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项目组负责人:
刘文娟 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系主任 教授 物联网开发高级工程师 高健 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软件工程高级工程师 项目组成员:
张克瑜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孙育红 电脑美术教研室主任 教授 李春辉 网络技术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祝瑾恵 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刘 伟 信息中心主任 副教授 石朝晖 骨干教师 副教授 孙凤庆 骨干教师 副教授 崔 宁 骨干教师 讲师 李娟 骨干教师 讲师 牟艳霞 骨干教师 讲师 许华 信息中心技术科科长 讲师 刘涛 专任教师 讲师 李颖 专任教师 讲师 张静 专任教师 讲师 刘洪涛 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王保东 工商银行德州分行信息中心主任 高继珍 德州天嘉电子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 杨士海 德州同联科技有限公司网络部
一、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1.行业背景
软件设计师 平面设计师 网络工程师 硬件维修工程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硬件维护工程师 数据库管理工程师 软件设计师 硬件维护工程师 硬件维护工程师 软件设计师 网络工程师 数据库管理工程师 软件设计师
软件工程高级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信息系统监理师 网络集成高级工程师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产业是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是具有高额附加值、高投入高产出、无污染、低能耗的绿色产业。计算机应用产业的发展将推动知识经济的进程,促进从注重量的增长向注重质的提高方向发展,是典型的知识型产业。
德州市委、市政府这些年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一直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大举措,使城市整体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德州市推出的“10+3”主导产业集群计划,将电子信息产业列入三大新兴产业,与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就“智慧德州”建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今后5年内投资35亿元,建设以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无线宽带网“四网合一”为基础的智能型城市。德州市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华东、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处鲁西北、冀东南经济区域带。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德州市唯一一所国办高职院校。利用地理上的优势,计算机系与德州市以及齐鲁软件园、苏州软件园、中关村软件园等区域内的大量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深入的交流和合作,一方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能力训练机会。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2.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系统的综合性逐步增强,专业分类更加细化,与具体应用结合越来越紧密,特别是三网融合和物联网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深度和广度有了质的飞跃,并且不断出现大量以其为基础的新兴相关产业。与信息服务业的高速发展要求相比,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成为一个巨大的缺口。2009年《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意见》指出,在今后5年要加快培养120万信息服务技术人才,符合职业标准的信息服务技术人才成为我国发展信息服务业的瓶颈,信息服务技术人才成为当前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紧缺人才。
我们通过对IT类企业、大中型企业的信息支持部、IT产品销售等企业进行调研,确定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面向德州市及周边地区,专业服务面向如下:
第一,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包括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动态网站设计人员和管理系统开发人员等。相应岗位包括:软件开发程序员、软件测评员、网站设计师、数据库系统管理师等。
第二,从事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化技术支持人员。包括信息系统监理师、信息
系统开发管理师等。
第三,从事信息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的IT销售与服务技术人员。对应岗位为计算机信息产品营销员。
表5-1-1 德州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统计表
序号 1 2 3 企业描述 IT类企业近50家 中小企业1346家,规模以上企业123户 软硬件IT产品代理商100余家 合计 人才需求描述(人/年) 年需求软件设计专门人才约500人; 企业年需要信息化技术支持人才达1500余人; 年需IT产品销售与服务人才约1000人。 年需求网络技术人才共计0.3万人。 备注 德州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比例见图5-1-1。
德州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比例表软件开发企业信息化技术支持IT产品销售与服务
图5-1-1 德州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比例
(二)专业建设基础与优势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学院首批院级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目前已经形成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龙头,网络系统管理、物联网技术应用、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2011年,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联合课程(含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2年,“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1.逐步形成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实施“4+1+1”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是前4个学期,学习地点主要在校内,通过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开展学习;第二阶段是第5学期,学习地点在学院和企业交替进行,借助综合拓展能力平台开展实践技能训练,第三阶段是第6学期,学习地点在校外,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4+1+1”六个学期、三个阶段、两个学习地点的学习,使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层层递进,螺旋上升。
2.凸显团队成果的省级教学团队
现有专兼职教师20人,其中专职教师14人,兼职教师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64.3%;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74%, 8人具有两年以上IT技术岗位工作经历,占比为57.1%;“双师型”教师比例为92.8%。团队取得的教学成果显著,累计发表论文72篇,出版教材29部,市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3个,获得市级以上奖励50余项。2012年,“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3.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专业核心课程均已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的思路对每一门课程进行改革,整合教学内容,设计项目化学习情景并实施教学。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5门,院级精品课程6门。开展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6门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已建成,课程相关教学材料全部上网,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服务。
4.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已建成程序设计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室、广告设计实训室等校内专业实训室5个、专业机房28个,拥有计算机1200余台,能够满足本专业目前人才培养需求。建立校外实训基地23个,与山东移动通信公司、北京华信智源有限公司、山东亿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州联通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选择引进CSTP等培训机构,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实战技术,实现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高质量就业,借此进一步开拓就业市场,为扩展校企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5.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累计培养毕业生350余人,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就业稳定率保持在80%以上,各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率达到了97%。借助“电脑文化节”,搭建技能大赛平台,实行赛育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大赛、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中多次获得奖励,获奖人次达47人。
6.不断提升的社会服务能力
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近几年对外开展多种软件技术服务项目,例如为德州市环保局开发“德州环境保护预警系统”,为德州老龄委开发政务网站,为山东齐元公司研发“风机盘管试验台监控系统”等,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高度认可。面向社会开展网站开发、信息处理技术等培训工作,年培训人数约1300人。面向社会人员开展本专业国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服务,年鉴定800多人次。每年承担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网络教育考试等达万余人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尚显不足,校企合作方式仅限于专业论证、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长效运行机制。
2. 课程体系和企业岗位对接不够紧密,课程内容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实践课程开发尚不能满足学生关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3. 顶岗实习管理有待加强,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目前在企业进行的实践教学主要由兼职教师承担,生产任务与日常教学任务的矛盾较难解决,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和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4.校内实践教学条件还需进一步完善。实训设备数量能够满足学生实训要求,生产型、开放式实训室建设还有待加强。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面向信息技术产业,培养软件开发、信息化技术支持的高技能人才和IT产品销售与服务人才。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体制,成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理事会。完善 “4+1+1”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平台+模块”的建设思路构建“323”专业课程体系,继续推进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发挥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引领、带动作用,实施“五大工程”,引培结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提升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到2015年末,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成德州市信息化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基地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在省内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二)具体目标
1.体制机制建设
依托德州职教集团“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位一体”的办学平台,与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相关院校、企业组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理事会,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制定考核激励制度,实现机制运行畅通,规范有序。探索实施企业冠名班、课程置换等工作,扩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及广度。在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框架内,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分析,不断地探索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自我评估机制,制定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建立质量分析与改进机制。
2.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借助学院“人才培养信息平台”,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动态优化机制,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理事会作用,定期开展社会调研,不断调整专业服务面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课岗证融通,实境化历练”为主线,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4+1+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培养,创新“双导师制个性化”订单培养模式。构建由“基本技能培养→核心能力培养→专项能力培养→拓展能力培养”的岗位能力梯次递进人才培养进程,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3.课程体系构建和核心课程建设
对照核心岗位能力需求,融合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以典型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整合优化课程内容,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核心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323”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两个平台和专业方向化课程、能力拓展课程两个模块,完善“基本训练、专项训练、综合训练”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通过项目建设,完成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编制、教学情境设计及相关资源建设,建设优质课程14门,三年内组建2个精品课程群,力争建成1个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群;建设融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于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充实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覆盖专业群的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库一个。
