70%

2)血源性-传播方式:输入带病毒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污染了病毒的医疗器械;静脉吸毒者共用带病毒注射器 3)母婴传播:宫内传播、分娩期传播、产后传播。是儿童和婴幼儿HIV感染的主要形式。 2、HIV传播的条件

1)人的皮肤或粘膜有破损 2)要有足够数量的HIV

3、致病机制:CD4是特异性受体

有CD4的细胞: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皮肤的朗格汉斯细胞、

肠道粘膜的杯状、柱状上皮

HIV损伤CD4细胞的机制 直接杀伤 1、细胞膜受损;2、.抑制膜脂质合成;3.、多核巨细胞;4.、影响细胞遗传物质 间接杀伤 1、毒性细胞因子;2、.ADCC作用 抑制CD4+T细胞产生 1、胸腺萎缩或细胞死亡;2、破坏骨髓淋巴干细胞 诱导细胞凋亡 4、死亡原因 1)机会性感染: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条件致病菌和寄生虫。脑是HIV感染的重要部位

2)恶性肿瘤:病人死亡重要原因之一 四、临床特征

1)急性感染期:感染病毒后1-3周,类似感冒或单核细胞增多症;2-4周后,症状消除或减弱 (可检出P24,抗体阴性,具传染性)

2) 无症状潜伏期:3-4月后,免疫形成,但不能清除病毒,可持续2-10年

3) 临床发病早期:HIV相关综合征——(1)持续发热(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

(2)体重减轻(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3)腹泻(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 (4)盗汗,淋巴结肿大

(5)反复发作的口腔念珠菌感染

4)临床发病晚期:T细胞明显下降,200个细胞/ul;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消耗综合征;中枢受损(痴呆,健忘等) 五、微生物学检查

1、抗体测定:检测血清HIV抗体,HIV感染确认实验。阳性,说明机体感染了病毒 2、确认:蛋白印迹

3、病毒载量检测(HIV-RNA)

4、P24检测(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消失)

5、免疫细胞检测:CD3,CD4/CD8(正常人:该比值大于1)指导治疗

21

第三十一章 其它病毒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是人和动物共患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极高。 一、生物学性状

病毒形态:似子弹状

是嗜神经病毒:可在神经细胞中增殖,并在胞浆中形成卵园形的嗜酸性包涵体(内基体Negri-body) 二、抵抗力:56。C 30min灭活,100。C 2min全部死亡,常温脑组织存活7~10d;%甲醛、新洁而灭可灭活 三、致病性

1、传染源:狂犬(主),带病毒的动物 2、感染途径:带病毒的动物咬伤

3、潜伏期:数天~数年(10d,20年或更长)通常20~60d

与多种因素有关:1)咬伤部位;2)感染年龄;3)接触病毒的数量

四、狂犬病常见症状

1、早期症状:发热、乏力、头痛、伤口四周及传入神经通路相应皮肤麻木、发痒、疼痛或蚁爬感 2、中枢神经症状:烦躁不安、焦虑、郁抑

3、吞咽或饮水时咽部肌肉痉挛(又名恐水症:典型表现在饮水、见水、流水声或谈及饮水时,可引起严重咽喉肌

痉挛。故患者渴极畏饮,饮而不能下咽,常伴有声嘶和脱水。) 4、怕风亦本病常见的症状,微风、吹风、穿堂风等可引起咽肌痉挛。

其他如音响、光亮、触动等,也可引起同样发作。

5、惊厥、发作性全身肌肉痛性抽搐,精神异常、嚎叫、咬人、麻痹、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五、诊断:1、临床特点;2、被动物咬伤;3、病理检查:海马部神经细胞内发现内基小体有助诊断 六、防治原则:控制或消灭传染源(17.8%是健康带毒犬咬伤所致)动物接种兽用疫苗

被动物咬伤局部处理:主要为清创:1、立即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和清水充分冲洗,至少20分钟

2、3%碘酒消毒

3、注意!伤口不包扎与缝合

4、及时注射狂犬病毒疫苗与特异性Ig

第三十二章 传染性蛋白粒子——朊粒

一、本质:传染性蛋白因子,主要成分是一种 蛋白酶抗性蛋白(PrP) 二、生物学特性

1、可滤过性,增殖非常缓慢; 2、与已知病毒特征明显不同; 3、不具有病毒结构,未检出核酸;

4、对福尔马林、蛋白酶、加热、电离辐射、紫外线抵抗力强 三、致病性

1、震颤病或库鲁(Kuru)病

2、克-雅病(CJD)或克-雅病变种(Variant CJD) 3、Gerstmann-Straussler综合征 4、致死性家族失眠症 5、羊瘙痒病

6、牛海绵脑病(疯牛病) 7、传染性雪貂白质脑病 8、大耳鹿慢性消耗病

四、朊粒病共同特征:潜伏期长,引起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疾患

病理学特点:大脑皮质神经元退化,空泡变性,形成淀粉样斑块,星状细胞增生,成为海绵样脑病或白质脑病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