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论文)
5.1 概述 ........................................................ 14
5.1.1 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规定 .................................................................. 14 5.1.2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 14 5.1.3 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 .......................................................................... 14 5.2 短路电流计算 ................................................ 14 5.3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 .......................................... 19 第6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 ............................................ 20 6.1 概述 ........................................................ 20 6.2 断路器的选择 ................................................ 20
6.2.1 断路器的功能 ...................................................................................... 20 6.2.2 断路器的选择 ...................................................................................... 20 6.2.3 断路器的校验 ...................................................................................... 20 6.3 隔离开关的选择 .............................................. 21
6.3.1 隔离开关的主要用途 .......................................................................... 21 6.3.2 隔离开关的种类 .................................................................................. 21 6.4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 22
6.4.1 电流互感器的配置原则 ...................................................................... 22 6.4.2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 22 6.5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 23
6.5.1 电压互感器的分类 .............................................................................. 23 6.5.2 电压互感器的配置原则 ...................................................................... 24 6.5.3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 24 第7章 课程设计内容总结 .......................................... 25 参考文献 ......................................................... 26
IV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论文)
第1章 绪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发电形式相继出现,如:风能、潮汐能、太阳能、核能等。但是这诸多的发电形式都存在着相应的弊端,发电量小、利用率不高、对周围环境及人等产生巨大的危害。都不是主流的发电形式。最传统、利用率高的发电形式还是火力发电。
所以本设计工程是针对2×350MW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进行设计,并考虑其他形式的扩建条件。本设计充分地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如: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等课本知识,培养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加深对本专业课程中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已知条件量为:2台350MW发电机组,发电机出口电压23kV,经升压至220kV送入系统;220kV出线6回。厂用电率8%;发电机参数420MVA、20kV、10190A、cosφ=0.85、Xd=22.7%;根据火力发电厂原始资料及有关技术要求进行电气部分的设计。
1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论文)
第2章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就是主要电气设备常用的几种连接方式,以电源和出线为主体。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整体如发电厂﹑变电所本身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并且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配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订有较大影响。
2.1 可选方案的确定
由原始资料分析,220kV出线为四回,主变进线两回。根据该电厂的具体情况以及手册要求,对各种基本接线的具体分析如下:
1单母线接线:接线简单,操作方便,设备少,经济性好,并且母线便于向两端延伸,扩建方便。但是可靠性差,调度不方便,因此,这种接线方式一般适用于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而该电厂的出线数为4回,所以不可选
2单母线分段接线:适用于小容量发电厂的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3双母线接线: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扩建方便,适用于:220kV出线数为6回及以上时,因此此方案可选。
4双母线带旁路母线接线:保证断路器检修时不中断该回路供电,220kV输送功率较多,送电距离较远,停电影响较大,为保证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此方案可选。
5双母线分段接线:双母线分段接线较多用于220kV配电装置,当进出线数为10~14回时,采用三分段;15回及以上采用四分段。而此设计中进出线为6回,不需要采用此方案。
6一台半断路器接线:通常在330kV~500kV配电装置中,当进出线为6回及以上,配电装置在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则宜采用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在特殊情况下,个别大型电厂和枢纽变电所未接入500kV系统而接入220kV系统,致使其220kV配电装置在系统中的地位特别重要而采用了超高压配电装置应用的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可选。
为3到4回,可靠性不高,所以该接线方式也不可选。
2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论文)
2.2 可选方案的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有四种方案可供选择:双母线接线﹑双母线分段接线﹑双母线带旁路接线﹑一台半断路器接线。
方案Ⅰ:双母线接线(如图2—1)
图2—1 双母线接线
(1)优点:
1)供电可靠; 2)调度灵活; 3)扩建方便; 4)便于试验。 (2)缺点:
1)增加一组母线和一回线路就需要增加一组母线隔离开关;
2)当母线故障或检修时,隔离开关作为倒换操作电器,容易误操作; 3)出现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停止供电。 方案Ⅱ:双母线分段接线(如图2—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