结合专业特点,创新大学生素质教育,开展第二课堂;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课程改革,结合“4+1+1”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课岗融合、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健全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实行“台站式”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4.教学团队建设
在现有省级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实施“五大工程”,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结构合理的、素质过硬的、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争取达到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标准。经过三年建设,使团队总人数达26人,其中专任教师16人,企业兼职教师10人,研究生以上学历85%以上,双师素质教师达100%。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
教学的课时比例达50%以上。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人,校外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4人,并在企业建立两个“教师工作站”,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
5.实训条件建设
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建设思路,通过企业与学校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以及成果共享的途径,进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对接软件开发综合实训、实用组网技术、网站前台等核心课程,校内增建软件开发、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3个实训室。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校内扩建、增建蔚来工作室、校园文印社、正则网站开发中心等3个教学工厂,新建校外实习基地5个,重点建设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到2015年末,校外实习基地达28个。在合作企业内部建设2个“教学工作站”。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实施“两大战略”(科研服务战略和大培训战略),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一方面,借助我院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平台,加强以信息技术研发创新服务和专门技能培训服务为重点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拓宽技术服务项目,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促进成果转化。组建“双新”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积极寻求更多的一线行业开发项目,争取年均项目数达3项以上,年经济效益达10万以上,同时做好“风机盘管试验台监控系统”等已开发系统的维护工作。另一方面,继续大力开展三农培训、重点行业培训、全市金蓝领培训等行业企业信息化技术培训,争取年培训2000人以上。承担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山东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全国计算机网络教育考试等,年考试人数保持万人以上。
7.专业群建设
按照“明确定位、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思路,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优化专业群布局,明确各专业的培养方向。计算机产业群中课程体系设置具有较大相关性,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具有共同的特点,因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思路为群内其他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专业群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资源、教学团队、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和共发展。
三、建设内容 (一)体制机制建设
1.校企合作体制创新
充分利用德州职教集团“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位一体”的办学平台,在德州市教育局、人社局、经信委指导下,依托山东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
司等重点合作企业及德州市计算机学会组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理事会”。设立理事会章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校联合、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新机制。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由项目负责人担任,副理事长4名,其中政府管理部门1名,相关学校1名,企业2名,理事若干,每单位一名。理事会下设秘书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技术研发中心、培训与认证办公室、学生就业与创业办公室。
校企合作体制建设如图5-1-2所示。
理事会 秘书处 专业建设委员会 校企合作委员会 技术研发中心 培训与认证办公室 学生就业与产业办公室
图5-1-2 校企合作体制建设结构图
2.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建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理事会运行机制和长效机制,制定工作议事制度和例会制度,理事会全体会议每年召开1次,全面部署规划理事会年度工作重点,对校企合作政策开展研究,对校企合作重大事项进行审议、指导、监督等。各委员会、办公室每学期召开会议1-2次,采用座谈会、研讨会、讲座等多种形式,对照各自职能分头开展工作。
秘书处:设在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理事会的日常工作。
专业建设委员会:组织专业建设和改革,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调整的建议和发展规划;为制订和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实施方案、调整课程结构提供指导性意见、建议;指导、协助院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提供校外实习场所及推荐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讲课,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最新技术的讲座,指导、协调产学结
合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委员会: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统一协调和管理,组织合作项目的规划、组织实施和项目管理,推进校企合作具体项目的开展。
技术研发中心:负责面向社会拓展信息技术的服务功能,提供技术服务和项目研发,主要服务方向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网站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软件项目开发、数据库系统开发与维护等。
培训与认证办公室: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整合和共享资源,联合培养、培训行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申请并举办信息技术类认证的组织培训和考试。
学生就业与创业办公室:收集、整理、筛选、发布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组织、安排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和双向选择活动,做好毕业生的推荐等工作;进行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的跟踪调查,做好就业后服务工作。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表(见表5-1-2)。
合作项目 人才培养 方案改革 表5-1-2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表
具体内容 学校 开展社会调研,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论证研讨,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构建课程体系框架,制定课程标准,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制定教师技能考核达标上岗管理办法、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定,实施“技师培训工程”,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开展课题研究,建立双兼互聘制度,设置兼职教师岗位,加强兼职教师动态管理,优化“双师”队伍结构。 通过企业与学校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以及成果共享的途径,制定校企共建实施方案,改进运行管理机制。优化环境,引入企业管理理念与文化,校内扩建、增建教学工厂3个。开展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标准,建立顶岗实习管理网络平台,加强顶岗实习管理与监控;制定优学优分管理办法,完善毕业生回访制度,搭建学生创业平台。 建设“双新”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加强以信息技术研发创新服务和专门技能培训服务为重点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拓宽技术服务项目,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促进成果转化。积极寻求企业 提供专业岗位信息,提供企业岗位人才需求标准,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反馈意见。 提供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及相关数控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等,参与课程建设与改革,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提供教师企业实践岗位,提供兼职教师资源,提供合作课题。 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 建设 实训基地 建设 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企业管理理念,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实现互惠双赢。 顶岗实习与就业创业 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考核评价,接收学生就业,协助完成就业质量分析报告。 提供人力、物力、智力支持,提供科研课题,研究项目。 社会服务
更多的一线行业开发项目,做好“风机盘管试验台监控系统”等已开发系统的维护工作。大力开展三农培训、重点行业培训、全市金蓝领培训等行业企业信息化技术培训,争取年培训2000人以上。 3.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根据学院《校企合作实施办法》,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施细则》,《专业建设委员会章程》、《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条例》、《专业建设委员会议事制度》、《校企合作考核办法》、《校企人员互派挂职办法》等等,明确校企合作项目的建设原则、目标任务、合作条件、执行机构、效益评价等。根据学院相关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外生产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强化对学生实践教学的管理。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为推动校企双方人员的双兼互聘与合作交流,使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在校企之间做到“良性互动、两栖发展”,首先根据学院《兼职教师聘任使用管理办法》,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兼职教师聘用分类管理办法》,将兼职教师分为客座教授、授课型兼职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三种类型,实施分类管理、分类培训和分类考核。其次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认定细则》、《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管理细则》、《教师科研成果转让管理细则》等实施办法,调动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技术研发的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建设,实现机制运行畅通,规范有序。
4.校企合作考核激励机制建设
建立校企合作绩效考评实施细则及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反馈机制,对校企合作各组织机构工作状态进行动态考核评价,分析总结,改进提高;建立校企专家互访机制,鼓励企业专家来校开展科研合作,鼓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攻关,鼓励院校间教师合作交流,共同开展教学研究项目;建立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双兼互聘机制,每年选派1-2名专任教师脱产企业实践,设置兼职教师岗位,企业技术人员讲授专业核心课课时比例不低于50%;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把教师企业实践经历和技术服务效果作为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设立校企合作专项奖励基金,对于在校企合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和企业员工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5.探索实施校企合作新模式 (1)引入企业冠名班
与齐鲁软件园华信师创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华信智源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华信师创软件外包学院”、“华信智源Java专项班”,融生产、人才培养、研发及服务为一体,形成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
(2)实施课程置换
在不影响学校整体授课计划的情况下,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网页前台、软件开发综合实训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实施课程置换,用企业实习实践的成绩代替在校上课课程的成绩和学分,实现学岗直通。实施负责人制度,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置换实施办法》,实施负责人制度,全程监督和考核置换实施过程。置换课程的考核采用学校、企业二级考核制度。为每位学生分配企业导师,对学生的工作表现和成绩给予评定。置换完毕后学生做详尽的工作内容汇报和答辩,学校教师根据汇报成绩给予二次评定。拟置换课程情况如表5-1-3所示。
