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复习题答案-2012 下载本文

动的变化 ? 听觉中枢 ? 听觉。①声波→耳廓→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前庭阶和鼓阶的外淋巴→蜗管的内淋巴→螺旋器毛细胞→神经冲动→蜗神经→脑(分析)。②声波→外耳道→中耳鼓室内的空气→蜗窗→鼓阶的外淋巴→蜗管的内淋巴→螺旋器毛细胞→神经冲动→蜗神经→脑。③声波→骨迷路→前庭阶和鼓阶的外淋巴→蜗管内淋巴→螺旋器毛细胞→神经冲动→蜗神经→脑。 2. 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主要功能分别是什么?

1)、外耳:主要起集声作用。包括耳郭(收集声音,判断声源方位)和外耳道(收集声波,判断声源方位和共鸣腔作用)。2)、中耳:包括鼓膜、听骨链、鼓室、中耳肌、咽鼓管。鼓膜:较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听骨链由锤骨、砧骨、镫骨组成,这一杠杆系统可使鼓膜的振动有效地传至耳蜗。鼓室:保证了鼓膜的自由振动。中耳肌:对耳蜗起保护作用。咽鼓管:维持鼓室内的空气压力与大气压力的平衡。中耳的主要作用为传声和匹配阻抗,有效地提高了传声效率。3)、内耳:包括前庭(与平衡感觉有关)、耳蜗(声音感受器,与听觉有关)。

3. 简述听觉系统中感受器电位的产生过程。

首先行波在基底膜上的传播使得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弯曲或偏斜,导致纤毛间连丝受到牵拉,改变了纤毛顶端的机械敏感性膜通道的电导。电导的改变导致纤毛外环境中高浓度的K+流向纤毛内,引起纤毛细胞的去极化。使电压依赖性Ca2+电导增加并导致Ca2+内流,位于毛细胞基部的Ca2+依赖性K+通道,使K+外流。

4. 耳蜗微音器电位、总和电位和复合动作电位各有什么特征? 1)、耳蜗微音器电位(CM):是由毛细胞活动产生的一种感受器电位,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可记录到一种特殊的电变化,此电变化的波形和频率与作用于耳蜗的声波波形和频率相似。主要特征为能较准确地复制所给与的声音刺激的声学图形,在一定强度范围内微音器电位频率、幅度与声波振动一致,无潜伏期和不应期,不易产生疲劳和适应现象,效应短,不遵循全或无定律故无真正的阈值。

2)、总和电位(SP):一种声诱发的直流感受器电位。阈值较高、无不应期和潜伏期,不易疲劳和适应,对缺氧、损伤以及淋巴液中离子成分改变抵抗力强,SP的极性与幅度与诱导电极的位置、声刺激频率、刺激强度有关。

3)、复合动作电位(CAP):听神经纤维群体动作电位的总和,基底膜不同部位的多条神经纤维的放电,在一定声音刺激强度范围内,其振幅随声音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无真正的阈值,其振幅与声刺激强度、放电纤维的数目以及放电同步化程度有关。 5. 声音的双重定位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听觉中枢声源方向处理的基础是双耳听觉。声音的双重定位理论:垂直平面中声音的定位(垂直声源的位置依赖于耳廓的发射,当声源沿垂直方向移动时,直接通路和反射通路间的延迟不同)。水平平面中声音的定位---低频声音(20-2000Hz):由双耳的延迟决定;高频声音(2000-20000Hz):由双耳的强度差异决定。

第十一章 味觉和嗅觉

一、名词解释:

1、味蕾:许多味觉感受器细胞和一些支持细胞、基细胞共同组成洋葱状的味觉感受器—味蕾,与神经纤维末梢相突触。

2、嗅感受器:埋藏于鼻腔最上端的淡黄色的嗅上皮的嗅感受器细胞,发出嗅丝(传入神经纤维)穿过筛板到嗅球。 二、问答题:

1. 简述各种不同的味觉转导的膜机制。

1)、酸味由PH敏感的K+通道所介导:这类通道位于顶端微绒毛膜上,当质子(H+)阻断K+通道时,在细胞膜别处的Na+和Ca2+通道受其影响,使细胞产生去极化,味蕾由微绒毛上的Na+选择性通道打开,胞外Na+顺浓度梯度进入胞内,引起感觉细胞去极化而转导信息,产生酸味感觉。

2)、甜味涉及第二信使系统,糖分子和甜味先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cAMP的产生,导致细胞基侧面上的K+通道关闭,引起膜去极化,进而产生动作电位,引起甜味觉。 3)、苦味涉及第二信使系统,经由磷酸酯第二信使介导的途径,引起K+通道的关闭和胞内Ca2+的释放。

