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简答题(共21分)
50.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①仪器a的名称是 (1) 。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 (II)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3) 进(填“m”或“n”)。
(III)用装置E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未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
可能的原因是 (4) (答出一条即可)。若实验成功,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5) 。
③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I)发生装置可选用 (6) (在A、B、C中选)。
(II)一般不选用碳酸钠粉末替代大理石,原因是 (7) 。 (III)如图F所示,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将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小花,一半烘干
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8) 。其中干燥的纸花要探究的问题是 (9) 。 ④欲测定③中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10g溶质质量 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该盐酸,溶液 的pH变化如右图所示。求:
(I)P点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为 (10) mol。 (II)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1)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第 5 页 / 共 7 页
pH 7 P 25 盐酸的质量/g
51.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镁粉
铁粉
一氧化碳 氧化铜样品 FeSO4溶液 CuSO4溶液
A 足量 氢氧 化钠 溶液 B 图4
C
a
图3
b
①甲同学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上图3所示实验方案。 (I)根据实验a、b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12) 。 (II)将a、b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
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可能是 (13) 。 ②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铜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乙同学取样品Wg,并用上图4装置进行实验。
(I)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 。
(II)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15) 。 ③丙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I)步骤1:向三支试管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后,Na2CO3溶液中显红色,说明Na2CO3
溶液显 (16) 性。
(II)步骤2:丙同学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
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一定不含有 (17) (填编号)。
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钾
(III)【实验猜想】 步骤2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
猜想一:NaCl、Na2CO3;
猜想二:NaCl、CaCl2和NaOH;
猜想三:NaCl、Na2CO3和NaOH; 猜想 …………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CaCl2溶液 实验现象 (18) 实验结论 猜想三成立 【实验分析】上述实验操作结束后,试管中溶质的成分为 (19) 。
第 6 页 / 共 7 页
参考答案
六、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27 D 37 B 28 C 38 D 29 A 39 B 30 C 40 C 31 D 41 C 32 C 42 B 33 C 43 A 34 C 44 D 35 D 45 C 36 B 46 D 七、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47.(1)He (2)CO2 (或二氧化碳) (3)钠元素
(4) 单质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5)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降低温度) (6) 3 (7)9:1 (8)3.612 ×1024
48.(9)增大 (10)100g水 (11)31.6/31.6+100 (12)增加溶剂 (13)B D(错漏不给分)
49.(14)蒸发结晶 (15)2NaCl +2H2O → 2NaOH + H2↑+Cl2↑ (16) D (17)BaCl2 +H2SO4 → BaSO4 ↓+2HCl
(18)除去过量试剂氯化钡(或BaCl2 ) (19)不严密,过量碳酸钠(或Na2CO3 )没有除去
八、简答题(除标注以外,其余每空1分,共21分) 50.(1)分液漏斗
(2)2KClO3 △→ 2KCl + 3O2↑
MnO2
通电
???Fe3O4 (3)n (4)氧气的浓度低(或没有除锈等) (5)3Fe + 2O2 ?点燃(6)B C (7)反应速率太快,达不到平稳易收集的效果
(8)湿润的一侧由紫色变为红色 (9)二氧化碳能否使石蕊变红色 (10)0.05mol
(11)解:设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为xmol
NaOH + HCl NaCl + H2O (1分) 1 1 x 0.05mol
1 :x = 1:0.05 x = 0.05 mol (1分) HCl的质量为:0.05mol×36.5g/mol=1.825g 质量分数为:1.825/25×100% = 7.3% (1分)
51. (12) Mg > Fe > Cu(或写名称) (13) Fe Cu或Fe Cu Mg(或写名称) (14) CO + CuO △ Cu + CO2
(15 反应后装置A中固体的质量(或测量反应前后装置B增加的质量) (16)碱性 (17)A D (错漏不给分) (18) 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红色不消失(完整得分) (19) NaCl CaCl2 NaOH (或写名称)
第 7 页 /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