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道路通行能力 下载本文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实践报告

编号 车型1号(左转)2号(直行)3号(直行)4号(直行)5号(直行)6号(右转)7号(左转)8号(右转)总量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总量(veh/h)(veh/h)(veh/h)(veh/h)601312033054911823242941990567912011959297520672313191671462853345701843383162240

(2)车头时距:分车道记录车辆到达交叉口正中间指定标线的时间间隔。

(3)延误:用采样法分别记录高峰小时通过路段的时间和车辆通过该路段的自由行驶时间,取其差值。

4.4无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间隙分析法

Y型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分析是以不同交通流向的优先等级为基础来进行的,首先计算在保证最高优先级交通流通行的前提下次级交通流的实际通行能力,然后计算这些条件下次级交通流的延误时间,从而分析其服务水平。

4.4.1交叉口处交通流的等级划分

Y型无信号交叉口中,多数存在明显的主路和支路之分。通常支路引道处设置停车或让车标志,车辆运行存在明显的优先等级的差异。因此,根据交通规则,将不同方向的车流进行划分并确定其优先等级水平。按照各流向交通流在交叉口中的优先等级,可将它们分为3类,参见表4-6,对应图4-4编号。 交通流的等级划分 表4-6

优先等级 1 2

车道编号 2、3、4、5、6 1、8 22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实践报告

3

7 由于主路中的直行和右转车流处于最高优先级,因此,当它们通过交叉口时,应该没有任何车流阻碍。而次级的交通流只能在所有较高优先级交通流中存在可利用的间隙时,才可能选择恰当的间隙通过交叉口。

4.4.2将观测的交通量转换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Qi?qiPHF15?fHV

其中,

Qi——流向或引道i的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

qt——流向或引道i的观测小时交通量或预测小时交通量,辆/h;

PHF15——15分钟高峰小时系数,其取值为0.9;

fHV?11?fHV——交通组成修正系数,

?P?E?1?,车辆折算系数取值见表11-2。

ii

fHV?

1?0.91

1?0.026?0.5?0.085?1.034.4.3冲突交通量

在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研究中,冲突交通量均以标准小型车为计算单位来计算。因此,首先

23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实践报告

要利用车辆折算系数将多车型的交通量转换为小型车当量计的流量。在计算冲突交通量时,考虑各流向的交通流各不一样,且不同流向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分别给出了各次级交通流的自冲突交通量计算公式,见表4-6。

冲突交通量计算公式表4-6

分析流向 主路左转 支路右转 冲突交通量计算公式 Qc,1?Q4?Q5?Q6 Qc,8?Q4?Q5?0.5Q6 N第一阶段:车流7:Qc,I,7?Q5?0.5Q6 支路左转 第二阶段:车流7:Qc,II,7?2Q1?Q2?Q3 N注:Qc,i——流向i的冲突交通量,辆/h;Qc,j,i——流向i中阶段j的冲突交通量,辆/h; a.当主路有N条直行车道时,与支路右转冲突的交通量只有主路直行交通量的1/N,或者采用实测的外侧车道分布比例来代替1/N;

b.当主路中有右转专用道时,不必考虑右转交通量的影响; c.主路上的左转车辆与对向全部直行和右转车辆相冲突;

d.次要道路上的左转车辆面对的各种车流均是冲突车流,其冲突交通量是除次要道路右转车辆和直行车辆外的所有车流。

计算:

主路左转:Qc,1?Q4?Q5?Q6 支路右转:Qc,8?支路左转:

第一阶段:车流7:Qc,I,7?Q5?0.5Q6 第二阶段:车流7:Qc,II,7?2Q1?Q4?Q5?0.5Q6 NQ2?Q3 N24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实践报告

总:Qc,II,7?Qc,I,7?Qc,II,7

4.4.4.临界间隙

Y型交叉口临界间隙是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中一项重要的参数,它受到交通组成、纵坡坡度和流向组成的影响。临界间隙是指交叉口主路车流允许支路一等待穿越车辆通过主路的最小间隙,因此,临界间隙是指在主要车流中出现的驾驶员能接受的最小间隙,一般情况下,驾驶员会拒绝一些小于临界间隙的时间间隔而接受一个大于临界间隙的时间间隔。临界间隙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Tc,i?tbase,i?tHVPHV,i?tggi?tlt,i式(4-7)

其中,

Tc,i——交通流i中车辆在穿越其冲突交通流时需要的临界间隙,s;

tbase,i——理想条件下交通流i中的车辆在穿越冲突交通流时所需的临界间隙,s,各流向的冲突

交通流可参见表2-12;

tHVtHV——交通组成对临界间隙的修正值,s,当主路为2车道时,tHV=1.0,当主路为4车道时,=2.0;

pHV,i——交通流i中的非小型车比例;PHV,i?非小型车全部车型?E?Ej,iPj,ij,iPj,i

tg——纵坡坡度对临界间隙的修正值,s,对支路右转车流tg=0.1,对支路直行车流和左转车流tg=0.2;

gi——交通流i所处的纵坡坡度,%;

tlt——只适用于T型交叉口中支路左转车流的左转车修正值,s,通常tlt=0.7s。对于除T型交叉口以外的其他交叉口tlt=0。

理想条件下的临界间隙tbase,i的建议值

(2/2相交) 表4-8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