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齐鲁地域文化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53、邢侗除了以自己的书迹泽溉后人外,还主持摹刻了《 来禽馆法帖 》,为精化、纯化、推广二王帖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54、在崔子忠的传世之作中,《 苏轼留带图 》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幅画。此作表现的是宋朝大文豪 苏东坡 与佛印和尚打赌输掉玉带的轶事。

55、文化遗存包括 物质 文化遗存和 非物质 文化遗存。

56、齐鲁文化遗存具有种类多、 分布广 、时间跨度大、 传承有序 、保存完好等特点。

57、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后期 父系氏族 社会前期的文化典型。

58、在城子崖遗址出土的 蛋壳黑陶高柄 杯,器壁仅厚毫米,黑如漆,硬如瓷,薄如纸,比例协调,造型别致。 59、1992年,在邹平 丁公 遗址出土的陶盆残片上,发现了5行11个类似汉字的象形符号。 60、鲁国故城分 外 城和内城两部分。

61、春秋中期,齐桓公任用著名的思想家、经济学家 管仲 为相,采用他的治国方略,并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当时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千乘之国”、“五霸之首”。

62、齐国人根据都城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开挖沟渠,设置 排水 道口,从而将故城内的人工排水渠道、护城壕与城外环绕的自然水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畅通的排水网。

63、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西起山东省 长清 县,横跨泰山,途经莱芜等市县,东至大海,全长618公里,史称“千里齐长城”。

64、位于邹城市境内的尖山、 铁山 、葛山、岗山、 峄山 摩崖刻经,因其地理位置相对集中,规模宏大,中外知名,特别是前四山摩崖刻经,自古就有“古邾四山摩崖”之称。

65、平阴北朝刻经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是洪范池镇南大洪山半腰处的 二洪顶 刻经。

66、泰山摩崖刻经以 经石峪 刻经最为知名,它位于斗母宫东北龙泉峰下峡谷中的自然石坪上。

67、“三孔”是孔府、 孔庙 、 孔林 的合称,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曲阜市。 68、 大成殿 是孔庙的主殿。

69、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赐给孔子46代孙孔宗愿“ 衍圣公 ”的封号。

70、三孟,指孟府、孟庙和孟林,位于鲁西南的 邹城 市。

71、 亚圣殿 为孟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宋宣和三年,历经金、元、明、清,中间多有维修。

72、颜庙原名 复圣庙 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城北门内,与孔府后花园隔街相对,是祭祀孔子弟子颜回的庙宇。 73、武氏祠又叫武氏墓群石刻,位于 嘉祥县 县城南30华里的武翟山村头,是东汉末年(公元145—200年之间)武氏家族墓地上的一组石构建筑。

74、苏禄王墓,全称苏禄国东王墓,坐落在山东省德州市城北约一公里的 北营 村。

75、泰山,位于山东中部的泰安市,古时称 岱宗 ,春秋时改为泰山,同衡山,恒山,华山,嵩山合称五岳。 76、游泰山要看四个奇观: 泰山日出 、云海玉盘、 晚霞夕照 、黄河金带。

77、崂山是我国著名的 道 教名山。

78、崂山佛寺中最有影响的是清顺治九年创建的 华严 寺。

79、岁时民俗的最大特点是 因时而兴 ,序时而变。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它有两项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是有相对固定的 时日 ,二是有特定的民俗活动内容。

80、过年的前一天,即 除夕 ,家家户户贴 春联 。

81、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之日,山东所有地区普遍在门口插 艾蒿 。

82、七月七日,习称 七夕 、七月七。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故亦称双星节、情人节。

83、招赘俗称“ 倒插门 ”,也叫“招养老女婿”,是男方入赘到女家与妻子居住的婚姻形式。

84、婚姻礼仪是婚姻活动的基本程序和仪式,近代一般分为议婚、 订婚 、送日子、铺房、迎娶、拜堂合卺、 闹房 、回门等几个步骤。

85、原始信仰习俗如 自然 崇拜、图腾崇拜和 祖先 崇拜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也是齐鲁民俗的一大特点。

86、齐鲁民间信仰主要指俗神信仰。在信仰的对象上,各地流行比较普遍的有自然神、 职业神 神、人神几种。 87、古代齐鲁地区以农耕为主,生产民俗以 农业生产 民俗为主要内容,同时,渔业生产民俗和手工业生产民俗内容也比较丰富。

88、学术界通常把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划分为三类: 神话 、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