表5-1-3 置换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 置换单位 山东同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英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电子科技公司,德职院信息中心、网络中心、电子阅览室,山东亿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 网页前台 德州之窗网等 北京华信智源有限公司、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置换岗位 实施时间 校内负责人 电脑组装、电脑维修、小型网络组建、电脑售后服务 网页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 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概要设计、系统编码、系统维护 2015 崔宁 2013 张克瑜 2014 牟艳霞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 6.健全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 (1)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对原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系统分析,针对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多元”化建设不足、监控客体趋于单一等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加强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指导、监控与考核。优化网络平台,对CRP现有管理模块进行优化整合,增设顶岗实习、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毕业生跟踪调查、教学信息反馈等模块,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管理。
(2)制定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为了保证专业培养满足产业需求,跟随技术前沿,专业理事会对专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围绕专业培养方向科学制定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包括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实
习实训基地、教材建设标准、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等,使教学建设、管理与评价有章可循。
(3)建立专业自我评估机制。
成立系级评估小组,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评估方案》,修订包含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课堂教学(含实践教学)、教师教学工作等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学院评估工作整体要求,每3年进行一次专业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以及计算机行业调研结果进行培养计划的修订完善;每2年进行一次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评估,检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行业需求和学生能力之间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对培养计划的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4)建立质量分析与改进机制。
建立专业年度汇总分析机制。利用全过程的教学检测信息,挖掘教学趋势、学风状态等信息,作为教学评价依据,并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形成“检查-反馈-改进-建设-检查”的质量监控闭环管理。
建立多元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任课教师以课堂教学质量、证书通过率、教学实施为依据,分析课程教学质量,提交《课程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组织专业理事会对教学活动和结果进行评估,形成《专业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和《计算机系年度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并上交学院。根据教学质量报告中发现的问题,专业将立刻进行问题剖析,并及时进行整改纠正,以保证在新形势下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表5-1-4体制机制建设计划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建设内容 建设进度 分项 2013年 2014年 召开专业理事会学期会议,吸纳新的理事会成员,深化校企合作、指导专业建2015年 召开学期会议,继续深化专业理事会的建设,不断扩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及广度,5.5 投入预算(万元) 调研费、召开例会、校内企业文化建设、“模拟招聘”等活动 调研费、展7 板、挂图、联系企业费投入依据 通过分析、调研相校企合体制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建作体制创新 关合作企业,成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理事会,召开理事会会学期会议 根据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完善兼职教师引进和分类设;探索校企深度融形成完善的校企合合之路 在人才引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任务分配的分类管理制作体制机制 完善兼职教师的分类培训办法,定期开展培训工作
设 考核办法 度 用、激励费用 调研费、展实施校企合作新模式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置换,企业冠名班联系工作 “华信智源java师创班建设,《网站专项班”建设,《软7 板、挂图、联系企业费用、厂房设备费用,前期管理费用 前台设计》课程置换 件开发综合实训》课程置换 考核激励机制 健全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 建立产学合作激励机制 根据运行情况,调整完善考核奖励机制 形成考核激励机制,实现校企共赢。 完善自我评估机制,完成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形成相关质量分析报告 1.5 调研费、激励费用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完善,网络管理平台建设 完善学院教学质量制定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多元化标准及相关制度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5.5 合计 26.5 (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依据《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性意见》,借助“人才培养体系平台”,在专业理事会的指导下,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流程,于2014年上半年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修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2014级学生开始实施。
(1)专业调研
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文献、网站查阅等方法,依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山东省和德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入德州市经济与信息委员会,以及中国移动德州分公司、山东亿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州财富软件公司以及德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大中型企业的信息支持部门等企业调研,走访全省同类专业高职院校,与企业专家一起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工作岗位与典型工作岗位、拓展工作岗位。
经过专业调研分析,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工作岗位有:软件开发、信息化技术支持、IT产品销售与服务。拓展工作岗位有:网站开发与维护、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应用、多媒体应用与开发、办公自动化等。
(2)专业核心工作岗位分析
表5-1-5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工作岗位能力描述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用户需求分析 系统分析与设计 代码编写
版本管理和文档撰写
职业能力要求
1. 扎实的C++语言基础,掌握面向对象设计开发思想; 2. 掌握VB.NET,熟悉.Net框架,熟练使用VS.NET开发环境;
3. 掌握数据库原理与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技术,能够进行数据库管理;
4. 熟练掌握ASP.Net技术,熟悉Dreamweaver,能够进行动态网站的设计开发;
5. 基本掌握JAVA程序设计语言,能够使用JSP技术进行网站开发;
6. 一定的软件工程知识; 7. 掌握基本的软件测试方法。
软件
协助测试人员完成模块
开发 的测试。
办公系统的管理 信息化调研 规划与设计
信息化技术支持
数据库系统开发与管理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 网站设计开发与管理。
1. 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快速汉字录入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系统维护能力;
2. 熟悉信息化领域产品(如OA、CMS、ERP等)及建设常识; 3. 掌握信息化相关知识,能够进行信息化调研、规划及设计;
4. 掌握数据库原理,熟悉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能够进行数据库管理;
5. 掌握面向对象设计开发方法,掌握C++、JAVA、VB.NET等开发语言,熟悉VS.NET开发环境,能够进行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
6. 熟练掌握ASP.Net技术,熟悉Dreamweaver ,能够进行小型网站的设计开发和对大中型网站进行管理。
IT产品销售技术咨询 产品售后技术支持 客户开发辅助
IT产品销售与 技术支持
产品信息网络发布 网站与软件推广 客户信息收集,电话销售。
1. 具备计算机系统等IT必备专业知识,熟悉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结构和软件开发流程;
2. 具有扎实的微机组装与维护基本功,有基本的故障排除能力;
3. 熟悉C++、VB、JAVA等语言,基本掌握VS.NET开发环境的使用;
4. 了解市场上流行的软件产品,了解信息化领域产品(如OA、CMS、ERP等)及功能使用常识;
5.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执行、市场调研及分析能力;
6.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与管理能力,了解项目管理知识,具备计算机应用系统与应用技术综合知识。
(3)人才培养规格
表5-1-6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计类型 知识目标
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知识分解表 专业专业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1 养成良好的修养和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祖国,具备文化基础知识和健康的体魄; 2 掌握必要的写作知识、数学知识和英语基础知识; 3 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及办公自动化知识。 1 了解电子信息类人才必备计算机软硬基本知识、计算机体系结构; 2 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知识和图像处理及多媒体信息处理知识; 3 掌握信息获取、组织、分析、发布、管理、信息资源建设、更新与维护; 4 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站的基本概念; 5 掌握数据库基础知识以及数据库的构建与管理知识。 1 掌握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基本数据结构和基本算法; 2 掌握网站开发流程和动态网站开发及维护的知识; 3 了解数据库应用开发环境,熟悉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4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软件工程知识; 5 掌握软件开发的流程和软件项目开发的知识。 1 了解企业信息化技术以及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流程; 专业拓展知识 2 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最新的发展成果; 3 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及职业能力要求; 4 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专业如物联网、电子应用技术等的基础知识; 核心知识 数据库程序设计;
类型 能力目标 1. 熟悉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能力分解表 方法能力
类型 素质目标 1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素质分解表 人文素质 基本素质 身心素质 政治素质 2 具有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素质; 3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信做人; 4 具备服务意识和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意识。 1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 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高职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2 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1 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 2 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 3 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4 具有一定的音乐、书画、礼仪知识。 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 2. 掌握微机的组装与维护,具有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及维护能力,掌握小型网络及企业网站的建设管理知识; 3. 熟悉C++/VB/JAVA等语言,掌握VS.NET开发环境的使用,能够进行应用软件开发。 4. 掌握数据库原理及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能够进行数据库管理; 5. 熟练掌握ASP.Net、JSP技术,熟悉Dreamweaver,能够进行动态网站的设计开发; 6. 熟练进行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基本操作,具有较高的汉字录入能力; 7. 掌握Photoshop的使用,具有基本的图像处理能力 1. 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 2. 讲诚信,遵守道德规范; 3.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 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勤奋努力; 5. 有较好的安全意识; 6. 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 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 3. 良好的学习能力,对新技术有学习,研究精神; 4. 综合能力。
1 热爱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具有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职业素质 2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3 具有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精神; 4 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身体、心理素质; 5 具有勇于创新、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的精神。
