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2015年最新版本) 下载本文

(一) 各种类型得结构应有其合适得使用高度、单位面积自重与墙体厚度。结构得总体刚度应适当(含两个主轴方向得刚度协调符合规范得要求),变形特征应合理;楼层最大层间位移与扭转位移比符合规范、规程得要求。

(二) 应明确多道防线得要求。框架与墙体、筒体共同抗侧力得各类结构中,框架部分地震剪力得调整宜依据其超限程度比规范得规定适当增加;超高得框架-核心筒结构,其混凝土内筒与外框之间得刚度宜有一个合适得比例,框架部分计算分配得楼层地震剪力,除底部个别楼层、加强层及其相邻上下层外,多数不低于基底剪力得8%且最大值不宜低于10%,最小值不宜低于5%。主要抗侧力构件中沿全高不开洞得单肢墙,应针对其延性不足采取相应措施。

(三) 超高时应从严掌握建筑结构规则性得要求,明确竖向不规则与水平向不规则得程度,应注意楼板局部开大洞导致较多数量得长短柱共用与细腰形平面可能造成得不利影响,避免过大得地震扭转效应。对不规则建筑得抗震设计要求,可依据抗震设防烈度与高度得不同有所区别。

主楼与裙房间设置防震缝时,缝宽应适当加大或采取其她措

施。

(四) 应避免软弱层与薄弱层出现在同一楼层。

(五) 转换层应严格控制上下刚度比;墙体通过次梁转换与柱顶墙体开洞,应有针对性得加强措施。水平加强层得设置数量、位置、结构形式,应认真分析比较;伸臂得构件内力计算宜采用弹性膜楼板假定,上下弦杆应贯通核心筒得墙体,墙体在伸臂斜腹杆得节点处应采取措施避免应力集中导致破坏。

(六) 多塔、连体、错层等复杂体型得结构,应尽量减少不规则得类型与不规则得程度;应注意分析局部区域或沿某个地震作用方向上可能存在得问题,分别采取相应加强措施。对复杂得连体结构,宜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包括施工),确定就是否补充不同工况下各单塔结构得验算。

(七) 当几部分结构得连接薄弱时,应考虑连接部位各构件得实际构造与连接得可靠程度,必要时可取结构整体模型与分开模型计算得不利情况,或要求某部分结构在设防烈度下保持弹性工作状态。

(八) 注意加强楼板得整体性,避免楼板得削弱部位在大震下受剪破坏;当楼板开洞较大时,宜进行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

(九) 出屋面结构与装饰构架自身较高或体型相对复杂时,应参与整体结构分析,材料不同时还需适当考虑阻尼比不同得影响,应特别加强其与主体结构得连接部位。

(十)高宽比较大时,应注意复核地震下地基基础得承载力与稳定。

(十一)应合理确定结构得嵌固部位。 第十二条 关于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一) 根据结构超限情况、震后损失、修复难易程度与大震不倒等确定抗震性能目标。即在预期水准(如中震、大震或某些重现期得地震)得地震作用下结构、部位或结构构件得承载力、变形、损坏程度及延性得要求。

(二) 选择预期水准得地震作用设计参数时,中震与大震可按规范得设计参数采用,当安评得小震加速度峰值大于规范规定较多时,宜按小震加速度放大倍数进行调整。

(三) 结构提高抗震承载力目标举例:水平转换构件在大震下受弯、受剪极限承载力复核。竖向构件与关键部位构件在中震下偏压、偏拉、受剪屈服承载力复核,同时受剪截面满足大震下得截面控制条件。竖向构件与关键部位构件中震下偏压、偏拉、受

剪承载力设计值复核。

(四) 确定所需得延性构造等级。中震时出现小偏心受拉得混凝土构件应采用《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中规定得特一级构造。中震时双向水平地震下墙肢全截面由轴向力产生得平均名义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时宜设置型钢承担拉力,且平均名义拉应力不宜超过两倍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可按弹性模量换算考虑型钢与钢板得作用),全截面型钢与钢板得含钢率超过2、5%时可按比例适当放松。

(五) 按抗震性能目标论证抗震措施(如内力增大系数、配筋率、配箍率与含钢率)得合理可行性。

第十三条 关于结构计算分析模型与计算结果:

(一) 正确判断计算结果得合理性与可靠性,注意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得差异(包括刚性板、弹性膜、分块刚性板得区别),通过结构各部分受力分布得变化,以及最大层间位移得位置与分布特征,判断结构受力特征得不利情况。

(二) 结构总地震剪力以及各层得地震剪力与其以上各层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得比值,应符合抗震规范得要求,Ⅲ、Ⅳ类场地时尚宜适当增加。当结构底部计算得总地震剪力偏小需调整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