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的人均储蓄(sf(k)=sY/L)可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k),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另一部分则是为每一增加的人口配备每人平均应得的资本设备(nk),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
12写出考虑了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均衡方程,并解释。 G-n=sf(k)/k=λ
E(effective labor)=λ+n λ劳动率的增长率(技术进步) n 劳动力的增长率 dk=sf(k)-nk
dk=sf(k)-(λ+n)k 均衡时 sf(k)=(λ+n)k G=sf(k)/k=λ+n G-n=sf(k)/k
=s/(k/f(k))=λ
尽管y不变,因为λ大于0,Y还是增加。
13储蓄提高对均衡有何影响?画图。人口增长率提高、资本折旧率提高对均衡有何影响?
解:A 在短期,储蓄率的增加是产出率增加;它影响产出的长期增长率,但它提高了人均产出y=f(k),人均资本k的长期水平。(图画不出来这里,要的找我啊) .
B 人口增长率,资本折旧率的提高,使(n+d).k向左移动,人口增长率的提高,降低了人均资本稳态水平。(图画不出来这里,要的找我啊)
14从k=K/L出发,推出新古典增长模型。 Y=f(K,L) 考虑人均
Y/L=f(K/L,1) y=f(k) k=K/L
ln(k)=ln(K/L) =ln(K)-ln(L) dk/k=dK/K-dL/L =sY/K-n dk/k=sf(k)/k-n dk=sf(k)-nk
15为什么说假设边际报酬递增原则石破天惊,Paul Romer是如何处理的?
因为传统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从静态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当可变的生产要素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时,可变的生产要素和非可变生产要素就形成了一个最佳的搭配比例,从而达到产量的最大值,这就形成了一个静态的最优效率。 但是这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下的。
Paul Romer认为,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增长可以通过技术进步而不要求增加传统劳动或者资本条件下实现,既边际报酬是递增的。投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物质投资,他没有外溢利益;另一部分是人力资本、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等的投资,具有外溢利益,由于知识的溢出效应,所有劳动力和积累性物质资本生产最终产品时的效率会逐渐提高。
- 5 -
16亚当·斯密如何划分人类发展阶段?马克思又如何? 亚当·斯密:狩猎→畜牧→农业→商业→制造业
马克思: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17Rostow的五阶段是哪五阶段,他的起飞点的条件是什么?
1.传统社会阶段 2.起飞前预备阶段 3.起飞阶段 4.迈向成熟阶段 5.高消费时代 条件:
(1)生产投资增加,投资应占国民收入的5%到10%的水平
(2)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制造也部门得到发展,并具有较高的增长率
(3)已经存在或正在出现的政治、社会制度框架,能够并充分利用现代社会扩张的冲力、经济起飞的外部经济效应,从而导致经济增长。
18刘易斯的双元结构是什么?
假设(1)LDCs存在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产权”上没有一致,有私有化,也有公有 (2)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农村的边际生产率为0 结论:(1)只要没有吸收完农业劳动力,工资就不涨 (2)工业部门是增长动力,农业是被动的 (3)工资与劳动力供给的关系:
二元理论认为,经济是由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构成的。工业部门的比重在这两个部门中的增大过程就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工业化引起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 (一)刘易斯理论的概要
刘易斯(W.A.Lewis)把不发达部门叫做“最低生存费部门”,他强调这个部门的经济特征是处在马尔萨斯的最低生存费均衡状态。他把最低生存费叫“传统的工资”。刘易斯认为,最低生存费部门的实体是农业部门。农业的边际生产力为零或近乎于零,构成这个部门的成员享受平均的收入分配,与边际生产力无关。
刘易斯认为,在这种“传统的工资”水平下,无论多少劳动力,最低生存费部门都能提供。以图5-3的曲线WP表示劳动力供给,即在传统的工资率为OW的水平下,无论多少劳动力,农业部门都能提供。
(4)工资全部用来消费,工业利润是增长关键 (5)如果劳动力供给紧张了,工资就上涨。
与不发达部门相对而言,在先进部门,与资本量相适应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曲线决定了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图5-3的曲线NR表明了这一原理。在先进部门,就业量OM和工资率OW是由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供给状况WP和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NR的均衡决定的。因此,在工业部门也存在“传统的工资”,但它与工业自身的边际生产力无关,就是说只要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先进部门工人就要接受工资水平极低的传统工资。只要这个工资高于不发达部门
- 6 -
——农业部门的传统工资,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不断地向先进部门——工业部门转移,直到两者工资水平相近为止。因此,先进部门可以加速资本的形成,从而先进部门的劳动力需求曲线NR便向右移动,因此可以加快工业化的速度。
同时,他还认为,在一定的低工资水平下,农村劳动力可以无限地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因此,刘易斯理论也叫劳动力无限供给理论。 (二)刘易斯的两部门概念
刘易斯把现实中的农村部门列为最低生存费部门,把城市部门归为先进部门,这一认识很重要。他关于两部门发展理论为了追求理论的明确性,采用的是农业和工业两概念,因为农业和工业在经济理论上的特征比农村和城市更清楚。但在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刘易斯本人明确地划分为农村部门和城市部门。就是说,他已注意到了农村与城市间的劳动力转移,不同于农业和工业间的劳动力转移。
在亚洲、非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确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把这种现象看成是农业向工业的劳动力转移是错误的。从农村流出的劳动力虽然流入了城市,但在现代工业中就业的人仅仅是极小部分,大部分形成了亚洲等城市的特有贫困阶层。
19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为0,与农业劳动力的劳动时间边际生产不为0是什么?
