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复本信度高
35.下列关于教育法律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权利和义务不一定是对等的
B、权利和义务对其主体来说,具有可选择性 C、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由教育权利和义务构成
D、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一种成对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36.关于我国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共性表现,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违反二者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B、二者以共同的现实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
C、二者都对社会关系起调整作用,对人的行为起规范作用
D、教育法规与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教育道德具有共同的作用方向
37.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这顶权利属于( )。 A、教育教学权 B、学术自由权 C、评价学生权
D、参与学校管理权
38、我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该条款包含的教育法律救济方式有()。 A、行政、诉讼 B、仲裁、调解 C、行政、仲裁 D、诉讼、调解
39.以下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权利与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学校具有教育管理学生的权利 B、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
C、学校不得开除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 D、学校应无条件接收残疾适龄儿童随班就读
40.学校上课铃响后,教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内容给学生上课,下列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的是( )。 A、教师与学生 B、学生与学校 C、教师与学校 D、教师与教案
41、幼儿园园舍、设施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安全标准,损害幼儿身体健康或者威胁幼儿生命安全的,若情节严重,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停止其招生,这属于教育行政处罚中的( )。 A、人身自由罚 B、行为罚 C、财产罚 D、声誉罚
42、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首先体现在( )。 A、学校平等 B、教师平等 C、机会平等 D、教材平等
43.从系统管理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体现为伦理关系、管理关系、法律关系与人际关系等。处于最高层次的是( )。 A、伦理关系 B、管理关系 C、法律关系 D、人际关系
44、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从教育法律规范看,该表述属于( ) A、概念性规范 B、原则性规范 C、技术性规范 D、确定性规范
45.2008年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首次增加了以下哪一条? A、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B、公正对待学生 C、保护学生安全 D、平等对待学生
三、判断简析题(共8小题,1, 3, 5, 7题每题1分,2, 4, 6,8每题2分,共12分。先判断,正确的选“√\,错误的选“x’,然后选择出支持你观点的选项。2, 4, 6, 8题至少有一个选顶是正确的,错选、多选、漏选不给分。)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1, 2题 【资料】张老师是某中学一名语文老师,他在教学中常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学校领导听课后,认为张老师役有严格按照教材内容展开教学。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张者师进行了批评。、 1、张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2、为什么?
A、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B、张老师的课堂教学既是预设的
C、学校领导对张老师的批评是课程领导力强的表现
D、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 E、语文教学可在课标范围内选择教学内容,而不是照搬教材 根据下列材料,作答3. 4题 【资料】李老师为了帮助班上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在一次考试中故意降低了考试的难度,结果全班学生都考了比平时高的分数。当成绩公布时,全班同学都喜形于色,甚至有些忘乎所以了。见此情况,李老师说:“大家考得好。我也很高兴,但是大家要想想,为什么每个同学都比过去考得好呢?” 3、李老师这样做对吗? 4、为什么?
A、李老师的话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B、李老师的考试设计符合促进性原则
C、李老师有意降低考试难度违背了教学原则
D、李老师的做法满足了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需要 E、李老师希望学生能对这次成绩的提升进行外部归因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5. 6题。
【资料】王某是一位全职太太,孩子在一所小学上学,因琐事与老师发生矛盾。王某一之下把孩子领回家,自己在家对孩子进行教育。后来经过教育主管部门与社区的劝解,加之王某
自己对有些学科完全无法辅导,只好又把孩子送回学校。
5、从教育法律角度看,王某选择让孩子在家接受教育的行为是否正确? 6、为什么?
A、根据我国《教育法》,王某应当为孩子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 B、根据我国《教育法》,教育主管部门与社区无权干预王某的选择 C、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王某可以中止孩子在校接受教育 D、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王某必须保证孩子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E、根据我国《未成年保护法》,王某有权选择孩子在家接受教育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7. 8题。
【资料】何老师的好朋友在校外办了几家教育培训机构,经何老师介绍,他班上的很多学生都缴费参加补课,成绩有所提高。学校知道后,给予何老师警告处分,取消各类评优评先资格。何老师不服学校的处理结果,提出抗议。 7、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 8、为什么?
