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云溪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集中处理体系,促进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十二五”期内,力争云溪工业园进入国家级循环经济实验区。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生物农药,综合利用植物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开展农膜回收利用,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生态能源利用。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第四节 加强资源节约
坚持节约优先,以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为重点,开展全社会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和高效利用。
1、节约利用能源。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节能力度,努力形成节约型生产和消费方式。重点抓好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合理控制高能耗产业发展,限制和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加快先进成熟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倡导使用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推动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严格实施节能的设计标准。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低标准。
- 33 -
岳阳市云溪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节约利用水资源。建立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施更科学的供水计划和更严格的用水管理。推行农业节水灌溉,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改造城市供水管网,降低管网漏损率。推进分质供水、优水优用和“中性水”回用。促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
3、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认真贯彻国家土地政策,强化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实施更严格的土地利用用途管制和空间管制,合理利用每一分土地资源。严格实行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标准,落户工业园区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按要求控制供地面积,防止圈地行为。发展节地型公共建筑和住宅,引导人口、住宅集中发展。积极倡导和推行拆迁户公寓式还建,实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开展农村土地整理,盘活各类闲置用地。到“十二五”期末,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358公顷,其中基本农田5259公顷,保护率达到68%,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326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574公顷以内。
4、节约利用原材料。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鼓励使用可替代材料和再生材料,推广使用新型材料。引导和推行简易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加强原材料消耗管理,规范设计、生产流程、施工工艺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淘汰落后产能、技术和高耗企业。推广高性能、低耗材、可循环的建筑材料,大力实施“禁实推新”工作,依法
- 34 -
岳阳市云溪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逐步关闭粘土砖厂,“十二五”期末,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重超过80%。
第六章 体制机制创新
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服务业体制、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社会领域改革等七个领域的重点改革。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贯彻《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体系和干部考核制度;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分离。
2、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财政调控职能,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统筹城乡发展;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省直管县后的区财政体制改革,理顺财税分配关系,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把区级财政做大做强;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乡财区管乡用改革;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政府采购等改革,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依法理财能力。
- 35 -
岳阳市云溪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深化投融制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投资管理,明确投资方向重点,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较强实力的专业性项目代建管理服务机构,稳步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进一步加强银地、银企沟通,不断完善和壮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大力激活民间投资,促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化;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新型金融机构,推进金融创新,构建多种金融机构功能互补、充满活力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4、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服务业领域垄断行业、事业单位改革。
5、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探索创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建立财政奖补与农村公益事业投资相结合的补偿机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6、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建立健全教育强区的推进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市管理市场化机制。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