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精品】 下载本文

2018年四川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

一、判断题

1.赫尔巴特等人将儿童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过程,主张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儿童的发展。 2.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3.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4.如果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就会导致实际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发展水平,这说明人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指出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6.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发展中的完整的人。

7.实质教育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不是获得知识。 8.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最重要条件,是教育教学开展的重要基础。

9.从形式上看,教师的劳动是建立在集体协作基础上的个体脑力劳动。 10.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1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意义记忆能力逐渐发展,机械记忆能力逐渐减弱。 12.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

13.幼儿听老师讲大灰狼扮成兔妈妈要吃小白兔的故事后,对大灰狼憎恶,对小白兔友善。这里发生的是言语信息的学习。

14.人本主义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心理疾患者能自由地实现他自己的潜能,成为功能完善者。

1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无意注意。

16.小溪是一个话很少的女孩子,不喜欢人多嘈杂的环境,爱好阅读和写作,对事物的看法也常有读到的见解。由此可以推断,小溪的认知风格更有可能属于内倾型。 17.先行组织者是课前辅导的教学组织管理者。

18.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对于零到一岁的婴儿,家长应该积极地、始终如一地满足其需要。

19.适应性教学追求的目的是缩小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

20.在教育实践中,所有与教育有关折为都必须以教育法律规范来约束。 21.教育法是国家大多数公民意志在教育方面的体现。

22.国庆放假期间,小涛约了几个同学到学校踢足球时撞掉门牙,家长要求学校赔偿医疗费。由于事故在校内发生,学校应承担部分事故责任。

23.如果学生违反纪律,教师可以给予其警告或记过等处分。 24.对每一个教师而言,教书育人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

25.小强是一名初三在校生,参与团伙抢劫。由于其年龄只有15岁,故免于刑事处罚。 26.用同一种方法,用同一种态度去对待所有学生,才真正体现了教育公平。

27.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渊博的学识、崇高的精神等素质。 二、单顶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1“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现了()对教育质量的规定性、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育功能 D.教育政策

2、芳芳近段时间因父母离异,情绪十分低落,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班主任张老师发现之后,时常找芳芳交谈、疏导、鼓励她从家庭阴影中走出来、在此案例中张老师扮演的角色是

( )

A.班级领导者 B.行为示范者 C.学习指导者 D.心理辅导者 3.学校派工作了两年多的王老师参加了一次“国培计划”,回校后他说:“参加这样的集中学习,收获较大,解决了我的许多困惑。”这里有效促进王老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 ) A.职业培养 B.岗前培训 C.在职培训 D.资格培训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学生严格教育原则的是() A.严而有理一一合理 B.严而有礼一一礼节 C.严而有度——适度 D.严而有恒——永恒

5教育学对教育问题进行科学解释的目的不仅要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而且要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这说明了教育学的价值是( ) A.丰富教育理论 B.科学解释教育间题

C.反思日常教育经验 D.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6.片面追求升学率易造成教育的() A.正向个体功能 B.负向个体功能 C.正向社会功能 D.负向社会功能 7.依照我国《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关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标准中,不包括() A.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B.具有师范院校颁发的毕业证书 C.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D.具备承担教育教学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8.为了提醒幼儿便后冲水,秦老师在每一个马桶盖上都贴上了一张特别漂亮且富有提示意义的卡通画,效果很好。秦老师的这一做法运用的教育方法是()。 A.版样师范 B.说服教育 C.情境陶怡 D.品德评价

9.数学课上,张老师在教“圆周率”时,向学生介绍了祖冲之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与圆周率的故事,张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10、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的是()。 A、实行导生制 B、实行学分制

C、把教室改成作业实 D、改良班级授课制

11、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设计 D、课程类型

12.洛扎诺夫的暗示教育学能激发学习者的心理潜力,提高教学效果,它比较适合的教育领域是( )。

A、语言 B、物理 C、数学 D、历史

13.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学校置本科正教员一人”,任教授学生自己的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这是()的开端。

A、训导制 B、级任制 C、导师制 D、班主任制

14.班级规章制度是由师生共同参与、民主协商制定的,学生依章做事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这体现了班级规范的( )。

