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化资料 下载本文

1. 25℃时以氟电极作正极、饱和甘汞电极作负极,进行电位法测得。取含氟离子溶液10.0 mL,稀释至100mL,测得的电动势为-320mV。加入1.00×10-2mol/L氟标准溶液1.00ml后,测得电动势为-335 mV,计算试液中氟离子含量。(4分) 2. 下列电池:SCE ú?0.010mol/LNa F│F-选择性电极,测得电动势为0.137V,换上未知水样,测得电动势为0.097V,该电极的响应斜

率为59.1mV,试计算未知水样中F-的浓度。 3. 用氢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电池,问需要将多少克HCl溶于1升溶液中才能得到电池电动势读数为0.40V?甘汞电极为正极。 (ΦSCE=0.244V) 1.根据标准加入法:

Cx = ΔC(10ΔE/s-1)-1 ΔC=1.00×10-2×1.00/100=1.00×10-4 ΔE/s=(335-320) ×10-3 /0.059=0.254

Cx=1.00×10-4×(100.254-1)-1=1.26×10-4mol/L

试液中氟离子含量:1.26×10-4×100/10=1.26×10-3 mol/L 2.解: Es=K-0.0591lgCs

Ex=K-0.0591lgCx

Ex-Es= - 0.0591(lgCx-lgCs)

0.097-0.137/0.0591=-lgCx+lgCs lgCx=lgCs-(-0.68)=-2+0.68=-1.32 Cx=0.048mol/L

3.E=ΦSCE-ΦISE ΦISE=ΦSCE- E=0.244-0.40=-0.156V ΦISE=0.059log aH+

aH+=2.27×10-3 aH+= cH+=2.27×10-3×36.5=0.083g/L 第八章 其它电化学分析法 一、填空题

1. 测定溶液电导的测量电源通常采用 电源。 2. 水的电导率越低,所含 杂质越少,水的纯度越高。

3. 摩尔电导是指在相距 的两个平行电极之间含有 的溶液的电导。

4. 摩尔电导率的单位是 。

5. 持续进行电解的条件是外加电压必须 。

6.伏安法是以测量 过程中得到的电流-电压为基础的电化学分析法。 7.溶出伏安法的两个步骤是:第一步是被测物在电极上 ,第二步是被测物从电极上 。

8. 电位溶出法与溶出伏安法基本相似,但记录的是 曲线。 9. 由于 力而产生的电流称为迁移电流。 10. 极限电流和残余电流之差称为 。 二、选择题

1. 用来比较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最佳物理量是

A. 电阻 B. 电导率 C. 电导 D. 摩尔电导率 2. 溶液的电导

A.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随电极间距离增加而增大

C. 随电极间距离增加而减小 D. 不确定 3. 分解电压

A. 大于反电动势 B. 小于反电动势 C. 等于反电动势 D. 不确定 4. 下列电极中可用作库仑分析法的工作电极的是 A. 离子选择性电极 B. 饱和甘汞电极 C. 铂电极 D. 玻璃电极 5. 经典极谱法的定性参数是

A. 半波电位 B. 电容电流 C. 极限电流 D. 极限扩散电流 6. 溶出伏安法常使用的工作电极是 D

A. 玻璃电极 B. 滴汞电极 C. 玻璃石墨电极 D. 汞膜电极 7. 溶出伏安法中,需搅拌试液或旋转电极,其目的是 D

A. 加快电极反应 B. 获得稳定的溶出电流 C. 使电流效率为100% D. 提高富集效率 8. 达到极限扩散电流时,电极处于 B

A. 电极电位等于平衡电极电位 B. 完全浓差极化状态 C. 未完全浓差极化状态 D. 平衡状态 9. 阳极溶出伏安法,富集阶段在工作电极上发生的变化是 B A. 氧化反应 B. 还原反应 C. 催化反应 D. 分解反应 10. 溶出伏安法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C

A. 扩散电流 B. 残余电流 C. 溶出峰电流 D. 溶出电位 三、名词解释

1. 电导率 2. 电导滴定法 3. 分解电压 4. 超电位 5. 迁移电流 6. 半波电位 7. 扩散电流 8. 伏安法 四、简答题

1. 影响超电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极谱法中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的作用是什么? 3. 溶出伏安法的溶出峰电流主要与什么有关? 4. 电位溶出法根据什么参数进行定量分析? 五、计算题

1. 在25℃时, 0.1mol/L KCl (电导率为1.288S.cm-1)的电阻是34.7W, 在同一电导池中, 若改放入0.1mol/L的某种电解质, 测得其电阻为45.7W, 试计算此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2. 将0.0145g某一元有机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用电解产生的OH-滴定,电解电流为0.0324A,经251s到达终点,计算此有机酸的分子量。 第七章 其它电化学分析法(标准答案)