(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基本理论,具有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网站设计和IT产品销售等能力,具备勇于创新、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等职业素质,能在信息技术企业或者其他企业的信息技术部门的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支持以及产品营销等工作岗位,从事一般的应用软件开发、大型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网站的设计与维护、企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以及IT产品销售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进一步完善“4+1+1”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4+1+1”的人才培养模式,精心构建实践技能训练体系,把实践能力的培养分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四个层次,通过“基础训练+专项训练+综合训练+技能大赛+顶岗实习”5模块和“任务习练+分段训练+跟岗锻炼+学徒操练+大赛磨练+顶岗历练”6形式的实践训练,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层层递进,螺旋上升。
把3年6个学期的学习时间分成3个学习阶段,第一个学习阶段为前4个学期,第二个学习阶段为第5学期,第三个学习阶段为第6学期。这样就形成了“4+1+1”的三个学习阶段、两个学习地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每个阶段具体实施情况如表5-1-7所示。
表5-1-7 “4+1+1”各阶段实施情况表
阶段 学期 课程 公共基础第1学4 期—第平台课程、专业基本能学院 力、专学习地点 培养能力 具体实施 第一学期,学生以学习公共基础课为主,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文明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学习计算机数学、程序设计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学生参加专业介绍4学期 基础平台课程 业能力 会、专业成果展示会、专业讲座等,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和基本能力。第二、三、四学期,以专任教师为主,
兼职教师为辅,主要在校内一体化教室和校内实训室实施部分专业核心能力课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学院和企业 第五学期,由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在校内实训室、校外综合能力 实训基地实施综合运用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教学,实施岗前培训、在岗训练,学生边做边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职业能力 第六学期,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边学习边实践,主要由企业的兼职教师承担指导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职业能力。 1 第5学期 拓展模块课程 1 第6学期 顶岗实习 企业
(2)创新实施“双导师制个性化”订单培养模式 ①开展市场调研——分析本专业的人才需求特点
本专业面向德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广大中小企业,培养软件系统开发、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支持等高技能人才。调研发现有人才需求的企业数量很多,但每个企业的人才需求数量较少,同时企业对人才的个性化要求较多。即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大订单难寻,小订单不断;第二,人才需求的个性化要求高。
图5-1-3 汇集订单过程
②发挥专业理事会作用——汇集小额订单
针对企业人才需求分散,订单培养中“大订单难寻,小订单不断”的特点,发挥专业理事会作用,建立学校、行业协会、用人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把中小企业中较为分散的小额订单汇集起来进行订单培养。订单汇集过程如图5-1-3所示。
③校企合作——实施“双导师制个性化”订单培养模式
在专业学习的最后一学期,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同时根据订单培养协议,相关企业指定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校内导师负责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校外导师采用师傅带徒
弟的方式,指导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学习企业需求的个性化技能,并引导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通过校企联合的双导师培养,较好地实现教学与就业的无缝链接。顺利完成订单培养任务。通过三年建设,完成订单培养360人(2013年100人,2014年120人,2015年140人)。
表5-1-8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计划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建设内容 建设进度 分项 2013年 完善“4+1+1”的人才培养模式, 联系行业协会,探索“双导师制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完成100人的订单培养任务。 深入走访企业,形成专业建设调研报告,召开专业理事会会议商讨。 合计 2014年 在“4+1+1”的人才培养基础上,深入开展“双导师制个性化”培养模式。完成120人的订单培养任务。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2015年 “4+1+1”模式与“双导师制个性化”模式有机融合,进一步深化完善 。完成140人的订单培养任务。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标准。 投入预算 (万元) 投入依据 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9 专业调研,联系企业和行业协会,激励企业参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调研,修订人才培养目标。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3 12 (三)课程体系构建与核心课程建设
1.课程体系构建
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组建由校企合作理事会单位、就业单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工作小组,结合德州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围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三个核心就业工作岗位软件开发、企业信息化技术支持和IT产品销售与服务等进行岗位能力分析,重点对应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调研,归纳总结岗位必修的职业能力,筛选形成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项目载体,融合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学习领域的课程,构建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如图5-1-4所示。
图5-1-4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2)分析典型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获取学习领域
表5-1-9 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学习领域解析表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能力要求(知识、技能、素质)
学习领域
软件开发 (核心岗位)
算法与数据结构
系统分析与设计、9. 掌握VB.NET,熟悉.Net框架,熟练使用VS.NET开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
计
代码编写、版本管发环境; ASP.NET/JSP网站开发 理和文档撰写,协10. 掌握数据库原理与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技术,手机编程
实用软件工程 助测试人员完成能够进行数据库管理;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
模块的测试。 11. 熟练掌握ASP.Net技术,熟悉Dreamweaver,能毕业设计
技能竞赛、公共选修等 够进行动态网站的设计开发;
用户需求分析、8. 扎实的C++语言基础,掌握面向对象设计开发思想;
12. 基本掌握JAVA程序设计语言,能够使用JSP技术进行网站开发; 13. 一定的软件工程知识; 14. 掌握基本的软件测试方法。
办公系统的管理,信息化调研、规划与设计,数据库系统开发与管理,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网站设计开发与管理。
7. 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快速汉字录入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系统维护能力;
8. 熟悉信息化领域产品(如OA、CMS、ERP等)及建设常识;
9. 掌握信息化相关知识,能够进行信息化调研、规划
实用组网技术
Cms网站建设 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
信息化技术支持 (核心岗位)
用
Office应用程序开发
及设计;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常用工具软件 10. 掌握数据库原理,熟悉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
信息化技术支持综合实
能够进行数据库管理; 训
毕业设计 11. 掌握面向对象设计开发方法,掌握C++、JAVA、
技能竞赛、公共选修等
VB.NET等开发语言,熟悉VS.NET开发环境,能够进行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
12. 熟练掌握ASP.Net技术,熟悉Dreamweaver ,能够进行小型网站的设计开发和对大中型网站进行管理。
IT产品销售技术咨询,产品售后
IT产品销技术(相关岗位)
技术支持,客户开发辅助,产品信息软件推广,客户信售。
7. 具备计算机系统等IT必备专业知识,熟悉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结构和软件开发流程;
8. 具有扎实的微机组装与维护基本功,有基本的故障排除能力;
9. 熟悉C++、VB、JAVA等语言,基本掌握VS.NET开发环境的使用;
10. 了解市场上流行的软件产品,了解信息化领域产品(如OA、CMS、ERP等)及功能使用常识; 11.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执行、市场调研及分析能力;
12.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与管理能力,了解项目管理知识,具备计算机应用系统与应用技术综合知识。
售与 网络发布,网站与支持 息收集,电话销
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IT产品销售与服务
网上开店
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 IT新产品与新技术 IT产品销售与服务实训
毕业设计
技能竞赛、公共选修等
(3)职业资格证书
表5-1-10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程序员) 硬件维护工程师 全国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证书 微软认证产品应用能手、微软认证办公应用专家两个证书 CSIA 办公软件应用能力证书 CSIA助理信息管理师 计算机信息产品营销员 计算机操作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颁证单位 工业与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工业与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CSIA)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CSIA) 工业与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等级 初级 中级 中级 中级 中级 中级 中级 高级 (4)“323”课程体系 依据“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融合国家职业标准,结合职业技能比赛要求,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优化以能力为本位的“323”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突出三种能力,包含两个平台,面向三类岗位”,故命名为“323”课程体系。
①突出三种能力
三种能力是指职业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就业与创业能力。课程体系设计遵循“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突出可持续发展,突出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的“三突出”原则。贯彻“三突出”的建设途径如表5-1-11所示。
表5-1-11 贯彻“三突出”的途径
“三突出”内容 建设途径
职业核心能力 依据行业企业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每位学生制定自学计划,掌握得当的学习方法,深入学习一门课程或技术,并进行汇报和成果提交。 第三学年进入以就业为导向的顶岗实习或以创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中心进行创业实践 可持续发展 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②包含两个平台 两个平台是指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平台。
公共基础平台是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计算机数学、大学英语、体育和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办公软件应用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逻辑思维能力等基本能力。
专业平台是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库、Photoshop图像处理、 HTML网页制作技术、汉字速录、计算机英语、计算机组装与维修、JavaScript脚本语言、应用文写作、IT就业与创业指导,毕业与就业信息处理技术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基础编程能力、数据库管理能力、网页设计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职业能力。 ③三类专业岗位
三类专业岗位是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可从来的三类主要工作岗位:软件开发、信息化技术支持和IT产品销售与服务。分别对应不同的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
课程体系设计总体情况如图5-1-5所示。
公共基础平台 综合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计算机数学,大学英语,体育,程序设计基础 培养内容 英语能力 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良好的身体素质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逻辑思维能力 专业方向模块 能力拓展模块 软件开发方向 实用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 毕业设计 技能竞赛、公共选修等 软件开发方向 算法与数据结构 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 ASP.NET/JSP网站开发 手机编程 信息化技术支持方向 实用组网技术 Cms网站建设 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 能力与素质 健康的心理 良好的体魄 职业素质 可持续发展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 就业与创业能力 信息化技术支持方向 Office应用程序开发 信息化技术支持综合实训 毕业设计 技能竞赛、公共选修等 IT产品营销方向 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IT产品销售与服务 网上开店 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 IT产品营销方向 IT新产品与新技术 IT产品销售与服务实训 毕业设计 技能竞赛、公共选修等 专业平台 职业能力基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库,Photoshop图像处理, HTML网页制作技术,汉字速录,计算机英语,计算机组装与维修,JavaScript脚本语言,应用文写作,IT就业与创业指导,毕业与就业信息处理技术 培养技能 专业英语能力 文献检索能力 基础编程能力 数据库管理能力 网页设计能力 自我学习能力 图5-1-5“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总体情况
