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三步,刚才的演示反过来,就是天平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c÷2=4d÷2。因此,天平除了在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会保持平衡外,还可怎么变换也可以保持平衡?归纳得出:天平两边物品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第四步,进一步验证,出示P56的情景,问要求1个排球和几个皮球同样重该怎么办?两边质量同时缩小2倍,即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保留其中的一份,按其操作,天平保持平衡,得出结论:1个排球和3个皮球同样重。

(三)小结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引出等式不变的规律。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 得出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

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2)天平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老师引导:我们可以发现,天平保持平衡时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当天平两边发生变化时,等式的两边也在发生变化,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也保持不变。从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吗?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 交流,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 三、试一试。

等式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也使学生感知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学习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 四、练一练 五、小结。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 教学后记: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提出问题让学生先猜测的教学方法,因为平时训练的少,教师突然放手,学生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思考。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包办现象,学生还习惯于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掌握新知,巩固新知,然后学会解题。即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需要加强。

(三)列方程解一步计算的应用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列方程和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过程。

2、会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会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问题。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解方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等式性质列、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难点:分析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设计应用等式性质填空的练习。(复习等式的性质,重点提问为什么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为学习解方程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星期日,妈妈去商场购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自主学习例题1。(解方程)

1、观察情境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本例题重点在“解方程”,通过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自己列方程并试着解方程。

3、交流时重点通过提问“方程两边为什么都减去58”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学会解方程。 (1)重点通过“方程两边为什么都减去58”的问题,启发学生交流解方程的依据,学会解方程的思路和方法。

(2)教师指导书写格式:写上“解”字,各行等号要齐。 4、初步练习。教材28页练一练第1题的(1)、(2)小题。 (二)、教师指导,小组讨论,学习例2。(列方程解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1、学生观察、发现情境图中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叔叔每分钟用电脑打字的速度和手写速度有什么关系? 3、小组讨论:怎样用等式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种可能:

每分钟用电脑打的字数÷3=每分钟手写的字数

(2)每分钟手写的字数×3=每分钟用电脑打的字数 (3)每分钟用电脑打的字数÷每分钟手写的字数=3

(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和难点,小组讨论出现在新知的生长点、关键点和知识的难点,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题中存在的所有等量关系,从而达到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5、列方程

教师:如果用“X”表示巴每分钟手写的字数,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 列出方程如下: (1)、120÷3=X (2)、3X=120 (3)、120÷X=8 6、试着解方程。(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方程试解)

7、再次小组讨论上面三个方程及解方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个:与算术方法相同;

第三个:不会解或者解起来比较困难,(在小学阶段不要求解此类方程)。 得出结论:第二个是比较合适的方程。

8、规范书写:教师指导:列方程,首先要写出“解”和设哪个数“X”,再写出方程,并示范书写。

7、学生再次规范列、解“3X=120”。交流时重点问:为什么两边都除以“3”。 教师板书示范,规范解题步骤。 8、初步练习。 (1)、教材28页第1题(3)。 (2)根据线段图列、解方程。 (3)教材27页例题2.

(由实物图到线段图再到具体问题,让学生再次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解方程。教材28页第2题。

2、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材28页第3题。 五、全课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后记: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从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是那么的有滋有味,进而使我能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四)列方程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问题 教学目标:

经历猜数游戏、列方程解决问题以及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过程。

知道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能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并能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3、在猜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二、新知学习。 1、 猜数游戏

学生任意想好一个数,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运算:把想好的数加上2,乘上3,减去6,再减去原来所想的数.把最后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可以马上知道学生原来所想的数. 2、学生分小组探讨其中的秘密. 3、 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25就是方程2x+10=6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2x+10=6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4、练习

齐读题目要求。

么判断X=19是不是方程的解?检验一下 二、作业。

独立完成练一练,强调书写格式。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后记: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从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是那么的有滋有味,进而使我能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五)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的过程。 2、能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地寻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具有两积之和(或差)的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在相遇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板书: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2.出示复习题: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12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7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生做完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师画出线段图,并板书出两种解法。 甲车 相遇 乙车

每小时122千米 每小时87千米 北京 上海

第一种解法:用两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122+87)×7

第二种解法:把两车相遇时各自走的路程加起来:122×7+87×7

3.揭示课题:如果我们把复习准备中的第2题改成“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相遇时间及其中一辆车的速度,求另一辆车的速度”,要求用方程解,又该怎样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 二、尝试

1.出示例题: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1463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开出,相向而行。乙车每小时行87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所求,引导学生根据复习题的线段图画出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学生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甲车7小时行的路程+乙车7小时行的路程=1463千米 4.设未知数列方程并解答。

解:设甲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 87×7+7x=1463 609+7x=1463 7x=1463-609 7x= 856 x=856÷7 x=122

答: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

4.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列方程,并说说方程所表示的数量关系。表示相遇时,两车的速度和与时间的积等于两地间铁路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