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第一个炮点位于第1个站点,坐标为0m,因此第一炮的第一个检波器位于第11个站点,最后一个检波器站点位于第34个站点。 然后按住
不放,在出现的组合按钮
中选择增加多行按钮
,在弹出的增加
炮点对话框中填入剩下的炮数,如下所示:
单击OK即可填充,填充完后如下图:
设置完炮检关系及炮点坐标后,点击
设置检波器坐标,其基本方法与上面是一致的,
检波器站点增量为1,坐标增量为25m,初始设置为:第1个检波器,即第1炮的第1个位
于11号桩,坐标为250m,然后填充剩下的检波器个数(即填充到最后一炮的最后一个检波器,位于56号桩)即可。填充后如下图:
- 21 -
然后点击
并点击
计算CMP及检波器叠加次数和炮检距离,以便写入道头相应的位置,
查看CMP及检波器叠加次数,并可以此判断建立的观测系统
完成后续的处理。可以点击是否正确。如下图:
可以看出,CMP最大覆盖次数为6次,根据已知的模型参数信息,由公式可以算出理论上最大的覆盖次数 N=24*1/(2*2)=6
因此上图所示说明建立的观测系统是正确的。可以按住保存按钮
不放,在出现的按钮组
- 22 -
合中选择将相关的信息写入道头,并还可以选择将炮检关系
及他们的坐标写入文本文件,以便以后查看。
加入观测系统后(主要是将相关的信息写入道头),便可以对数据的输入按所要的处理模块选择不同的排列方式,这对于后面的实质性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1.3 速度分析
可以选取若干个CMP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可以选择速度谱法和常速度叠加法(CVS)),以便获得最佳的叠加速度,为随后的动校正提供速度。
速度分析首先要得到速度谱,常速度叠加图和一个最佳炮检距道集,其工作流如下所示:
首先要选择做速度分析的道集,输入数据选择M,#Bins From Center Bin填5,即抽取以选择的CMP为中心,左右各5道共11个CMP道集。右键→Data Input Control→Data/header Selection,出现
- 23 -
表示目前没有定义可选的数据集,单击
建立可选的CMP道集,如下图:
点击
增加一行,定义要选择的CMP道集号,如下图所示:
即选择了CMP道集号为30的CMP道集,因此通过VelZone的道集为CMP号为25,26,27,28,29,30,31,32,33,34,35共11个CMP道集。 设置常速度叠加法的速度扫描范围为100,5000,100,速度谱法的速度扫描范围为100,5000,100,如下图所示:
设置完毕,点击
执行上面的工作流,执行完后得到三个输出的数据集,分别是速度谱,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