表5-1-12 课程体系建设计划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建设 内容 建设进度 分项 2013年 2014年 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能力分析报告,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岗位分析优化素质课程并引入课程体系 研究增加设计型实验比重,增加单门课程实训 2015年 形成课程体系研究报告和实施效果总结 素质课程实施效果分析与优化 增加全部12门课程的单门实训,考核实践教学体系 投入 预算 (万元) 投入 依据 课程体系构建 结合专业,进行三种能力优化以能力为本位的分析,加强的“323”课程体系 三个岗位的调研 从职业岗位群分析通用综合素质课程体系 素质和专业素质 三层实践教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学模块的实施 合计 4 调研,研讨会 4 调研,参观,研讨会 10 调研,参观,研讨会 18 4.课程建设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和职业岗位要求,引入行业标准,对专业课程进行项目化设计,全面推进以典型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开发,内容包括:
(1)课程标准修订
明确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提出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课程内容及要求按照职业标准,对课程进行项目化设计,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设计,完成全部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
(2)核心课程建设
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思路和能力进阶规律,融合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围绕数控技术核心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选取典型任务为项目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顺序实施,实现学生技能认知、技能形成、技能强化,基于建构主义的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融入企业元素,科学设置教学情境。构建情境——达标教学模式,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教学做一体。
三年内建设10门优质课程,组建2个精品课程群,力争建成1个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群;充实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覆盖专业群的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库一个
①核心课程建设规划(见表5-1-13)。
表5-1-13 核心课程建设规划表
课程名称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 建设目标 继续完善课程资源建设,进行课程资源包开发,更新课程内容,2014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参与企业 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德州万博电子有限公司 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德州万博电子有限公司 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德州万博电子有限公司 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德州万博电子有限公司 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德州万博电子有限公司 德州天嘉电子有限公司 山东浪潮优派公司 德州天嘉电子有限公司 山东浪潮优派公司 德州天嘉电子有限公司 山东浪潮优派公司 德州天嘉电子有限公司 山东浪潮优派公司 德州天嘉电子有限公司 山东浪潮优派公司 责任人 崔宁 ASP.NET动态网站开发 继续完善课程资源建设,进行课程资源包开发,更新课程内容,2014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继续完善课程资源建设,进行课程资源包开发,更新课程内容,2014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2015年申报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继续完善课程资源建设,进行课程资源包开发,更新课程内容,2014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李颖 网络数据库 孙凤庆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许华 C#程序设计 进行课程资源开发,2013年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014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李娟 JAVA程序设计 继续完善课程资源建设,进行课程资源包开发,更新课程内容,2015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牟艳霞 JSP动态网站设计 进行课程资源开发,2014年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015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张静 手机应用程序开发 进行课程资源开发,2014年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015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张克瑜 网站前台设计实训 进行课程资源开发,2014年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014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褚建萍 Javascrip脚本语言 进行课程资源开发,2014年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015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徐海燕
②核心课程建设实例 以《软件开发综合实训》为
? 课程整体设计
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嵌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项目教学设计和任务教学设计。以《软件开发综合实训》课程为例,通过对企业开发流程和每个阶段岗位技能的解析,将教学内容整合序化为需求分析岗、系统设计岗、软件编码岗、软件测试岗和软件维护岗等任务模块(图5-1-6)。在每个任务模块下,设置知识指导、任务实施、任务训练等学习性工作任务。
项目导向 工作过程 任务驱动 基础编程项目 :需求分析岗 任务情境 系统设计岗 学生管理系统 软件编码岗 图书馆管理系统 软件测试岗 知识指导 任务实施 个性化拓展项目 软件维护岗 任务训练 图5-1-6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表5-1-14 项目二——学生管理系统的教学设计 核心能力 项目二 学生管理系软件开发综合实训 教学项目 课时 18课时 课程 统 能力 能力 使用.NET开发C/S软件系统 胜任.NET单机版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 要素 标准 教学地点 校外实训基地 指导教师 崔宁、刘洪涛(兼职) 岗位能力 需 掌握系统需求分析的方法,能够编写需求分析文档 要素 求 1.了解需求分析的工作内容 任 分 2.掌握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 务 析 教学任务 3.了解需求分析文档规范 1 ︹ 4.教学小组能够独立进行需求分析 6 1.和用户沟通,了解软件系统的功能 课 2.收集资料,分组讨论,记录需求分析过程中不明确的问题 教学内容 时 3.二次用户沟通,细化系统需求 及组织 ︺ 4. 各开发小组形成系统需求分析报告并汇报 5.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进一步指点需求分析方法 教学地点 一体化教室 指导教师 崔 宁 任 软 岗位能力 学习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的方法,形成软件设计文档 务 件 要素
核心能力 课程 2 设 计 ︹ 10 课 时 ︺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及组织 任 务 3 软 件 编 码 ︹ 20 课 时 ︺ 教学地点 岗位能力 要素 教学任务 项目二 学生管理系课时 18课时 统 1.明确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工作内容 2.掌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各项图表表示法 3.能够进行明确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4. 了解软件设计文档规范,能够编写软件设计文档 1.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的整体框架,画出模块构成图等 2. 设计系统的界面风格和功能组织 3. 对于概要设计中的每个模块,进行模块流程和算法的详细设计,形成相关的设计说明图表和文档 4. 根据需求分析的内容,进行数据库的设计 5. 小组汇报每个阶段的工作结果,提交各份报告。 软件开发综合指导教师 崔 宁 实训室 教学项目 熟练使用VS开发环境编写系统代码 1.将详细设计的内容代码实现 2.熟练掌握ADO.NET技术 3.熟练掌握MVC代码编写结构。 4. 了解VSS等团队并行工作的方法 1.小组讨论具体问题的实现算法 2.将算法翻译成程序代码,并调试通过 3. 小组内分工协作,最终汇总成完整代码 4.教师点评、指导。 软件开发综合指导教师 崔 宁 实训室 掌握软件测试技术 1.了解软件测试实施的四个过程 2.掌握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 3.能够设计软件测试实例,尽可能发现系统错误 1.小组内设计测试用例,进行单元测试 2. 小组内设计测试用例,进行组装测试 3. 各小组交换测试,进行确认测试 4. 各小组提交系统,教师进行系统测试 校外实训基地 指导教师 刘洪涛 能够快速了解系统,进行错误调试等软件维护工作 1.了解软件维护的工作内容 2.能够进行简单的软件维护工作 1.各小组交互使用系统,发现存在的问题 2. 发现问题的小组向下一个组说明问题所在,并由下一个组调试解决。 教学内容 及组织 教学地点 岗位能力 要素 教学任务 任 务 4 软 件 测 试 ︹ 6 课 时 ︺ 软 件 维 护 ︹ 6 课 时 ︺ 教学内容 及组织 教学地点 岗位能力 要素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及组织 任 务 5 ? 课程单元设计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个课程单元由教师向学生下达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分析任务”——“归纳难点”——“学习知识”——“解决难点”——“独立实现”工作过程完成任务,并对课程单元内容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上表中“软件编码”模块下的“显示学生详细信息”单元为例,教学设计如下表。
表5-1-15 任务3.6“显示学生详细信息”模块的教学设计 核心能力 课程 教师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 崔 宁 教学 项目 课时 项目三 学生管理系统 4课时 学习性 工作任务 教学地点 知识目标 1.掌握窗体显示方法 2.灵活使用datagridview获取选定值 3. 使用三层架构实现模块 任务3.6 显示学生详细信息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室 能力目标 教学 目1.能够熟练使用datagridview 标 2.熟练使用mvc编程方法 课前布置任务 1.布置任务。 (1)要求每个小组回顾该部分详细设计,使用自然语言描述出实现过程 (2)各个小组归纳算法中的难点 2.分组:每组4-5人 教学过程 1.前期任务及其实现过程回顾 2.引入任务:在基本信息列表中双击,可以打开详细信息窗口,显示学生的基本信息和详细信息 3.任务分析 (1)各小组汇报流程中的技术难点 (2)教师汇总归纳,列出三个新知识点 4.学习知识 (1)讲解datagridview对应的双击事件 (2)讲解新建窗体的方法 (3)讲解窗体间传递参数的方法 5.难点解决 (1)教师演示,实现关键代码 (2)bug调试 6.独立实现 (1)学生实现全部代码 (2)针对完成情况教师提出完善方案,学生独立实现 时间(分钟) 10 10 10 教 学 组 织 教 学 步 骤 30 90 30 表5-1-16 核心课程建设计划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建设 内容 建设进度 分项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在课程标准中严格课程项目载体设计 教学设计的实施报告 考虑课程衔接性,进一步优化设计 投入 预算 (万元) 投入 依据 分析教学效果,进课程标准设计 行企业调研,开发课程标准 核心课程建设 形成课程整体教课程整体设计 学思路 课程单元设计与教学组织 采用任务驱动组织各模块教学过程 合计 形成整改后的课程标准 确定典型项目的教学设计过程 核心课程完成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 3 调研 2 研讨会 3 8 研讨会,总结
(3)精品课程群建设
与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华信智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开发、建设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建成“.net软件开发”、“java动态网站开发”等两个联合课程群;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依据精品课程评审标准加大核心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力度。三年建设期内,建成1个省级标准的精品联合课程群,1个院级标准的精品联合课程群。课程群建设计划见表5-1-17。
表5-1-17 精品课程群建设计划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课程群名称 课程群 负责人 建设目标 包含课程名称 C++程序设计 “.NET软件开发”课程群 刘文娟 省级精品课程群 网络数据库 C#程序设计 ASP.NET网站开发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 网站前台 “JAVA动态网站开发”课程群 张克瑜 院级精品课程群 Java程序设计 Javascrip脚本语言 jsp动态网站开发 手机应用程序开发 课程负责人 许华 孙风庆 李娟 李颖 崔宁 褚建平 牟艳霞 徐海燕 张静 张克瑜 2015年 15 2014年 15 完成时间 资金预算 (万元) (4)工学结合立体化教材建设 通过校企合作,推进立体化教材资源建设,建设融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于一体的特色教材。建设内容和计划如表5-1-18和表5-1-19所示。
表5-1-18 特色教材建设内容及措施 建设项目 理论教材 纸质 教材 特色教材 电子 教材 学习指导 实验实训指导书 技能鉴定培训教材 岗位考核标准库 电子教案 多媒体课件 试题试卷库 以课程建设团队为主,各骨干教师完成各部分内容,邀请企业专家和课程建设专家指导及优化。 以课程建设团队为主,邀请企业专家和课程建设专家共同参与研讨和课程改革,编写项目教学型及案例教学型教材。 措 施
电子教材上网 网络 教材 在线答疑 网上辅导 在线测试 以课程建设团队为主,聘请网络建设专家,邀请企业专家和课程建设专家指导及优化。学生试用并及时更新。 表5-1-19 特色教材建设计划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建设 内容 分项 建设方式 负合作单位 责人 建设进度 2013年 2014年 投入 预算 2015年 (万元) 教材出版,配套课件 投入 依据 Java程序设计项目教程 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校企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教材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 校企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教材 校企共同开Office应发工学结合用程序开发 教材 张 德州财富静 教材大软件科技刘纲编制 有限公司 海涛 崔 北京华信宁 教材大智源有限石纲编制 公司 远丽 浪潮优派张教材大可以教育克纲编制 有限公司 瑜 合计 教材内容编写、部分课件 课件制作,3 教材编写、出版 教材内容编写、部分课件 教材内容编写、部分课件 教材出版,配套课件 教材出版,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4 教材编写、出版 课件制作,4 教材编写、出版 11 (5)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①课程资源库建设
与企业合作进行专业资源库的建设,资源库包括《java程序设计》,《asp.net动态网站开发》等10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计划如表5-1-20所示。
表5-1-20 专业资源库建设计划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项目 建设内容 专业理事会和院企合作委员会构建与计算机产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标准 自主建设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群,收集存储国家、省和名校精品课程和视频公开课 调研计算机行业企事业单位,形成包含技术领域、产品门类、关键技术、用人需求等的专业信息库 建立收集、管理和共享计算机专业电子书籍、技术文档、幻灯和影音资源等电子资源 负责人 完成年度 资金预算(万元) 1 专业标准 刘文娟 2013 精品课程 孙育红 2013 3 专业信息库 祝谨惠 2013 3 电子资源库 张克瑜 2014 3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形成连接学生、教师、学院、团总支、合作企业和家长的教学质量信息数字神经网络 刘伟 2014 2015 4 3 17 资源库维护 资源库的维护和更新 合计 2013年7万元;2014年7万元;2015年3万元进行各内容的完善 ②开设《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3门校企合作共建课程。 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开发3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并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堂教学与实践指导。建设计划如表5-1-21所示。
