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下载本文

(2)对迁出地的影响

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我国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7年春运期间,全国共发送旅客29.8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3%。另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有流动人口26 139万人。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的老龄化 C.政治因素

B.婚姻家庭 D.经济因素

2.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从年龄段看,19~34岁人口迁移比重最大;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是经常性的、主要的因素;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获取较好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第2题,人口迁移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弥补了迁入地劳动力的不足,缩小了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但也会给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以及迁入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治安等造成压力。

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回答1~2题。

姓名:刘小妹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9年9月 籍贯:湖南 姓名:史密斯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8年2月 原住地:美国纽约 现住地:美国休斯敦(退休后移至) 就业状况:江苏黎明针织厂 就业状况:退休

1.影响刘小妹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经济 C.交通运输

B.政治文化 D.自然环境

2.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开发 C.气候优越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湖南人到江苏打工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第2题,美国人口由东北部老工业区迁往西南部的阳光地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下表为“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3~4题。

年龄段/岁 男性人口/万人 女性人口/万人

3.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0~14 5.04 3.84 15~29 25.14 37.0 30~44 14.68 11.63 45~59 4.94 4.01 ≥60 1.76 1.78 B.劳务输出 D.水源丰沛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③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②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15~29岁、30~44岁年龄段迁入人数最多,说明以青壮年人口迁入为主,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最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第4题,迁入人口中0~14岁、60岁及以上人数比较多,说明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同时,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入,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5.读“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

(2)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3)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多选)( ) A.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B.新资源的开发和新工业区的建立 C.环境质量的改善 D.环境难民的影响

(4)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而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 (2)国内人口迁移 (3)ABC

(4)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

解析 美国19世纪中期以来,国内人口流动非常频繁,曾出现四次国内人口迁移的高潮。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东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冷湿,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推力因素(而西部和南部又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业、阳光充足和空气清新等拉

力因素),促使人口从东北部老工业区的“冷冻地带”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又具备了城市环境改善和经济的重建等拉力因素,从而出现了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课时作业

(2016·杭州二中高一期末)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1~2题。

注:箭头的粗细表示移民人数的多少。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动是北美三大移民流之一 B.由贫穷区域流向富裕区域是国际劳动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 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D.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是( ) A.欧洲 C.北美洲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流向北美的国际劳动人口主要来自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据图可知,国际劳动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贫穷区域流向富裕区域,故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经济较为落后的东欧。第2题,从图中箭头粗细可知,人口迁出量最多的是亚洲。

(2016·北京东城区高一期末)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卫星城之一,其定位是京津城际发展走廊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近年来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读“亦庄城镇人口构成比例图”,完成3~4题。

B.非洲 D.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