一、填空

1. 交流2. 电解质3. 1m、1摩尔电解质4. S·m2/mol5. 大于分解电压6.电解 7. 沉积富集、溶出8. 电位-时间9. 静电吸引10. 极限扩散电流 二、选择题

1.D 2.C 3.A 4.C 5.A 6.D 7.D 8.B 9.B 10.C

三、名词解释

1.两个相距1m,面积1m2的平行电极间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2.利用滴定过程中溶液电导值的变化来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滴定分析法。

3.在电解时,能够使被电解物质在电极上产生持续的电极反应所需的最低外加电压。 4.因电极的极化而使其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差值。

5.在静止的电解过程中,由于电极对待测离子的库仑作用力而使电流增加或减少的那部分电流。

6.极谱图中,电流等于扩散电流一半时,滴汞电极的电位。 7.极限电流与残余电流之差。

8.以测量电解过程中得到的电流-电压曲线为基础的电化学分析法。

四、简答

1.电极材料;电流密度;析出物形态;温度;搅拌。

2.在电解液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作为支持电解质,可以减弱电极对被测离子的静电吸引力,从而消除该吸引力产生的迁移电流。

3.待测离子浓度;电极面积;搅拌速度;黏度;电积时间和扫描速度等。

4.电位溶出法测量了电位-时间曲线,然后根据被厕物质溶出时间的长短与其浓度成正比的关系,对样品中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五、计算题

1.池常数:θ=КR=44.69 m-1

电导率:К= θ/R=0.978S/m

摩尔电导率:λm=К×1÷1000C=9.78×10-3 S·m2/mol 2.电解消耗的电量Q=8.13C n=Q/F=8.43×10-5 mol M=m/n=172.0 g/mol 第九章 液相色谱法 一、填空

1. 在用极性固定液分离极性组分时,固定液分子与组分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是 。试样中各组分按 顺序先后流出柱。

2. 选择吸附色谱的流动相时,必须从 、 和 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3. 离子交换色谱的固定相是 ,流动相采用 ,用来分离样品中的 。

4. 常在色谱法中用作固体吸附剂的是 、 。

5. 吸附等温线用来描述在一定温度下,溶质被吸附浓度与未被吸附浓度之间的 关系。

6. 薄层色谱展开后斑点显示的方法常有 、 和 。 7. 在薄层色谱中,常用 为定性参数。

8. 用液固色谱法分离极性组分,应选择吸附活性 的吸附剂和 性

流动相。

9. 液相色谱操作的基本过程可分为 四个步骤, 是色谱分离的核心和关键。

10. Rf值亦称 值,Rf值在 之间变化,一般要求组分的Rf值在 之间为好,而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Rf值之差应 ,否则斑点会重叠。 二、选择题

1. 下列各色谱法,可采用水作流动相的有

A. 凝胶渗透色谱 B. 凝胶过滤色谱 C. 离子交换色谱 D. 正相分配色谱

2. 在液液分配色谱中,下列哪对固定相/流动相的组成符合正相色谱形式?

A. 石蜡油/正已烷 B. 石油醚/苯 C. 甲醇/石油醚 D. 氯仿/水 3. 液固色谱中,样品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

A. 各组分的化学性质的不同 B. 各组分在流动相中溶解度不同 C. 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能力的不同 D. 挥发性的不同 4.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吸附等温线常是非线性的 B. 凹形等温线对应拖尾峰

C. 凸形等温线对应拖尾峰 D. 控制进样量,可望得到对称色谱峰 5. 下列哪对固定相/流动相可用来分离溶液中的Ca2+、Mg2+、Cl- 和 ?

A. 葡聚糖/H2O B. 树脂/H2O C. 硅胶/氯仿 D. 石油醚/H2O 6.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联度对树脂性能有很大影响,交联度小,则

A. 树脂的交换容量大 B. 树脂的选择性好 C. 树脂的网眼小 D. 树脂的选择性差

7. 欲分离糜蛋白酶(分子量为13500)和血红蛋白(分子量为67000),可采用的方法是 A. 薄层色谱法 B. 离子交换色谱法 C. 纸色谱法 D. 尺寸排阻色谱法

8. 分配柱层析属于

A. 液—液层析 B. 液—固层析 C. 气—液层析 D. 气—固层析 9. 用薄层分析定性的主要依据是

A. 分配系数 B. 分离因数 C. 分配次数 D. 比移值 10. 经薄层层析后样品斑点中心的位置恰好在起始线与前沿线中间,其Rf是 A. 0 B. 0.25 C. 0.5 D. 0.75 三、名词解释

1. 树脂的交联度 2. 保留时间 3. 色谱法 4. 分配比 5. 边缘效应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正相分配色谱和反相分配色谱?

2. 离子交换树脂失去活性时,使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其再生?

五、计算题

1. 一薄层板用TLC法展开后,斑点A距原点4.31cm,斑点B展开速度快,距A点2.16cm,溶剂前沿离B点3.68cm,求B的Rf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