表5-1-20 校企合作开设课程建设计划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IT产品销售与服务 JSP网站开发 学时 校内教师 企业教师 张永钧(山东同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李明洋(山东亿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石远丽(北京华信智源有限公司) 资金预算(万元) 2 1 88 张克瑜 2 72 刘涛 2 3 64 合 计 张静 2 6 ③建成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 将《软件开发综合实训》建设成精品资源共享课。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专业指导委员共同参与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该教学资源库包含内容如图5-1-8所示。课程资源呈开源化管理,一方面学生可以按照共享资源独立进行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鼓励师生上传相关资料,不断完善和丰富网站资源,实现学生、教师和社会的三方共享。
图5-1-7 精品课程教学资料库
表5-1-22 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建设内容 建设进度 分项 建设方式 2013年 制定专业标准,搜集精品课程、专业信息库等信息 2014年 建设课程的电子资源库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2015年 完善资源库内容,搭建专业教学资源网络平台
投入 预算 (万元) 投入依据 课程资源库建设 共享型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17 资源搜集、网站建设 专业资源建设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建设 整合企业教学资源,建设核心课程 企业调查、联系,形成《共建课建设方案》 按照建设方案进行《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IT产品销售与服务》等两项课程建设 深化两门课程的建设力度,开始《JSP网站开发》课程的建设 6 企业调研、建设方案设置、课程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共享型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分析目前课程资源库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和责任人 合计 资源搜集,完成精品资源库的各个部分内容 资源分析与优化,进一步加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5 资源搜集、网站建设 28 5. 教学模式改革 (1)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课程改革
成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项目开发小组”,在原来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基础上,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课程改革。对专业基础平台中的《C#程序设计》等12门专业核心课程开展“逆向分析法”,从课程教学效果出发,设置项目内容,划分任务模块,每门课程形成《**课程项目设置说明》,提交学院审核。并进而制定每门课的项目教学标准,促进项目教学的有效实施,建立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2)开展“课岗融合、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
结合“4+1+1”人才培养模式,对第五学期的《软件开发综合实训》等三门拓展能力模块课程,开展“课岗融合、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以企业真实工作服务项目为主体,教学环境引入企业文化,教学对象组织为企业工作小组,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任务实施等过程把公司搬到课堂,真正实现课岗融合、学岗直通,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考核方式改革促进教学方法改革
大力开展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使考核方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要求,以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络测试系统”,到2015年末实现《C#程序设计》等12门专业核心课程无纸化考试;“软件开发综合实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两个课程教学团队设置专门的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相关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方法,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状况、知识水平、技能实践能力、个人素质、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形成《软件开发综合实训形成性考核办法》和《C++程序设计形成性考核办法》,并在其他核心课程考核中推广应用;按照学院《学生综合测评制度》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制定《计算机系学生综合测评标准》,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形成专门的学分并固定到培养计划之中,作为全体学生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列入考核范围。
6. 创新大学生素质教育 (1)综合素质课程体系
为支撑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开发以培育和塑造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文明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的通用素质课和专业素质课。通用素质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应用文写作、计算机数学、大学英语、普通话、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等;专业素质课包括:IT职业道德教育、公司企业文化、团队与拓展、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素质拓展综合训练项目、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课程,学生每学期可任选一门。综合素质课程重在学生自我修炼和自我提高。教师应采用双向、互动式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力,使学生通过课堂参与和体验,提高职业意识,转变行为方式。
(2)素质教育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教育。合理分析学生在校的五个学期的学习特点,突出素质教育重点,循序渐进地开展素质教育,具体实施情况如表5-1-23所示。
表5-1-23 素质教育活动安排 序号 1 院系活动 军训及相关活动,包括国防专题讲座、爱国影片赏析、“军歌嘹亮”比赛 “永安烈士陵园”、“德州博物馆”等德育教育基地参观。 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等信息化技术产业园区 平原地区“技术下乡” 时间 培养重点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自我磨练、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自觉性 在活动开展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感受行业氛围,培养专业兴趣,提高专业修养,帮助建立学习和就业规划 提高学生服务社会、振兴地方经济的责任意识 提高专业认识,接触先进技术,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锻炼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拼搏精神、参与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提高实践技能 第一学期 第二、三学期每学期1次 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或第五学期 每学期2-3次 2 3 4 5 专业理事会成员的专题讲座 6 电脑文化节 每学年下半学期 每学年下半学期 不定期 7 运动会 8 技能大赛
9 模拟招聘会、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训练 第五学期 从个人修养、仪表礼貌、职业技能、个人展示方面锻炼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3)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
搭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①多角度进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堂教学,将文化课(培养人文素养)、专业课(培养专业技能)、创业课(培养创业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相互渗透,功能互补;通过每年一度的“电脑文化节”,举办“创业大赛”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请一些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特别是在创业方面已有一定成就的本校毕业生来校介绍其创业体会,给学生更多直观体验。
②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
联合校团委心理健康中心组织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积极为大学生提供舒缓压力、排解紧张情绪的渠道,帮助大学生在理性的角度上面对创业压力,调整好创业心态,通过举办的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抉择、开拓创新的品质及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合作、排除障碍、化解矛盾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爱心教育,使之在创业途中成为赢家。
③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利用校团委大学生创业园,积极创建大学生产学研社会实践基地,形成相对稳定、利于互动的创业实践情境,包括组织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企业家论坛、参观考察成功企业、科技园,设立创业实践基地、服务社会实践基地等,以利于创业实践团队的培养。 7.实践教学体系和顶岗实习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包括 “基础训练+专项训练+综合训练+技能大赛+顶岗实习”等五个模块和“任务习练+分段训练+跟岗锻炼+学徒操练+大赛磨练+顶岗历练”等六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①实践教学模块
为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模块按照基础训练(第1-2学期)、专项训练(第3-4学期)、综合训练(第5学期)、技能大赛(第4-5学期)和顶岗实习(第6学期)这五个模块构建,进行校企合作育人。
表5-1-24 实践教学模块及形式
实践模块 基础训练模块 专项训练模块 包含内容 军训与公益劳动、计算机基础实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 单门课程实训 第二课堂实践(社会实培养目的 让低年级学生了解专业的岗位面向和技术基础,掌握实践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专业兴趣。 通过与企业合作,优化实验实训内容,让学生受到专业训练和技能培养。 实践形式 学期 任务习练 1-2 分段训练 3-4 综合训练模块 践、创业实践、对外服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锻炼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跟岗锻炼 学徒操练 5 技能大赛模块 顶岗实习模块 各层次技能大赛 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勇于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 锻炼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大赛磨炼 4-5 顶岗实习 顶岗历练 6 ②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 课程实验有验证性、综合性与设计性三大类。在30门专业课程中,有18门设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所有课程的60%。新增《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4门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占所有课程的73%。
③增加单门课程的课程实训,与最终的综合实训相辅相成
在前四个学期的学习中,针对软件开发、信息化技术支持、IT产品营销等三类就业方向,开设了12门专业核心课程。下一步将增加这些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实训,使得拥有课程实训的核心课程比例达到80%。
表5-1-25 开设课程实训的课程列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课程名 计算机文化基础 C++程序设计 网站前台设计 网络数据库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算法与数据结构 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 JavaScript脚本语言 开设学期 1 1 1 2 2 2 3 3 负责人 祝谨惠 许华 褚建平 孙风庆 牟艳霞 李颖 崔宁/牟艳霞 徐海燕
9 10 CMS网站建设 ASP.NET动态网站开发/JSP动态网站开发 3 4 崔宁 李娟/张静 11 12 IT产品销售与服务 手机编程 4 4 张克瑜 张克瑜 (2)顶岗实习 ①台站式顶岗实习
适应区域行业企业的特点及用工需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灵活变动教学进程,小批量、课程化分类实施顶岗实习,将顶岗实习分解为三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进行教学的整体设计。“台站结合”强化顶岗实习监控,在数字化校园信息管理系统CRP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校内组建“学生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对学生顶岗实习整体情况、个人情况的及时查询与有效管理;利用在校外企业设立的“学习工作站”和“教师工作站”,建立高层、中层、班组三层校企对话的顶岗实习管理组织,实施跟进式管理,对顶岗实习学生实现全方位监控。
表5-1-26 顶岗实习设计一览表
名称 体验性 顶岗实习 技能提升性顶岗实习 安排时间 第一学年暑假 依据企业需求和教学计划灵活安排在第3-5学期 期限 15天 以专业而定,一般2-3个月 地点 合作企业 校中厂或合作企业 课程 性质 选修 必修 教学目标 感受专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提升专业兴趣。 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相关项目课程学习和生产实习,提高专业技能。 学生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指导下,参加生产全过程,完成毕业设计,对实践能力进行系统训练,并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预就业综合顶岗实习 第六学期 6个月 合作企业 必修 ②完善顶岗实习评价机制
按照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完善顶岗实习评价机制,确定顶岗实习的考核点,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实施工作的客户满意率、实施工作的强度、工作的熟练程度、工作的态度、与同事的合作态度、遵守企业和学校的管理制度情况、对企业的贡献、工资水平等,并明确考核的办法和负责人,做到在制度上有保证,在管理上有措施,严格进行考核;建立有关顶岗实习的流程、外出实习申请表、校外实习协议书、学生实习鉴定表、反馈鉴定表等,形成顶岗实习的作业文件和考核点。
表5-1-27 课程体系构建和核心课程建设(5-7项)进度计划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课程分项 建设进度 投入预投入依据
