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广东省清远市中考第一次模拟物理试题 下载本文

性,微波对一般的陶瓷、玻璃、耐热塑胶、木器等具有穿透作用,故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器皿盛放食物加热时,能快速煮熟,而容器不发热。三是吸收性,微波容易被含有水份的食品吸收而转变成热。微波穿透食物的深度一般为2~4cm,且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弱,直径大于5cm的食物,可采取刺洞的方法增加微波的触及表面或切成小于4cm厚度的薄片,微波炉独特快速的加热方式是直接在食物内部加热,几乎没有热散失,具有很高的热效率,因此它具有加热快、高效节能等优点。

(1)用微波炉加热饭菜时,应选用________(选填“不锈钢”或“陶瓷”)容器来加热。为防止微波泄漏对人体造成危害,微波炉的外壳内壁应选用________(选填“不锈钢”或“玻璃”)。 (2)为了用电安全,微波炉应该使用___________(两脚/三脚)插头。

(3)小明想知道微波炉的实际功率,他用电能表(表面如图所示)、钟表等工具进行了实验:他将家中其它用电器关闭,只让微波炉工作,测得该电能表的脉冲灯在1min内闪了64次,则微波炉在1min内消耗了___________J的电能,微波炉的功率为_________W。 解析:陶瓷 不锈钢 三脚 72000 1200 【解析】 【详解】

(1)根据短文知道,微波炉内不能使用金属容器,因为微波遇到金属物体,会像光遇到镜子一样地发生反射,使微波能在金属中产生强大的电流,损坏微波炉;又因为微波对一般的陶瓷、玻璃、耐热塑胶、木器等具有穿透作用,使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器皿盛放食物加热时,能快速煮熟,而容器不发热,所以,加热饭菜时,应选用陶瓷容器;微波炉的电磁波,过量的照射对人体有害,金属物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能阻挡电磁波的传播,微波炉的外壳内壁应选用不锈钢;

(2)由于微波炉有金属外壳,且是大功率用电器,所以,为了用电安全,微波炉应该使用三脚插头; (3)电能3200imp/kW?h,表示电能表指示灯闪烁3200次,消耗的电能为1kW?h,当1min内闪了64次时,则微波炉消耗的电能是:E?64?1?3.6?106J =72000J,微波炉消耗的电能的功率是:3200P?E72000J? =1200W. t60s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解析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和灯L的电阻不变,灯L上标有“6V 3W”字样。当开关S闭合,滑片P移至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1.0A,灯L正常发光;当开关S断开,滑片 P 移至b端时,电源电压U 和灯 L消耗的电功率P为(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

A.3V、1.5W 解析:D 【解析】 【详解】

B.3V、0.75W C.6V、1.5W D.6V、0.75W

当开关S闭合,滑片P移至a端时,灯泡和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由于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电压是: U=U变 =UL额 =6V, 通过灯泡的电流是:

IL额?PL额UL额?3W?0.5A, 6V则通过变阻器的电流是: I变= I-IL额 =1A-0.5A=0.5A,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R变?UL额I变?6V?12? 0.5A当开关S断开,滑片P移至b端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灯泡的电阻是:

RL?UL额IL额?6V?12?, 0.5A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I??U6V??0.25A

RL?R变12??12?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P实 =I′2 RL =(0.25A)2 ×12Ω=0.75W。 故只有D正确。

2.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 B.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

C.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 D.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改变茶杯内能;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答案选D. 考点:改变内能的方式

3.下列实验中,都采用了多次测量,其目的相同的是

①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需在不同的电路状态下多次测量 ②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需在不同的电压下进行多次测量 ③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需改变力或力臂进行多次测量 ④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时,需改变拉力方向进行多次测量 A.①③④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寻找普遍规律,排除偶然性,二是把多个测量结果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①③④属于前者,②属于后者. 考点:实验探究方法

4.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漫入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A.正在消融的冰凌

B.花朵上形成的露珠

C.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D.冬天形成的雾凇

解析:C 【解析】 【详解】

玻璃泡中的碘吸热热升华为紫色的碘蒸气,故玻璃泡内弥漫了紫色的碘蒸气; A.正在消融的冰凌,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 B.花朵上形成的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冬天冰冻衣服晾干,冰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过程; D.冬天形成的雾凇,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冰晶,为凝华过程; 故选C。 【点睛】

牢记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即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20?,定值电阻R0为5?.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能使电流表(“0~0.6A”或“0~3A”)和电压表(“0~3V”或“0~15V”)的指针同时达到满刻度线.则R0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