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法试题 下载本文

导 言

一、填空题

1、《初中历史教学论》课程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初中历史教学论》是一门 的学科。 3、《初中历史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 。

4、《初中历史教学论》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即 、 、 。 二、名词解释

1、《初中历史教学论》 三、问答题

1、简述《初中历史教学论》的教学意义。

2、简述《初中历史教学论》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

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学的地位与任务

一、填空题

1、《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学生在 、 、 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 2、历史教学的基础与核心是 ;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 ;历史教学的灵魂是 。

3、历史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即 、 、 和 。 4、根据课标规定,初中历史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 、 、 和 。

5、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中学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是: 、 和 。

6、在历史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和形成基本的历史技能。这些技能有: 、 、 、 、 、 、 。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在整个中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简述三维目标在历史教学中的不同作用。

第二章 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课程标准

一、 填空题

1、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学科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了一个国家的 的性质和要求。

2、教学大纲的结构形式一般包括 和 两个部分。其中 是教学大纲的中心。

3、《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和主要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即 、 、 和 。

4、在课标的“前言”部分主要说明了 、 和 三个问题。

5、中学历史课程的课程性质是 。

6、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中,阐明了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 、 和 。

7、《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按 和 的方式来构建的。

8、实施建议对 、 和 等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9、新课程的基本取向是 。 10新课程的总目标是 。

11、行为目标的表述有四个基本要求: 、 、 和 。

12、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三类,即 、 和 。 二、名词解释

1、教学大纲 2、全人发展 3、课程目标 4、教学目标 三、选择题

1、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个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是( )颁布的。

A、1954年 B、1956年 C、1963年 D、1986年。

2、1986年颁发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是由( )个部分组成的。

A、四个 B、五个 C、六个 D、七个。 3、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 )。

A、全人发展B、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C、为了一切学生 D、为了学生的一切。

4、新课程的总目标是( )。

A、全人发展 B、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C、为了一切学生 D、为了学生的一切。 四、简述题

1、简述历史教学大纲的作用。

2、简述历史教学大纲的结构及内容。

3、简述《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4、简述《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 5、怎样理解新课程的基本取向? 6、怎样历史课程的课程性质?

7、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新要求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

1、请在下列句子中画出行为目标的基本要求。

(1)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资料,描述秦陵兵马俑的阵势。

(2) 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学生能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3) 以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为例,学生能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4) 学生通过对张骞通西域等史实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开

拓的献身精神和坚强意志。

2、下面是《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教学目标。请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为什么? 《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诸子百家简表、私学兴盛与百家争鸣关系图和写出“遏制校园内不良倾向的方法”的建议书,形成利用图示、表格、书面语言表达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通过收集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及百家争鸣的资料,构建论据,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儒、法、道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一课的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基础知识

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魏、蜀、吴三国在发展经济、稳固统治方面实行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东汉以来好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历时370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我过封建国家第一次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2)曹操和诸葛亮是我国古代两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3)魏、蜀、吴三国经济发展中,魏国经济发展最快。马钧发明的翻车,在当时是世界上一种最先进的灌溉工具,值得我们引以骄傲、自豪。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 指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官渡之战和

赤壁之战,提高辨证看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