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基础垫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下载本文

3.4工、料、机计划 3.4.1劳务力计划表

表3-4-1 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分配 工 长 测量员 材料员 质控(试验)员 安全员 电 工 合 计 计划人数 2人 1人 1人 2人 1人 1人 劳动力分配 蛙式夯操作 壮工 装载机 挖掘机 52人 计划人数 10人 30人 2人 2人 3.4.2材料计划表

表3-4-2 材料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3.4.3机械计划表 中粗砂 m3 2000 表3-4-3 机械计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1)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技术交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于节点大样及特殊作

法,要给出详细的大样图。 (2)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及生产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专业工长、质检员、测量放线员、安

全员及劳务队班组长进行砂基础施工方案交底,明确砂基础厚度、高度、压实等标准及要求,使每位管理人员都能掌握砂基础施工的流程及标准,在施工中能正确操作。 (3)根据施工进度,由主管工长提前制定材料进场计划。

(4)做好测量工作,保证测量放线的精度,为砂基础回填夯实提供准确定位边线。 4.3人员准备

在开工之前,根据签订的施工合同要求,组织合格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同时,为保证本工程的质量、计划的实施、运行成本管理及安全、文明施工工作顺利完成,针对施工管理工作中的交通导流、现况地下管线、测量工作等复杂点、难点,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达到对工程切实有效的管理。

施工机构的组建和人员的配备:根据本标段的实际情况及业主、监理单位的要求,公司组建强有力的项目部,配备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和专业施工队伍。施工机构中包括施工、技术、质量、材料、安全、设备、财务、预算、合同、计划统计等管理部门及人员,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本工程的顺利实施。

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根据公司要求,建立健全施工及环保管理制度,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工程成本管理制度及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切实做到责任到人,

机械设备名称 水准仪 载重汽车 装载机 蛙式打夯机 平板振动夯 冲击夯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 挖掘机 洒水车 喷水设备 规 格 DS3 太脱拉 Z50 单位 台 辆 台 台 台 台 套 台 辆 套 数量 2 5 2 8 10 6 2 2 2 2

责权分明,将罚分明。

在人员准备期内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及工人进行全面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施工内容、现场环境、交通情况、施工安全及交通安全、环保要求、防火、用电安全注意事项、施工机械操作规程(专业工种)等。 4.4材料准备

针对本标段的施工内容,在开工之前对工程所需材料进行详细计算,积极联系资质优良的材料厂家并提出详细的进场计划,严格执行验收与检测程序,确保原材料与构件的质量。同时,根据施工进程,适时调整材料进场计划,确保在不耽误工期的前提下,减少现场的库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积压和浪费。 4.5机械准备

针对本标段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及施工进度计划,选定施工所需机械的种类、规格、数量,并确定所需机械的进场退场时间。对机械的进场时间和数量,不可时增时减,以避免进场后长期停置不用,造成浪费。

本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利用我公司现有和长期合作单位专业施工机械进场施工,并配备专业机械操作人员,配备专业的修理人员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对设备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ISO9002标准及程序管理,切实保障各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在施工刚开始阶段,对机械设备作详细技术数据记录,加以及时分析总结,了解设备的机械效率和施工技术参数,进行及时的调整,确保施工质量与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5.施工方法

5.1砂石基础材料选择

(1)天然级配砂石,其最大粒径≤32mm;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

物。

(2)中砂、粗砂;

(3)碎石,其最大粒径≤25mm,并在管道下60o三角区回填粗砂

(4)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碎(卵)石、石屑。在缺少中、粗砂的地区,可采用

细砂,但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要求颗粒级配良好。 5.2施工工艺流程

处理地基表面→检验砂石质量→分层铺筑砂石→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 5.3施工措施

5.3.1处理地基表面

将地基上表面的浮土和杂物清除干净,当基础挖深至设计标高时,除做必要的护坡之外,要在开槽后对基础部位进行压实度试验,达到轻型击实标准95%以上。 5.3.2检验砂石质量

对砂石进行外观检查和送试验室做常规试验,其最大干密度、含泥量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如果是人工级配砂石,应将砂石拌和均匀。 5.3.3分层铺筑砂石

(1)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0~20cm。基础垫层,按设计要求采取砂石垫层,夯实紧密,表面平整,超挖回填部分也要夯实。

(2)分段施工时,接搓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槎处的水平即离应错开0.5-1m,并应充分夯实碾压。本工程雨水管道采用150°砂石基础垫层,污水管道采用150°砂石基础垫层。

(3)铺筑的级配砂石应级配均匀,如发现粗、细骨料离析(“梅花”、“砂窝\现象时,应及时翻拌均匀。

5.3.4洒水

碾压前和碾压中应先适量洒水,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12%,且不导致其层下翻浆。 5.3.5夯实或碾压

实系数均应通过试验段确定,每层应按虚铺厚度一次铺齐,颗粒分布应均匀,厚度一致,不得多次找补,碾压过程中应保持砂砾湿润。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要求夯击面积重叠

1/4~1/3。采用小型压路机时,控制碾压速度,碾压至轮迹不大于5mm,砂石表面应平整、坚实,无松散和粗、细集料集中等现象。 5.3.6找平、验收

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采用灌砂法测定密实度,符合规范要求。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5.4砂石基础质量控制 5.4.1砂石基础主控项目

砂及砂石基础的地基承载力、砂石材料质量、砂石基础的压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砂石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压实度试验报告。压实度检验委托试验室检验,施工单位负责现场取样,每层每侧一组(每组3点)。

5.4.2砂石基础一般项目

(1)原状地基、砂石基础材料与管道外壁间接触均匀,无空隙。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目测,检查施工记录。

(2)土、砂或砂石基础其厚度与支承角侧边高应不小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目测,用尺量。 (3)砂石基础允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