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包含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施工组织与计划》课程设计 各部分内容评分标准及得分表

序 1 2 3 4 5 课程设计内容 个人总结 工程概况 施工总体安排 施工方案 施工进度计划 标准分值 5 7 7 15 45 6 15

得分 总分 6 资源需要量计划 7 施工平面图 1 2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三.课程设计:

龙华水泥厂生活配套区公寓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工程特点 1.2建设地点特征 1.3施工条件 2. 施工总体安排

2.1该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及安全总目标 2.2施工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设置 3.施工方案

3.1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措施 3.2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技术措施 3.3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4.施工进度计划

4.1划分施工过程、计算其工程量和劳动量、划分施工段,计算流水节拍 4.2横道图施工进度计划 4.3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 4.4双代号时标网络进度计划 4.5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5. 资源需要量计划 5.1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5.2机械需要量计划 5.3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 6. 施工平面图

6.1施工临时用地计算及临时用地表 6.2施工平面图

6.3施工平面图编制说明 7.参考书籍

2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实习实训个人总结(500字以上) 二、课程设计任务:

针对一个工程项目(由指导教师选定工程项目),要求参与实习实训

的学生每人独立完成一个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 1.工程概况

1.1工程特点(工程建设概况、建筑设计特点、结构设计特点、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1.2建设地点特征(本工程的位置、地形、地质、地下水位、气温、雨季期限、主导风向)

1.3施工条件(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情况、交通运输条件、施工单位机械、设备、劳动力落实情况)

2. 施工总体安排

2.1该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及安全总目标; 2.2工程项目的结构分解编码;

2.3施工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设置及各职能人员的责任矩阵。 3.施工方案

3.1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方案:含柱、梁、板、楼梯等的模板配制,包含模板的搭设支撑、模板组装及拆模等;

3.2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技术措施:含钢筋配料、水平及竖向钢筋连接、运输、现场绑扎等;

3.3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含对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运输及泵送、现场浇筑振捣、施工缝的留置、养护要求等。

4.施工进度计划

4.1参考实践课资料1的内容:划分施工过程(20-30项)→计算各施工过程的工程量→按广东省综合定额计算出各施工过程的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量→划分施工段→根据广东省建筑施工现状决定各施工过程每天工作班数→根据建筑市场现状选择每施工段所需工人数→计算各施工过程每施工段的工作持续时间(流水节拍)。

编制各进度计划时,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也可先行估算,再使用倒排进度法计算所需工人数。

施工段的分段:土方开挖及混凝土垫层两个施工过程可为一个施工段;地基与基础分部、主体结构分部各施工过程须分两个施工段;框架结构主体填充墙可每层为一个施工段,并连续施工;屋面分部各施工过程均为一个施工段;而装修分部按每个施工层为一个施工段,装修分部应组织异节拍流水,各施工段连续施工。

工程量及劳动量计算、施工段划分、流水节拍等计算结果应填入表中,其表格的设置形式如,其表格的下侧根据需要续延:

3 2

4.2横道图进度计划其左边部分即其工程进度计划表的文字数据部分,表格右侧及下侧,根据需要续延下去,其表格的设置形式如下:

4.3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其施工过程的安排及其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同横道图进度计划,要求按实践课3的绘图方法进行绘制,各分部工程可先单独绘制,然后进行搭接和组合,形成一个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4.4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按横道图进度计划的各施工过程及流水节拍,结合实践课4的编制方法,编制一份时标网络进度计划。

要求:三份进度计划表每分部、每层的进度计划应统一,总工期应相等。建议主体结构平均每层结构施工的工期不超过12-14天,即如果分两个施工段,每施工段的工期不超过8-10天。

4.5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说明:须说明本工程的高峰人数、平均人数及劳动力不均衡系数;本施工进度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执行本计划的重点和措施;有关责任的分配等。

5.资源需要量计划

5.1根据自己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所需的人数来编制本工程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5.2根据自己计算的工程量来编制本工程各主要建筑材料需要量计划; 5.3根据自己编制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来编制本工程各机械需要量计划;

5.4根据施工图及计算的工程量来编制本工程主要预制构件需要量计划(无预制构件可不列此需要量计划);

注意:各资源需要量需根据进度计划要求分期分批进行安排。 6. 施工平面图

6.1施工临时用地根据实践课5的作法及其相应的系数,须计算出各临时设施占地面积,用文字及计算公式列出其计算过程,并编制相应表格。

6.2根据实践课资料5的形式,结合建筑物的具体要求布置垂直运输设施、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