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 2015 —2016 学年 第 一 学期 )
课程名称:结构化程序设计与C语言 开课实验室:系机房445 2015 年 月 日
年级、专业、班 实验项目名称 15级计科152班 学号 201510405217 姓名 宋玉梅 成绩 80 熟悉上机环境和顺序结构编程练习 该同学是否了解实验内容与要求:A.了解√ 设计思想及流程图是否正确: A.正确□ 该同学的实验能力: A.强 □ 教该同学的实验是否达到要求: A.达到□ 师实验报告是否规范: A.规范□ 评是否有运行结果与分析: A.详细□ 语 是否有总结与体会: A.详细√ 指导教师 刘骊 B.基本了解□ C.不了解□ B.基本正确√ C.较差 □ B.中等 √ C.差 □ B.基本达到√ C.未达到□ B.基本规范√ C.不规范□ B.一般 √ C.没有 □ B.一般 □ C.没有 □ 教师签名:刘骊 2015年 月 日 一、 实验的目的
1、 学习在VC++环境下编辑调试C语言程序的方法。 2、 熟悉上机环境和基本操作。
3、 掌握在C语言中的各种数据类型,以及如何定义整型、实型、字符型的变量,并进行赋
值的方法。
4、 掌握顺序程序的思路,特别是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
5、 掌握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的正确应用,熟悉各种格式控制符的作用。
二、 实验内容与要求
1. 请编写我的第一个C程序:1)在一行中打印出“Hello C World!”2)把\、”C”、
\分别打印在两行。
熟悉掌握开发C程序的步骤:
(1) 设计算法
(2) 编写程序源代码
(3) 把自己的意图写入源代码 (4) 编辑源程序 (5) 编译和连接
(6) 调试程序 直到改正了所有的编译错误和运行错误 (7) 运行程序
2. 掌握基本的数据类型定义及算术运算
编程练习:
(1) 从键盘任意输入一个3位整数,编程计算并输出它的逆序数(忽略整数前
的正负号)。
(2) 计算两个整数相加之和。
(3) 不被初始化的变量,请运行观察其结果会是什么?为什么?
(4) 请运行以下程序,观察其输出的结果是什么,并记录结果。
#include
printf(\ Number of bytes\\n\ printf(\
printf(\ %d\\n\ printf(\ %d\\n\ printf(\ %d\\n\ printf(\ %d\\n\ printf(\ %d\\n\ printf(\ %d\\n\}
(5) 请编写程序:实现计算并输出一个四位整数的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数
字之和。可参照课本例3.1的程序。
(6) 请完成课本习题3.1:分析并运行2个程序,记录程序的运行结果。
3. 键盘输入与屏幕输出练习
问题1 要使下面程序的输出语句在屏幕上显示1, 2, 34,则从键盘输入的数据格式应为以下备选答案中的 D 。
#include
char a,b; int c;
scanf(\printf(\
}
A)1 2 34 C)’1’,’2’,34
B)1, 2, 34 D)12 34
问题2 在与上面程序的键盘输入相同的情况下,要使上面程序的输出语句在屏幕上显示1 2 34,则应修改程序中的哪条语句?怎样修改?
问题3 要使上面程序的键盘输入数据格式为1,2,34,输出语句在屏幕上显示的结果也为1,2,34,则应修改程序中的哪条语句?怎样修改?
问题4 要使上面程序的键盘输入数据格式为1,2,34,而输出语句在屏幕上显示的结果为'1', '2',34,则应修改程序中的哪条语句?怎样修改?
[提示:利用转义字符输出字符单引号字符。]
问题5 要使上面程序的键盘输入无论用下面哪种格式输入数据,程序在屏幕上的输出结果都为'1', '2',34,则程序应修改程序中的哪条语句?怎样修改?
第1种输入方式:1,2,34↙(以逗号作为分隔符) 第2种输入方式:1 2 34↙(以空格作为分隔符)
第3种输入方式:1 2 34↙(以Tab键作为分隔符) 第4种输入方式:1↙
2↙
34↙(以回车符作为分隔符)
4. 计算定期存款本利之和
设银行定期存款的年利率rate为2.25%,并已知存款期为n年,存款本金为capital元,试编程计算n年后的本利之和deposit。要求定期存款的年利率rate、存款期n和存款本金capital均由键盘输入。
5. 熟悉简单的算术运算、宏定义和const常量的使用
分别使用宏定义和const常量定义? 的值,编程计算并输出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球的半径r的值由用户从键盘输入。
6. 熟悉字符与字符的ASCII码值得输入/输出方法
从键盘输入一个小写英文字母,将其转换为大写英文字母后,将转换后的大写英文字母及其十进制的ASCII码值显示到屏幕上。
7. 请运行第4章课后习1题4.1——4.2,并记录运行结果
三、源程序代码 1.(1):
(2):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