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为0指农村劳动力无法生产,他们没有工资制度,吃的也是家庭制,吃在一个锅里。 农业劳动力的劳动时间边际生产不为0指留在农业内的农民无论什么时间??
20农村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对经济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发展中国家如何将农业部门的劳动转移出来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业为主乃至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动态过程,就是改造传统产业中最顽固的农业的过程。在一定的低工资水平下,农村劳动力可以无限地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条件。
CH4
1资本的广义与狭义定义。
广义: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
狭义: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
2贫穷的恶性循环
贫穷→收入低→无储蓄→无投资→资本储备少→生产力低→GDP低→更穷
3MPS与APS的含义与关系
MPS(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边际储蓄倾向,为储蓄增量与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APS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平均储蓄倾向, 是指储蓄总量与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量之比 APS=S/Y
MPS=△S/△Y
当APS 4资本形成的主要来源 资本形成的主要来源分国内和国外。 国内包括家庭或个人,企业,政府的储蓄。 国外包括官方和私人的贷款,援助和投资。 - 7 - 5我国房价为什么持续高涨? (1)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民入城,提高城市住房需求 (2)大学毕业生每年在东南沿海城市定居 (3)政府希望房地产发展,这样不止有税收,增加就业机会,还能带动钢材、家具等诸多行业的发展。 (4)投资房产超过25%房价有泡沫,使得投资上升 6我国医疗费用(人均)为什么特别重? 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失败, (1)医疗卫生需求者Ed低,即穷人有病拿命熬,富人无论多少钱都愿意被宰,这也源于信息的隔绝 (2)“药养医”制度 (3)医院创收 7如何解释进出口赤字恒等于资本流入? 以中美为例: 美国进口(m)中国商品,美国人支付美元,因为中国使用人民币,所以美元留在了银行,中国人从中拿走了人民币。 留在银行的美元用于美国出口(x)商品给中国时,让中国人支付。 当m>x的时候,即美国进口大于出口,中国人在美国投资,买美国国债(买国债为资本流入)m=x+资本流入,从而外贸赤字=m-x=资本流入。 资本流入的前提是,有中国人热爱美国,觉得投资美国可以赚钱。 8理解中央政府对债务的一般分析 政府债务的形成:赤字的累计成为国债 (1)政府债务分为内债和外债: 内债:完全来自国内,即公共债务,对于人民来说是公共债权,不负外国债,可多可少。 外债:完全来自国外,得用资源,即购买力,来还给外国人,这样资源就流失,从而使得总需求的下降,进而GDP发生变化。 (2)赤字原因又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 生产性的指可以生钱的,非生产性的指不能生钱的 (3)生产性支出导致的赤字需要资源的重新配置 发展中国家市场不成熟,所以政府配置更好。 (4)印钞票引起的通胀在衰退时是好的:物价上涨使得产品好卖,业绩好,企业就增加生产,就业机会增加,价格成为工具。 (5)中央政府的债务与法人、自然人的债务截然不同。 中央政府通过印钞票和收税有无限清偿能力,债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政府没有信用。 法人、自然人能不能还债取决于清偿能力。 第五章 1.简述世界2000以来,从公元元年开始的人口增长形势。 答:世界人口一直在增加,表现为: 1) 人口总数在上升; 2) 增长率在上升,但是至1970s后开始下降(人力资本在减少); 3) 其中中国“贡献良多”: a. 人口总数上升; b. 虽然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但增长率在发展中国家是最低的。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