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工房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下载本文

第三节 施工组织部署

一、施工部署安排

为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均安排专业班组进行施工,实行分部、分项工程承包,落实工种责任制。

二、改造、装修工程施工部署

(1)摊场、窖池改造工程先拆除,后作业。

(2)装修工程内装修自下而上进行,外部装修自上而下进行。

第四章 各分部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关键施工技术措施

第一节 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工作

(1)施工技术人员要认真审阅建设单位提供的以下资料:拆除工程的有关图纸和资料,学习有关规范和安全技术文件。

(2)明确周围环境、场地、道路、水电设备管道、房屋情况等。 (3)向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4)全面了解拆除工程的图纸和资料,进行施工现场堪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5)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对拆除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7)为拆除作业的作业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为拆除作业人员准备齐全安全防护用品。

(8)拆除工程施工区域应设臵硬质封闭围挡及醒目警示标志,围挡高度不应低于1.8M,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

(9)做好影响拆除工程安全施工的各种管线的切断、迁移工作。当建筑外测有架空线路或电缆线路时,应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采取防护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10)当拆除工程对周围相邻建筑安全可能产生危险时,必须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对建筑内的人员进行撤离安臵。

5 (11)在拆除作业前,施工单位应检查建筑内各类管线情况,确认全部切断后方可施工。

(12)在拆除工程作业中,发现不明物体,应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护现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3)项目经理必须对拆除工程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项目经理部应安有关规定设专职安全员,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14)根据拆除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应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施工现场应设臵消防车通道,保证充足的消防水源,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二)现场准备

(1)施工前,要认真检查影响拆除工程安全施工的各种管线的切断、迁移工作是否完毕,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清理被拆除建筑物倒塌范围内的物资、设备,不能搬迁的须妥善加以防护。

(2)疏通运输道路,接通施工中临时用水、电源。 (3)切断被拆建筑物的水、电、煤气管道等。

(4)向周围群众出示安民告示,在拆除危险区域设臵警戒标志。

第二节 内脚手架的搭设

为减小脚手架立杆间距,增加水平杆的数量,经过验算,确定立杆的间距为@600~700, 水平系杆保证楼顶及底部各一道,中间以1.5m距离设臵。脚手架支撑形式采用扣件式。

第三节 手摆块石

一、材料要求

石块强度不低于Ⅲ级,高度约等于层厚的0.7倍。填缝料:嵌缝工作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嵌缝粒料粒径为20~40mm,第二次嵌缝粒料粒径为5~20mm。 二、施工工艺

手摆片石的施工程序为:铺砌石块→第一次嵌缝→稳压→第二次嵌缝 (1)铺砌石块

先沿路面横向标准样桩一行石块作为标准断面,然后按照标准断面逐步向后铺砌。在操作面边沿处,应选择比较大的石块铺砌。

铺砌的操作人员,一般是采用后退法(即面向以铺好的铺砌层)沿着操作

6 面宽度同时进行,两边缘铺砌人员,应领先铺砌,呈一半圆形退行作业,这种方法有利于选择块料和找平,以及处理砌缝的交错。铺砌时,石块的长边应与路中线垂直,同时应注意要把石块的大面朝下,座稳挤压,必要时用手锤将石块敲紧。相邻两石块底边空隙大于3cm时,应将石块突出部分用手锤敲掉,成为比较规整的料石后再用。

当铺砌一定长度(约3-5m)后,由铺砌人员进行自检,如有高出样桩的,用手锤敲除,达到高度基本一致。 (2)第一次嵌缝

石料铺砌相当长度时(一般不小于3m),用适当大小的碎石块嵌入两石块的缝隙内。用作砌料的石块,应以一块插满为好,小头向下,楔入后以手锤击紧,切记把楔石浮搁在空隙上,楔石工作完毕后,撒铺第一次嵌缝料,要求铺撒均匀,符合路面标准为止。 (3)稳压

用打夯机打夯2-3遍,使铺砌层达到基本稳定。在打夯过程中,应设专人跟夯,负责找平工作。打夯方法和要求如下:

不洒水打夯,此阶段宜采用打夯机不洒水打夯,目的是使基层在打夯机作用下,自动调整其位臵,达到互相挤紧而不移动为止,使基层达到初步的稳定。 (4)第二次嵌缝

当铺砌层稳压后,即撒第二次嵌缝料。要求撒铺均匀,符合标准要求。

第四节 模板工程

一、材料选择

按一般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 1、墙模板

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木方和钢管作楞,配套穿墙螺栓m12使用。竖向内楞采用60×80 木方,水平外楞采用圆钢管48×3.5。加固通过在双钢管处打孔拉结穿墙螺栓用\型卡子固定在双钢管上。斜撑采用钢管+U型托。外墙和临空墙螺栓采用止水螺栓,内墙采用普通可回收螺栓。

7 2、梁模板(扣件钢管架)

面板采用18.000mm胶合面板50×100木方(内楞)现场拼制,圆钢管48×3.5(外楞)支撑,采用可回收m12对拉螺栓进行加固。梁底采用60×80木方支撑。承重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扣件、立杆、横杆、支座组成,采用φ48×3.5钢管。 3、柱模板

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在木工车间制作施工现场组拼,背内楞采用60×80 木方,柱箍采用圆钢管48×3.5围檩加固,采用可回收m12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地下室外柱采用止水螺栓)。边角处采用木板条找补,保证楞角方直、美观。斜向支撑,采用φ48×3.5钢管斜向加固(尽量取45°)

二、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拼装的精度要求如下:

1)、两块模板之间拼缝 ≤1 2)、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 ≤1 3)、模板平整度 ≤2 4)、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3 2、模板定位

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首先根据楼面轴线测量孔引测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线,并以该控制线为起点,引出每道细部轴线,根据轴线位臵放出细部截面位臵尺寸线、模板500(mm) 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当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楼层500mm 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500mm 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墙、柱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