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形位公差带的特征有哪些?它与尺寸公差带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常用的形位公差带形状有哪些?应注意利用公差带的特征去比较一些项目的异同。如:圆度与径向圆跳动;圆柱度与径向全跳动;任意方向直线度与同轴度;垂直度与端面跳动等。
3.形位误差的评定原则有哪些?含义如何?应用特点是什么?试对形状误差、定向误差、定位误差的评定各举一例说明之。
4.在实际应用中,形状误差的评定是否一定要遵守最小条件?为什么?
5
5.常用的基准形式有哪几种?其含义及标注方法如何?试举例说明之。
6.测量位置误差时,基准应如何体现?常用的体现方法有哪些?基准若有形状误差,应如何处理?
7.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关系由公差原则来反映,公差原则都包括了哪些基本原则和要求?这些原则和要求的定义、标准、含义及适用场合是什么?应用不同的相关要求,应当遵守不同的理想边界,国家规定的理想边界有哪些?检验时应如何体现?
6
8.未注形位公差的含义、分级及应用特点是什么?图纸上出现“GB/T 1184—H”,表示什么意思?
9.形位误差的5种检验原则是什么?
10.下列标准方法的要点是什么?(易出错的标准) (1)轮廓要素与中心要素的标注方法(是否对准尺寸线); (2)框格指引线的箭头的指向(控制和测量误差的方向); (3)公差值前是否需要加Φ或SΦ(应注意分析公差带形状); (4)被测要素是否关联要素?是否需要带基准?基准的正确标注方法;
(5)共用箭头指引线(即多框格)的标注(应注意分析是否可能共用)。
7
第三章 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的含义是什么?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2.评定表面粗糙度时,为什么要规定取样长度?为什么要规定评定长度和轮廓中线?
3.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其中反映高度的特性的参数(基本参数)有哪些?反映间距和形状特性的参数有哪些?参数选用原则是什么?
4.表面粗糙度标注特点有哪些?图样标注和含义有何不同?检测验收要求有何不同?
5.常用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