A、学校要有包容心,对教师应该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何老师介绍本班学生参加有偿补课,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违背了教育部的相关规定
C、参与有偿补课使教师的职业观,价值观不同程度被扭曲,师德师风建设无法有效展开,学校应该严加处理
D、何老师的做法虽然欠妥,但是个人没有从中得到,没有违背教育部的规定,学校处分过重,他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申诉
E、教师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义务,何老师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而不是让学生通过补课来提高成绩 四、案例分析题
【资料】某小学周老师要上一节公开课,为此她穿了一条非常漂亮的裙子,裙子上面双面胶粘上了很多自己手工制作的红色校花,非常炫目。
上课过程中,周老师的教学环节比较清楚,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其中有一点让听课老师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是,周老师在课堂上只要发现某个同学发言积极,活动积极,就取下一朵小红花贴在孩子额头上。
课后,有几个孩子围着周老师要小红花,周老师问:“为什么呀?”孩子们说,他们上课的时候也举手了,但老师没有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于是,周老师拿出小红花,贴在了他们几个的额头上。还剩下几朵,也给了其他没有举手的同学。 1、在此案例中周老师的哪些做法属于有效教学行为?( ) A、课前准备充分 B、注意形象打扮
C、教学环节清楚,教学设计有创意 D、用小红花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
E、给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发了小红花 2、就周老师的教学可提出的建议有( )
A、公开课应该是常态课,不要上成表演课 B、小红花不应贴在额头上,以免影响学生形象 C、改革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扩大激励范围
D、减少与课堂无关的外部刺激,以免分散学生的拄意力 E、制定合理的奖惩标准,使每一朵小红花都发挥激励作用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3, 4题
【资料】小辉是G市一所中学的初二学生,前几天因为交友的事情离家出走了。小辉成绩
不错,与班上几个成绩差的同学是好朋友,经常与他们一起打球,参加比赛,还把作业拿给他们抄。班主任刘老师对此多次批评小辉,让他少与这几个同学一起玩,担心小辉成绩下降。但没有效果,刘老师将此情况告诉了小辉父母。
小辉的父母十分反对他与这几个同学交往,经常与小辉发生争执。前几日,父母又为此事跟小辉大吵一架,父母扬言,若小辉再不与这几个同学断交,就要他转学。不料次日起床就在小辉的桌上发现一封信。信上写着“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很爱我,但我有我的自由,我不想失去朋友,我现在想出去走走,你们不要找我。”与孩子一起消失的还有书包、几百元压岁钱和几套衣服。夫妻俩看到信,赶紧组织亲戚朋友分头寻找,终于在当天下午将孩子找到。 3、针对该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和家长应从多角度看待每个孩子,避免以偏概全。 B、小辉因兴趣相投而交友,教师和家长应引导他们共同学习。 C、小辉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 D、家长对子女有的教育的义务,替孩子选择益友是家长应尽之责 E、教师和家长阻止小辉与成绩差的同学交往,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4、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教育孩子时,家长应多听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替孩子做决定 B、教师应注意发挥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引导其健康发展 C、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交友选择,不能采取强制措施或威胁手段 D、家长应为孩子创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 E、如果不及时对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进行干预,任其发展,会造成严重后果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5. 6题。
【资料】某初中林老师上课时,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女生王某又姗姗来迟,林老师批评了她几句,让其进了教室。约十分钟后,坐在王某前面的女生突然尖叫起来,原来是王某用力拉了她的头发。林老师呵斥王某“耗子屎”。王某不服,与老师对嘴。林老师很生气,叫王某滚出教室,王某不动,林老师拉着王某进了年级办公室,说要让学校给王某处分,然后又回教室上课。
张老师进了办公室,见王某独自站在办公室,就关切地拉了张凳子要其坐下,问:“吃早饭役有?”见王某没吭声,张老师打开抽屉拿出牛奶、饼干让她吃。
等她吃完后,张老问她怎么回事。王某一下子泪流满面,张老师掏出纸巾替她擦干。原来王某父母前段时间离婚了,谁都不愿抚养孩子,王某只好暂住奶奶家,奶奶是个麻将迷,对王某的学习生活关心关注不够。王某心里憋闷,对学习役有了兴趣。。。。。。就有了今天上课违纪一幕。
了解这些后,张老师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学校在学习和生活上对王某予以一定的照顾,让她感觉到温暖。王某也不再迟到,更没有违纪了,一段时间后,王某的学习有很大起色 5、针对该案例,对林老师、张老师评价正确的是() A、林老师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太冲动,教育效果也不好 B、林老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C、林老师为了保证其他学生的受教育权,应将王某带离教室 D、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E、张老师能在教育者和朋友的角色间转换,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6.针对以上案例,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教育学生,应有爱心、耐心、信心 B对学生的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C教师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应冷静、沉着、慎重
D 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除了有认知关系,还存在情感关系
E 两位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截然不同,这是由于他们的教师观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