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30~50℃而正火加热温度在Accm以上30~50℃。②冷速快,组织细,强度和硬度有所提高。当钢件尺寸较小时,正火后组织:S,而退火后组织:P。 选择:(1)从切削加工性上考虑

切削加工性又包括硬度,切削脆性,表面粗糙度及对刀具的磨损等。 一般金属的硬度在HB170~230范围内,切削性能较好。高于它过硬,难以加工,且刀具磨损快;过低则切屑不易断,造成刀具发热和磨损,加工后的零件表面粗糙度很大。对于低、中碳结构钢以正火作为预先热处理比较合适,高碳结构钢和工具钢则以退火为宜。至于合金钢,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使钢的硬度有所提高,故中碳以上的合金钢一般都采用退火以改善切削性。 (2)从使用性能上考虑

如工件性能要求不太高,随后不再进行淬火和回火,那么往往用正火来提高其机械性能,但若零件的形状比较复杂,正火的冷却速度有形成裂纹的危险,应采用退火。 (3)从经济上考虑

正火比退火的生产周期短,耗能少,且操作简便,故在可能的条件下,应优先考虑以正火代替退火。

17.指出下列零件的锻造毛坯进行正火的主要目的及正火后的显微组织:

(1)20钢齿轮 (2)45钢小轴 (3)T12钢锉刀

答:(1)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

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索氏体。

(2)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铁

素体和索氏体。

(3)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网状Fe3CⅡ,为球化退火做组织准

备,消除内应力。组织:索氏体和球状渗碳体。

18.一批45钢试样(尺寸Φ15*10mm),因其组织、晶粒大小不均匀,需采用退火处理。拟采用以下几种退火工艺;

(1)缓慢加热至70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 (2)缓慢加热至84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 (3)缓慢加热至110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

问上述三种工艺各得到何种组织?若要得到大小均匀的细小晶粒,选何种工艺最合适?

答:(1)因其未达到退火温度,加热时没有经过完全奥氏体化,故冷却后依然

得到组织、晶粒大小不均匀的铁素体和珠光体。

(2)因其在退火温度范围内,加热时全部转化为晶粒细小的奥氏体,故冷

却后得到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

(3)因其加热温度过高,加热时奥氏体晶粒剧烈长大,故冷却后得到晶粒

粗大的铁素体和珠光体。

要得到大小均匀的细小晶粒,选第二种工艺最合适。

19. 淬火的目的是什么?亚共析碳钢及过共析碳钢淬火加热温度应如何选择?试从获得的组织及性能等方面加以说明。

答:淬火的目的是使奥氏体化后的工件获得尽量多的马氏体并配以不同温度回火获得各种需要的性能。

亚共析碳钢淬火加热温度Ac3+(30~50℃),淬火后的组织为均匀而细小的马氏体。因为如果亚共析碳钢加热温度在Ac1~Ac3之间,淬火组织中除马氏体外,还保留一部分铁素体,使钢的强度、硬度降低。但温度不能超过Ac3点过高,以防奥氏体晶粒粗化,淬火后获得粗大马氏体。

过共析碳钢淬火加热温度Ac1+(30~50℃),淬火后的组织为均匀而细小

的马氏体和颗粒状渗碳体及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如果加热温度超过Accm,渗碳体溶解过多,奥氏体晶粒粗大,会使淬火组织中马氏体针变粗,渗碳体量减少,残余奥氏体量增多,从而降低钢的硬度和耐磨性。淬火温度过高,淬火后易得到含有显微裂纹的粗片状马氏体,使钢的脆性增加。

20.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几种?说明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答: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液淬火法、双液淬火法、等温淬火法和分级淬火法。

单液淬火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如碳钢在水

中淬火,合金钢在油中淬火。但其缺点是不符合理想淬火冷却速度的要求,水淬容易产生变形和裂纹,油淬容易产生硬度不足或硬度不均匀等现象。适合于小尺寸且形状简单的工件。

双液淬火法:采用先水冷再油冷的操作。充分利用了水在高温区冷速快和

油在低温区冷速慢的优点,既可以保证工件得到马氏体组织,又可以降低工件在马氏体区的冷速,减少组织应力,从而防止工件变形或开裂。适合于尺寸较大、形状复杂的工件。

等温淬火法:它是将加热的工件放入温度稍高于Ms的硝盐浴或碱浴中,

保温足够长的时间使其完成B转变。等温淬火后获得B下组织。下贝氏体与回火马氏体相比,在碳量相近,硬度相当的情况下,前者比后者具有较高的塑性与韧性,适用于尺寸较小,形状复杂,要求变形小,具有高硬度和强韧性的工具,模具等。

分级淬火法:它是将加热的工件先放入温度稍高于Ms的硝盐浴或碱浴中,

保温2~5min,使零件内外的温度均匀后,立即取出在空气中冷却。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工件内外的温差和减慢马氏体转

变时的冷却速度,从而有效地减少内应力,防止产生变形和开裂。但由于硝盐浴或碱浴的冷却能力低,只能适用于零件尺寸较小,要求变形小,尺寸精度高的工件,如模具、刀具等。

21.说明45钢试样(Φ10mm)经下列温度加热、保温并在水中冷却得到的室温组织:700℃,760℃,840℃,1100℃。

答:700℃:因为它没有达到相变温度,因此没有发生相变,组织为铁素体和

珠光体。

760℃:它的加热温度在Ac1~Ac3之间,因此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和少

量残余奥氏体。

840℃:它的加热温度在Ac3以上,加热时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冷却后的组

织为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

1100℃:因它的加热温度过高,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粗化,淬火后得到粗片

状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

22.有两个含碳量为%的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并保温相同时间,使之达到平衡状态,然后以大于VK的冷却速度至室温。试问:

(1)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晶粒较粗大?

答;因为860℃加热温度高,加热时形成的奥氏体晶粒粗大,冷却后得到的马氏体晶粒较粗大。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含碳量较多?

答;因为加热温度860℃已经超过了Accm,此时碳化物全部溶于奥氏体中,奥

氏体中含碳量增加,而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是非扩散型转变,所以冷却后马氏体含碳量较多。

(3)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