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化、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带动下,高明服务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传统服务业不断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服务业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各项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促
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服务业总量得到了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23.80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57.94亿元,翻了一番。目前,全区已基本形成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三大优势传统行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服务、科教、培训等现代服务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趋势好,结构逐步优化,领域不断拓宽。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幅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同比分别增长16.3%和11.1%;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金融业小幅增长,分别增长2.9%和4.3%;房地产业在第四季度首次扭转跌势,同比增长0.1%;其他服务业增长10.2%。
图7 高明区2008年第三产业结构图
2、服务业发展后劲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8年,利用本土资源优势,高明成功引入了富逸湾酒店、金谷朗休闲度假项目、东立(鳌云)职业技术
学校等优质服务业项目4个,合同投资总额7亿元,占引进项目投资总额11.25%,休闲旅游业取得新突破,有效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明珠货运码头、食出码头投入资金扩大规模,壮大物流业发展;商贸、文化、娱乐、保险、中介、旅游、房地产等多个现代服务业招商势头迅猛,成功引进了肯德基、麦当劳、国美电器、
苏宁电器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引资项目结构不断优化。
3、服务业区域分工格局初显雏形。以高明大桥、高明大道、荷富大道、合和大道、广明高速、五星级酒店为重点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荷城商圈的“三旧改造”,成为加快高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同时高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金融、信息等行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明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在全区服务业不断增长的同时,其空间分布也逐渐明晰,区域分工逐渐强化,以荷城商圈为核心,以明城、更合为次中心的“一主两副”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初步形成,中心城区作为服务业中心,其集聚辐射功能不断增强,专业市场和特色街建设初见成效。同时以青山绿水、生
态农庄为特色的一批重点旅游景区为支撑的旅游服务区逐渐形成。
三、高明产业结构问题
(一)农业占GDP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2001
年农业占GDP比重为16.0%,2003年13.4%,2005年为7.5%,2008年降至3.85%,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12.15个百分点。而且农业的科技化、规模化和园区化亟待加强和完善,农产品加工、流通、宣传滞后,农业生产服务新技术利用普及不够,农业集体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农产品市场建设相对落后,农业效益偏低,
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
(二)工业总体规模偏小,综合竞争力不强。虽然高明工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工业基础较差、起点低,长期投入不足,整体规模偏小,支柱产业缺乏重大项目的带动,与南海、顺德、三水等周边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珠三角发达地区差距更大;资金、土地、环境等要素资源对工业发展的约束力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研发能力不强,动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产品所占比重较高,集上、中、下游产品于一体的产业链无法形成,工
业规模效应差,综合竞争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