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 下载本文

(3)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 p乙.(均选填“>”、“<”或“=”)

20.(3分)(2015春?南京期末)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某研究小组对同体积同材质的不同球形物体(制成空心状)的收尾速度进行研究,得到了如下的一组实验数据

小球编号 1 2 3 4

小球质量m(×10kg) 5 10 20 50 小球的收尾速度v(m/s) 4 8 16 40

(1)编号为1、2的小球在达到收尾速度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为 ;

(2)球形物体的收尾速度v与其所受的空气阻力f在数值上的定量关系为v= ; (3)对于3号小球,当速度为10m/s时,所受空气阻力f 0.2N(大于/小于/等于).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50分) 21.(6分)(2015春?南京期末)按要求作图

﹣3

(1)悬挂的小球摆动到如图甲所示位置,请画出这时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将乒乓球浸没在水中由A位置释放,最终静止在B位置,请在图乙中画出乒乓球在A位置受力示意图.

(3)将两个铅块紧压后,由于分子间有引力,即使在下面挂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请在图丙中画出下面的铅块所受引力的示意图(将作用点放在重心上). 22.(5分)(2015春?南京期末)小明利用矿泉水瓶做了有关压强的实验. 实验一:如图甲(1),瓶中装满水,用薄纸片盖住瓶口后倒置,纸片不会落下说明了 的存在;若将瓶子倾斜一些如图甲(2),该实验仍能成功,说明了 ;若将整个装置瓶口向下悬挂在密闭玻璃罩内如图甲(3),并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则玻璃杯中水和塑料片将 . 实验二:在瓶子侧壁不同高度处开三个同样大小的孔如图乙,用手指堵住小孔往瓶中注满水.放开手指,观察到小孔的位置越低,从小孔射出的水越 ,说明 .

23.(3分)(2015春?南京期末)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如图甲的装置.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

(2)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在两线端挂上相同钩码如图乙所示,此时小卡片 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 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24.(6分)(2015春?南京期末)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

(2)实验过程中,应将毛巾、棉布平整地铺在 (选填“AB”或“BC”)段.在毛巾表面,小车滑行的距离应该是图中的位置 .

(3)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可以得出: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 . 25.(5分)(2015春?南京期末)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小明使用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液面已有高度差,通过 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型管内加适量液体

(3)排除所有问题后,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乙所示,比较 (选填序号)两幅图,可以得出: . 26.(5分)(2015春?南京期末)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竖直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该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和 .

2

(2)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 cm,根据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是 Pa;

(3)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27.(6分)(2015春?南京期末)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BCDE四种情况下, 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B、C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

(3)做 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是否有关.

3

(4)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

(5)小明用所学的浮力知识自制了“密度计”:选择一根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加适当的配重后封闭,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液面中.若放入水中,水面在管的A点处;放入另一种液体中,液面在B点处(如图乙). ①“密度计”上刻度A、B可分别表示的液体密度,则ρ液 ρ水(选填“>”、“<”或“=”). ②为了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以使测量结果更精确,你的改进方法是 .

28.(7分)(2015春?南京期末)如图所示,将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已侧倾放置且水已满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75g水.该木块质地均匀,边长为5cm,木块吸收的水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3)木块的密度.

29.(7分)(2015春?南京期末)在海滩的案发现场留下了罪犯清晰的行走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注了一只鞋模,测出鞋模的平均厚度为5cm,质量为1125g,又经测试知道要造成与脚印同样深度所需的压强为3×10Pa,则罪犯体重为多少?(ρ蜡=0.9×10㎏/m)

4

3

3