2. 简述嗅感受器信息转导的两种机制。

1)、途径一 经由环腺苷酸门控通道的第二信使转导过程:结合后的受体激活嗅觉G蛋白,后者在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引起胞内环腺苷酸(cAMP)大量增加,使通道打开,Na+和Ca2+从胞外涌入,引起细胞去极化。纤毛部位膜去极化电位被动扩散到感受器细胞的轴丘部位,触发动作电位的产生,将嗅信号传至嗅球。这一过程是cAMP直接作用于离子通道。

2)、途径二 气体分子与受体结合后,激活另一种G蛋白,然后依次激活磷酸酯酶C,再引起胞内另一种第二信使——磷酸肌醇(IP3)增加,导致膜Ca2+通道的打开,Ca2+大量流入胞内,引起感受器电位。

第十二章 躯体感觉

一、名词解释:

1、体感皮层功能柱:大脑皮层感觉区皮层细胞纵向柱状排列构成的基本功能单位,称为感觉柱,直径0.2—0.5mm。

2、痛感受器:痛觉感受器是非特化的神经末梢,称为伤害感受器,其细胞在背根神经节或三叉神经节内,发出突触投射到脊髓或脑干。 二、问答题:

1. 简述躯体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施加在皮肤上的机械力刺激引起皮肤形变或引起神经末梢的变化,进而影响感受器细胞膜的阳离子非特异性通透性,导致去极化电流的产生,从而在感受器引起一个感受器电位(又称发生器电位)。感受器电位可触发神经末梢产生可传导的动作电位。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信号的整个过程称为感受器换能,是所有感受系统的关键性一步。 2. 简述痛觉的形成及痛感受器的特点。

痛觉的形成:伤害性刺激→组织损伤→产生致痛化学物质(K+、H+、组织胺、5-HT、缓激肽、前列腺素等)→游离N末稍→一定形式的传入冲动→CNS,产生痛觉。 痛觉感受器的特点:不要求特殊的适宜刺激;缺乏适应性。

3. 简述痛觉的闸门学说。 Melzack和Wall提出在脊髓水平的痛闸门学说,该学说认为在脊髓背根内胶质中的中间神经元受传递触觉信息的A

粗纤维和传递痛信息的A

和C纤维的分支的拮抗

性的支配。这类中间神经元就是被假设的闸门细胞,能够控制在背角深部的细胞放电水平,而这些细胞发出的旧脊丘束是传递痛的通路之一。

第十三章 平衡觉和本体感觉

一、名词解释:

1、半规管:有前、后、外三个分别处于相互垂直的三个面中的半规管,每个半规管都有一个粗大部分称为壶腹,感受细胞---毛细胞集中在壶腹内部嵴内。

2、耳石器官:由球囊和椭球嚢组成,囊内有毛细胞排列集中在囊斑处,毛细胞顶端纤毛被一层耳石膜所覆盖。 二、问答题:

1. 简述毛细胞的换能机制。

当纤毛朝左方运动时细丝受到牵拉运动使纤毛顶端的K+通道打开,内淋巴液中高

浓度K+便顺浓度涌入纤毛内部,并很快到达毛细胞内部,产生去极化的感受器那些部位,导致毛细胞的神经递质释放增加,引起突触后初级传入纤维的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增加。同时胞体膜上的K+通道也打开,K+便又流向细胞外的间隙。当纤毛向右方运动时,细丝

不受牵拉力,因此没有上述过程。

2. 简述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它的作用。

前庭器官:前庭和半规管。适宜刺激:身体平衡、头动时眼球运动及空间方位的改变。

作用:检测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的位置,以维持身体的平衡。使人和动物感知头部和身体的位置和运动信息,又在姿势反射和眼球运动控制中起重要作用。

第四篇 运动系统

第十四章 躯体运动及其中枢控制

一、名词解释:

1、反射: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

2、反射运动:最基本和简单的运动,它是由特异的感觉刺激引起,产生的运动有定型的轨迹,不受意志控制,刺激--反射即自动地发生, 其强弱因刺激大小而异,不能被随意改变。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所涉及的神经元数量较少。 3、随意运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指向一定目标的运动,可以是对感觉刺激的反应或因主观意愿而产生。

4、节律运动:介于反射运动和随意运动之间的一类运动,兼具两者的特征。可以随意地开始和终止,但运动一旦发起就不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能够自主地重复进行。 5、兴奋-收缩耦联:以肌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

6、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和由它的轴突末梢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运动系统的功能单位

7、神经支配率: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其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之比称为神经支配率。 8、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时仅产生张力的增高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 9、等张收缩:当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形式。

10、脊髓反射:由感觉传入所触发,经脊髓环路介导而完成的非随意性运动。(只需要

脊髓存在即能完成的反射活动)。

11、运动共济失调:脊髓小脑部受伤会导致利用外反馈信息来协调运动能力的丧失,使得随意运动变得笨拙而不准确的现象。

12、运动学习:在感觉刺激信号的作用下,运动系统中神经环路的活动发生变化,使

得机体能够进行某种新的运动反应或行为活动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