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一学案解析版 下载本文

古诗文阅读

二十 阿房宫赋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覆盖)三百余里,隔离(古义是遮蔽)天日。....骊山北(名词作状语,从北面)构而西折,直走(趋向)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名词作状语,像腰带一样)缦(萦绕)回(曲折),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指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长桥横卧在波涛之上,没有云彩,怎么出现了龙?复道横伸在半空之中,不是雨后初晴,怎么出现了彩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古义指天气)不齐。 ..

②妃嫔媵(音yìnɡ,陪嫁的人)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名词作状语,乘辇车)来..于秦;朝歌(名词作动词,唱歌)夜弦(名词作动词,奏乐),为秦宫人。明星(古义是明亮的....

星光)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远)不知其所之(往)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美丽),...缦立(久立)远视,而望幸(皇帝驾临)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③燕、赵之收藏(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珠宝等物),韩、魏之经营(动词作名词,....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运.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土块,把珍珠当碎石),弃掷逦迤(连续不断),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指重量单位,极言其细微),用之如泥沙?使负(承...担)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音yǔ,.露天的谷仓、仓库)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之心,日益骄固(顽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陈涉率领的戍卒发起了.呐喊,接着刘邦指挥的军队夺取了函谷关,楚霸王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偌大的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④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假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传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只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但又不引以为戒,就让更后的人又为他们哀叹了)。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副词,一旦) .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形容词,全,都) .

1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 .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名词,整体)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动词,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动词,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 .

④晋陶渊明独爱菊(动词,喜欢) .3.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动词,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动词,提取) .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动词,拿)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助词,着) .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名词作动词,灭族) .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名词,类)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 .5.焉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意为“……的样子”) .②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怎么) .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

⑤于是余有叹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

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恩宠,叫“得幸”。 B.辇,本是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 C.工女,在古代指从事蚕桑、纺织、缝纫等工作的女子。

D.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

答案 D

解析 “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戎,中国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总称。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民族自称华夏,称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为东夷、西戎、南狄、北蛮。

B.仪凤,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称号,另外还可以用来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

C.妃嫔,是一种用来代指所有皇帝之妾的总括之称,不论她们之间的地位和级别。 D.从祖,亲属关系的称谓词,是从祖祖父、从祖王父的简称,指的是祖父的亲兄弟。若年长于祖父则称为伯祖,年幼于祖父则称为叔祖。

2

答案 A

解析 “南狄、北蛮”错,应为“南蛮、北狄”。

二十一 六国论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贿赂秦国,而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或(有的人)曰:六国互丧,率(全都,一概)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故曰:弊在赂秦也。 .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古...义是它实际上的数量)百倍;诸侯之所亡(动词作名词,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担心,忧虑),固(本来)不在战矣。思厥(相当于“其”)...先祖父(古义是祖辈和父辈),暴(通“曝”,冒着)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

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确定,断定)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以致六国灭亡,从道理上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古人云:“以地事(名词作动词,侍奉)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适宜,得当)之。 .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使动用法,使……退却)之。洎(音jì,及、等到)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假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古义是不去行刺),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天数,命运),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轻易)量(估量)。 ...

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优秀人才,并力向西对付秦国),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挟持,胁迫),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削月(名词作...

状语,一月月地)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对方久积的威势所胁迫啊)!

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自取下策追随六国灭亡的先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兵

①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

②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

3

③兵者,国之大事也(名词,战争) .2.始

①始有远略(形容词,起初) .②始速祸焉(副词,才) .3.之

①破灭之道也(助词,的) .②苟以天下之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子孙视之不甚惜(代词,代土地) .4.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介词,因为) .②苟以天下之大(介词,凭借) .

③以有尺寸之地(连词,相当于“而”,才) .④举以予人(介词,把) .⑤以地事秦(介词,用) .5.与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 .②与战胜而得者(介词,和) .③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同) .④与斗卮酒(动词,给) .⑤与会者(动词,参与) .⑥与人为善(动词,帮助) .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B.六国:又称“山东六国”,因均在太行山以东而得名。指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与秦国并称为战国七雄。

C.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D.古人在成年以后,其名一般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用于介绍或作传,以及称所厌恶轻视的人时,也会直称其名。

答案 B

解析 是崤山,而非“太行山”。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邑:泛指所有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邑为城,四野农夫居住的邑为小邑。由文中可知,“邑”小,“城”大。

B.故事:先例。除此之外,在古文中“故事”还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

C.国:在周代国与城意义相同,具有防御意义,而且国与土同义,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