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教案 下载本文

有如下三个方面:

1)说明批转的目的或陈述转发的理由; 2)对受文单位提出贯彻执行的具体要求; 3)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补充性的规定。 用通知批转或转发下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和上级机关的公文时,对被批转和转发的文件已起到了一种公布、认可或推荐的作用。从构成上看,这种通知由批语部分和批转或转发文件组成,批语和被批转或转发文件都不能单独作为一份文件。如果批语脱离被批转或转发文件,没有实际依托内容,不能单独行文;如被批转或转发文件离开批语则不能纳入通知的内容,不能体现发文单位的意图,没有批语予以的权威性和合法地位。

(3)事项性通知的写法。事项性通知正文的写作,要使受文单位了解通知的内容(即事项),以及做什么,怎样做,有什么要求。正文一般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头,一般是说明为什么要发此通知,目的是什么。

第二部分是主体,即事项部分,将通知的具体内容一项一项列出,把布臵的工作或需周知的事项,阐述清楚,并讲清要求、措施、办法等。这类通知多数用于布臵工作,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工作通知?。

第三部分是结尾,多提出贯彻执行要求,如?请遵照执行?,?请认真贯彻执行?,?请研究贯彻?等习惯用语,也有的通知结尾不写习惯用语。

写事项性通知,要开门见山,忌转弯抹角。在叙述事项时,要突出重点,把主要的、重要的写在前面。根据需要,主要的内容可详写,讲清道理,讲明措施,次要的内容则尽量简略,扼要交代即可。在语言表达方面,通知主要以叙述为主,对下级单位提出要求。有时可以适当做一些分析、说理。但通知中的说理不像议论文的说理那样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只要抓住关键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把道理阐述清楚即可。

(4)知照性通知的写法。知照性通知的正文,只要写清楚行文的依据、目的和事项即可。要求文字简练、明白。

(5)会议通知的写法。会议通知依据其不同类型,有不同的写法。通过文件传递渠道发出的会议通知,一般应写明召开会议的原因、目的、会议名称、主要议题、到会人员、会议及报到时间、地点、需要的材料等,通常采用条文式写法,要求内容周密、语言清楚、表述准确,不致产生歧义。

供机关、单位内部张贴或广播的周知性会议通知,正文开头可不写受文对象,应在通知事项中说明会议时间、地点、内容、准备材料及出席人员等。语言力求简短、明白。

(6)任免通知的写法。任免通知的写法比会议通知更为简单,一般的固定格式是:按任免决定写上任免人员即可。

第五章:请示

教学内容:请示的概念、种类、特点、结构写法和写作要求。

教学目的:理解请示的概念,了解种类、特点以及写作要求。能够拟写请示。 教学重点:请示的概念、种类和写作要求。

教学难点:请示的拟写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互动教学法。

一:请示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请示为上行文,具有强制回复的性质。

具体地看,请示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对上级有关方针、政策、指示或法规、规章不够明确或有不同理解,需要上级机关做出明确解释和答复。

2、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需要对上级的某项政策、规定做出变通处理,有待上级重新审定,明确作答。

3、在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处理而无章可循、无法可依,需要上级机关做出明确指示。

4、需要请求上级解决本地区、本单位的某一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

5、按上级机关和主管部门有关政策规定,不经请示有关部门批准,无权自行处理的问题。 6、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涉及面广而本部门无法独立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必须请示上级领导或综合部门,以求得他们的协调和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凡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工作,经过努力能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困难,都应尽力自行解决,不要动辄请示,把矛盾上交。 与报告比较,请示的特点更鲜明地表现为:

1、行文内容的请求性。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具有请求的性质;而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的公文,具有陈述性质。

2、行文目的的求复性。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指示、批准,解决具体问题,要求做出明确批复;而报告的目的则在于让上级知道、掌握某方面或某阶段的情况,不要求批复。

3、行文时机的超前性。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等上级机关作了批复之后才能付诸实施;报告则可在事后行文,也可在工作进行中行文,一般不事前行文汇报方案。

4、请求事项的单一性。请示要求一文一事;报告可以一文一事,也可以一文数事。

二、请示的主要类型

请示类型有多种分类。根据请示的不同内容和写作意图,将其分为两类:

1、请求指示的请示。请示上级机关对有关的方针、政策、规定中的难以理解或不明之处,以及在执行过程中需作变通处理的问题或涉及其他机构职权范围的问题予以回复。前面所提请示的适用范围之1、2、3项,属这种类型。

2、请求批准的请示。这类请示多涉及人事、财物、机构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前面所提4、5、6项即属此类。

三、请示的结构及写法

请示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几部分。

1、标题。请示标题内容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标题中尽可能不要出现?申请?、?请求?之类词语,不宜写为“关于请求×××××的请示”,“请示”中本身就含有请求的意思了。不能将?请示?写成?报告?或?请示报告?。

