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第12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解答】解:(1)①是酒精灯,②是试管,③是铁架台,④是集气瓶,⑤是水槽,故答案为: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集气瓶;水槽;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故答案为:放一团棉花;

(3)安装仪器时,铁夹应夹持距试管口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答案为:;略向下倾斜; (4)氧气的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伸入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

34.将无色液体A与黑色粉末B混合,能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若将淡黄色粉末D放入C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刺激气味的气体E,推断并写出上述物质的名称. A

过氧化氢(双氧水) ,B 二氧化锰 ,C 氧气 ,D 硫 ,E 二氧化硫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实验推断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本题应由“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刺激气味的气体E”进行突破,火焰呈蓝紫色为硫在氧气中燃烧,则可确定淡黄色物质D为硫磺,无色气体C为氧气,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为二氧化硫;至此,找到解决问题的主脉,以下“顺藤摸瓜”可一一确定.

【解答】解:由“火焰呈蓝紫色”可判断为硫磺在氧气中的燃烧,则可断定淡黄色粉末D为硫磺,无色气体C为氧气,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为二氧化硫;而无色液体和黑色粉末产生氧气,可推断无色液体A为过氧化氢,黑色粉末B为二氧化锰; 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或双氧水);二氧化锰;氧气;硫(或硫磺);二氧化硫.

【点评】根据特殊的现象或特殊的反应或特殊的物质颜色,找到推断类题的解决突破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手段.

35.小亮同学想探究氧气的性质,他收集两瓶氧气,如图所示,甲瓶瓶口向上,乙瓶瓶口向下,用两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请猜想一下,他观察的现象是甲: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很旺 乙: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不旺 .

同时他可能从该实验中得出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能支持燃烧 .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回答,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密度大于空气,存放时集气瓶应正放,减少气体的逸散. 【解答】解:(1)由于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甲瓶瓶口朝上放,乙瓶瓶口朝下放,乙瓶两内有部分氧气逸散.所以,观察的现象是甲: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很旺;乙: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不旺;

(2从该实验中得出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能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很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不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能支持燃烧.

【点评】通过简单的对比实验,验证氧气的性质,关注现象差异,引起分析与思考.

36.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要注意以下操作,其原因是 操作 原因 1 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防止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试底部,炸裂试管 2 导管口刚有气泡时不宜马上收集 刚产生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空气,若立即收集会使收集到的

氧气不纯

3 氧气集满后正放在桌面上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4 实验完毕先拿出导管后熄灭酒精 防止由于降温,试管内压强减小,水被吸入试管,造成试管灯 炸裂 【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1)盛高锰酸钾的大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加热后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不能否马上收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是空气,当气泡均匀连续地冒出时,才能收集;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集满后应正放在桌面上;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防止由于降温,试管内压强减小,水被吸入试管,造成试管炸裂,收集完气体应先拿导气管,再拿酒精灯; 故填:(1)防止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试底部,炸裂试管. (2)刚产生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空气,若 立即收集会使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4)防止由于降温,试管内压强减小,水被吸入试管,造成试管炸裂.

【点评】熟记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装置示意图及其中仪器的名称、注意事项,才能顺利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