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下载本文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掌握要点:

●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学前儿童八大系统与成人不同的特点。 ●保育要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的组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是人们从事劳动和运动的主要器官。它构成人体基本轮廓,能支持体重,保护内脏。 一、 骨骼

骨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骨膜是一层结缔组织,有营养骨的作用,骨膜内的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有重要作用。骨质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里。幼儿的骨髓全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人的骨髓腔里骨髓变成黄色(脂肪组织),只有当大量失血或患败血症时,黄骨髓能恢复造血功能。 骨的成份:有机物和无机盐。有机物有韧性和弹性。无机盐使骨坚硬变脆。儿童骨中有机物较多,韧性和弹性较好。随着年龄增长,骨中无机盐不断沉积,骨硬度加大。

骨与骨的连结叫骨连结。(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有的骨连结为直接连结,例如颅骨;有的骨连结为微动连结,例如脊椎骨;有的骨连结可以活动,叫关节,例如,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等。 二、骨骼肌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附着在骨骼上,可以受意识支配,又称随意肌(有的肌肉组织是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如肠道的平滑肌)。 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1)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

①骨膜较厚。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受损伤时,恢复也比较快速。 ②全是红骨髓

③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骨化尚未完成

1

儿童几种主要骨的发育特征

颅骨(颅骨的骨化最晚在婴儿12-18月已完成,幼儿园里很少遇到。)

腕骨没钙化好:腕骨共8块,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根据腕骨的发育情况可以测试骨龄)。所以婴幼儿的手劲儿小,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精细动作时间不宜过长。

脊椎骨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

上述生理性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这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在脊柱未完成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骨盆还没长结实: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比如,幼儿从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伤着骨盆的骨头,使骨盆变形。

足弓的作用:一是增加人站立的稳定性;二是保护脚底的神经和血管,减少地面对身体的冲击力。

④关节的特点:关节窝较浅,柔韧性大,但是牢固性差。容易引起脱臼。 (2)肌肉的特点:一是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二是大小肌肉群发育不同速。 四、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保育要点是根据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来的,所以可以有针对性的记忆。) 1.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预防脊柱和胸廓的畸形。(幼儿应注意做到十个字: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 2.合理组织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

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营养(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出维生素D)。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

组织活动时应注意:①全面发展动作 ②保证安全,防止伤害事故。(勿猛力牵拉婴幼儿的手臂,防脱臼;避免从高处跳下,保护骨盆。) 3.供给足够的营养,保证蛋白质,矿物质的摄入 4.衣服、鞋帽应宽松适度

2

第二节 循环系统

一、血液循环系统

(一)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

1.血浆——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 2.红细胞——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3.白细胞——吞噬入侵身体的微生物和人体本身坏死衰老的细胞,淋巴细胞具有免疫功能

4.血小板——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二)心脏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三)血管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1.动脉 2.静脉 3.毛细血管 (四)血液循环 1.体循环 2.肺循环 二、淋巴系统 1.淋巴管 2.淋巴液 3.淋巴结 4.扁桃体 5.脾脏

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血液循环系统的特点

3

1.学前儿童血液的特点:(1)血量相对比成人多,年龄越小,比例越大。(2)血浆含水分多,含凝血物质少。(3)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量不稳定。(4)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小,肌体抵抗能力差。

2.学前儿童心脏的特点:(1)心脏相对大于成人。(2)心排血量较小。(3)心率快。 3.学前儿童血管的特点:(1)管径粗,毛细血管丰富。(2)血管比成人短。(3)血管管壁薄,弹性小。(4)血压低。 四、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 (一)防治贫血 (二)服装宽松适度 (三)动静交替、劳逸结合 (四)科学组织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五)合理营养 (六)预防疾病

作业指导:课后第二题:血液循环的过程是什么?

答:血液借助心脏节律性搏动,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返回心脏,这是总血液循环。总血液循环又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排出→主动脉及各级动脉→全身各部组织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排出→肺动脉→肺泡壁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第三节 呼吸系统

一、概述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呼吸道

(1)鼻:保护呼吸道和肺 (2)咽: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

(3)喉:是气体通道也是发音器官(注意会厌软骨的作用)

(4)气管和支气管:属于下呼吸道,分泌的粘液有益菌和抗病毒作用。 2.肺: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