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下载本文

不愿在别人面前显露出来,属于个人的隐私。例如惭愧的往事、内心的痛楚等。

4.(D)格中代表我们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领域,属于无意识的部分,它们是基于某些原因而没有被意识到的动机,可是它能驱使我们去做某些事情,而我们自己却无法了解受哪些动机在指使。一般需要运用梦的解析和砂箱疗法等特殊方法才能逐渐了解。

乔韩窗口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自我都由这四部分构成。但每个人四部分的比例是不同的。而且,随着人的成长及生活经历,自我的四个部分发生着变化。因此,人们并不能够达到对自我的完全认知。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通过认识和评价而表现出来的情绪上的感受,其中包括满意或不满意、自尊、自爱、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羞怯、自卑等。在人的生活体验中,不仅有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也有否定的情绪体验。而且还要按照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或角色体验多种不同的情绪。

自我体验的产生是由环境与个人内部的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完全来源于自我认识,而是受到外在环境的变化的影响。外在环境能引起一定的情绪状态,又是与情绪经验的积累与概括相联系的。

对自我的评价和体验主要来自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这是获取

自我认知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但难免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个人从社会对自我的看法(即社会自我)中修正了个人对自我的看法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并在个人自我和社会自我结合的基础上设计出现实的自我。进而设计和构建自己所期望的理想自我,以达到现实自我(个人自我与社会自我的结合)和理想自我的统一。 (三)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行为的主动的掌握。自我控制体现了人的能动性方面,就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调节,从而了解自己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如何克服外部障碍与内部困难采取什么手段实现自己的决定。

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在控制方面就会表现出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信、自律,发挥独立性、坚定性,增强责任感;遇到挫折时,沉着冷静;做事果断而有韧性,执行计划时,决不半途而废;不说空话,不炫耀自己,不哗众取宠。而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则缺乏主见,容易受暗示,随波逐流,不能自制,情绪不稳定,不努力思考;面对困难,畏缩不前,缺乏竞争意识;有的人怯懦,有的人爱冲动,轻易地或随便地违背自己应遵守的原则,不负责任,不尽义务;有的人在人际关系中有更多的防卫心理,嫉妒或提防他人,或者害怕与他人发生冲突、忍让退缩。因而自我控制是一个人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命令和自定义务。但监督自己的执行要与个人具体特点相结合,当缺乏某种知识或技能时,就不可能取得积极的成果,因而容易对自我产生不满。自我监督

的实际意义在于根据个人能力水平确定任务和目标,实现计划时不受其他事件的引诱与干扰,防止改变决定。对各方面的条件估计越全面,接受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实现自我监督。例如有的学生由于阅读文艺作品,注意到作者表达思想的论证方法,而改变了读书的目的,把过去注意情节有趣转向思维与论证,并学会监督自己。自我命令不限于自我强制或自我压抑,其实际作用取决于个人的信念,使自己的决定符合于生活的主要目标和信念。自我命令有时由于迁就自己的惰性而不能执行,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求有意识地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不随便姑息自己,轻易地改变决定;其次提高责任感水平,进行自我说服。由于青年期思维与论证能力的发展,大学生有足够的理由和能力,从认识与信念的增强上,克服自己的缺点,加强果断执行的意志力。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从纵向的历史演变来看,在漫长的,封建大一统的社会,造就了人在多个层面上是统一于一体的现状,在公与私、忠与奸、多元与单一、丰富与简单等多种因素的对立冲突中,大家不约而同而且毫无争议地选择了单一与简单,而视任何的多元化为异端邪说。这样的内在心灵冲突往往演变为二元对立的单一模式,与外界的冲突往往成为一种强大的外力压迫,内心软弱苍白,内心世界成为一种阴暗的角落和极力克服的对象,在内外一致中,基本上是以“外”为动力并以外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这样“自我”价值体系中,基本上是处于“恶”、“私”的一面而出现的,并由

此成为人们价值体系中极力驱逐和鞭挞的对象。在此情景下,“自我意识”是以一种变形的方式展示的,并且往往处在阴暗的角落中而极易产生变态。由此使“自我意识”异化为非我的极力排斥的对象。总之,理想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价值取向的“自我意识”观,成为此时的一种主流的,甚至是惟一的声音。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苏颂兴先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人生观的发展分成两个阶段,即:①80年代,青年思考的主旋律是“人为什么活着”;②90年代,青年思考的主旋律是“人怎样活得更好”。苏先生认为,这种划分表现出了在这改革开放的20年中,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我们已经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并且正从现代工业社会向后现代工业社会迈步。

不同社会形态相应地塑造不同人的社会性格:传统的、自我的、他人的,其实质就是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当代中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演变就经历了从传统(这里的传统不仅是指农业社会给我们所留下的某些封建传统,而且还包括受左的思想影响而形成的意识形态传统)的没有选择余地的、单一价值观向自我的、多元化的价值观转变,并且正在呈现出为适应社会发展而选择的环境、时尚决定自己行为的他人导向的价值观。可以说,当代中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演变与世界范围内的人生价值观演变在方向上是吻合的,在进程上则是因为中国社会急剧的变化而表现出浓缩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