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系列 下载本文

神韵的效果。

(4)按角度分:①正面描写,②侧面描写,③近景描写,④远景描写。

(5)按状态分:①静态描写,②动态描写

(6)按时态分:①现实描写(实),②想像描写(虚)。

心里牢牢记住这些分类,读诗词时自然可以发现许多描写,再根据题目所问,结合作者的情感,答题便畅快了。 【实例解剖】 浣溪纱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北宋元丰五年(1078)徐州春旱,时任徐州太守的苏轼从民请,至石潭祈雨。入夏,果雨。雨后,苏轼到石潭谢雨。一路所见,写成《浣溪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赏析词的上阕三幅画面的色彩与声响。(3分)

【答案】

得3分:具体赏析2分,作用1分。例如:

●词的上阕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三句话,三个画面,都是在谢雨一路所见、一路所闻。落入衣襟中洁白的枣花、身着褐色牛衣的瓜农、古道上嫩绿的柳树、瓜贩手中绿色的黄瓜,这些鲜亮的色彩都透着春天的生机;落入衣襟中枣花的“簌簌”声、缫车的嗡嗡声、小贩的叫卖声,这些声响和在一起自然和谐,体现了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反映了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先总后分,紧密围绕声响与色彩答题)

得2分:有具体分析,但遗漏一点信息。例如:

●第一句写归途中枣花簌簌落在自己的衣襟上,沾满了全身;第二句写一路上的村舍忙着纺纱,缫车的声响很远都能听见,一个“响”字足以写出农户的繁忙、勤劳;第三句写市集上,古柳旁,农民在卖着黄瓜的情景。声音与色彩相互辉映,生活气息浓郁。(写出了声音,也有分析,但是答题不全面,缺少对色彩的具体赏析)

得1分:只有一个信息点。例如:

●枣花落下来,到处在纺纱,有的人穿着牛衣在古柳下卖黄瓜,喝了酒走路觉得很累;每天都有人悠闲地喝茶,到了郊外,看到美景,想敲门问问人家。这三幅画面分别写了市井和野外的景象,声响和谐,色彩匀称。(无效信息多,分析不到位,答出了声响的特点,得1分)

得0分:全部无效信息。例如:

●“衣中落枣花”枣的红色体现了一种热情,以及徐州对苏轼的热爱;“村南村北响缫车”体现了苏轼的管理下的徐州的热闹;“牛衣古柳卖黄瓜”体现了徐州的商业气息。(内容分析架空,全部为无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