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下载本文

湖南省益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秦岭一淮河线”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B.年平均气温为0℃以上和0℃以下的分界线 C.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以上和800mm以下的分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800mm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结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2.日常生活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与当地环境不相宜的是() A.阿拉伯人穿白色长袍、戴头巾 C.因纽特人住在冰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们的日常生活常常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如阿拉伯人穿白色长袍、戴头巾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热带沙漠地区,穿白色长袍、戴头巾有利于散热防风沙,故A正确。

荷兰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是因为荷兰地处大西洋沿岸,常年盛行西风,风能资源丰富,故B正确。 因纽特人居住在北冰洋沿岸,气候寒冷,居住在冰屋里,故C正确。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地形以平原为主,比较普遍的是四合院,竹楼式民居分布在南方湿热地区,故D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故选D。

B.荷兰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D.华北地区推广竹楼式民居

【点睛】

本题考查日常生活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要学会理解分析。 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A.三分之二 C.二分之一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2/3,多集中在西部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根据题意。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山区所占比例和分布,难度适中。 4.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故选:A. 5.对欧洲西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大部分位于北纬40°北纬60°,南与非洲隔海相望 B.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较多,乳畜业发达 C.欧洲西部国家的居民以水稻为主要食物 D.旅游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答案】A 【解析】 【分析】

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北寒带;本区位于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山地主要分布于英国西北和法国东南,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沛且均匀。平原地形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由于温带海洋性

B.人口多少

C.开发的历史

D.军事强弱

B.三分之一 D.四分之一

气候温暖湿润,西欧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因此乳畜业发达。大多数地方发展混合农业,种植小麦的同时发展乳畜业,形成互补。 【详解】

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纬40°~北纬60°,南与非洲隔海相望,故A正确;欧洲西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较少,乳畜业发达,故B错误;欧洲西部国家的居民以乳肉为主要食物,故C错误;澳大利亚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欧洲西部的位置和农业,牢记即可。

6.海南岛是我国冬季的避寒旅游胜地,影响海南岛的这一气候因素主要是 A.地形因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南岛位于我国南方,纬度低,气温高,所以成为避寒胜地。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分析解答即可。

7.读材料:小明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为了安全,老师出示一张等高线图(如下图),并强调安全事项,请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B.海陆因素

C.纬度因素

D.洋流因素

1.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悬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请你判断是哪个地方 A.B地

B.C地

C.D地

D.E地

2.从图上你可以看出山顶A的海拔高度是 A.400米

B.500米以上

C.400—500米之间 D.600米

3.图中C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山顶

B.山谷

C.鞍部

D.山脊

4.量得图上两个山顶之间的直线距离是1.5厘米,其表示的实地距离是

A.3千米 【答案】1.C 2.C 3.B 4.A 【解析】 【分析】

B.30千米 C.300米 D.4千米

根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进行分析解答。 1.读图分析可知,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图中D地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应为陡崖;B地C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E地位于两个山峰的中间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故选:C。

2.读图分析可知,该等高线地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故山峰A的海拔应在400—500米之间。故选:C。 3.读图分析可知,C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故选:B。

4.读图分析可知,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已量得图上两个山顶之间的直线距离是1.5厘米,比例尺为1:200000,则实地距离是1.5×2=3千米。故选:A。 A. 3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8.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地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橘在南方生长得得很好,在北方生长不好。主要是南方、北方温度不同造成的,橘是亚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橘子的生长,故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

B.气候

C.阳光

D.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