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背诵版 下载本文

运动生理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能量系统:是指提供ATP再合成的能量供应系统。依据不需氧或需氧方式的不同分为三个系统,即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有氧氧化系统。 2. 肌节:是指两相邻Z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包括中间的暗带和两侧各1/2的明带。

3. 脊髓反射:人们把那些潜伏期短、活动形式固定、只需外周传入和脊髓参与的反射活动称为脊髓反射。

4. 状态反射: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的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为状态反射.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

5. 翻正反射: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翻正反射。

6. 应激和应激反应:应激一般指机体遭到一定程度内外环境和社会、心理等因素的伤害刺激时,除了引起机体与刺激直接相关的特异性反应外,还引起一系列与刺激性质无直接关系的非特性适应反应,包括多种激素分泌的变化等。机体的这些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反应。

7. 应急反应:通常将机体遭遇紧急情况时紧急动员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的过程称为应急反应。

8. 渗透压:溶液促使水分子透过膜移动的力量,称为渗透压或渗透吸水力。

9.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肺活量。其为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

10. 时间肺活量:在一次尽力吸气之后,用力并以最快的速度呼气,计算第1秒、2秒、3秒末的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即为第1秒、2秒、3秒的时间肺活量。其中以第1秒的时间肺活量意义最大。

11. 心动周期和心率: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12. 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所排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13. 心力贮备:心排出量可以随着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具有一定的贮备,称为心泵功能贮备,简称心力贮备。

14. 动脉血压:指动脉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15. 重力性休克:在较长时间剧烈运动结束后,如果骤然停止并站立不动,由于肌肉泵消失,加上重力作用,会使大量静脉血沉积于下肢的骨骼肌中,

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随之减少,动脉血压迅速下降,使脑部暂时供血不足而出现昏厥,这种现象称为重力性休克。

16. 交感-肾上腺系统:当交感神经活动加强时,会伴有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因而把交感神经和肾上腺联系在一起,合称为交感-肾上腺系统。 17. 肾糖阈:生理学通常将不出现糖尿现象的最高血糖浓度叫做肾糖阈,一般为1.6g/L~1.8g/L。

18. 酸碱平衡: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来调节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含量及比例,维持体液pH值恒定,称为酸碱平衡。

19. 碱储:NaHCO3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碱贮备,简称碱储。

20. 成酸食物和成碱食物:凡代谢产物能够增加体内H+含量的食物称为成酸食物;能够增加体内HCO3—含量的食物称为成碱食物。

21. 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和肺血流量(心输出量)的比值,称为通气/血流比值。正常人安静时为0.84,此时气体交换效率最高。 22. 气体交换:指肺泡与血液之间,以及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前者称为肺换气,后者称为组织换气。

23. 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部分组成。有三条通路:迂回通路、直捷通路和动-静脉短路。

24. 缓冲体系和缓冲作用:

25. 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细胞:能够与某种激素发生特异性反应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分别称作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

26. 神经分泌:激素由神经元合成后沿轴突运送至末梢释放,可扩散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或释放到血液循环中发挥作用。称为神经分泌。

27. 内分泌:内分泌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所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相互配合,共同调节全身各系统的功能活动。

二、填空题

1. 一切生命活动的能量都直接来源于ATP,这种物质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间接来源是糖、脂肪和蛋白质。

2. 在一定的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大致成反比关系。 3. 实验表明,逐渐增大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也逐渐增大;当初长度继续增大到某一定数值时,张力可达到最大;此后,继续增大肌肉收缩的初长度,张力反而减小。

4. 不同肌纤维在同一块肌肉中所占的数量百分比,称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

5. 快肌百分组成与速度、爆发力素质有关,而慢肌百分组成与一般耐力和力量耐力有关。

6. 在生理状态下,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7. 血液中的CO2是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运载的,其中物理溶解占5%,化学结合形式占95%。化学结合主要以碳酸氢盐形式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两种形式运输。

8. 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其中清蛋白最多,球蛋白次之,纤维蛋白原最少。

9. 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实现肺通气的结构包括呼吸道、肺泡、胸廓和胸膜腔等。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泡的通道,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而胸廓的节律性运动即呼吸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肌的舒缩活动,使胸腔容积产生变化,造成肺内压与大气压间产生压力差,导致气体进出于肺。

10. 实践中测定连续五次肺活量,可判断呼吸肌的疲劳程度和身体机能状况。160

11. 人体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称为每分通气量;在递增负荷的运动中,每分通气量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所能达到的最大通气量称为每分最大通气量;在实验条件下,最大限度的作深而快的呼吸,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每分最大随意通气量。

12. 在呼吸过程中,每次吸入的气体中,留在呼吸道内的气体是不能进行交换的,这一部分称为解剖无效腔。从气体交换的角度考虑,只有进入肺泡能与血液进行交换的气体量才是有效的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从提高肺泡气更新率的角度考虑,增加呼吸深度是运动时呼吸调节的重点。

13. 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以及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O2和CO2的交换。前者称为肺换气,后者称为组织换气。气体交换的动力是分压差。 14. 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窦房结细胞的自动节律性最高。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部位,称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15.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心动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心率。如果心率加快,心动周期就会缩短,尤其表现为舒张期的缩短。当心率过快,超过180次\\分时,心脏的休息时间大大缩短,导致充盈不足,进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

16. 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基本条件。

17. 单位时间内静脉回流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18. 血浆中NaHCO3/H2CO3的比值保持在20/1,血浆pH值就可维持在7.4不变。因此把血液中的NaHCO3称为血浆中的碱贮备。

19. 肺通过CO2排出量的增减,控制体内H2CO3浓度,以维持NaHCO3/H2CO3的正常比值,调节体内酸碱平衡。

20. 肾脏维持酸碱平衡主要是通过排除过多的酸或碱,保持血浆中的NaHCO3含量,保持血液pH值不变。

21. 机体中水平衡的调节有赖于许多肾外因素,如中枢神经系统 、激素,尤其是抗利尿激素。

22. 因H2CO3原发性增多或减少引起的酸碱失衡称为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因NaHCO3原发性增多或减少引起的酸碱失衡称为代谢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

三、简答题

1. 磷酸原系统及其功能特点

磷酸原系统指由ATP和CP组成的系统,由于二者的化学结构都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故称为磷酸原系统。磷酸原系统功能特点是: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类等中间产物。

2. 乳酸能系统及其功能特点

乳酸能系统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其功能特点是:供能总量较磷酸原系统多,持续时间较短,功率输出次之,不需要氧,终产物是导致疲劳的物质-乳酸 。

3. 有氧氧化系统及其功能特点

有氧氧化系统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其功能特点是:ATP生成总量很大,但速率很低,持续时间很长,需要氧的参与,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产生乳酸类的副产品。

4. 根据ATP酶染色法可以将肌纤维分为几种类型?各有何特征? 采用ATP酶染色法可将肌纤维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肌纤维收缩速度较慢,为慢肌纤维;Ⅱ型肌纤维收缩速度快,为快肌纤维。快肌纤维包括三个亚型,即快A、快B和快C。快B是典型的快肌,快A在收缩速度方面同快肌,但代谢特征兼有快肌和慢肌特征;快C为过渡性纤维,具有未完全分化特征,数量较少。

5. 什么叫姿势反射?可分几种形式?

在躯体活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不断的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这种反射总称为姿势反射。根据其表现的形式不同又分为状态反射、翻正反射、直线和旋转加速运动反射等。

6. 什么是循环血量和贮存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