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定稿)胡营中学留守学生教育调查报告—正式定稿 - 图文 下载本文

业成绩的变化,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关注,一切顺其自然,顺其发展。

二、留守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心理倾诉。

根据问卷调查,走访座谈,我们了解到随着年级上升他们孤独感有小幅上升的趋势,但九年级学生能以坦然心态面对这种孤独,在他们身上多了份对父母外出务工的理解,他们更能体会父母外出务工的那种艰辛。留守学生家庭一般比较困难。随着年级上升,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也有所改变:六、七年级学生学习困难在于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他们缺乏责任感,自制力较差,上课喜欢讲话,做各种小动作,课堂精力不集中;而八、九年级则因所学科目增多,学习困难主要在学习具体内容上,表现在具体的某一科学习难度大,比如:有的学生觉得数学中的解方程比较难、有的学生感觉英语语法比较难、有的学生发现地理很抽象不好理解、有的学生说政治特别枯燥记不牢、还有的学生说语文作文得不到高分??留守学生普遍希望父母能在身边,尤其是九年级学生,面对毕业升学压力,更希望父母能陪在他们身边,与他们一起备战中考,做好人生的第一个选择题。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要求他们提早成熟,自己面对,独自做好选择。在情感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将这种诉求转移到老师和学校上面,他们希望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帮助。在希望老师、学校如何对待他们这个问题上,低年级与高年级诉求有所不同,六、七年级学生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他们,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给予更多关注、关爱,

4

还希望学校能改善伙食和就餐的份量。八、九年级学生则希望老师更多的是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关爱他们,尤其是平等对待他们,这一点在九年级学生身上表现更为强烈。

2、缺少亲情,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

在对留守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外出务工父母中16.9%的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55.7%的父母一年回家一次,86.4%的留守学生只能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68.7%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半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与父母联系一次的比例达到61.8%,甚至有7.8%与父母没有联系。即使在有限的联系中,留守学生谈的最多的是生活费的问题,甚至有的留守学生没钱了才想起给父母打电话。而在电话联系时父母最常谈到的话题依次是:学习、安全、健康、听老师的话、听从监护人的话,对于孩子心理方面的需求却很少过问。一方面,留守学生内心强烈渴望与亲人的情感交流,而父母又难以企及;另一方面,亲情的长久缺失,使留守学生对亲情十分漠然,父母成为生活费的代名词。因而大多数留守学生变得性格内向、任性、冷漠、孤僻,不善与人交往、团结合作意识差、脾气暴躁,报复性强,逆反心理强等心理或行为问题。

3、缺失家庭教育,影响了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 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由于种种原因,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留守学生与父母之间相处的时间很少,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机会,不仅影响了亲子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留守学生的父母由于常年在

5

外,很少陪伴孩子,心里觉得愧疚,一旦回到家里,对孩子几乎是百依百顺,尽量满足孩子提出的物质方面要求,即使孩子做错了事也一味迁就,有时明知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就是狠不下心来管教孩子,这在无形中助长了留守学生依赖、固执、任性等不良行为习惯。在对留守学生的相关调查中发现:有过失、说谎、偷窃、攻击以及破坏行为的,分别占60.8%、47.1%、11.8%、21.6%和35.3%。留守男学生3.2%偷偷抽烟,1.6%的还喝酒。另外,受外出打工的家长影响,留守学生易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出现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等厌学思想。在留守学生中,62.5%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他们的成绩普遍较差。

4、家长对留守学生缺乏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对学生只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导致一些留守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养成乱花钱等不良习惯。调查中,83.1%的在家监护人很少甚至不与老师联系,而每次都是老师来家访或从电话中了解一些情况,他们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另外,祖辈缺乏教育能力。这些祖辈监护人中有的从未上过学,有的只有小学文化,初中文化寥寥无几。由于受教育程度偏低,他们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帮助留守学生学习。而且由于年龄偏大,他们往往自身行动不便,精力有限,有的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看护,因此他们花在留守学生身上的精力就更不足了。他们只知道“养”孩子,对孩子溺爱有加,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却不知怎么“教”孩子,他们只知道关

6

心生活起居,不关心学习、心理的需求。还有,由于是隔代抚养,留守学生与爷爷奶奶年龄相差悬殊,存在较深代沟,无法交流沟通。显而易见,爷爷奶奶无论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教育的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孙辈一并交由他们监护时,就更显得力不从心。

三、学校的对策和做法

针对这些情况,要实现每一名留守学生都能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的目标,应把强化管理、方便家长、服务学生和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结合留守学生现状和调查发现的问题,我们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解决留守学生引发的问题。

1、加强留守学生与家长的联系。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家庭联系卡。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注册时将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记录他们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情况。学校通过向监护人发短信、打电话、写联系卡、家访、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了解留守学生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另外我们还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公布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电话,加强留守学生、监护人、老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在监护人和留守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

2、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

近三年学校出资一万余元,培训了杨新辉、毛成东、李伟刚、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