体系构建和核心课程建设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算 (万元) 基地建设、讲座、第二课堂等各项活动经费 教学研究经费、企业调研经费、无纸化考试系统开发经费 联系优化企业,落实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安全保险 创新大学生素质教育 教学模式的改革 丰富第二课建立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基地参观、堂,将素质教和德育教育基地,技术下乡等素育贯穿于整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质教育活动 个人才培养过程 与企业合作,开完成12门核展课岗融合的心课程的课课程项目的分析制教学模式改革程项目设置,定、两门课程的考和部分课程考形成完善的核方式改革 核方式改革 形成性考核办法 校企合作,制定顶岗实习制度 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加强顶岗实习的运行与监控 完善顶岗实习效果评价,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3 6 实践教学体系和顶岗实习 2 合计 11 (四) 教学团队建设
在省级教学团队的基础上,继续贯彻实施“五大工程”,引培结合,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能力,服务能力等,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水平,积极申报国家级教学团队。
1. 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引进或选聘2名学有所长的博士充实教学队伍,优化教学队伍结构。经过三年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总人数达26人,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1.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达85%;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者达10人以上;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100%,另外,坚持引培结合。对专业教师,每年派出2名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实践不少于6个月,对在职攻读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给予支持和帮助;新引进10名行业企业专家(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一线专家优先)做兼职教师,保障兼职教师授课率达50%。
2.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
实施专业“双带头人”制。三年建设期内,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其中校内专业带头人1名,校外行业专家带头人1名。
校内专业带头人在现有教师中选拔1名副高以上职称,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双师型”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作为后备专业带头人。通过企业锻炼、国内外培训、承担应用技术课题等途径提升专业素养,将专业带头人培养成既能把握专业建设与改革发展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又通晓行业最新技术,既有高水平课程开发和教学能力,又有较强实践能力
的国内同类院校知名专家。
校外专业带头人为聘用的企业兼职专业带头人,须具有高级职称,取得系统分析师或软件工程师资格证书,具有软件开发行业五年以上工作经验,主持过两项以上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在行业、企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热心教育事业,了解市场需求,能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表5-1-28 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培养对象 培养目标 培养措施 ①制订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通过参加国外培训、教育部国家级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进行职业教育理念、专业建设和课程设计能力培训; ②派校内专业带头人到山东浪潮、德州财富等企业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锻炼; ③主持修订和实施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主持规划和建设实训基地; ④开发核心课程、课程群,编写教材,主持教改项目,提高知道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能力; ⑤支持专业带头人申报并完成应用技术研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项目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①设立校外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家工作室,与校内专业带头人共同开展项目课题研究、进行专业发展定位、课程标准制定等; ②进行高职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训能力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 ③通过参加学院的教改立项评审、课题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课程和教材建设以及教学质量检查,掌握高职教育教学要求,把握高职教育规律,提高校外专业带头人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校内专业带头人 校外专业带头人 ①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理念; ②了解软件开发行业企业发展动态,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具有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的能力; ③具备主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能力; ④具有指导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能力; ⑤具有较高的项目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在现有教师中选拔4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骨干教师。通过培养,使骨干教师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理念和职业教育能力;能够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课程开发能力、教材建设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应用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
表5-1-29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培养对象 培训目标 ①培养4名骨干教师; ②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能力,了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掌握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③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熟悉专业发展方向; 培养措施 ①制订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选拔3名优秀中青年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重点培养; ②通过参加国家级和省级教师培训、国内访问学者、学术交流等提升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职业教育能力; ③根据教师的发展方向,定期安排教师到德骨干教师
④能够进行课程设计、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⑤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熟悉专业前沿技术,并能将新技术融入到专业教学中; ⑥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 州财富等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每人实践锻炼时间不少于6个月; ④通过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竞技活动、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和设计能力; ⑤通过主持或参与教改项目研究、应用技术项目研究等,提高其教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3.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每年派出2名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培训;与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亿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校企双方出资,建立两个“教师工作站”,每个工作站投入资金约3万元。鼓励专业教师到工作站实践,从事生产一线的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与多家校企合作单位联系,加强教师企业实践,3年内计划派出6名中青年教师去合作单位实习,派出表如表5-1-30示。
表5-1-30 教师实习派出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6 教师姓名 崔宁 牟艳霞 李娟 徐海燕 褚建平 李颖 派出岗位 JSP网站开发 Java软件开发 .NET网站开发 .NET网站开发 网页前台设计 网站编辑 派出时间 2013年 2013年 2014年 2014年 2015年 2015年 另外,每位专职教师制定各自的暑期企业实践计划,要求每年实践时间不少于1个月,学校加强对暑期实践的考核,每年定期举办教师技能大赛和优秀实践成果展览,通过这些途径营造良好的技能比拼氛围,打造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双岗双聘双薪”制度建设,丰富兼职教师资源库。积极从大型IT企业中吸引高技能、高素质、有影响力的企业专家到课堂指导教学,推进“能工巧匠进课堂”计划,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师工作室”,形成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每年聘请兼职教师3-4人,三年内实现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专兼职教师比例达1:1。
表5-1-31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案表
项目 人数 兼职教师资源库 具备资质 主要任务 培养措施 负责人
项目 人数 兼职教师资源库 具备资质 本科以上学历,从事软件开发、IT营销等方面的行业专家,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主要任务 ①承担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时数达专业课总学时50%、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生产性实训; ②参与《软件开发综合实训》、《IT产品销售与服务》等优质核心课程的开发、教材及精品课程建设; ③带动专职教师在项目开发、实践能力上的提高。 建设进度 培养措施 负责人 兼职教现有6师人,待队聘任10伍人 建设 德州财富;工商银行德州分行信息中心;德州天嘉电子;德州同联;山东亿维;北京华信智源等企业 ①参加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师资培训; ②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培训; 刘文③专兼职教师结对任教。 娟 ④参加教学研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 表5-1-32 教学团队建设资金投入预算表 建设内容 分项 建设方式 国内外师资培训、企业调研、主持教科研课题。 国内外师资培训、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会议,企业挂职锻炼。 证书考取、企业挂职锻炼。 投入预算(万元) 投入依据 国内外培训,企业调研,教改会议,优秀论文资助,人才引进,校外专家劳务费 2013年 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名 2014年 继续校内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引进校外带头人1人 重点培养1名新骨干教师 2015年 完成专业带头人培养目标 1.专业带头人培养 25 教学团队建设 2.骨干教师培养 重点培养1名新骨干教师 重点培养1名新骨干教师 20 国内外培训,挂职锻炼补贴,技能大赛奖励,优秀论文奖励,教改会议 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聘用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双师”素质专业教师2名以上,建立1个“教师工作站” 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新聘任兼职教师3人 合 计 培养“双师”素质专业教师4名以上,建立一个“教师工作站” 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新聘任兼职教师3-4人 培养“双师”素质专业教师6名以上,完善教师工作站的管理 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新聘任兼职教师3-4人 15 教师奖励,挂职锻炼补贴,交通费,技术服务开发调研,教师工作站,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技术服务劳务费。 20 兼职教师考察,资源库维护,兼职教师岗前培训,劳务费 80
(五)实训条件建设
1.校内实训条件建设 (1)校内实训室建设
改建现有的网页设计实训室、程序设计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Web应用开发实训室等4个实训室,改建工作主要包括提高计算机配置、更新软件版本和实训室工作环境建设等三个方面。在实训室中引入企业文化和行业标准,与厂家联合制定实训标准、实训室管理规范,实训室宣传栏等,营造真实工作氛围。另外,新建软件开发综合实训室、网络技术实训室、多媒体技术实训室等3个校内实训室,分别对接《软件开发综合实训》、《实用组网技术》、《网站前台》等核心课程。新建实训室的建设方案如表5-1-33所示。
表5-1-33 三个新建实训室建设方案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实验室建设
名 称 资金预算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实验室 30万 1、.NET仿真项目的教学与实训 2、Java仿真项目的教学与实训 3、Web项目的开发、部署与调试 4、软件测试工具的运用,设计测试用例并实施测试过程 5、数据库相关实验,包括数据库设计与创建;数据查询及优化;数据库备份还原;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等 对接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ASP.NET网站开发、JSP网站开发、网络数据库、软件开发综合实训等课程 设备名称 参考品牌/参数 清华同方超越E400四核AMDX4645;集成声卡、网卡;4G内存; G605 512M DDR3独立显卡;500G SATA硬盘 联想Thinkserver TS130 Inte奔腾Pen Tium G850 四核处理器;集成声卡、网卡;4G内存;G605 512M DDR3独立显卡;500G SATA硬盘500G 夏普XG-265XA 全密封金属光箱,低耗模式≥6000小时 DVD刻录机 华为千兆智能交换机 漫步者1000TC, 揽胜30U H3C-2610 数量 承担实训项目 建设理由 学生微机 50 主要新增 设备配置 服务器 1 投影机 刻录机 交换机 音箱、麦克风 交换机柜 无线AP 1 2 3 1 1 1
空调 全自动故障自检变频/定频空调匹数≥5P;3级室内机噪音≤40dB 1 网络技术实训室建设 名 称 资金预算 网络技术实训室 40万 1.中小型局域网搭建 2.网络操作系统配置 3.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 4.网络综合管理实训 5.网络安全综合实训 6.综合布线与施工综合实训 7.无线网络搭建 8.网络系统的优化与升级 对接实用组网技术、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课程 承担实训项目 建设理由 设备名称 主要新增 设备配置 参考品牌/参数 清华同方超越E400四核AMDX4645;集成声卡、学生微机 网卡;4G内存; G605 512M DDR3独立显卡;500G SATA硬盘 联想Thinkserver TS130 Inte奔腾Pen Tium G850 四核处理器;服务器 集成声卡、网卡;4G内存;G605 512M DDR3独立显卡;500G SATA硬盘500G 夏普XG-265XA 全密封投影机 金属光箱,低耗模式≥6000小时 刻录机 DVD刻录机 交换机 华为千兆智能交换机 音箱、麦克风 漫步者1000TC, 交换机柜 揽胜30U 网络交换机 H3C-5120-9P 无线AP H3C-2610 信息安全实验实训系统 西普科技SimpleISES FLUKE ACK-LRAT2000 无线网络测试仪 FLUKE AM/A4018 无线网络规划仪 全自动故障自检变频/定空调 频空调匹数≥5P;3级室内机噪音≤40dB 数量 50 1 1 2 3 1 1 3 3 1套 1套 1套 1
