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 - 图文 下载本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浅析《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 L'analyse du personnage de Jean Valjean dans

Les Misérables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德法语言学院 法语 2012级法语本科4班 王宣乂 20124010110 陈岩峰 教授 年 月 日

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选题的意义 冉阿让,是雨果的《悲惨世界》中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集成者和体现者,生活在17世纪的法国下层社会,遭受了不同的法律待遇,过着充满了坐牢、苦役和颠沛流离的悲惨生活。但他并没有屈服于命运,成为罪恶社会的奴役,相反,“善良、宽容、机智、舍己为人和博爱”成为了他高尚的品德。这些品德折射出雨果理想中的人道主义特点。《悲惨世界》深刻的展现出了雨果一直所追求的人道主义精神。但是,雨果设想中的人道主义,即冉阿让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当时的法国社会是不存在的。冉阿让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完美的,而当时的法国社会却是罪恶的;冉阿让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富有人文关怀的,而当时的法国社会却是冷酷无情的。雨果用冉阿让人道主义的崇高,来展现了自己理想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理想中的人道主义社会蓝图:法律不是上层统治阶级用来放纵自我、残酷压迫下层人民的工具,而是维护每个人正当利益的工具。冉阿让这一形象最为经典之处,就是从小说一开始就将他向着雨果心目中人道主义的“神行”塑造。他由苦役犯成为企业家,再成为市长;从市长沦为逃犯,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警长沙威和无赖德纳第,再以理解的心态对待人民起义。所以,冉阿让是雨果理想化的人道主义者,是雨果所推崇的高尚品质的化身。 国内外研究状况 国内研究 王立娟就《考试周刊》中对冉阿让传奇式的命运为主线,纵横交错。舒展了一幅法国大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下法国人民的真实悲惨生活画卷。作者把人道主义的感化力量视为改造人性与社会的手段。 陈慧,黄丹丹在《电影文学>>中评价冉阿让就像普希金说的那句深入人心的名言:世界没我们想象那么好,但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糟糕。无论在哪个时代,即便是最悲惨的人心不古世道浇漓的年代,抑或是环境多么冰冷的年月,总会于黑暗角落显现着一些能够温暖人心的微妙存在。或大或小,总能让即将熄灭生命之光的火苗重燃起活下去的希望和力量。 国外研究 美国导演Lewis Milestone在1953年导的电影版《悲惨世界》,更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法国当时社会各阶级人民的心理描写。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研究的主要内容 首先简介《悲惨世界》:1.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2.简介《悲惨世界》;其次介绍冉阿让:1.介绍冉阿让的生活环境.2.分析冉阿让:(1)冉阿让的形象(2)冉阿让前后精神历程的转变.(3)冉阿让的心灵美:2.3.1冉阿让的宽容美 2.3.2冉阿让的无私美; 3冉阿让的心灵美及对他的评价人道主义情怀:(1)人道主义的特点(2)对比恶与善体现的人道主义 预期目标 通过对《悲惨世界》中冉阿让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来展现了自己理想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理想中的人道主义社会蓝图:法律不是上层统治阶级用来放纵自我、残酷压迫下层人民的工具,而是维护每个人正当利益的工具。冉阿让这一形象最为经典之处,就是从小说一开始就将他向着雨果心目中人道主义的“神行”塑造。他由苦役犯成为企业家,再成为市长;从市长沦为逃犯,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警长沙威和无赖德纳第,再以理解的心态对待人民起义。来揭示冉阿让是雨果理想化的人道主义者,是雨果所推崇的高尚品质的化身。 研究思路及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研究思路 本文以介绍《悲惨世界》及创作背景为起点,通过分析冉阿让的生活环境,善的形象,前后精神历程的转变及亲情美与无私美善良美,来分析所体现雨果理想化的人道主义。 研究方法 1例证归纳法 选取小说中冉阿让的具体行为实例进行分析归纳用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故事情节语言来表现冉阿让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 2比较分析法 将冉阿让与书中其他人物做出对比,也将冉阿让贫穷与富贵后的性格对比,然后在归纳总结冉阿让的性格特征。 3实例归纳法 选取一些文献及手册来进一步剖析冉阿让的内心世界,写出他对大众无私的爱,对珂赛特伟大的爱,对沙威宽恕的爱。 工作进度安排 起讫日期 2015-09-01至2015-10-19 2015-10-20至2015-11-25 2015-11-26至2016-02-15 2016-02-16至2016-03-25 2016-04-01至2016-04-08 主要工作内容 选题、调研、收集资料 论证、开题、撰写开题报告 写作初稿 修改、定稿、打印 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立娟《考试周刊》,2013 [2]陈慧,黄丹丹《电影文学>>,2013 [3]美国导演Lewis Milestone电影版《悲惨世界》1953 [4] 张志庆.欧美文学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5] 刘静.欧美主流文学研究.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6] 柳鸣九.雨果创作评论集[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学院审核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