A、指向作用 B、制约作用 C、自律作用 D、协调作用 15、在班级组织改革尝试中有一种特朗普制,其特点是()。 A、小班上课,大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 B、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 C、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小组合作研究

D、小班上课,大班讨论,小组合作研究

16.以下哪一顶是我国课程内容改革的发展趋势? A、实现学科课程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B、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C、实现超越目标取向,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

D、实现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

17、班主任着眼于学生最近发展区,选择一些经过努力能够达成的目标,引导学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体现的班级目标管理原则是( )。

A、方向性原则 B、可靠性原则 C、激励性原则 D、约束性原则

18.学生的品德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顶端是(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信念

19、某老师在作经验交流时,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对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性,这位老师可能更支持( )。 A、联结学习理论 B、认知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0.吴老师是初二(二)班的班主任,在他上课时,教室里非常安静,有的看书、有的翻作业本,有的心不在焉,似听非听。当吴老师提问时非常紧张,生怕被点名,投有人主动回答问题。这种课堂心理气氛()

A、积极的 B、消极的 C、对抗的 D、失控的

21、为了准备两个月后的高考,小轩从寝室搬了出来,在学校附近一个安静的小区里租了一个单间认真备考。小轩的行为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组织策略 B、计划策略 C、调节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22、有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十分注重问题的逻辑顺序,喜欢一步一步地解决。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独性 B、场依性 C、整体性 D、系列性 23李教授参观一所中学时,翻了翻学生课桌上的课本,问道:“地下一千米比地面冷还是热”学生面面相觑,哑口无言,旁边的任课老师急了,马上问学生:“地球深层是什么地质结构?”全班学生马上回答“是熔岩”,以上案例中,学生对地球结构的学习属于()。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发现学习 D、模仿学习

24、某老师认为学生对三角形定义的学习和总结,有助于正方形定义的学习,那么这位老师更多受到以下哪种理论的影响?

A、相同要素说 B、形式训练说 C、元认知理论 D、情境性理论

25小牧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学校里十分调皮,上课常常故意发出一些奇怪的声响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每次老师都要对其严厉制止,为此打断课程,让许多老师师十分头疼。为了改变小牧这一行为,班主任和其他几位任课老师商量,决定以后小牧每次发出奇怪声响时,老师都继续上课不予理睬,漫漫的小牧也就不再发出声响了。这一案例中班主任采用的方法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26、妈妈为小楠和小董榨了两杯同样容量的鲜果汁,分别装在大小相同的两个玻璃杯里,妈妈让小楠先拿,小楠说“我要这杯多的”,小董在旁边说“其实两杯是一样多的”。根据两姐妹的回答,可以判断出小楠和小董分别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27.胖虎是学校初二年级的学生,老师发现他在学校里偷偷吸烟,经过班主任老师的教育,胖虎认识到了吸烟的坏处,表示再也不吸烟了。后来老师又多次发现他在学校厕所或校园周围吸烟,每次询问他,胖虎都说自己确实不想吸烟但就是忍不住。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老师对其最应该从哪方面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行为 C、道德意识 D、道德情感

28、小芳的妈妈乐于助人,受其影响小芳在学校也常常关心帮助同学。小芳的学习属于( )。 A、试误学习 B、顿悟学习 C、强化学习 D、观察学习

29.关于智慧技能的学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B、概念通常需要反复背诵学习 C、要选择和呈现合适的正反例证 D、可以从例子中概括出规则来学习

30、按科尔伯格的观点,划分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主要看其( ) A、心理冲突情况 B、人格发展情况 C、道德行为发展情况

D、道德判断能力发展情况

31、以下关于引发和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提问可引发学习的多种认知过程

B、学习是要记住教师和课本中呈现的内容 C、原有的知识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D、学习的认知过程主要由教师来引导和促进

32、以下不属于班杜拉对学生行为强化的方式是( )。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榜样强化

33、某小学低年级教师喜欢用“真棒、真行” 来表扬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对其表扬不再感兴趣。学生往往得到激励,但这一现象说明( )。 A、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对语言激励不感兴趣 B、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对物质激励更感兴趣 C、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有所减弱 D、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附属内驱力有所减弱

34、教师希望测量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其编制的试题很好地达到了这一目的,这说明该试卷的( )。

A、内容效度高 B、效标效度高 C、同质信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