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习题 下载本文

第一章 法的概念

一、 定项选择题

1.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____。 A.法的客观性 B.法的阶级性 C.法的规范性 D.法的强制性 2.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____。

A.统治阶级的意志 B.阶级斗争状况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

3.法的适用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这表明法具有____。 A.规范性 B.连续性 C.概括性 D.效率性

4.在封建社会,君主的诏令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而在现代国家中,宪法是根本法,这表明____。 A.法的性质、作用和特点与国家直接关联 B.法律制度和法的形式受国家形式的影响 C.法为确认国家政权的合法地位所必需 D.法为巩固和完善国家制度所必需 5.法的规范性是指____。

A.法对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 B.法向人们提供一个评价人们是非的标准 C.法为人们提供一个行为模式 D.法总结和概括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

6.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中与____的联系是最根本的联系。 A.经济 B.政治 C.国家 D.道德 7.____决定法的本质。

A.社会生产力水平 B.社会经济基础 C.全体社会的共同意志 D.执政党的意志 8.法具有阶级性是指____。

A.法是统治者团体意志的体现 B.法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C.法首先和主要是执政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是国家政权意志的体现 9.法律调整的对象有____。

A.行为关系 B.思想社会关系 C.意志关系 D.各种社会资源 10.中国古代把“律”字解释为“均布”,着重体现的含义是____。 A.规范 B.刑罚 C.公平 D.正义

11.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是通过法定时间与法定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此即所谓____。 A.法的意志性 B.法的利导性 C.法的程序性 D.法的国家性

12.“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是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现和记载经济关系要求而已”,马克思的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

A. 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B.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C.法不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它反映经济关系的要求 D.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13.法的形式特征有____。

A.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B.由国家制定和认可

C.以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D.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14.法的阶级性是指____。

A.法的兴亡同阶级的存废相一致,它随着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而产生、发展和消亡 B.法首先和主要是执政阶级意志的体现,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 C.法反映一个阶级的意志 D.法主要不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 15.法的社会性是指____。

A.法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超社会的、从来就有的、永恒不灭的自然现象 B.法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规范,一般地说,它约束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C.法既要服务于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执行政治职能;又要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执行社会职能 D.法的社会性即法的阶级性

16.法所体现的意志的内容是由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这意味着____。 A.法具有客观性 B.立法应注意现实的经济条件

C.法应随经济条件的发展而发展 D.法不是以意志为基础的 17.通常称之为狭义的法律是由哪些国家机关制定的?___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地方权力机关

18.法律按照国家制定认可两种产生方式,在形式上表现为____。 A.成文法 B.习惯 C.习惯法 D.判例法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只要有人类社会就必然有法存在 B.只要有人类社会就必然有社会规范 C.法是所有社会规范的总和 D.法只是社会规范的一种 20.法律的强制力具有____。

A.直接性 B.或然性 C.间接性 D.潜在性 21.从法的本质看,法具有____。

A.意志性与规律性 B.阶级性与共同性 C.利益性与正义性 D.实体性与程序性 22.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有____。 A.生成 B.制定 C.默许 D.认可 23.法的非本质属性有____。

A.国家强制性 B.规范性 C.阶级性 D.预测性 24.技术规范在法律上被确认后,就成为____。 A.社会规范 B.习惯规范 C.技术法规 D.法律规范 25.法的本质属性有____。

A.国家强制性 B.人民性 C.阶级性 D.物质制约性 26.经济以外的因素对法也有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包括____。 A.宗教 B.道德 C.历史传统 D.社会文化 27.从形式上讲,权利的含义包括____。

A.权利主体具有自己这样行为的能力 B.权利主体具有自己不这样行为的能力 C.权利主体有要求他人这样行为的资格 D.权利主体有要求他人不这样行为的能力

28.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从这一条中可以看出,诉讼当事人要求法院依法公开审理的权利是____。 A.明确规定的权利 B.推论出来的权利 C.私权利 D.对世权

29.根据公法和私法这一划分角度和标准,权利可分为____。 A.对世权、对人权 B.原权利、救济权 C.公权利、私权利 D.专属权、可转移权 30.所有权属于____。

A.绝对权 B.对世权 C.对人权 D.专属权 31.按照权利的效力范围的不同,权利分为____。 A.对世权、对人权 B.绝对权、相对权 C.行动权、接受权 D.专属权、可移转权

32.按照权利是否独立存在这一标准,权利可分为____。 A.原权利、救济权利 B.第一性权利、第二性权利 C.可预防性权利、救济性权利 D.保护性权利、赔偿性权利 33.请求损害赔偿权属于____。

A.原权利 B.救济权 C.第二位权利 D.私权利 34.人身权属于____。

A.专属权 B.可移转权 C.对世权 D.绝对权

35.在义务的分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抚养、赡养义务属于____。 A.专属义务 B.私义务 C.绝对义务 D.相对义务 36.在义务的分类中,债务人清偿债务的义务属于____。 A.公义务 B.私义务 C.对世义务 D.对人义务 37.法律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自由,这一义务属于____。 A.对世义务 B.对人义务 C.绝对义务 D.相对义务

38.法律规定公民负有不得损害国家财产的义务,这一义务属于____。 A.专属义务 B.可转移义务 C.第一性的义务 D.公义务 39.专属义务的产生有以下情况____。 A.因身份而发生的关系 B.因公法而承担 C.因特别的协议 D.因私法而承担

40.合同缔约人相互履行各自的合同义务,属于____。 A.私义务 B.第一性的义务 C.对人义务 D.相对义务

41.某人因损害国家财产,从而负损害赔偿之责。这种义务属于____。 A.第二性的义务 B.绝对义务 C.对世义务 D.相对义务 42.权利与职权的区别有____。

A.权利通常与个人利益相联系,而职权却不意味着行使者的个人利益

B.权利和职权都指主体具有从事这种行为的资格,但职权也意味着必须从事这一行为 C.职权与国家强制力密切的联系,而权利遭到侵犯时,公民只能要求国家机关的保护 D.权力拥有者与权力对象地位不平等,而权利关系中的权利人与义务人地位是平等的 43.下列关于专属义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与专属权利是对应的 B.父母子女之间的义务是专属义务 C.是一种因身份而发生的关系 D.也可因特别的协议而发生 44.与“第一性的义务和第二性的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____。 A.专属权和可移转权 B.原权利和救济权 C.对世权和对人权 D.绝对权和相对权 45.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