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力资源的实质是( b)。 A.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
B.人所具有运用物质资源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的能力 C.生产中最活跃的能动资源 D.形成财富的源泉
2.下列不属于人力资源能动性特征的是( c )。 A.人的自我强化 B.选择职业 C.接受培训 D.积极劳动
3.下列关于人力资源计量方法正确的是( c )。
A.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之和 B.人力资源的流量 C.人力资源的存量 D.人力资源的数量 4.适龄就业人口是指( a )。
A.处于劳动年龄之内,已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B.尚未达到劳动年龄,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C.已经超过劳动年龄,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D.处于劳动年龄阶段,正在从事家务劳动的人
5.下列有关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资源开发性投资形成的结果 B.人力资源为一存量概念
C.人力资本兼有流量和存量的概念 D.人力资源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 6.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是( a )。 A.工作分析 B.招聘甄选 C.培训开发 D.绩效管理
7.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目标是( c)。 A.提高工作效率
B.各层次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尽可能完成 C.取得人力资源的最大使用价值 D.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8.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功能是( d )。 A.获取 B.整合 C.培训开发 D.激励 9.绩效管理的核心是( c )。
A.提高工作绩效 B.提高管理质量 C.绩效考核 D.绩效评估
10.人力资源的质量开发中投资最少、见效最快的是( c )。 A.招聘 B.保持
C.有效使用 D.培训和继续教育
11.根据行为科学理论,一个人的工作表现可以看作是( c )。 A.态度和技能的乘积 B.态度和环境的乘积 C.能力和激励的乘积 D.能力和条件的乘积
12.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同素异构原理强调的是( c )。
A.人力资源的素质 B.人力资源的互补性 C.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D.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
13.管理的重点就是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 b )的主要观点。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14.根据“社会人”假设的哲学理念,相应的管理模式应选择( c )。 A.集中管理 B.自主管理 C.参与管理 D.应变管理
15.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依次为( d )。
A.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6.强化理论认为,人们可能重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受到了( d )。 A.挫折 B.阻止 C.惩罚 D.奖励
17.强化理论中的负强化是指( c )。
A.对不希望的行为采取惩戒措施,使之不再出现 B.奖励那些企业所希望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
C.事先告诉员工哪些行为不符合要求及其后果是什么,从改变或克服某种行为,以避免不希望的后果
D.对于不希望发生的行为采取冷处理
18.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适于采用( b )。
A.诱导型人力资源战略 B.投资型或参与型人力资源战略 C.激励型人力资源战略 D.发展型人力资源战略 19.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a )。 A.以人为本 B.人尽其才 C.权责一致 D.诚信统一
20.当企业已完全不能适应外部环境而陷入危机时,适用选择( b )。 A.发展式人力资源战略 B.转型式人力资源战略 C.任务式人力资源战略 D.家长式人力资源战略 21.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多为( b )。 A.开放式管理 B.集权式管理 C.个性化管理 D.团队式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相比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abcd )。 A.体现了人本管理的思想 B.体现了系统性的观点
C.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具有决策的职能 D.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 ac)。
A.激励人力资源的最大使用价值 B.获取企业最大利润
c.发挥人力资源最大主观能动性 D.提高人力资源的知识技能 3.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表现为(abcd
A.获取 B.整合
C.调控 D.激励和培训开发 4.组织的凝聚力取决于( ac )。
A.个体对组织的吸引力或个体对组织的向心力 B.管理层与员工的相互吸引力 C.员工之间的黏合力或吸引力
D.组织内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团结
5.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abc )。 A.人性假设理论 B.人本管理理论 C.激励理论 D.系统理论
6.阿尔德弗的ERG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 acd )。 A.生存需要 B.工作需要 C.关系需要 D.成长需要
7.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cd A.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 B.社交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8.运用公平竞争原理时要注意( abc )。 A.竞争的公平性 B.竞争的强度 C.竞争的目的性 D.竞争的有序性 9.下列因素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有( abd )。 A.工作条件 B.同事关系
C.工作本身 D.地位和安全保障 10.成就激励理论认为,一个人在生存条件和物质需求满足后他还有( bcd )A.尊重需要 B.权力需要 C.归属需要 D.成就需要
11.根据目标激励理论,激励的效果主要取决于( bc )。 A.激励的水平 B.目标的明确度 C.目标的难度 D.工作的环境
12.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cd )。 A.公平理论 B.成就理论 C.强化理论 D.挫折理论
13.在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中,包含有( abcd )。 A.努力程度 B.工作绩效 C.工作报酬 D.满足感
14.按形成员工队伍的方式,人力资源战略可分为( bcd )。 A.效用战略 B.诱引战略 C.投资战略 D.参与战略 15.企业战略一般分为( acd )。 A.总体战略 B.局部战略 C.经营战略 D.职能战略
16.企业总体战略可以分为(abcd )。 A.发展战略 B.维持战略 C.收缩战略 D.重组战略
17.企业的经营战略一般有( abc )。
。
A.成本领先战略 B.差异化战略 C.集中化战略 D.智能化战略
18.采取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主要以( bd )去战胜竞争对手。 A.成熟的市场 B.创新性产品 C.集权式管理 D.独特性产品
19.与人力资源战略分析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 abcd )。 A.外部劳动力市场 B.社会文化
C.国家法律法规 D.竞争对手的状况
20.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 ac )。 A.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B.企业战略层次的决策
C.协调好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 D.提高工作效率 三、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和。
六、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VK公司原是一家校办企业,主要生产一种为其他电器配套的机电部件,产品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从1994年到1997年,公司的经营业绩一直不理想。1997年,企业实施了改制,变成了一家民营企业。此后,公司凭借技术实力和灵活的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产品不仅为多家国内大型电器公司配套,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出口,一时成了所在地区的纳税大户。 但是,伴随市场成功而来的却是公司内部管理上的一系列麻烦。尽管员工的工作条件和报酬比起其他企业都已经相当不错,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乃至熟练工人都在不断地流失;在岗的员工也大多缺乏工作热情。这给公司的发展乃至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从以下具体事例也许能窥见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红包事件”——公司改制时,保留了“员工编制”这一做法,这就使公司有了三种不同“身份”的员工,即“工人”、“在编职工”和“特聘员工\。其中,“工人”是通过正规渠道雇用的外来务工人员。“在编职工”是与公司正式签订过劳动合同的员工,是公司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他们中一部分是改制前的职工,一部分是改制后聘用的。“特聘员工”则是向社会聘用的高级人才,有专职的,也有兼职的。一次,公司在发放奖金时,“工人”和“在编职Ii\的奖金是正式造表公开发放的,而“特聘员工”是以红包形式“背靠背”发放的,并且“特聘员工”所得是“在编职工”的2~3倍。但这件事的实际效果却大大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特别是“特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他们中一部分人感到公司没有把他们当作“自己人”,而更多的人则误认为“在编职工”肯定也得到了红包,作为公司的“自己人”,所得数额一定比“特聘员工”更多,自己的辛苦付出没有得到公司的认可。公司多花的钱不但没有换来员工的凝聚力,反而“买”来了“离心力”。
通过阅读本案例,试分析一下导致该公司薪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