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本 下载本文

在一干燥的试管里放入约占试管容积1/6的NaHCO3粉末。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口,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导管的另一端浸入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试管里(图14)。

给试管中的NaHCO3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当从导管口逸出的气体减少时,先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三.Na2CO3和NaHCO3与酸的反应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的Na2CO3和NaHCO3粉末。再向每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稀盐酸,将反应放出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并观察现象。

四.焰色反应

1.把铂丝用盐酸洗涤后灼烧(图15),反复多次,直至火焰变为无色。然后用铂丝蘸一些KCl粉末,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图16)。

2.用干净的铂丝分别蘸Na2CO3粉末以及Na2CO3与KCl混合物粉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现象。在观察混合物的焰色反应时,先直接观察,再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为什么?)。

问题和讨论

1.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试管中为什么不能有气体?把试管往上提起时,如果试管口露出水面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2.在NaHCO3加热分解的实验完成时,为什么要先将导管口从试管中所盛的液体里移出,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3.做好焰色反应的关键是什么?

① 可以用镍、铬丝、光洁无锈的铁丝以及曲别针或大头针等代替铂丝。

实验四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物质的量是化学上的重要物理量,是把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桥梁。很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要想定量地研究这些反应,就需要知道溶液中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也就是说,需要准确地知道溶液中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因此,学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对于学习化学和今后的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验目的

1.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练习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实验用品

烧杯、酸式滴定管、容量瓶(100 mL)、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滤纸、托盘天平。

NaCl、蒸馏水。 实验步骤

一.配制 100 mL 2.0 mol/L NaCl溶液 1.计算溶质的质量

计算配制 100 mL 2.0 mol/L NaCl溶液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 2.称量

在托盘天平①上称量出所需质量的NaCl固体。 3.配制溶液

把称好的 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NaCl固体完全溶解。

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次~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继续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线以下1cm~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盖好容量瓶瓶塞(图17),反复颠倒、摇匀。

4.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二.用 2.0 mol/L NaCl溶液配制 100 mL 0.5 mol/L NaCl溶液 1.计算所需 2.0 mol/L NaCl溶液的体积

计算配制 100 mL 0.5 mol/L NaCl溶液所需 2.0 mol/L NaCl溶液的体积。

2.量取 2.0 mol/L NaCl溶液的体积

按照实验二中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用酸式滴定管将所需体积的 2.0 mol/L NaCl溶液注入到烧杯中。

3.配制溶液

向盛有 2.0 mol/L NaCl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约 20 mL蒸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次~3次,并将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加水至刻度。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4.将已配制好的 100 mL 0.5 mol/L NaCl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问题和讨论

1.应该怎样称量NaOH固体?

2.将烧杯里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以后,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次~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3.在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倒出一些溶液,再重新加水到刻度线。这种做法对吗?如果不对,会引起什么误差?

① 称取固体,应使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从中学的实际情况考虑,本实验使用托盘天平称量。

实验五 氯、溴、碘的性质 氯离子的检验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利用软锰矿和盐酸制得到了氯气,但他却认为是发现了“燃素”,因而“在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①。相反,同时代的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却不迷信权威和教条,强调一切都要从事实出发,亲自做了许多精密的定量实验,从而推翻了燃素学说,实现了化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革命。由此可见,认真的观察与正确的科学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是多么重要。

实验目的

1.认识氯、溴、碘的单质以及几种卤化物的性质。 2.认识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3.学会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4.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实验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