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结题报告资料 下载本文

精品文档

2.游戏开展的针对性

民间儿童游戏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玩法各不相同,规则难度也不一样。因此,在组织幼儿玩耍时,应考虑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应有针对性地组织与开展,一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的发展特点,选择不同的游戏。以幼儿动作发展为例,小班幼儿的大肌肉动作正处在较迅速的发展时期,我们开展了“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捉迷藏”等旨在提高大肌肉动作机能的游戏。中班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较快,我们选择的游戏则有助于训练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如“抽筷子”、“抓石子”等游戏都具有这方面的功能。大班幼儿动作的力量、复杂性、灵活性发展较好,我们就开展了如“玩陀螺”这样既需要一定的技巧又要求幼儿手臂具有一定力量的游戏。二是针对同一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选择不同内容的民间儿童游戏,提出不同的动作要求和不同的游戏规则,提供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玩具或替代物,随时调整游戏的难易程度,以使每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如“接龙”游戏,玩法是统一的,但不同能力的幼儿在排列小布球的的要求上可以不同,有的是一个隔一个排,有的则是两个两个间隔排,有的甚至要求他们三个三个排。

3.游戏开展的指导性

在幼儿园开展民间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改变“民间游戏是民间流传的,儿童都懂,让他们自己玩”的错误观念,树立既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理念,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儿童游戏的观察、支持和引导上。首先,通过敏锐观察,捕捉游戏中的各种信息,判断儿童对游戏的掌握情况,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不断完善游戏的玩法。如幼儿在玩“摸瞎”游戏时,我们发现幼儿乱追乱跑,躲得很远,使眯眼者无从逮捉,而眯眼者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睁开眼偷看,这就使游戏不能达到设计的目的。于是我们启发幼儿给游戏增加了辅助材料——面具或布条,让捉人者戴上面具或蒙上布条,规定没有蒙眼的幼儿不准跑出指定范围,同时为游戏配上儿歌,这样不仅丰富了游戏内容而且使游戏更加有趣,更能达到设计的目的。其次,采取灵活的指导方式,拓展游戏内容,促进儿童游戏不断深入,我们采用的指导方法主要有参与式指导与启发式指导二种形式,参与式指导是指教师作为儿童的伙伴,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通过情绪、态度、语言和行为对儿童的游戏施加积极的影响。如玩“捉老鼠”游戏,幼儿对怎样把手帕折成一只老鼠无从下手,这时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游戏,拿出一条手帕和他们一起讨论折法,并一步一步折起来。这样通过平行活动,对折老鼠的方法给予隐性的示范,促使游戏得以展开。启发式指导是指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景的方式,启发儿童思考,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游戏的进程。如玩“扔铜币”游戏,幼儿站在起始线上,朝前方掷铜板,比比谁掷的铜板远,但由于高墙太近,掷出的铜板反弹回来,决不同胜负,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重新设计规则可否决出胜负”等,幼儿议论开来,有的说场地太小,被墙堵住,有的说我们比一比谁掷出的铜板反弹后离墙最远,有的说反弹后离墙最近也可以,同样可决出胜负,有的说……,一个游戏的困难在问题的启发下,在儿童的思考中得到解决。

八、民间游戏的最佳绩效 我们课题组成员,扎扎实实研究课题,每一项活动,教师都亲自参与尝试,和孩子们、家长一起互动,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收集整理民间游戏集三册(分别为游戏类、图片类、理论类),创编了《桐柏县民间游戏集锦》一册,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组织的三个民间游戏活动分别获省级一、二等奖和市级二等奖,收集活动实照160余张,撰写的论文分别在省、市获奖。课题组长李道玲老师撰写论文《利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获省三等奖,论文《浅谈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获市二等奖,论文《回归生活,给孩子播下本土文化的种子》获市一等奖;创编的民间游戏活动《猫捉老鼠》获省一等奖;该教师还被授予县教学能手称号。成员:业务园长许玉菊撰写的论文《民间游戏与幼儿的发展》获省二等奖,同时获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张春红老师撰写论文《论民间游戏对幼儿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获省三等奖;论文《为现代幼儿提供民间游戏》获市二等奖;刘彦萍老师撰写论文《让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获市一等奖;李艳红老师撰写论文《浅谈民间游戏的社会性教育价值》获省三等奖,创编民间游戏综合活动《好玩的丝巾》获省二等奖。靳古彦老师创编民间乡土游戏活动《我是小兵》获市二等奖。王明平老师撰写的论文《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获市一等奖。 九、课题研究的启示

(一)注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民间游戏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急待开发、利用的宝贵的教育资源,为了不让民间游戏流失,为了发挥民间游戏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广大教师应对民间游戏进行挖掘,筛选和整理,使这一宝贵资源得以传承下来。同时,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民间游戏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有它的生命力,因此,应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创造出符合时代特色和幼儿要求的现代民间儿童游戏,使民间儿童游戏这一朵传统文化之花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二)注意勤俭与投入的相合

民间游戏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的游戏,对于一些经费较紧张的幼儿园来说,不失为一种“勤俭办园”的好办法,尤其是对于广大的郊区和农村的幼儿园来说,开展民间儿童游戏,有助于缓解它们园舍、场地窄小及教玩具不足的矛盾,为幼儿园节约大笔经费。当然,我们在倡导勤俭节约的同时,也不能此为借口而减少对开展游戏所作的投入,毕竟游戏经费的投入是开展好幼儿园游戏的一个重要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幼儿园在经费许可的范围内应拨出一部分经费用于游戏的开发、开展及教玩具的投入上。

(三)注重民间游戏与其它游戏的相结合

民间儿童游戏的民族性、娱乐性及开展的随机性、玩具应用的简便性等特点,使它们具有独特的开发与运用价值,是其它游戏类型所无法替代的,要求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充分挖掘它们的教育潜能,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必须与其它游戏类型结合,优势互补,灵活使用,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工作规程》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浅说》孙维胜

4.《学前游戏论》丁海车

5.《学前教育》《幼儿教育》《上海托幼》《早期教育》

课题组成员 组长:李道玲

成员:许玉菊 张春红 靳古彦 刘彦萍 李艳红 王明平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