多媒体技术实训室建设 名 称 资金预算 承担实训项目 建设理由 多媒体技术实训室 40万 1、网站前台页面的设计与制作 2、使用PS进行复杂图片的处理 3、VBA应用程序开发 4、使用内容管理系统建立和管理网站 5、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产品设计 对接Photoshop图像处理、office应用程序开发、CMS网站建设、网站前台、信息化技术支持综合实训等课程 设备名称 学生微机 服务器 主要新增 设备配置 投影机 刻录机 交换机 音箱、麦克风 交换机柜 无线AP 空调 打印扫描一体机 专业扫描仪 参考品牌/参数 清华同方超越E400四核AMDX4645;集成声卡、网卡;4G内存; G605 512M DDR3独立显卡;500G SATA硬盘 联想Thinkserver TS130 Inte奔腾Pen Tium G850 四核处理器;集成声卡、网卡;4G内存;G605 512M DDR3独立显卡;500G SATA硬盘500G 夏普XG-265XA 全密封金属光箱,低耗模式≥6000小时 DVD刻录机 华为千兆智能交换机 漫步者1000TC, 揽胜30U H3C-2610 全自动故障自检变频/定频空调匹数≥5P;3级室内机噪音≤40dB 惠普1005扫描一体机 紫光F22A专业扫描仪 数量 50 1 1 2 3 1 1 1 1 1 1 (2)建立蔚来工作室、校园文印社、正则网站开发中心等“教学工厂”。 “教学工厂”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一方面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业能力
和团队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确保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教学工厂的建设计划如表5-1-34所示。
表5-1-34 校内教学工厂建设计划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教学工厂 蔚来工作室 校园文印社 正则网站开发中心 岗位面向 广告设计、网页设计、室内装饰设计 汉字录入、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打印文稿,排版设计,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宣传文稿与标语制作,使用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传真机等 网站设计与建设、网站前台设计、网站编辑、动态网站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 建成时间 已建成 2013 2015 负责人 孙育红 刘文娟 张克瑜 资金投入 5万 10万 10万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现有实践教学条件基础上,优化整合校内外实训教学资源,依托德州周边地区信息化产业集群,拓展校企合作新领域,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首先深入与山东亿维、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探索建立两个“教学工作站”,让学生承担实际工作任务,提升职业能力;其次吸纳新的合作伙伴,新增5个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计划如表5-1-35所示;再次重点建设4个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表如表5-1-36所示。
表5-1-35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列表
序号 1 2 3 4 5 校外实习基地名称 德职华信师创实习基地 德职浪潮实习基地 德职极速互联实习基地 德州之窗实习基地 德职华强电子实习基地 企业名称 山东华信师创软件有限公司 浪潮优派科技教育有限公司 德州极速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德州之窗实训基地 德州华强电子世界 主要实习内容 Java软件开发 对日软件外包 网络营销,网站建设 网络编辑,网站建设 IT产品营销 表5-1-36 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实习基地建设表 序号 1 2 3 4 实习基地名称 德职亿维实习基地 德职财富软件实习基地 德职华信智源实习基地 德职同联信息化实习基地 企业名称 山东亿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华信智源有限公司 山东同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实习实训内容 IT营销 软件外包 Java软件开发 信息化技术支持 表5-1-37实习实训条件建设计划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建设分项 建设内容 内容 建设进度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投入预算 (万元) 合计 投入依据
扩建实训室 校内实训新建实训条件室 建设 教学工厂建设 新建 校外教学工作实习站 基地建设 示范性实习基地建设 合计 开展实训室企业文化建设 建设软件开发综合实训室 蔚来工作室投入使用 师创基地建设、极速互联实训基地建设 山东亿维内建立教学工作站 重点建设德职亿维实习基地 软件升级,设备维护 建设网络技术实训室和多媒体技术实训室 建设校园文印社 浪潮实训基地建设、德州之窗网实训基地建设 德州财富内建立教学工作站 重点建设德职财富软件实习基地和德职华信智源实习基地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软件升级,进一步完善5 文化建设 完成实训室建设,投入110 使用,验收效果 完成教学工25 厂建设 华强电子实训基地建设 17 工作站管理的完善 140 设备购置、实训室建设、企业调研、校中厂经费 企业联系、校企会议、学生安置 30 65 重点建设德职同联信息化实习基地 18 205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实施“两大战略”(科研服务战略和大培训战略),借助我院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平台,加强以信息技术研发创新服务和专门技能培训服务为重点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技术咨询与服务
制定奖励政策,鼓励教师发挥专业优势,对外开展技术应用研究、承接生产任务等社会服务活动,积极寻求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开发项目, 或者与合作企业联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不断提高综合技术服务能力。争取年均项目数达3项以上,年经济效益达10万以上。开发新项目的同时做好“风机盘管试验台监控系统”等已开发系统的维护工作。加强与合作单位的联系,定期进行系统使用情况的回访调查,及时进行系统版本升级、bug修改等后续服务工作,打造良好的服务品牌。
利用教学工厂、大学生孵化基地等机构进一步增加对外服务项目。同时对外服务吸引学生参与,采用双向选择办法,选拔一批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分配给不同的老师,组建“双新”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信息技术服务中心面向社会,进行软件开发、设备维护、网站建设等服务项目,创造效益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学岗直通,为就业做好铺垫。
表5-1-38 技术咨询与服务计划及预期收益表
序号 1 2 3 4 服务项目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网站开发 数据库系统开发与维护 计算机软硬件维护 合计 2013年 5 6 6 3 20 人数 2014年 9 8 8 5 30 2015年 12 11 9 8 40 主要负责人 张克瑜 崔宁 孙凤庆 李颖 预期收益(万元) 26 25 23 16 90 2.面向社会的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
依托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和实训资源,面向德州及周边地区开展各种技术培训服务,培养不同层次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包括办公软件的使用,网页设计,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等,争取年培训2000人以上。培训计划如表5-1-39所示。
表5-1-39 社会培训计划及预期收益表
序号 1 2 3 4 培训对象 就业培训 德州市金蓝领培训 退伍士兵培训 中小学教师培训 合计 2013年 1000 110 200 200 1510 人数 2014年 1200 150 250 300 1900 2015年 1400 200 300 300 2200 主要负责人 杨秀海 杨秀海 祝谨惠 祝谨惠 预期收益(万元) 36 14 22 10 82 3.社会考试和鉴定 依据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紧跟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发展趋势,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搭建考试中心建设平台,面向在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或社会再就业人员,积极开展各种计算机类考试和鉴定服务。每年承担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山东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全国计算机网络教育考试等,人数保持万人以上。
表5-1-40 社会服务建设计划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建设进度 建设内容 分项 1.技术咨询与服务 建设方式 2013年 2项 2014年 2项 2015年 2项 投入 预算(万元) 3 投入 依据 研发费用、调研社会服务 6项
费用 建设退伍士兵等重点行业培训基地,培训1500人次 2.社会培训 重点行业培训 培训1900人次 培训2600人次 2 课题研究经费 3.考试和技术认定 搭建考试中心建设平台 合 计 搭建考试完善平台中心平台 建设 积极承担各项考试 1.5 6.5 耗材费、考试平台建设费 (七)专业群建设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示范,带动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外包方向)、网络系统管理、物联网技术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以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动漫设计方向)等三个专业六个方向的专业群建设。在这三个专业六个方向中,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外包方向)、网络系统管理、物联网技术应用等这些专业方向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联系是紧密型的;计算机图形图像以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动漫设计方向)这两个专业方向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联系是扩展型的。
按照“明确定位、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思路,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优化专业群布局,明确各专业的培养方向。计算机产业群中课程体系设置具有较大相关性,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具有共同的特点,因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思路为群内其他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专业群相关专业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资源、教学团队、校内外实训基地诸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和共发展。
1.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借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4+1+1”人才培养模式和“323”课程体系,完善专业群内其他专业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紧密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外包方向)、物联网技术应用和网络系统管理这三个专业和专业方向,拟采用共同的“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群(5门)为共同的平台,按不同专业和方向,设置模块课程;对扩展型的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图形图像(动漫设计方向)这两个专业方向,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2.专业群核心课程建设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专业群共享核心课程的建设。
在3年建设中,重点支持专业群3门共享优质课程建设。这些共享优质课程如下:《PhotoShop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图像专业、责任人:王华妹)、《ASP.NET动态网站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责任人:李颖)、《实用组网技术》(网络系统管理专业、责任人:王春莲)。
3.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
在建设期内,专业群引进或培养2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培养4名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素质的骨干教师;引进8名兼职教师,担任专业指导老师或实训指导老师。
4.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
以“德州市信息技术协会”为平台,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争取通过三年建设,在已有的实训室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各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整合各专业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使各实训基地实现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实习基地的作用。
表5-1-41 专业群建设计划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建设内容 建设进度 分项 建设方式 2013年 专业群课程建设 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 PhotoShop图3门核心课程 像处理课程建设 2名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8名兼职教师 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引进3名兼职教师 合 计 2014年 2015年 投入 预算 (万元) 投入依据 ASP.NET动实用组网技术态网站开发的课程建设 的课程建设 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引进3名兼职教师 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引进2名兼职教师 9 课程建设 13 教师培训、教师引进、教师培养 22 四、资金预算与预期效益分析
1.资金预算
专业建设资金预算表见表5-1-38所示。 2.预期效益
经过3年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增强面向信息化产业的专业培养能力,建成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基地。
通过实施“4+1+1”和汇集小订单式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带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并整合外部教学资源,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升课程的设计性、综合性实
验比例,并且综合实验单独设课,培养学生对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加强核心课程精品化建设,强化课程的实践应用,提升教学效果。
强化师资建设,通过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等五大工程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科研水平;并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外聘企业教师形成特色教学团队,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对外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软件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解决企事业面临的技术难题,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
最终形成以软件开发、信息化技术支持和IT产品营销为主的面向信息化产业的专业优势和培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