2、正文。请示的正文包括请示原由、请示事项、请示要求三部分。

(1)原由。请示的原由,实际上就是何以提出请示事项和要求的理由、背景及依据,要写在正文的开头。先把原由讲清楚,然后再写请示的事项和要求,这样才能顺理成章,有说服力。请示的原由是写作请示的关键,写得充不充分,直接关系到请示事项能否成立,关系到上级机关审批请示的态度等。如果原由比较复杂,不能为简要而简单化,必须讲清情况,举出必要的事实、数据,实事求是,具体而明白。

(2)事项。指请求上级机关批准、帮助、解答的具体事项。请示的事项,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事项要写得具体、明白,并做出具体的分析。如果请示的事项内容比较复杂,则要分清主次,一条一条地写。

请示事项,不能出现不明确、不具体的情况,也不能把原由、事项混在一起写。否则,容易使上级不得要领,不明白下级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3)要求。为了使请示的事项得到答复,发文机关一定要提出要求。请示的要求常以简短的文字概括请示的具体要求,再次点明主题。如:?以上请示,请批复?,?以上意见当否,请指示?,?以上请示,请审批?等等,虽然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却是请示必不可少的内容。不要用“可否(妥否、当否),请批准”之类不合逻辑的用语。

四.请示的写作要求

1、一文一事。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这是?国家机关行政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也是实际的需要,如果一文多事,很可能导致受文机关无法批复。如果性质相同的几件事确需写在一份请示中,则必须是同一机关可以批复的。

2、单头请示。一份请示,只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不能同时主送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如有需要,对有关的单位可用抄送的形式。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工作时,要根据请示内容的性质,主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抄送另一个领导机关。

3、不越级请示。请示与其他公文一样,一般不越级请示,如果因情况特殊或事项紧急必须越级请示时,要同时抄送越过的机关。请示一般不直接送领导个人,除非是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把应由秘书部门统一办理的请示直接送领导个人,容易误事,甚至会造成领导者之间的矛盾。

4、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请示是上行公文,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更不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上级机关未批准的事项。

第六章:报告

教学内容:报告的概念、种类、特点、结构写法和写作要求。

教学目的:理解报告的概念,了解种类、特点以及写作要求。能够拟写报告。 教学重点:报告的概念、种类和写作要求。 教学难点:报告的拟写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互动教学法。

一、报告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报告主要有三个特点:

1、内容的实践性。这一特点集中表现在工作报告上。工作报告是对本单位所做过的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只有做过的工作,才能写进报告,没有做过的、只停留在计划里和口头上的豪言壮语,不能作为报告的材料。怎样做就怎样写,做得好的总结经验,做得不好的吸取教训,不能弄虚作假,也不能抄几段文件搪塞。其他类型的报告实际上也以实践为依据。

2、表述的概括性。这是报告的文体特点。报告是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种,但它的叙述和说明是概括性的,要求作粗线条的勾勒,而不必详述过程,更不要求铺排大量的细节,制作者只有领会了这个特点,才能写出篇幅短小而又有分量的报告来。

3、选材的灵活性。报告选材的自由度很大,写什么、不写什么,选择权掌握在发文单位手里。了解了这个特点,发文单位就可以根据实践挑选最有特色、最有价值、最有新意的题材和材料来写。当然,答复报告必须按上级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写。

二、报告的主要类型

1、工作报告。指汇报工作的报告。工作报告可分为:综合工作报告,如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某一阶段工作的进展、成绩、经验、存在问题及打算;专题工作报告,即针对某项工作或问题所写的报告。

2、情况报告。指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的报告。例如,及时汇报本地区、本单位发生的重大事件,在一定范围内带有倾向性的情况,包括会议的情况等。

3、答复报告。答复报告是指答复上级询问事项的报告。例如,上级领导对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问题或文件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批示下级机关查办,或询问有关情况,下级机关办理完毕,需用书面形式答复上级机关,此时使用的公文就是答复报告。

4、报送报告。指向上级机关报送物件或有关材料的报告。

三、报告的结构及写法 报告有多种写法,这里只介绍一般的结构和写法,同时指出实际写作中常见的一些毛病。 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报告的正文一般包括原由、事项和结尾三部分。

1、标题。报告的标题可根据需要省略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不能省略。另外,报告的标题容易出毛病的部分是事由,对事由要注意概括、提炼。

2、各类报告正文的写作要点。

(1)工作报告。正文内容一般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经验体会、存在问题、基本教训、今后意见等几部分。这类报告篇幅较其他类型报告长,应恰当安排其层次结构。可标出序数,分条分项陈述,也可列小标题分部分或分问题写。

基本情况可简要交代时间、背景和工作条件;写主要成绩应把工作的过程、措施、结果和成绩叙述清楚;经验体会主要是指对工作实践的理性认识,要从实际工作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来,以便指导今后的工作;写存在问题要写出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基本教训是指工作失误的原因和值得吸取的教训;今后意见指改进工作的意见,或者提出今后开展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